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9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949

  鱼禾对阴识的封赏,其优厚程度,远在马援和冯异之上。
  但群臣们却对此并无异议。
  论功劳的话,阴识的功劳确实不如马援和冯异。
  但是论资历,阴识的资历远在马援和冯异之上。
  此外,阴识不仅是鱼禾麾下的大将军,还是大周外戚。
  所以鱼禾封赏阴识的时候,不仅要对他论功行赏,还要将他外戚的那一份封赏也算进去。
  不然的话,阴丽华的皇后岂不是白当了?
  阴识出列,推了三千户食邑、推了三百侍卫、推了五百仆人、推了车骑大将军、推了马庄、推了荫子。
  但鱼禾最终还是荫补了阴识一子出仕。
  虽说鱼禾不喜欢让臣子的儿孙通过荫补的方式出仕,但他还是在阴识身上破了一个例。
  阴识再怎么说也是外戚,外戚不要面子的啊?
  阴识受封以后,随后封赏的是马况。
  马况自己念封赏自己的旨意,也别有一番风味。
  马况被封为文思公,任礼部尚书,待遇跟杨音差不多。
  马况之后受封的便是刘俊。
  虽说刘俊没啥耀眼的战绩,但他跟随鱼禾的时间最长,大大小小的战事也打了百十场,且从无败绩。
  刘俊的能耐或许比不上吴汉、寇恂、贾复、岑彭等人。
  但刘俊跟着鱼禾的时间长,功劳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来,远比吴汉等人要高。
  吴汉等人在鱼禾麾下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资历浅、功劳也浅。
  “诏曰……封刘氏俊犍为侯,食千户,赐侯服、侯仪……
  任刘俊为卫将军,食九千石……”
  卫将军,就是统管长安城守卫军的。
  也就是掌管长安城四门的兵马,以及长安城内巡视的兵马,不归虎台管,也不归兵部管。
  跟宫城的守卫军一样,直属鱼禾。
  前汉、前新的时候,卫将军的权柄远比这大的多。
  鱼禾将其做一些分割。
  刘俊出列,推辞了鱼禾的一系列虚赏以后,受了犍为侯和卫将军一职。
  随后受赏的是耿况。
  耿况到鱼禾麾下以后,其实没多少功劳,他纯粹是沾了儿子和一众属下的光。
  光凭他带着耿弇、寇恂、吴汉、景丹等一众猛士来投靠的功劳,足以让鱼禾高看他一眼。
  “诏曰……任耿氏况为御史部尚书,食九千石,赐公服……
  赐耿氏况为文庄公……”
  在对耿况的封赏中,并没有提到荫补其子嗣。
  因为其子嗣如今已经全部出仕,分别在军中担任着将校。
  其中混的最好的就是耿弇,其次是耿舒。
  剩下的就一般般。
  耿况在推辞了一番后,受了御史部尚书和文庄公的爵衔。
  耿况之后受封的是马员。
  马员初从鱼禾,是个纯武臣,半路转去了兵部。
  他算是鱼禾麾下第一个允文允武的臣子。
  “诏曰……封马氏员为扶风侯,食千户,赐侯服、赐侯仪……
  任马氏员为兵部尚书……”
  鱼禾给马员的是文臣的职,武臣的爵。
  在文臣当中,马员的爵位是唯一的一个实爵。
  像是冯英、杨音等人的文忠公、文敬公等等爵位,全部都是虚爵,就是一个名头,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好处。
  马员出列,推辞了一番后,受了鱼禾的封赏。
  随后封赏的人,鱼禾就没整那些虚的了。
  旨意里写的是啥,就是啥。
  无需推辞。
  因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可能猜不到鱼禾的心思,所以鱼禾不能给他们弄虚的。
  也没必要。
  马员封完,封的是王堂。
  原大新的武陵大尹王堂。
  王堂在荆州投入到鱼禾麾下以后,除了帮鱼禾征讨了一番荆州四郡外,剩下的时间都在帮鱼禾兢兢业业的牧守地方。
  所以鱼禾给了他一个文侯,将他召回了长安城,充任户部尚书。
  王堂之后便是吴汉。
  吴汉的功劳目前而言一般般,像是寇恂随着马援征徐州、豫州、三辅,战功比吴汉要多一些。
  但吴汉有夺取长安城之功。
  虽然是趁机捡的桃子,并没有经历什么死战。
  但夺取长安城之功,就是比其他功劳大,比其他功劳耀眼。
  所以在吴汉、寇恂、贾复、岑彭等一众人里面,吴汉先受封。
  “诏曰……封吴氏汉为渔阳侯,食千户,赐侯服、赐侯仪……
  任吴氏汉为虎台军部镇军大将军麾下征东将军,食八千石……”
  鱼禾设立的虎台军部的三大将军,分别是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镇边大将军。
  其中镇国大将军统领拱卫长安城的数万兵马。
  镇边大将军统领四边的守军。
  镇军大将军统管剩余的兵马。
  简单的将就是一个统管禁军,一个统管戍边军,一个统管野战军。
  其中统管禁军的镇国大将军相对独立一些,统管戍军的镇边大将军和统管野战军的镇军大将军,要经常配合。
  吴汉的征东将军,就属于镇军大将军麾下的野战军一将。
  目前三位大将军人选,鱼禾并没有封赏出去,尚在空缺当中。
  因为有资历、有功劳出任三大将军之职的冯异、马援、阴识三人已经有了相应的官职。
  吴汉等人的资历、功劳又不够,所以只能暂时空缺。
  吴汉出列,领受了鱼禾的封赏。
  吴汉之后,鱼禾封赏了田翕。
  田翕和王堂一样,也是原大新的大尹,投了鱼禾以后也在帮鱼禾兢兢业业牧守地方。
  鱼禾给田翕的待遇给王堂差不多,给了一个文侯,升任到了长安城充任刑部尚书。
  田翕之后是寇恂。
  “诏曰……封寇氏恂为上谷侯,食千户,赐侯服、侯仪……
  任寇氏恂为京兆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