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949

  隈嚣一脸咬牙切齿的样子。
  “当然不会!”
  邓禹淡淡的笑道:“即使如此,那就是没得谈了?”
  隈嚣咬着牙准备点头,就听邓禹继续道:“不过我得提醒博士,我此次离开宫城以后,恐怕就再也没人会进来了。”
  邓禹是在提醒隈嚣,隈嚣此可还能提一提条件。
  错过了,就再也没提条件的机会了。
  隈嚣听到这话,没办法再拒绝。
  他们如今是孤军,任何一点儿助力,对他们而言都是救命的稻草,他们必须抓住。
  隈嚣沉声道:“那我退一步,你们无需出兵,你们只需要想办法给我们创造机会,让我们逃离宫城即可。”
  邓禹看了隈嚣一眼,淡然道:“仅凭王莽的残骸,怕是不够吧?”
  隈嚣微微眯起眼,“那你们要什么?”
  邓禹笑眯眯的道:“你们在宫里分到的那些钱财。”
  隈嚣瞳孔一缩,“你们可真贪心!”
  虽说樊崇带人抄了他们在城外的营地,将他们在三辅之地抄到的钱财洗劫一空。
  但是他们在长安城,在宫城里搜刮的,全在他们手里。
  数额还不小。
  “博士说笑了,我们可没有半点贪心,救你们一命,拿点钱财并不过分。”
  邓禹依旧笑着。
  隈嚣仔细打量了一番邓禹,意味深长的道:“昔日你在我门下求学,整日里笑眯眯的像是个善人,没想到你是一个面善心狠的家伙,我倒是小瞧你了。”
  邓禹笑而不语。
  隈嚣微微握了握拳头,道:“好!我答应你们了!我们只要离开了宫城,就将那些钱财交给你们!”
  邓禹点了点头,躬身一礼,“那就烦劳博士将王莽的残骸交给我!”
  隈嚣吩咐人去取了王莽的残骸,交给了邓禹。
  邓禹背上了王莽的残骸,离开了宫城。
  至于邓禹会不会履行诺言,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隈嚣轻而易举的将王莽的残骸交给等于,到底是为了求援,还是有其他目的,也只有鬼知道。
  总之,邓禹背着王莽的残骸回到了博世侯府邸,将残骸交给了刘秀。
  刘秀将残骸又交给了孔放。
  刘伯升命人将自己存留的那一份王莽的残骸和从王匡手里讨要的王莽残骸一并交给了孔放。
  然后兄弟二人,以及手下的马武、邓禹等人,齐刷刷的看向孔放,静等孔放兑现承诺。
  孔放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王莽的残骸,看着刘伯升等人目光炯炯的,心中叹了一口气,拱手向金陵城方向一礼,缓缓的道:“鱼禾此人,非同凡响……”
  “……”
  就在孔放称赞鱼禾非同凡响的时候,鱼禾正坐在襄阳城伤兵营的一张床塌前,一脸无语的给某人喂饭。
  某人吃一口饭,道一声谢,还时不时嘿嘿傻笑两声。
  “嘿嘿嘿……”
  当某人再次发笑的时候,鱼禾终于扛不住了,喝骂道:“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某人乐呵呵笑道:“能得陛下如此厚爱,臣肯定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鱼禾白了某人一眼,“那你可想多了!”
  被皇帝侍奉过的人太多了。
  某人根本排不上号。
  真正称得上古往今来第一人的,是那一位带着老婆,跟皇帝一起同榻而眠的。
  还是老刘家的皇帝。
  “臣可没有多想,其他人可享受不到臣这种厚爱。”
  某人傲娇的扬起头,结果牵动了身上的伤口,疼的呲牙咧嘴。
  而鱼禾麾下,敢在鱼禾面前傲娇的就一个人。
  岑彭!
  鱼禾让这厮去打半个巴郡。
  这厮为了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为了向鱼禾证明他有大能耐,入了巴郡以后,带着五千人马就横推了过去。
  虽说公孙述将大部分精锐带去了三辅,但是留在蜀中的兵马也不少。
  特别像是巴郡这种要地,留下的兵马数量更多。
  各城池、关口、要道上加起来,足有三万多人马。
  这厮不思徐徐图之,居然选择了横推。
  每一战还亲自当先锋。
  然后巴郡是拿下了,但是落了一身伤,被人抬回了襄阳城。
  不仅是他,他手下有一千多将士都是被抬着回来的。
  还个顶个的骄傲,明明伤重的快死了,偏偏一个个都仰着脑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功臣似的。
  鱼禾也是看他们有功,才容忍他们放肆一次。
  不然早吩咐巴山将他们吊起来打了。
第583章
泰山卫
  说起来,岑彭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没认可鱼禾前,那是各种倔强各种傲娇。
  认可了鱼禾后,反倒变得可爱了许多。
  用可爱这个词形容一个彪形大汉,有点不妥当。
  但是这厮现在就是这个鬼样子。
  鱼禾喂岑彭吃完了饭,检查了一下岑彭的伤势,确认岑彭伤势正在逐渐好转以后,鱼禾放下了碗筷,询问岑彭,“你如何看到蜀中的战事?”
  如今三路进军,中军和右军几乎是连战连捷。
  冯异领着耿弇在南阳郡,就像是爸爸打儿子一般,横扫着南阳郡的一切,如今已经攻破了南阳郡临近南郡的一半城池。
  马援在徐州退进的速度也快的出奇。
  在内应配合下,在东越和西越两支兵马的配合下,马援已经先后拿下了徐州两郡。
  就是左路的阴识,进展有些不太理想。
  在蜀中鏖战了月余,仍然在蜀中。
  岑彭听到了鱼禾的话,陷入到了沉默。
  坦白说,对比冯异和马援两路大军的进军速度,阴识率领的左路大军进军速度确实慢了。
  但岑彭却并没有因此说阴识和吴汉的坏话。
  因为他在征讨巴郡期间,了解过蜀中的战事。
  阴识和吴汉在蜀中的排兵布阵、兵马调度,皆没有问题。
  有时候使出的妙招,让他佩服不已。
  阴识和吴汉之所以在蜀中进境缓慢,并不是因为他们能耐的问题,而是蜀中百姓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