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949

  鱼禾不明白孔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个旨而已,还要设立祭坛?
  王莽都快凉了,还这么飘?
  鱼禾狐疑的拿过了黄绢。
  孔放再次向鱼禾一礼,“那我就先跟太师在此处住下了,待到殿下有了决定,再告知于我。”
  鱼禾点了一下头。
  孔放又拱了拱手,走到了王匡面前,“太师,陛下所托,周王殿下还要斟酌一二,我们先下去休息吧。”
  王匡握了握拳头,无声的站起身,跟着孔放离开了议政大殿。
  “还真够无礼的……”
  冯英对王匡厌恶至极,见王匡走的时候没跟鱼禾施礼,不屑的评价。
  马员则热心的凑到了鱼禾身边,盯着鱼禾手里的黄绢,“博世侯既然将此物交给了主公,那就是想让主公看一看其中的内容。
  主公快打开看看。”
  鱼禾没有多犹豫,点了一下头,随意的翻开了黄绢。
  看到了黄绢内的内容以后,瞳孔一缩。
  开头是诏曰,然后从三皇五帝,一直细数到了王莽身上。
  然后再将王莽在位期间的得失讲了一遍,最后着重讲了一番王莽的过失。
  然后就是通篇称赞鱼禾起兵以后的种种义举、善举,以及理政的时候,治下百姓过的有多好。
  就是一通夸赞,看的鱼禾自己都觉得脸红。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
  鱼禾看完以后瞪大了眼。
  冯英和马员亦是如此,一脸难以置信。
  “不是吧?!”
  “不会吧!”
  冯英和马员齐齐张嘴,齐声惊叹。
  鱼禾攥紧了手里的黄卷,沉声道:“王莽不仅大手笔,而且好魄力啊!”
  “何止是好魄力,简直是惊天变!!”
  冯英下意识的道。
  马员重重的点头。
  鱼禾看了看冯英,又看了看马员,郑重的提醒道:“此事暂时不许外传!”
  冯英和马员面色一凝,齐齐向鱼禾施礼。
  “喏!”
  鱼禾收起了黄绢,“有了这道旨意,我们北上的名目也就有了。”
  冯英和马员深以为然的点头。
  鱼禾突然又道:“你们说,王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冯英和马员一愣,对视了一眼,齐齐摇头。
  在看到王莽传给鱼禾的旨意之前,有人问冯英和马员这个问题,冯英和马员一定会说,王莽是一个野心勃勃,且不在乎天下百姓生死的恶人。
  但是看到了王莽传给鱼禾的旨意以后,他们又说不出这话。
  鱼禾见冯英和马员不作答,就自顾自的道:“王莽生错了时候,他若是晚生一千多年,也许会成为圣贤。”
  冯英、马员不明白鱼禾为何会这么说。
  但他们觉得鱼禾的话有点过了。
  就王莽的所作所为看,他想成为圣贤,几乎不可能。
  王莽若是没有篡位的话,兴趣能成为第二个霍光,甚至在德行方面可能会超过霍光。
  但他篡位了,他的德行也随着他篡位毁了。
  历来贤明的帝王,皆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
  但没有一个成为圣贤的。
  因为沾上了皇权,就没办法成为圣贤。
  你就算真的达到了圣贤的标准,获得天下人称颂,后世人也只会觉得,你所得到的所有荣誉,都有皇权加持。
  往后几日。
  鱼禾没有再跟冯英、马员等人谈论粮草调度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在王宫里静静的等着。
  孔放往常安城传递的消息,鱼禾当天晚上就派人送出去了。
  王莽如何抉择,对鱼禾随后北征至关重要,所以鱼禾必须等。
  鱼禾不见群臣,北征的势头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
  群臣有点慌。
  杨音借着向冯英汇报政务的借口,赶到了冯英府上探听消息。
  冯英的府邸就在周王宫边上,是一座占地越十亩的大宅院。
  因为冯英是相国,经常有许多政务要跟鱼禾交流,所以鱼禾才特地在周王宫旁边划了一片地方让他建造宅院。
  宅院门口有两只巨大的石兽,石兽边上还有一行行拴马石。
  杨音赶到了冯英府邸前,将马缰绳丢给了冯府的门子,匆匆赶向了冯府正堂。
  赶到正堂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门口的石阶上摆放着两双靴子。
  往门内一瞧,就看到冯英和耿况相对而坐。
  耿况端着一杯酒,并没有饮用,而是盯着冯英,似乎再等待冯英说什么。
  冯英苦着脸,一副我什么也不想说的样子。
  冯府的仆人刚向入正堂禀报,耿况就察觉到了杨音的存在。
  耿况笑着对冯英道:“冯兄,又来了一个探听消息的。”
  冯英侧头一看,看到了杨音,脸上的神情更苦。
  杨音见此,不等冯府的仆人禀报,就闯进了正堂,坐在了耿况身边。
  耿况笑着对杨音道:“杨州牧也是来探听消息的吧。”
  杨音干巴巴一笑,道:“我是有政务跟相国商量。”
  耿况不屑的撇了撇嘴,“我也是用这个借口才见到冯兄的。”
  杨音也不尴尬,反而笑呵呵的道:“说起来,相国近些日子总是对我等避而不见,我等不找个借口,确实见不到相国。”
  耿况盯着冯英,疑问道:“冯兄到底要隐瞒什么?常安城的局势瞬息万变,主公已经决定了在常安城告破的时候北征,为此还调集了十数万兵马,数十万民夫,上百万石粮草。
  如今一切已经快要准备就绪了,只等我们商量出一个名目,常安城的局势稳定下来,我们就能挥兵了。
  可主公却突然对我们避而不见,相国也是如此。
  北征之事,颇有一种要夭折的意思。
  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国不能跟我们说说吗?”
  杨音在旁边一个劲的点头。
  他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耿况帮他问了,他也不用再多费唇舌了。
  冯英苦着脸,看着耿况和杨音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真的不能说。”
  耿况追问道:“有多重大?难道比主公北征,逐鹿天下还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