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949

  当一篇管学文章出现在鱼禾眼前的时候,鱼禾立马让巴山去宫里找阴丽华,请阴丽华出面去请阴陆。
  别看阴陆那个小老头性子不好,人家是妥妥的管学大拿。
  毕竟,人家祖传了一大批家业,人家在经营家业之余,潜心研究学问,学问十分高深。
  鱼禾在一众人的帮助下,忙活了三日。
  将一众学子们的试卷批阅完了。
  鱼禾深知学子们做官心切,在剔除了一部分关系户以后,鱼禾依照学子们的成绩,以及各地报上来的学子们的品行,分别给学子们派了官职。
  然后将其写在了邸报上,让巴山张贴了出去。
  当学子们看完了榜文以后,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金陵城的娱乐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繁荣了不少。
  鱼禾则无心去关注此事,他有一头扎进了武科学子们的考校当中。
  武科学子们考校,来来回回就那么几项。
  能造就的,全部分配到了马援等人的帐下,不能造就的就分派到了地方上充任武职。
  反正文科的学子筛选了不少,武科倒是只筛选出去了十几个人。
  一番考校和任命完成以后。
  已经到了二月底。
  二月底的时候,贾复终于赶到了上谷郡。
  跟马况一样,耿况根本不答应鱼禾的招揽,直到贾复拿出王莽给的任命文书,调任耿况到江水以南后,耿况才不情不愿的带着麾下的从众,以及族人,踏上了南下的大船。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桩趣事。
  那就是冀州的邯郸,有个叫王郎的神棍,冒充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在邯郸举兵造反。
  真正的汉宗室刘林,以及地方大豪李育等人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纷纷率众驰援他,并且拥立他为汉帝,定都为邯郸。
  鱼禾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惊呆了。
  “人才啊!”
  冯英坐在鱼禾下首,听到鱼禾这话,忍不住道:“主公觉得这刘子舆能成大事?”
  鱼禾听到这话,立马意识到冯英误会了。
  可他又不好解释,那厮根本不是什么刘子舆,而是王郎。
  因为现在天下所有人都认为那厮是刘子舆,不然也不可能骗过真正的汉宗室刘林。
  鱼禾干巴巴笑道:“我只是觉得,他敢第一个称帝,这种胆魄,非常人所有,是个人才。”
  冯英点了一下头,道:“那他到底能不能成大事?若是能成大事,鱼公可就危险了。”
  鱼禾瞥了冯英一眼,幽幽的道:“我、樊崇、刘歆、公孙述、王匡、刘伯升,哪一个实力不比他强?
  我们都不称帝,就他称帝,你觉得他讨得到好?”
  早早的称帝若是一桩好事,大家都称帝了,还能轮得到他王郎?!
  王郎在鱼禾眼里,就是一个笑话,在其他人眼里也是如此。
  “不过王郎在冀州起事,确实会多我阿耶造成一定的影响。你传信给我阿耶,让他遣张休为将,贾复为先锋,先去碰一碰邯郸,试一试水。
  若是不堪一击,就别搭理了。
  安心在冀州发展即可。
  若是有点能耐,那就合围了邯郸,将他们困死在邯郸。”
  一个小跳蚤而已。
  历史上刘秀打他,就跟杀猪似的,轻而易举就屠宰了。
  鱼禾打他,也很轻松。
  鱼丰去冀州的时日不长,可仗着粮草充足的优势,麾下从众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之数。
  鱼丰和庄乔,还有张休在里面挑挑拣拣,总共组成了四支万人兵马。
  四支兵马如今已经全部配备上了皮甲、刀枪,远不是一个刚起事的势力能比的。
  以王郎手里掌握的资源,再给他五年,他也不一定能赶上鱼丰。
  打仗,打的是兵法谋略,也打的是资源。
  鱼丰手里资源丰富,就算是耗,也能将王郎耗死。
  “臣记下了……臣回头就差人去冀州传令。”
  冯英应承了一声。
  鱼禾又道:“待到耿况等人到了,我们也该准备准备,北上了。如今刘歆、公孙述、刘伯升、王匡、樊崇皆去了京畿重地。
  我们要是不过江,别人还以为我们不存在呢。”
  此前樊崇默不作声,什么动作也没有。
  鱼禾还以为樊崇出意外了。
  直到探查了一番后才知道。
  樊崇有大图谋。
  他在太师公王匡等人退出了兖州以后,悄无声息的拿下了兖州。
  兖州明面上群龙无首,实际上全是他的人。
  樊崇在控制了兖州以后,率领三万精锐,悄无声息的潜入了京畿重地。
  樊崇明显是想给刘歆、刘伯升等人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鱼禾猜测,樊崇也看出来了刘伯升、王匡等人驰援刘歆的目的不纯,一旦双方攻破了常安城,势必会起冲突,所以才会兵行险着,赶去捡便宜。
  樊崇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
  若不是鱼禾这些年花费了大代价,将探子渗透进了樊崇麾下各处,恐怕还查不出这个消息。
  要知道,鱼禾派人去找杨丘询问此事的时候,杨丘都不知道樊崇去哪儿了。
  最后还是一个潜藏在樊崇府上的厨子,从樊崇如夫人口中得知了樊崇已经秘密离开了。
  然后鱼禾动用所有的探子,又让吕嵩亲自沿着樊崇留下的蛛丝马迹跑了一趟,才发现樊崇已经率人潜入到了京畿重地。
  “耿况一行人到了以后,主公打算如何安置?”
  冯英盯着鱼禾问。
  鱼禾笑着道:“给耿况一个侯,封他做御史大夫。其他的人,就分配到诸位将军麾下吧。”
  上谷耿氏,那是不折不扣的顶尖豪强。
  鱼禾派遣去的大船,愣是拉不下耿氏的族人,可见耿氏有多庞大。
  这么庞大的一个氏族,到了江水以南,立马就能成为江水以南第一豪强。
  鱼禾可不敢给他太大的权力。
  不然很容易养出权臣。
  鱼禾之所以招揽耿况,又不是真的看重耿况,纯粹是馋耿况手里的那些云台二十八。
  只要那些云台二十八到手,再分散安置到比较势弱的军中,鱼禾北征的把握又会大几分。
  像是诸葛稚、朱遵等人掌控的兵马,必须添一个云台二十八去坐镇。
  一些郡卫、县卒联军,也得让他们去帮忙。
  ……
  时间一晃,到了四个月初八。
  耿况等人到江水以南的日子近了,为显重视,鱼禾特地带上了冯英、杨音,赶到了会稽郡的码头去迎接。
  与此同时,王匡和刘伯升的联军,也杀到了潼关。
  刘秀和公孙述联军,也逼近了渭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