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49

  鱼禾故作不悦的瞥了冯英一眼,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冯英迟疑了一下,没有再多言。
  鱼禾看向杨音、王堂、谢禄、马援等人,淡然道:“我已经称王,各地也应该依照王制构建吏治和军治。
  具体的我回头会跟冯英和诸位商议。
  商议妥当,便会告知诸位。
  诸位是我的肱骨,回头便要各司其职。
  我希望诸位能帮我将我定制的所有政令推行下去。”
  杨音等人沉吟着点点头,拱手道:“谨遵王命!”
  鱼禾点着头,继续道:“我此次对诸位的封赏并不优厚,甚至说有些苛刻。一些人心里恐怕会生出不满,甚至会生出异心。
  我希望诸位记住,我不会亏带诸位。
  我之所以如此封赏,也有自己的考量。
  有人不满,那就给我憋着。
  有人若是生出异心,那我也不会留手。”
  杨音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敢言语。
  马援抚摸着胡须,跟冯英对视了一眼。
  他们算是鱼禾麾下诸多文武里,唯一知道内情的两个人。
  鱼禾之所以封赏的如此苛刻,有一部分是在为百姓谋福,有一部分也是为了他们。
  毕竟,现在他们只占据着半坐江山。
  鱼禾不敢给他们封太高的官爵,若是给了太高了,以后他们再建功立业了,鱼禾拿什么封?
  鱼禾没得封了,那就得兵戎相见。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鱼禾目光环视众人,继续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现在可以说了。若是没有,那就退下吧。”
  冯英沉吟了一下,道:“主公此前和臣商议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告知给所有人了?”
  鱼禾思量了一下,道:“不急,再等数月再看。”
  冯英愕然的看向鱼禾。
  杨音等人一脸狐疑的在冯英和鱼禾身上徘徊,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
  鱼禾意味深长的看了冯英一眼,“我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不急……”
  让官员们推举人出仕,弥补在封赏上的缺失,并不需要立马宣扬出去。
  此前他跟冯英商议着要在大婚以后宣扬出去,是害怕手底下坐不住的人太多,乱了江南。
  但他躲了三日,金陵并无任何风波,江南也没有任何风波。
  他手底下所有他看重的文武皆坐的稳稳的,他就不急着宣扬此事了。
  多等等,等一些人跳出来了,再宣扬此事也不迟。
  而且他此番的举动,随着诸多使臣离开,很快也会传到他诸多对手耳中。
  到时候,他诸多对手势必会见缝插针。
  他也可借此挖掘出一些心智不坚的人。
第537章
百姓不可欺
  杨音见鱼禾和冯英在打哑谜,丝毫没有跟他们解释的意思,也不好追着刨根问地。
  当即,他看向鱼禾,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主公,诸位同僚齐聚于此,实属不易。不如就借机商议一下,看看能否将治下各地的百姓登记造册,再发放相应的传验。
  如此一来,臣等往后治理地方,也会容易一些。”
  户籍登记,发放身份证,确实是重中之重。
  一旦完成了登记,就能核实治下的人口,避免有人偷税漏税,也避免有人冒充他人。
  抽丁服徭役、抽丁入伍等等,也会容易许多。
  一些被隐藏在豪强、大户家中的奴仆、私属也能翻出来。
  甚至还能避免探子们混入等等。
  总而言之,户口登记和发放身份证确实有诸多好处。
  鱼禾如今称制,治下还算太平,这项政务确实该落实了。
  王堂、冯英等人听到杨音这话,立马就流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鱼禾点了点头,道:“如今我治下并无战事,各地还算安定,此事可为。”
  杨音见鱼禾答应了,忙道:“此事无非就是费一些人手,费一些钱财。不过好处也是巨大的。待到所有丁口登记造册,我们推行起各项政令,也会方便许多。
  一些被藏匿的丁口,以及一些躲在山里的丁口,也会相继被挖出来。
  若是能妥善安置这些人,主公治下的丁口也许能暴涨一番。”
  乱世之中,跑到深山老林里避祸的人不计其数。
  而江南多山林,躲在山林里的不止有避祸的百姓,还有许多蛮人和夷人。
  若是能全部挖出来,确实能壮大一番丁口。
  此外,那些豪强、大户使唤奴仆和私属使唤习惯了,纵然鱼禾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和私属制度,改为了雇佣制,豪强和大户手中依然藏匿了不少奴仆和私属。
  他们倒不是要跟鱼禾对着干。
  存粹是鱼禾统治江南的时日太短,许多政令还没有彻底落实到地方上。
  一些人或许还不知道鱼禾有这方面的政令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习惯了享乐,也习惯了死守自己的利益,在鱼禾的刀没有架在他们脖子上之前,他们不愿意放弃奴仆和私属。
  还有一些被忠义洗礼的忠仆,誓死不离开主家。
  主家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享受着他们的服务。
  当然了,这些忠仆,都是极少数的。
  将这些人全部挖出来,成家立户,能增添不少丁口。
  鱼禾沉吟着点点头,刚要开口,就听马援突然开口道:“主公治下各地几经灾难,孤寡众多。而军中一些将士的家眷,也死在了灾难当中。
  是否能将其登记在册,依照籍贯所在,统一官配?”
  简而言之,就是将寡妇发给军中的鳏夫,或者是娶不到媳妇的将士。
  这事放在后世就不可思议。
  放在这个时代就稀松平常。
  每逢大乱以后,官府为了恢复丁口,都会插手民间男女的婚配问题,俗称官配。
  即便是太平盛世中,为了确保丁口的增长,也会进行官配。
  少年男女到了适婚的年龄,还没有婚嫁,就会有官府的人找上门进行劝导,并且拿出那种适婚男女的资料为你介绍。
  若是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没成婚。
  那就开始强行官配。
  强行官配的情况下,你嫁给谁,娶到谁,那就得看你塞没塞钱。
  塞钱了老寡妇也能嫁给帅小伙,小老头也能娶到俏丫头。
  不塞钱,那就看衙门里负责官配的人的心情了。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存在剩男剩女的情况。
  因为少男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娶不嫁,等待你的不是老婆婆就是老公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