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949

  白玉珠、青玉珠、黑玉珠代表的涵义不同。
  前汉以及今新,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
  也就是说白玉珠那是皇帝的象征,青玉珠那是公侯的象征,黑玉珠那是卿大夫的象征。
  按理说即便是皇帝封侯授珠,也只授一对珠子。
  鱼禾给了马援六枚青玉珠,杨音和谢禄各五枚黑玉珠。
  其中的数量,代表的就是冕冠上的旒。
  鱼禾的意思是,马援的功劳足以胜任卿大夫以上的位置,但距离公侯还差了那么一点。
  杨音和谢禄的功劳,可以胜任卿大夫的位置。
  此外,鱼禾授珠,也是在告诉马援、杨音、谢禄三人,他们三人的功劳,自己记下了,现在他尚未称制建国,就只能以珠子代替封赏,待到他称制建国以后,必然会依照珠子封赏他们相应的官爵。
  “你让匠人们准备好珠子,我会让巴山陪着越儿走一趟交趾三郡,亲授杨音和谢禄二人黑玉珠。
  马援的青玉珠,待到马援班师以后,我会亲自授予马援。”
  鱼禾将准备珠子的事情,交给了阴丽华。
  至于派遣鱼越走一趟交趾三郡,纯粹是以示重视。
  杨音和谢禄二人在交趾三郡还有重任,不可能陪着马援到南平亭受赏。
  鱼禾自己又没办法跑到交趾三郡去,特地赏赐杨音和谢禄二人。
  所以让鱼越跑一趟刚刚好。
  鱼越虽然年幼,虽然无官无职,但他却是鱼禾的胞弟。
  鱼禾派遣他去,足以代表鱼禾的态度。
  阴丽华点头应了一下,收拾收拾了文书,下去命人准备珠子。
  随后一段日子。
  鱼禾和阴丽华就在别院内核准起了东山军,以及参与南越和哀牢战事的各郡卫的功勋。
  有道是杀人放火金腰带,这话果然不假。
  一波核查下来,鱼禾手底下就多了一群目不识丁的县功曹、郡功曹、县尉、郡尉。
  他们都是在南越和哀牢战事中有功的将士,其中一部分在军中已经升到定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负伤无法再留在军中。
  所以鱼禾依照他们的功劳,将他们迁移到了地方任职。
  他们中间不识字的人很多,所以鱼禾将他们升任到了地方以后,并没有让他们立马走马上任,而是让马援带着他们一起到南平亭授赏,然后又给他们搞了一个扫盲班,让他们先培训一年。
  不然,这些目不识丁的家伙,扔到地方上,迟早会沦为祸害,亦或者被手底下的官吏给架空,成为手下官吏们贪赃枉法的背锅侠。
  春耕过后。
  马援率领着有功的将士,抵达了南平亭。
  同一时间抵达南平亭的还有铫期。
  在马援从交趾三郡起程的那天,长沙郡和武陵郡两个安置流民的县,人口正式突破到了三十万。
  这还不算断断续续分留到其他郡县的百姓,算上那些百姓的话,人口将达到百万之巨。
  两个安置流民的县的人口,已经超出了两个县能承受的力度。
  其他各郡县还在消化此前分流的人口。
  鱼禾对流民的安置要求极高,所以其他各郡县要消化此前分流的人口,需要一定的时间。
  铫期和冯异商量了一下,觉得那些流民全部囤积在两个安置的县,也不是个事儿。
  他们听说鱼禾筹建了太华军、岳山军,就猜测到鱼禾有扩军的打算,也猜测到了鱼禾很有可能要在四方山军之后,组建五岳山军。
  所以他们想奏请鱼禾,将流民中的一部分青壮,编入军中,充任兵卒,筹建新军。
  如此一来,两个流民安置县的压力会得到缓解。
  新军若是驻扎在长沙郡和武陵郡的话,张休和刘俊所面对的压力,也能得到缓解。
  这是一个益处极大的事情。
  所以铫期特地赶到南平亭,想亲自跟鱼禾谈一谈。
  铫期比马援先一步抵达南平亭,刚刚经过通禀,进了南平亭别院,就看到鱼禾和阴丽华着盛装,准备出行。
  “臣铫期,见过主公,见过阴长史……”
  铫期急忙迎上前,向鱼禾和阴丽华施礼。
  鱼禾瞧着铫期着一身皮甲,人清瘦了不少,黑了不少,忍不住道:“你怎么来了?怎么黑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可是发放俸禄的人有所遗漏?”
  铫期拱着手忙道:“臣是为了两个流民安置县的百姓而来。至于瘦了黑了,跟俸禄无官。发放俸禄的人,从没短缺过臣半分俸禄,四时还会送上一些时令蔬菜。
  臣的家眷对此赞叹不已。
  臣之所以瘦了黑了,是因为经常在安置流民的两个县奔波之故。”
  鱼禾还以为是有人苛待了铫期,得知没人苛待铫期以后,就放心了不少。
  鱼禾叮嘱道:“以后记得多歇息,政务重要,身子骨也重要。”
  铫期忙道:“多谢主公挂怀。”
  鱼禾点了点头,又道:“至于两个安置流民的县,稍后再议。今日是马援班师之日,一会儿就到。
  你既然到了,就随我去迎一迎。”
  这个时代,讲究国之大事,在祭在戎。
  也就是说国家最重要的大事,是祭祀和战争。
  任何国事,在这两条面前都得让道。
  铫期和冯异要将两个安置县内的青壮编成新军的事情,明显比马援班师要轻。
  所以得先迎马援。
  铫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在受到了鱼禾邀请以后,也没有废话,赶忙应道:“愿随主公前往!”
  鱼禾笑着点点头。
  带着铫期和阴丽华出了别院。
  鱼禾和阴丽华各乘一车,铫期跨着马,带着上千的侍卫,浩浩荡荡的赶往了南平亭外的官道上。
  鱼禾一行赶到官道上的时候,鱼父领着西山军早就到了,马员领着刚刚搭起架子的岳山军也到了。
  桂阳郡的官员、南平亭的官吏,也全数到齐。
  数万人往官道上那么一站,其中大部分还是将士,那气势倒是挺足的。
  西山军经过了一次清理,变得纯粹了不少,将士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
  岳山军虽然是初建,但有马员这个能手,加上马员一些旧部操练,精神面貌也不错。
  两支兵马对比,西山军的军备比岳山军要强一茬,西山军的气势也比岳山军要强。
  西山军有一半的精锐,已经配备上了铁甲。
  岳山军则是清一色的皮甲,军备肯定比不上西山军。
  西山军见过血,岳山军还是个雏儿,气势上自然也比不过。
  不过,即便如此,鱼禾也很满意。
  至少岳山军在军备上,比那些公孙、铜马、赤眉要强不止一个档次。
  鱼禾为何如此肯定?
  那是因为鱼禾是如今天底下最大的军备贩卖商。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能轻而易举拿出大量军备的,目前只有王莽和鱼禾。
  王莽不可能把军备出售给那些义军去造自己的反。
  那么鱼禾就成了唯一的军备贩卖商。
  目前鱼禾最大的客户就是赤眉和铜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