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949

  刘庄他娘眨眨眼,一脸懵的盯着鱼禾。
  仔细看,还有点呆萌。
  鱼禾失声一笑,“是我失言了,四海镖行又不归你管,问了也是白问。”
  阴丽华白了鱼禾一眼,没好气的道:“那你可以将四海镖行交给我,我不会嫌弃,也不怕累。”
  鱼禾好笑的道:“你拿着我所有钱财,再让你拿走我所有探子,那你岂不是得上天?”
  阴丽华虽然不明白‘上天’是什么意思,但通过鱼禾的语气判断,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她反唇相讥道:“谁让你事事都问我的……”
  鱼禾毫不客气的回击道:“谁让你是我的长史呢。我的长史,就应该清楚我想知道的一切。”
  阴丽华恼了,“你不讲理!”
  “呵呵……”
  鱼禾嘲讽的一笑。
  讲理?
  我只讲对我有利的理!
  无利的讲什么理,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那不是贱吗?
  阴丽华对鱼禾嘲讽的笑容十分不满,她先是咬咬牙,准备回击,但转念一想,脸上又浮起了一丝笑意,道:“主公的梅花小篆练的如何?可否借属下一观?”
  鱼禾脸上的笑容一僵,恶狠狠的瞪了阴丽华一眼。
  阴丽华你就不是个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阴丽华见鱼禾气的直瞪眼,娇滴滴的笑了起来,笑的花枝乱颤。
  鱼禾咬牙道:“我看阴长史挺闲的,那就烦劳阴长史将往日的文书全都誊抄在纸上,以便于存放。”
  阴丽华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银牙微咬,“你狠!”
  鱼禾满意的笑了。
  这下轮到阴丽华气的直瞪眼了。
  鱼禾在阴丽华气哼哼的神情中,对门外招呼了一声。
  “来人呐!”
  鱼蒙匆匆入了屋舍,躬身道:“主公!”
  鱼禾问道:“马援还在徐州?”
  鱼蒙点着头道:“据吕嵩传回来的消息,马余在马援陪伴下,病情有一定的好转。但仍旧不宜长途奔波,所以马援依旧留在徐州照顾马余。”
  鱼禾微微皱眉,“徐州如今不太平啊。赤眉军在徐州声势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我推算,朝廷派遣窦融领青州兵南下剿灭赤眉军,很有可能会败在赤眉之手。
  到时候,赤眉军的声势会变得更加浩大。
  那赤眉军首领樊崇只要不蠢,一定会借着大胜之机,横扫衮州和徐州。
  马援一行人待在徐州,可不安全。
  你去告诉吕嵩一声,让吕嵩派人告知马援,让马援尽可能离开徐州,躲到其他地方。”
  鱼蒙郑重的点头,退出了屋舍。
  阴丽华在鱼蒙走后,缓缓开口,“你不是很看好窦融吗?为何会说窦融会败给赤眉?”
  赤眉军虽然声势浩大,兵马极多。
  但是在明眼人眼里,赤眉军就是一个胡吃海塞出来的胖子,看着胖大,但是很虚也很脆,没有多少力气。
  只要青州的武备齐全,兵马质量达到汉新两朝的标准线上,窦融再给力一些。
  即便是青州兵马比赤眉军少数倍,也能一战。
  甚至还能战而胜之。
  鱼禾缓缓起身,背负双手,感慨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大势已经偏离了王莽,不是窦融一个人能挽回的。”
  窦融虽然列入云台之能,却无回天之力。
  古今中外,能够力挽狂澜,挽大厦之将倾的人物屈指可数。
  窦融不在此列。
  阴丽华听完鱼禾的话,一脸沉吟。
  仔细想想,王莽手里的九州一京,乱了一大半,各地还有兵灾、旱灾、水灾、瘟疫、地龙翻身在肆虐。
  天下大势确实已经偏离了王莽。
  王莽手底下最能干的国师公刘秀,已经被王莽禁足,其他的心腹重臣还是老样子,并没有新面孔出现。
  没有能力挽狂澜的人,亦没有能力挽狂澜的政令。
  王莽的江山,九成九得凉。
  具体就看王莽能撑多久。
  阴丽华看向鱼禾,她觉得鱼禾如今按兵不动,应该就是在等王莽撑不住的时候。
  鱼禾不知道阴丽华的心思,他在长吁短叹了一会儿后,对阴丽华道:“荆州、交州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有些日子了,各地也已经逐渐恢复了郡治和县治。
  关于此次征讨荆州、交州将士们的功勋也该核实一番,发下相应的赏赐了。
  不然他们又该闹了。”
  阴丽华噗呲一笑,“你还记得此事啊,我以为你都忘了。”
  鱼禾笑了笑,没说话。
  他一直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信条。
  如今该罚的都罚了,该赏的却没赏,自然不合适。
  他之所以拖着不办,就是为了看一看,有多少骄兵悍将会跳出来闹事,向他讨赏。
  明确规矩、制约骄兵悍将的事情,宜早不宜迟。
  早了虽然会自废一些武功,但兵将们会变得更纯粹,整体的战斗力也会跟着提升。
  迟了虽然能养出强兵强将,但强兵强将名声大了、影响力大了、关系变复杂了,就不好处理了。
  一些串联、结盟、结党、甚至怀有二心的事情,就会不断滋生。
  有王莽起的篡位的头,往后有权有势的人心思就变得活络了。
  鱼禾可不想在功成名就后卸磨杀驴,弄一些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所以他必须趁早解决这么问题。
  鱼禾拖着军功不赏,试探了一番。
  结果有好有坏,左右虎贲卫没有人跳出来邀功,也没有人问他讨赏,甚至连怨言都没有多少。
  南山军和北山军没有参战,所以除了羡慕东山军和西山军外,也没有说什么。
  顶多是在鱼禾拖着军功不赏的时候传一些算话。
  东山军虽有怨言,但在庄乔和杨音两任主将的影响下,也没闹出什么事端。
  加入到南越和哀牢的战事中以后,就无暇顾及此事了。
  西山军闹的最凶。
  在苍梧郡,他们暗示鱼禾一番,没得到太大的回应,到了桂阳郡,就开始磨洋工,操练、换防、立岗哨,都开始消极怠工。
  时间一长,还滋生出了一些偷偷溜出军营为恶的人。
  闹的最凶的一次,是劫了桂阳郡府发往治下两县的粮种,偷偷运往扬州发卖。
  人被抓住以后,还理直气壮的称,他们只是拿回他们该有的东西。
  鱼禾让人斩了他们,却没有连累他们的家眷。
  在此之后,东山军就闹的更凶,东山军主将鱼父,对此不管不问。
  鱼禾问过鱼父,鱼父说,他也在等军中的那些坏胚子跳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用鱼父的话说,一支兵马如果不够纯粹,那么它永远也成不了强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