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949

  真正确立关外侯这么名头的,是三国时期。
  当时不仅确立了关外侯的名头,还确立了关中侯的名头。
  一大帮子亭侯、乡侯也就跟着出来了。
  杨音这厮为了骗钱,提前将关外侯弄出来了。
  拿去骗那些不懂的蛮夷。
  鱼禾听完鱼父一席话,感叹杨音玩的太浪之余,也提那些蛮夷头人默哀。
第424章
铁中铮铮,佣中佼佼
  碰到杨音这么个黑心肠的家伙,也算他们倒霉。
  不仅得拿他们的族人帮杨音去换丁口,搜刮的钱财也得被杨音骗走。
  搞不好被骗完了以后,还得一个劲的给杨音喊六六六。
  等到他们发觉自己上当受骗的时候。
  恐怕会变得一无所有。
  “回头我让彭三仿制一批前汉封爵的印玺,给杨音送过去。”
  鱼禾乐呵呵的说。
  这事虽然不地道,但获利却很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钱不赚王八蛋。
  能削弱潜在的敌人,疯狂的壮大自己,就应该多做。
  至于那些蛮夷头人发现了上当受骗以后,会不会反过来诋毁他的名声,他根本不在乎。
  刘氏封的爵,跟我鱼氏有什么关系?
  等到我鱼氏的臣子编撰汉史,就让他们写明,这是西汉皇室的人逃到了西南,为了东山再起,为了复辟西汉,干出的丢人的事情。
  跟我鱼氏没有半点关系。
  我鱼氏为了维护汉人的名声,还帮他们处理了一些麻烦。
  至于后世的人会不会怀疑,谁会在乎?
  后世的人还能跑到两千年前去求证?
  历史这个小姑娘,历朝历代都在打扮,我鱼氏坐了朝,为何不能打扮?
  刘秀坐了朝,绿林军都能洗白成绿林好汉。
  我鱼氏坐了朝,还洗不白这点东西?
  “你准备筑造多少?”
  “先筑一百枚,如何?”
  鱼父愣愣的盯着鱼禾,很想骂一句无耻。
  可最后还是没骂出口。
  一百枚啊。
  好家伙,这是要将交趾散郡最大的蛮夷头人们全骗一遍啊。
  原以为杨音已经够无耻了,没料到儿子比杨音还无耻。
  难道成大事的诀窍就是无耻吗?
  “占氏姊妹得给一对真印,占人敢死军还是值得拉拢的。”
  鱼禾认真的说着。
  他很看好占氏姊妹和占人敢死军。
  他不可能将交趾三郡的蛮夷们全收拾了。
  也没那个时间慢慢的去汉化交趾三郡的蛮夷们。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持一个领头的,让对付代替他去征服交趾三郡的其他蛮夷们。
  最后他只需要一心一意的汉化剩下的这个领头的就行。
  占氏姊妹和占人敢死军如今在交趾三郡坐大,她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鱼父饶有兴致的问道:“你准备赐她们姊妹一对什么印?”
  鱼禾思量着道:“赐占英一个朱吾侯印吧……至于占娥就算了,她已经跟谢禄成为一家人了,就不适合再封赏。”
  鱼父瞪起眼,直呼好家伙。
  你啥名头也没有,你就开始封侯了?
  等你有了名头,你岂不是得上天?
  鱼禾见鱼父神情不对,疑问道:“有问题?”
  鱼父干咳了两声,道:“为何是朱吾侯,有什么用意吗?”
  依照先秦、前汉、以及今新,一般封侯,都是封在自己老家。
  毕竟这一段时期的侯,那是有封地的。
  一些侯还有封国。
  占氏姊妹和占人的老家在象林县,鱼禾要封的话,也该封个象林侯才对。
  鱼禾坦言道:“象林是个好地方,以后能帮我种出许多粮食,不能总被占人占着。日南郡以后要归汉官统御,日南郡治西卷县也不能给她。
  夹在西卷和象林中间的卢容也不能给她。
  朱吾县就成了最好的地方,再预留一个比景县给她们做缓冲。”
  鱼父皱眉,“那西卷等县,岂不是被她们给隔开了?她们要是反叛,南下西卷,谁也拦不住。”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回头可以在西卷县东面海上的小岛上设立码头,沟通西卷几县和交州其他各地的驻军。
  也可以在西卷和象林各设码头,同海上的小岛一起达成一个海上运兵的海路。”
  鱼父眨巴着眼,听着有点懵。
  他对日南郡一知半解,也不了解西卷县外的海上小岛。
  别说他了,其实鱼禾最开始也是一知半解。
  还是杨音派人送来了三郡的地图,他才了解到西卷县外的海上有一个小岛。
  因为整个那一片在后世是猴子的地方。
  猴子不会治国,搞的挺乱,鱼禾没去过,所以也不怎么了解。
  鱼禾看出了鱼父有点懵,笑着道:“此事杨音和谢禄他们会妥善处置,您就不用操心了。”
  鱼父傲娇的撇着嘴,“我会操心这些?”
  鱼禾笑眯眯的道:“我也不用操心……”
  杨音三个家伙浪是浪了点,但真能做事。
  而且还是敢想敢干的那种。
  杨音让徐宣带着剩下的吕氏起义军到了交趾三郡以后,果断将人安置到了象林县。
  此举有点挑拨占人的神经。
  但杨音愣是通过小恩小惠,买通了占人,成功的让吕氏起义军中的那些百姓在象林县落脚。
  第一茬稻米收割以后,分给了占人一半,成功的从占人手里拿走了象林县所有的平地。
  占人也单纯,他们不会照顾农桑,见汉人照顾的比他们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产出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还分了一半给他们。
  就觉得将平地交给汉人种是最好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