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949

  鱼禾瞥了鱼父一眼,问道:“阿耶觉得他们这么做很蠢?”
  鱼父毫不犹豫的骂道:“岂止是蠢,简直是愚不可及。”
  鱼禾摇摇头道:“他们可不蠢,反而十分聪明。只是私心太大了。”
  鱼父瞪起眼,盯着鱼禾质问道:“他们身为一郡郡守,朝廷重臣,放着疆土不守,反而跑去敛财,你居然说他们聪明?”
  鱼禾点着头,感慨着道:“他们显然看出了这天下必乱,且没救了,所以才会趁机敛财,为自己在乱世中生存,积攒资粮。
  待到真正的大乱一起,他们就可以借着这些钱粮起事,又或者借着这些钱粮资助那些他们看好的逐鹿者。
  等到新的朝代建立,他们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资助新朝代建立的大功臣。
  他们可以继续出任重臣之位,掌一方大权。
  他们的宗族,依然是一方大族。
  甚至还能在朝代更替中,变得更大。”
  每一次朝代更替的时候,都会有这种人。
  而且数量还不少。
  他们做尽坏事,最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过的比许多为国朝默默付出的人还好。
  鱼父惊愕的盯着鱼禾,急声喊道:“你的意思是大新必亡?”
  鱼禾缓缓点头,“天底下的聪明人都知道。”
第411章
两面夹击
  王莽篡汉立新,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得罪了一大批汉皇室的死忠党,也得罪了一群借着汉皇室发展起来的豪强,还得罪了一群力图追求个人操守最高准则的学问大家。
  所以他在创立了新朝,任用人的时候,手底下几乎没有什么人才。
  他的心腹当中,能人少之又少。
  朝野上下,忠心耿耿追随他的官员更少。
  而一些想借此光耀门楣的人才,也一直处在观望状态。
  王莽若是以怀柔的手段对付那些汉皇室的死忠党、豪强和学问大家。
  一些还在观望的民间人才,或许会出现在他面前,帮他做事,帮他扫清旧时代的残党。
  可惜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用极其强硬的态度面对周遭的藩属,也用极其强硬的态度更改着天底下一切令他不满的政令。
  天下在他眼里,就是他一个人的玩具,必须依照他一个人的想法去改变。
  其他人的想法他不在乎。
  然后他就将藩属得罪光了,将一些保持观望的人才吓怕了,将所有已经被他得罪的人得罪的更狠,将所有看热闹的豪强也得罪光了。
  甚至连他废除奴隶制解救出的奴隶,也不说他一声好。
  甚至一些跟他站在一起的心腹,也被他给得罪了。
  他几乎得罪了全天下的人。
  以至于他治理天下,得借助衰章等一众坑货,平定天下得借助自己人,以及一群像是廉丹一样的坑货。
  甚至还得选用曾经被他通缉过的游侠儿。
  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江山要亡。
  鱼父顾不得埋怨鱼禾隐晦的说他不太聪明,他追问道:“怎么可能?”
  鱼禾看向鱼父,感叹道:“没什么不可能的。谁让他得位不正,得位以后又乱来呢。”
  “这这这……这也太荒诞了。”
  鱼父有点难以接受鱼禾这个说辞。
  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就因为这么一点简单的原因,就陷入到了必亡的境地。
  那一个庞大的帝国也太脆弱了。
  “看似荒诞,却很现实。”
  鱼禾感慨的说。
  《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很多人都将这句话理解成了,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鲜一样简单。
  可事实上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如同烹饪美食一样,得精心。油盐酱醋能佐料,得把控到位,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火候也得掌控到位,强一分不行,弱一分也不行。
  这其中的关键,不是一般人能把控的。
  也许一道简单的政令发布下去,就能让一个庞大的帝国岌岌可危。
  就像是做菜一样,多放一丁点佐料,就能毁掉一盘菜。
  而王莽在治理大新的问题上,不仅仅是多放了一丁点佐料那么简单。
  所以大新的问题看似荒诞,却很现实。
  历史上那些能将一个贫苦、羸弱的国家,治理成经济富庶、军事力量强横的强国的君王,真的很了不起。
  他们被称作千古一帝,那是当之无愧。
  哪怕他们身上有各式各样的缺点,他们依然是千古一帝。
  事实上在鱼禾看来,历史上那些千古一帝身上有各式各样的缺点,甚至干过一些糊涂事,很正常。
  找他们过错的史学家,以古人书中那些或许不存在,又或者根本不是书中那种模样的圣贤去评判他们,实在是有些滑稽。
  就像是后世许多人以世界上各个强国的综合优点来要求中国一样。
  “那我们……该怎么办?”
  鱼父虽然依旧想不通这个问题,但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关注,他盯着鱼禾疑问。
  鱼禾沉吟了一下,“加快征讨南海郡、长沙郡、桂阳郡的脚步。扬州的兵马短时间内到不了荆州,那我们就借机率军赶往桂阳郡,帮田大尹一把,尽快拿下长沙郡和桂阳郡。”
  鱼父思量着道:“我们率军去驰援,两面夹击的话,能大大缩短征讨长沙郡和桂阳郡的时间。我们回头应对扬州兵马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宽裕,赢面就会无限放大。”
  鱼禾缓缓点头。
  鱼父一拍大腿,笑着叫道:“那就这么办。”
  鱼父看向鱼禾,喊道:“你找个人坐镇广信县,我去召集兵马,我们尽快出发。”
  鱼父雷厉风行,说做就做。
  鱼禾则一脸头疼。
  找人坐镇广信县,坐镇的可不是一县,而是苍梧郡一郡。
  目前他手底下还真没有能用得上的人。
  虽说亡承承诺帮他治理交州各郡,但亡承的状态实在不嘉,将所有事情压到亡承头上,亡承未必扛得住。
  还是得找人帮亡承分担一下才行。
  鱼禾思虑的良久,直到鱼父召集齐全西山军的兵马,打点好了行囊,鱼禾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临走的时候,鱼禾将鱼敖和鱼蒙叫到身边。
  “主公!”
  鱼蒙在明面上一直称呼鱼禾为主公,鱼敖跟着鱼蒙在一起待了一些日子,也跟着叫起了主公。
  二人向鱼禾施礼以后,疑望着鱼禾。
  鱼禾点点头,开门见山的道:“我阿耶要拔营赶往桂阳郡,我也会跟着过去。王奋等人在征讨南海郡,还得一些日子才能腾出时间。
  苍梧郡不能没人盯着。
  所以我准备将你们两个留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