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949

  竹简是吕嵩派人通过四海镖行的渠道递过来的,里面的内容让鱼禾有些懵,也有些纠结。
  琅琊郡的义军首领吕母,在得到了鱼禾的回信以后,还是坚持要见他。
  鱼禾不愿意理会,可竹简上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让鱼禾陷入到了纠结中。
  竹简上除了写着吕母非要见鱼禾的消息外,还顺便提了一句,吕母近些日子收了三个义子。
  分别是东海郡人杨音、东海郡人徐宣、东海郡人谢禄。
  三个人各有才能,在东海郡的名望不小。
  三人结伴逃离了东海郡,主动赶到了海外岛屿上投奔吕母。
  吕母考校了一番他们的能耐,发现他们各有所长,且远超常人,所以将他们收为了义子,并且委以重任。
  鱼禾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吃惊。
  他没记错的话,东海郡的杨音、徐宣、谢禄三人,是在吕母亡故,樊崇起兵以后,才造的反,并且主动响应了樊崇的起义,汇聚了数万人,加入到了樊崇麾下,成为了樊崇麾下一大助力。
  也占据了樊崇麾下赤眉军的半壁江山。
  可现如今,杨音三人居然提前造了反,还投到了吕母麾下。
  鱼禾不知道是他的蝴蝶翅膀影响了杨音三人的命运,还是杨音三人在历史上投过吕母,只是没有被记录在史书上。
  鱼禾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杨音三人确实是人才。
  在樊崇麾下的赤眉军中,大部分将领性格恶劣,贯做盗匪,唯有杨音三人算是纯良之辈,很少为恶。
  在赤眉军一众将领中,他们三人除了谢禄被冤杀了外,杨音和徐宣皆得以善终。
  鱼禾手里正确人才呢。
  杨音三人就出现了。
  鱼禾觉得,他要是去一趟琅琊,见一见吕母的话,杨音三人应该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有杨音三人相助的话,他的胆子便可以再大一些,步子也可以迈的再宽一些。
  可如今交州的战争马上就要爆发,荆州很有可能也会被他收入囊中,他必须在三地交汇处盯着,不能让两地的战事出差错。
  所以抽不开身。
  鱼禾贪杨音三人,也贪交州和荆州的疆土,一时之间有点不好抉择。
  “主公,还要继续待下去吗?马上要天黑了。”
  鱼蒙往了一眼天色,策马走到鱼禾面前,低声请示。
  鱼禾缓缓回神,收起了竹简,沉吟着道:“让吕嵩给琅琊郡四海镖行的镖头传信,让其多跟杨音、徐宣、谢禄三人多交往交往,看看能不能将其招揽到我麾下。
  同时让其面见吕母,告诉吕母,我抽不开身,无法去琅琊郡见她。但我可以承诺她,为她手底下的人提供一片乐土,让她手底下的人能在这乱世之中安稳的活下去。
  她若是信我,那就待在海岛上别动,待我征平了交州,会在交州划拨出一片地方,让她手底下的人安身立命。
  她若是不信我,那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以鱼禾如今的身份地位,轻易不会给别人许诺。
  因为他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重如千斤。
  他治下的百姓会将其当成律条来听。
  若不是鱼禾看中了杨音三人,他不会给吕母任何许诺。
  鱼蒙疑问道:“主公很看重杨音三人?”
  鱼禾没有隐瞒,点着头道:“杨音三人的名头我听说过,有些才能。我正值用人之际,若是能用一个承诺,将他们招揽到我麾下,很划算。”
  鱼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立马派人策马去传令。
  鱼禾扬起了马缰绳,“入营吧。”
  鱼禾一行策马扬鞭,赶往了伏牛山底下的大营。
  营地不大,暗哨、明哨却不少。
  鱼禾一行一路前行,经过了三次盘查以后,才出现在大营前。
  看得出刘俊很谨慎,也善于将一切危险提前查明。
  “卑职刘俊,参见主公!”
  “卑职相魁,参见主公!”
  “卑职等人,参见主公!”
  辕门口。
  刘俊、相魁领着左虎贲卫一众将校,躬身而立,向鱼禾施礼。
  鱼禾点着头,道:“此处的战事,由刘俊做主,相魁为辅。我到此地,只是为了督战,以及出谋划策。”
  鱼禾这话,算是定下了大营里的主次规矩。
  他身份高过刘俊、相魁,随意插手战事的话,刘俊和相魁很容易变成应声虫,失去主见。
  若是他的命令和刘俊的命令产生了分歧,也容易闹出矛盾。
  鱼禾很清楚自己在兵法上不如刘俊,在领兵作战和战场厮杀方面,也不如刘俊。
  所以他提前出声定明规矩,让左虎贲卫的将士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听谁的。
  刘俊将鱼禾这种做法,当成了鱼禾对他的信任。
  当即,刘俊深深一礼,郑重的道:“卑职一定不会辜负主公的厚望。”
  鱼禾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回营吧。我在营中的吃穿用度,一切从简,不要给将士们添麻烦。”
  “喏!”
  刘俊、相魁等人齐齐应允了一声。
  守着辕门的将士,听到鱼禾这话,胸膛都挺的高高的。
  他们觉得,跟着鱼禾这么个主公,不亏。
  左虎贲卫的将士们皆是悍卒,他们不畏死,就怕遇到愚蠢的主公,遇到不把他们当人看的主公。
  那样的话,他们战死了,心里会亏得慌。
  鱼禾跨着马,在刘俊、相魁等人引领下,入了大营。
  大营内只有四千多人,所以帐篷不多,仅有七百多顶。
  民夫们住在大营西侧,背临伏牛山。
  粮草在大营北侧,将士们住在大营东侧和南侧。
  中军大帐和校场扎在大营正中。
  由于刘俊不是那种喜欢摆阔的人,所以他的中军大帐并不大。
  鱼禾一行,外加上左虎贲卫的将校们进入到大帐内以后,就将大帐塞的满满的。
  鱼禾不得不先让鱼蒙带着侍卫们下去休息。
  翻山越岭的狂奔了七日,侍卫们也累得不行。
  鱼蒙一众人下去以后,大帐就显得宽敞了许多。
  鱼禾高居正中。
  刘俊、相魁等人分别坐在两策。
  “天色也晚了,让人准备一些简单的吃食,我们边吃边说。”
  鱼禾吩咐了一声。
  刘俊立马差人去准备吃食。
  军中虽然是一日两餐,可到了晚上,将士们会简单的吃一点。
  吃完就睡。
  其目的就是为了养膘。
  古人养卒跟养马差不多,膘得肥、体格得健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