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949

  也是为了避免阴氏一族被人所俘,成为要挟阴识和阴长史的筹码。
  你们帮我做事,为我卖命。
  我有责任保你们全家周全。
  也应该尽力避免你们的家人被贼人所俘,用于要挟你们,让你们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漕中叔听到这话,就意识到自己想差了,赶忙躬身道:“属下明白,主公对属下等人的爱护之心,属下等人必定铭记于心。”
  鱼禾哼了一声。
  漕中叔又不着痕迹的小声补充了一句,“其实阴长史也不错。主公可以考虑一二。”
  阴丽华俏脸瞬间变得更红。
  鱼禾恶狠狠的瞪了漕中叔一眼,“休得胡言乱语,毁人清白。速速依照我的吩咐去办。”
  漕中叔面无惧色,笑着道:“属下知错了,属下马上去办。”
  顿了一下,漕中叔问道:“不知道主公有没有跟阴氏一族商量好?阴氏一族愿不愿意举族迁移到此处。”
  “没有!”
  鱼禾果断回答。
  漕中叔一愣,惊愕道:“那就是要强绑啊?”
  鱼禾瞪着漕中叔道:“不然我为何要派你去?”
  仅仅是接人的话,漕少游一个人去就足够了。
  绑人的话,漕少游一个人还不够看。
  需要漕中叔这种老成持重的人帮忙把把关。
  漕中叔又瞥了一眼阴丽华,见阴丽华并没有开口反对,就明白鱼禾已经跟阴丽华商量好了。
  阴丽华这个阴氏的人都不反对,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也不怕闹出了什么不快,得罪人。
  当即,漕中叔施礼道:“属下明白了。”
  鱼禾摆摆手,让漕中叔立马下去办。
  漕中叔却没有离开,而是迟疑着道:“属下有两个消息,想告知给主公。”
  “什么消息?”
  鱼禾疑问。
  漕中叔躬身道:“属下的好友孙建暗中给属下传了一封信,请属下到西南跑一趟,面见滇王和句町王,向二王传递朝廷招安之意。
  朝廷愿意复立二王的爵位,并且愿意在此基础上,册立二王为国主,赐章服。”
  鱼禾一愣。
  王莽这是服软了?
  大新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了?
  鱼禾若有所思的道:“条件呢?”
  漕中叔沉声道:“朝廷的意思,是让二王归还犍为郡,并且配合荆州牧和王寻、王邑,两面夹击绿林山和蜀郡的叛逆。
  朝廷承诺,可以承担二王出兵期间耗费的一切钱粮。”
  鱼禾错愕的道:“就这些?”
  漕中叔缓缓点头。
  鱼禾有些好笑的道:“朝廷这是将我当成傻子糊弄呢?给一些钱粮,给一个虚名头,就想让我将吃到嘴里的犍为郡交出去,还得让我出兵帮朝廷征讨反贼,还是两股大贼?
  当我蠢吗?”
第374章
吕母求见?!
  阴丽华浅浅一笑,柔柔的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
  一料到正事,阴丽华脸上的红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柔和。
  “哦?”
  鱼禾看向阴丽华。
  阴丽华笑着道:“朝廷大概是觉得,我们即便是拿下了犍为郡,也站不住脚,因为犍为郡的汉人,容不下西南的蛮夷。
  朝廷也不会放弃收服犍为郡。
  我们这些‘蛮夷’,夹在犍为郡的汉人和朝廷之间,肯定是麻烦不断。
  我们这些‘蛮夷’,又不懂得照顾农桑,犍为郡落到我们手里,聊胜于无。
  所以朝廷问我们讨要犍为郡,我们应该不会拒绝。”
  鱼禾和漕中叔对视了一眼,都觉得阴丽华说的有理,齐齐点头。
  依照以往的习惯,蛮夷们攻入中原,攻城略地的极少。
  大部分都以劫掠为主。
  劫掠人口,劫掠钱粮。
  抢一票就走。
  朝廷还不知道西南各地,如今已经成了汉人所属,还在用旧有的看法衡量占据西南主权的人。
  所以能提出这些条件,并不奇怪。
  鱼禾感慨道:“你们说朝廷何时才能正视西南,何时才会发现西南已经由汉人做主了?”
  漕中叔和阴丽华一脸苦笑。
  朝廷的绣衣执法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多了无数倍。
  可探查消息的能力,却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弱了无数倍。
  滇王安羌已经死了两载了,朝廷还不知道消息。
  而王莽在常安城内的一举一动,不出一个月,就会被撰写成文书,送到鱼禾案几上。
  漕中叔和阴丽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鱼禾看向漕中叔,道:“此事就推了吧。我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就放弃已经到手的犍为郡,更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和一点钱粮,就帮朝廷去征战。”
  阴丽华认真的点着头,“主公也不适合做滇王,对主公没有任何好处。”
  鱼禾若是答应了朝廷的条件,亮明了身份,被朝廷封为滇王。
  那他彻底就被归入到了蛮夷之流。
  一个蛮夷王要入主中原,远比一个汉人王入主中原,要困难千百倍。
  鱼禾笑着道:“我又不是爱慕虚荣的人,不会为了那个虚名,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虚名而已,鱼禾想要的话,随时都能有。
  他现在自称一声西南王,不会有人反对。
  他就算建制称帝,也不会有人反对。
  但他什么也没做,只是用一个益州郡太守的名头在总管治下几郡。
  “那属下回头就派人给孙建传信,推了此事。”
  漕中叔点头道。
  漕中叔并没有帮着朝廷劝解鱼禾,他和孙建虽然交好,但那是私交,不能跟公事混为一谈。
  漕中叔也不支持鱼禾答应朝廷的招安。
  如今朝廷陷入内乱,并且越陷越深,已经威胁不到西南了。
  鱼禾稳居西南,有潜龙之姿,没必要再去趟朝廷那趟浑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