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949

  你之前不是说,哀牢国的哀牢王家里有个云英未嫁的闺女吗?
  假装还挺丰厚的,完全可以嫁给越儿。”
  鱼禾嘴角抽搐了一下。
  哀牢国哀牢王家里的云英未嫁的闺女,虽然是他随口编出来吓唬鱼父的,可他仍然记得,他当初编出来的哀牢王之女,是个数百斤的庞然大物,年龄还大了鱼越足足一轮。
  鱼父这明显是为了自己脱困,把鱼越往死里坑啊。
  还好他这个嫡长子受宠,如今又摆脱了家里的摆布,不然被坑的肯定是他啊。
  “阿耶,哀牢国的哀牢王之女,已经嫁到了南越,越儿怕是没机会了。”
  鱼禾不想坑自己的弟弟,所以又编起了瞎话。
  鱼父听到这话,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似的,明显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多了一丝笑意,“那以后再有合适的,你就介绍给越儿。”
  “一定!”
  鱼禾随口应了一句,说起了正事,“阿耶,我准备筹备四军,分别为西山军、东山军、南山军、北山军。
  南山军如今交给了阴识掌管,兵马已经齐备,多是悍卒,只差强悍的兵甲了。
  北山军交给了马援,情况跟南山军差不多。
  唯有西山军和东山军尚在草创阶段。
  西山军还好,还有点底子,东山军什么也没有。
  我已经派遣张武去招募两军的兵马了,也吩咐他随后操练两军兵马。
  但张武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两军也没有个主将,肯定会十分松散。”
  说到此处,鱼禾故意停了下来,目光灼灼的看着鱼父。
  他虽然没有明言,但他相信鱼父能听懂他话里的意思。
  鱼父白了鱼禾一眼,哼哼着道:“想请为父去帮你主掌两军?”
  鱼禾干笑着道:“东山、西山两军,每军有步卒七千两百九十人,马卒两千四百三十人。加起来有近一万人,两军就是近两万。
  两军随后需要驻扎的地方,也相距甚远。”
  鱼父瞬间瞪起眼,骂骂咧咧的道:“你想说为父没那个能耐帮你主掌两军就之说,用不着拐弯抹角的。”
  鱼禾低声笑道:“我可什么都没说!”
  鱼父恶狠狠的瞪着鱼禾,重重的哼了一声。
  鱼禾刚才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还需要明说?
  鱼禾笑道:“不知道阿耶准备主掌那一军?”
  鱼父没好气的道:“为父能耐太小,一穷二白的东山军,为父不敢去。为父就将就着帮你主掌西山军吧。
  等你找到了能人,为父立马卸任。”
  鱼禾点着头笑道:“那东山军就交给庄少母主掌,可好?”
  鱼父瞬间瞪直了眼,破口大骂,“你惦记我还不够,还要惦记你少母?她还要哄你弟弟呢,哪有时间去帮你主掌那个一穷二白的东山军?”
  鱼父的声音有点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鱼禾怕闹出误会,赶忙解释了起来,“我想请庄少母帮我主掌一军,我阿耶疼惜庄少母,又疼惜幼弟,所以不愿意。”
  鱼禾一番话,帮鱼父塑造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形象。
  鱼父撇撇嘴,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庄乔笑着道:“禾儿相请,那是看得起我,我自然不会拒绝。”
  庄乔抱着鱼奘看向鱼娘,又笑着道:“奘儿又得劳烦姐姐照顾了。”
  庄乔出山掌军,是为了帮鱼禾。
  把鱼禾当成心尖尖的鱼娘自然乐见其成,当即笑着道:“我是个乡下妇人,没什么能耐,帮不上禾儿。妹妹们有能耐,能帮上禾儿,那就多帮帮。
  我这个当姐姐的,帮妹妹们照顾孩子,那是应该的。”
  在这个时代,大妇帮助家里的姬妾们养孩子,确实是应该的。
  姬妾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自主权,经常被送来送去。
  但姬妾们生下的孩子,确是一族的血脉,不可能送来送去。
  所以姬妾们生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由大妇收养。
  大名鼎鼎的卫青,就是其母跟到平阳侯府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所生,卫母生下卫青后,就将卫青交给了郑季抚养。
  郑季可能觉得卫母不是啥好女人,觉得卫青未必是他儿子,所以待卫青不好。
  郑家的人也把卫青当成自己人,将他当成奴仆一样虐待。
  卫青在郑家活不下去,最后只能回到卫母身边,充任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要是郑季将卫青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养着,那卫母有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卫青。
  也就鱼氏比较奇葩,不在乎这些,加上庄乔和亡洢的身份不敌,也没人将她们当成寻常的姬妾。
  所以鱼奘可以在庄乔身边养着。
  鱼禾听到鱼娘一席话,忍不住在心中给鱼娘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鱼娘自称是乡下女子,可是她说出的话可一点儿也不像是乡下女人。
  她不仅答应了帮庄乔照顾孩子,也隐隐向亡洢暗示,她也会帮亡洢照顾孩子。
  算是一下子帮鱼禾找到了两个劳力。
  以后鱼禾再缺人了,请亡洢出面,亡洢也不好拒绝。
  亡洢听出了鱼娘的话外音,笑着道:“那以后就有劳姐姐了。”
  鱼娘笑容灿烂的道:“不碍事不碍事……”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又聊了好一会儿。
  到了返点,又凑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鱼禾吃完了饭,也没有在鱼氏别院多待,返回了太守府。
  次日,阴丽华就大大方方的带着太守府的账目,到了太守府内的正堂,弄了一张桌子,跟鱼禾在一起办公。
第372章
公孙述居然败给了王寻和王邑?
  鱼父和庄乔在滇池城内待了三日,各自在别院内征召了一些从属,率领着他们赶往了东山军和西山军的临时驻地。
  在一众人的帮衬下,鱼禾治下的各地在快速的发展,鱼禾麾下的各军,也在快速的完善、壮大。
  时间一晃就到了冬日。
  入冬的时候,益州郡经历了两场地龙翻身(地震)。
  并没有造成太大损伤,但是其他地方经历的地龙翻身,就造成了不小损伤,一些地方还起了瘟疫。
  荆州更是闹了大饥荒,荆州牧此前征讨交州耗费了荆州不少存粮,以至于荆州百姓没粮食吃,不得不挖野菜等物充饥,实在是找不到野菜等物了,就往荆州外逃窜。
  通过四海镖行的帮助,从荆州逃到鱼禾麾下的百姓,如今已经超过了五万之数。
  各地如今盗贼匪寇丛生,造反的人更是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往出冒。
  鱼禾通过四海镖行,大致统计了一下,叫得出名头,兵马数量过千的造反势力,就多达三千多支。
  其中实力最大的是蜀郡的公孙述、绿林山的王匡、王凤两兄弟、琅琊的吕母、徐州和兖州地界的力子都、河北的东山荒秃和上淮况。
  蜀郡公孙述麾下如今有六万人,对外号称十万。
  公孙述起兵后,兵马曾经一度真的达到了十万。
  但是在跟王寻、王邑对战的时候,吃了一个大败仗,丢了近三万多将士。
  如今已经停下了攻伐,退出了剑阁,固守在蜀郡要道上,跟王寻和王邑死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