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949

  “废物!废物!该死!”
  “去!将那些废物给吾砍了!”
  廉丹怒吼着让督战队上去督战。
  廉章赶忙出声提醒了督战队,“千万别伤到田偏将,不然田夫人饶不了你们。”
  廉丹恶狠狠瞪了廉章一眼,却没有言语。
  廉章口中的田偏将,就是那个被蒙庄砍了一下,立马就逃的偏将军。
  战场上出现的溃逃之势,就是他引起的。
  但是廉章却不允许督战队伤到他。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那田偏将的姐姐,是廉丹的如夫人,还是廉丹最宠爱的如夫人。
  那田偏将以前就是乡间的游侠儿,没啥侠义之气,就会欺男霸女。
  说好听一点是游侠儿,说不好听一点就是青皮混混。
  田偏将姐姐投身将军府,成了廉丹如夫人以后,田偏将立马就脱离了青皮混混的身份,在军中混了一个军侯。
  随后在田夫人的枕边风下,田偏将一路走高。
  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军侯,混到了偏将军的位置。
  廉丹此次带他上战场,就是想让他混一点军功,混一个侯位。
  可惜,田偏将明显不争气。
  随着督战队出现在战场上,一通乱杀。
  战场上的局势瞬间稳住了不少。
  田偏将则被督战队护送着,出现在了廉丹身边。
  见到廉丹以后,干巴巴的笑着,喊了一句,“姐……姐夫……”
  廉丹恶狠狠瞪了他一眼。
  田偏将吓的缩了缩脖子。
  战场在田偏将离开以后,再次发生了变化。
  即便是有督战队督战,将士们停下了逃跑,但依然挡不住庄氏藤甲的攻伐。
  将士们在战前凝聚出的一点士气,正在快速的退散。
  他们在町水滩的时候,士气就跌落到了低谷。
  到了町水口,通过口号提升起了一点士气。
  但没有勇猛的将军率领他们冲杀,他们通过口号提起的那点士气根本不足以支撑着他们打完这场仗。
  “降了!降了!”
  有将士在蒙庄这个杀神逼近的时候,立马丢下了武器,跪倒在地上。
  随后接二连三有将士投降。
  一时间,前军塌陷下去一片。
第335章
战!(七)
  廉章见此,瞳孔缩成一团,急声提醒廉丹,“大将军,退兵吧。”
  再不退,很有可能会溃败。
  廉丹咬紧牙关,握着拳头,关节在咯嘣作响。
  他不甘心,但他也清楚,再不退,中军和后军也会出现降卒,到时候等待他的就是无情的追杀。
  “退!”
  廉丹心不甘情不愿的喊了一声。
  廉章高喊,“鸣金收兵!”
  鸣金收兵中的金,指的是铜锣。
  《荀子·议兵》中有云: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意思就是听见鼓声就进军,听见铜锣声就退兵。
  传令兵们提着铜锣一个劲猛敲。
  将士们如同潮水一般往后退去。
  廉丹自己也策马退到了更远的地方。
  王奋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吩咐传令兵敲响了铜锣,召回了庄氏藤甲。
  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撕杀,将士们也都累了,需要休息。
  虽说初战他们占据了上风,也俘虏了一些人。
  但新军并没有伤筋动骨,剩余的兵力依然是他们的倍数,追上去的话很有可能被新军硬生生的拖到精疲力竭,然后再反戈一击。
  蒙庄戟挑着廉丹麾下的中军偏将军返回营中,将中军偏将军的尸骸丢到王奋脚下,大声笑道:“将军,我斩了一个偏将军!这可是大战以来,我们斩的最大的官。”
  王奋笑呵呵的道:“行了,别炫耀了,回头我就派人去向太守和陛下为你请功。”
  蒙庄嘿嘿笑了起来。
  虽说鱼禾和庄顷没有称制建国,给不了蒙庄什么高官厚爵。
  但是权力、钱财,绝对不会少。
  特别是钱财方面,庄顷一直很大方。
  “也不知道左右两翼的战事如何?”
  王奋在安顿好兵马,盯紧了廉丹一行后,担忧起了左右两翼。
  左翼好待有一万兵马,守着的还是一道险地,纵然不能击溃敌人,也能挡住敌人。
  右翼的张休和相魁二人,手里只有一千多兵马,他们要阻挡的敌人是他们十数倍,甚至几十倍。
  飞龙涧。
  在王奋和廉丹大军交战落幕的时候,张休和相魁率军应上了廉丹的左翼兵马。
  在经历了兽潮和火焰山削弱以后,廉丹左翼兵马还剩下足足四万人。
  是张休和相魁麾下左右虎贲卫的三十多倍。
  “四万多人啊。我们打得过来?”
  相魁握着刀,盯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敌军,神色凝重的问。
  张休随意的提着剑,舔了舔嘴角,“一人三十多个,也不是很多啊。”
  相魁瞪着眼珠子喊道:“你以为是杀鸡呢?!”
  张休淡然一笑,“就当他们是鸡好了。”
  相魁恶狠狠的道:“人家就算是鸡,压也能将我们压死。”
  张休鄙夷的望着相魁,“你怕了?”
  “呸!”
  相魁吐了一口唾沫,哼声道:“鬼才怕呢。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张休回头看向身后的左右虎贲卫将士,高声问道:“你们怕不怕?”
  左右虎贲卫将士齐声道:“不怕!”
  张休在将士们身上仔细打量了一圈,发现将士们说的是实话,忍不住有些吃味的对相魁道:“你狗日子的手底下的兄弟真好。”
  相魁手底下一营的将士,大多都是汉人。
  跟着相魁大大小小打了数十场仗以后,不仅培养出了相当强的胆识、武艺,也有相当强的韧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