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949

  鱼禾盯着乐进,脸上的笑容不变,他夸赞道:“你有此雄心,我很欣慰。编成一军,不是问题,明天我就派人去帮你重编手底下的兵马。
  只是铁甲有些难办,你也知道,益州郡缺铁,也缺匠人。
  我需要将平夷城内的匠人调集到此处,才能打造铁甲。
  也需要避开朝廷的眼线,购买铁料。
  所以铁甲一时半刻恐怕没办法送到你手里。
  但是皮甲还是可以的。
  回头我就差人日夜不歇的打造皮甲,一定在你手下兵马重编完成之前,将皮甲交到你手里。”
  乐进听到没有铁甲,心里有些不乐意,但考虑到鱼禾有难处,所以没继续讨要。
  有皮甲也不错。
  山里的那些蛮子连皮甲也没有。
  “多谢主公!”
  鱼禾呵呵笑着道:“不必道谢,应该的。”
  鱼禾侧头看向硕壮的三山,笑问道:“你想要什么?”
  三山挠着头,憨厚的笑道:“俺想将俺们这一支的人都召集起来,迁移到此处。您是俺们的王,您在哪儿,俺们就在哪儿。”
  鱼禾欣慰的看着三山。
  蛮人就是单纯。
  也很好用。
  鱼禾记得,他当初率军路过三山部族所在的山林的时候,三山率领着部族的勇士,主动来投。
  声称鱼禾是庄乔的儿子,那就是他们部族的小头人,他们理当陪着鱼禾征战,守卫在鱼禾四周。
  粮食自带,钱粮都不要。
  打完仗就分一成战利品。
  并且打完就回寨子。
  等鱼禾拿出蛮王令的时候,三山连那一成战利品也不要了。
  甚至还带着自己部族的人,去山林里打猎,向鱼禾进贡。
  如此忠心的人,鱼禾看着就喜欢。
  “准了,滇池城的城西,以后就划给咱们寨子里的人住了。”
  鱼禾温声笑道。
  杨丘忍不住多看了三山两眼,他觉得三山虽然憨,但憨的让人喜欢。
  乐进毫不掩饰的瞥了三山一眼,一脸鄙夷。
  他觉得三山就是个傻子,不趁着刚刚获得了大功劳要好处,以后就别想再拿到好处。
  “那个……”
  三山有些不好意思的又挠了一下头,举止扭捏。
  鱼禾笑问,“怎么,怕住进了城池没东西吃?”
  三山急忙摆手,“不是不是,俺们可以自己打猎。怎么能问您要粮食。俺是觉得……俺是觉得滇池城城西怕是住不下。”
  鱼禾有些错愕的看向三山。
  三山局促的低声道:“咱们部族……人有点多……”
  鱼禾被三山逗乐了,他可是拥有益州郡半郡之地,还安置不下一个小小的蛮人部族?
  鱼禾豪迈的道:“你说说,有多少人,还住不下,我一定让你们住下。”
  三山认真的盘算了起来,“俺的寨子,有八千多人,俺这一次带了两千多青壮,还有一千多青壮在寨子里,还有女人和娃娃。
  俺隔壁的熊人寨,有四千多人……狗头寨子里有三千人……蛇神寨里有一千多人……
  八王山的八个寨子,之前脱离了俺们,俺要是告诉他们,您如今成了滇国的王,他们肯定会回来……”
  鱼禾静静的听着三山在哪儿一脸认真的盘算。
  一开始他脸上还带着淡定的笑容。
  一刻钟以后,他就不淡定了。
  三山絮絮叨叨的一口气说了近六十个寨子,每一个寨子的人数都没有超过一万。
  但是六十个寨子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就这,三山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鱼禾下意识的摸向了自己腰间佩戴的那一块蛮王令。
  这个蛮王令,在益州郡的蛮人当中,分量似乎不轻。
  难怪庄乔的蛮人阿爹,敢跟庄顷和安羌叫板。
  老蛮王临死之前,没有手持蛮王令振臂一呼,给庄顷和安羌来一个狠的,大概是不想因为他一片私心,将整个蛮人部牵连进去,让蛮人部势力大损。
第261章
憨直的三山
  等三山细细的数完以后,鱼禾终于明白了庄乔交给他的这块蛮王令的分量。
  蛮王令背后的蛮人部,足足有二十万族人。
  二十万族人,放在莽新,相当于两个顶尖豪强。
  放在益州郡,那就是顶尖势力。
  仅次于滇王安羌所在的亡氏和庄顷所在的庄氏。
  比安羌麾下第一大部族谷兰部的族人,多了近一倍。
  听三山的意思,蛮人部似乎产生过分裂。
  似乎是因为上上上一代的蛮王,死在了跟大汉的战争中,蛮人部因此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寨子,各自为政。
  各寨子虽然依旧认可蛮王令,但蛮王令对他们的约束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了。
  鱼禾看着激动不已的三山,疑惑的问道:“蛮人族的各大寨子如今各自为政,他们会依附我?”
  在鱼禾眼里,一个部族一旦产生了分裂,再次聚拢到一起,可没那么容易。
  必须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才能重新聚拢在一起。
  三山理所当然的道:“您是我蛮人部的王,您又比历任蛮王都强,他们为什么不依附您?”
  鱼禾一脸错愕,短暂的思量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他又将汉人的生存法则套用到了蛮人身上。
  虽然汉人和蛮人都是以强者为尊。
  但汉人既尊崇武力上的强者,也尊崇智慧上的强者。
  智慧上的强者,哪怕在武力上很弱。
  也会吸引一大批人追随。
  蛮人就不同,蛮人只尊崇武力上的强者。
  智慧上的强者虽然能在他们部族中取得一个不俗的地位,但永远也成不了首领。
  此外,汉人聪明、睿智,所以心思更复杂。
  汉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很难再俯下身去依附他人。
  因此也衍生出了一句话‘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一支汉人势力的首领,在明知自己实力弱小,迟早会被消灭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去依附别人。
  他会选择抗争,选择借助自己的智慧去以小博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