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49

  江关校尉恼怒之下,就将一切的罪责怪罪到了那个跟张武交易的家伙头上,将他斩了泄愤。
第26章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江关校尉砍了人之后,就写了一份请罪文书,将张武和他的亲信合谋的事情,上报给了远在巴蜀的平蛮将军冯茂。
  江关校尉在文书中,运用了许多春秋笔法,将大部分的罪责推到了张武和亲信头上,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受害者。
  他丝毫没有提及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的事情,只承认了自己失查之罪,并且向平蛮将军冯茂保证,愿意将功赎罪。
  自己犯蠢害六盘水兵营被攻破和自己失查害六盘水兵营被攻破,那是两种罪过。
  前者中,后者轻。
  江关校尉虽然蠢了点,但也懂得避重就轻。
  江关校尉送走了信使以后,就带着兵马再次杀向了鸡头山。
  他向冯茂许诺,要将功赎罪。
  他必须在冯茂的人抵达之前,捞一些功劳,以功抵过;也必须在冯茂的人抵达之前,准备好足够的钱财,用来行贿。
  鸡头山的一众草寇,虽然没什么钱财,但是攻打他们的句町人,家底却很丰厚。
  别看句町人裹着兽皮,拿着简陋的武器作战,就以为人家很穷。
  句町人的家底其实很丰厚,因为他们占据着庞大的山林,山林里的所有资源任由他们取允。
  山林里的宝贝很多,但大多数句町人将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宝贝当成装饰品,并不知道那些宝贝的价值。
  但是江关校尉知道。
  江关校尉只要将他们一窝端了,那就能获得足够的功劳和钱财赎罪。
  至于偷袭六盘水兵营的鱼禾一行,江关校尉并没有亲自去追查,他只是派遣了一队斥候去追查。
  江关校尉很清楚,大难临头的时候,要先想办法帮自己脱难,然后再去追查造成大难的真凶。
  那些明知道自己已经大难临头,却不急着为自己脱难,反而急吼吼去追凶的人,到最后有很大的几率会跟真凶一起站在断头台上。
  江关校尉领兵的才能没有多少,但是为官的门道却知道不少。
  鱼禾一行根本不知道,江关校尉在看到了六盘水兵营被攻破以后,并没有急着追索他们,而是在想尽办法为自己脱难。
  鱼禾一行骑着马冲出了六盘水地界,一路上没有停歇,快马加鞭疾驰了一天一夜,出了汉阳县地界,抵达一处山脚下后,众人才停下。
  两天两夜没怎么休息,众人并不觉得困,反而十分的精神。
  因为他们都清楚,他终于逃出了六盘水那个修罗场,终于解脱了。
  他们不用继续在生死线上奔波,也不用再担心被烟瘴之毒毒害,更不用担心缺衣少食。
  一股逃出生天的感觉,在他们心头蔓延,他们自然感觉不到困。
  鱼禾也有逃出生天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的生命,终于握在了自己手里。
  此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自此以后,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鱼禾下了马背,找了一堆干草,躺了上去,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压抑了多日的心情,一下子放开,瞬间觉得心胸宽广了不少,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不少。
  巴山抱着一个水囊,出现在了鱼禾面前,咧着嘴,一边笑着,一边把水囊递给了鱼禾。
  “少主,喝水……”
  鱼禾瞥了一眼巴山的水囊,没好气的道:“我们都逃出来了,就不用再喝生水了。你点一堆火,把水烧开了再喝。”
  巴山挠了挠头,“生火,会不会被人发现?”
  鱼禾翻了个白眼,“我们现在穿着朝廷的军备,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朝廷的兵马。我们若是藏头露尾的,反倒是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我们若是光明正大的,反倒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六盘水兵营已经被我们烧了,我们在里面拿了什么东西,只有我们知道。
  我们冒充朝廷兵马,暂时不会被人发现。
  江关校尉就算派人追索,那也得弄清我们的身份,推断出我们逃跑的路线。
  我们并没有留下多少线索,所以江关校尉想找到我们,很困难。
  纵然他弄清楚了我们的身份,也不可能猜倒我们会冒充朝廷兵马,光明正大的出现。”
  鱼禾解释的很清楚,可巴山愣是没听明白。
  他只是眨巴着眼,盯着鱼禾。
  漕中叔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二人身旁,笑着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小郎君果然厉害。”
  鱼禾瞥着嘴没有搭话。
  漕中叔对巴山道:“你既然听不懂,也想不通,那就别听别想,照着小郎君吩咐的做就是了,小郎君又不会害你。”
  巴山听到漕中叔这话,认真的点了一下头道:“嗯,少主不会害俺,俺去烧水。”
  漕中叔支开了巴山,看向了鱼禾。
  鱼禾下意识别过头。
  漕中叔苦笑着道:“小郎君已经猜到了漕某的来意?”
  鱼禾没有开口,他当然猜到了漕中叔突然找上他的目的。
  漕中叔八成是来辞行的。
  漕中叔从头到尾都没有答应投入到他们父子二人麾下。
  漕中叔只是答应了保他们父子周全。
  如今他们父子脱困,算是安全了,漕中叔现在找上他,自然是想提出离开。
  鱼禾清楚漕中叔是个人才,也准备招揽漕中叔。
  只是他没想到漕中叔才刚脱困,就要离开。
  他招揽人的手段还没用呢。
  漕中叔见鱼禾没有说话,就苦笑着继续道:“小郎君,漕某急着离开,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芸芸众生。
  漕某在小郎君手里,得到了治疗发热的良方。
  此良方能救天下万民。
  此前要保护小郎君周全,漕某不能离开。
  如今小郎君脱险,漕某也该离开了。
  漕某准备走遍天下,将小郎君的良方,传给百姓们,让百姓们免遭苦难,还请小郎君成全。”
  鱼禾回过头,瞪了漕中叔一眼,“听你的意思,我要是不放你们父子离开,我就成了得罪天下万民的罪人咯?”
  漕中叔摇头道:“不敢。”
  鱼禾盯着漕中叔道:“你知不知道,柳树皮固然能治发热,但是有三分毒性。救人的同时,也在害人。”
  漕中叔沉声道:“三分毒性不会要命,但是发热会要命。”
  鱼禾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
  他知道漕中叔说的在理。
  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能活下来,柳树皮中的那些毒性,根本不算什么。
  漕中叔是个游侠,他骨子里有侠性。
  鱼禾清楚,他一时半刻根本没办法改变漕中叔骨子里的侠性。
  他也清楚,漕中叔执意求去,他拦不住。
  比起其他游侠,漕中叔算好的了,至少他在离开之前,会跟鱼禾打一声招呼。
  若是其他游侠,九成九不会跟鱼禾打招呼,而是留书一封,悄无声息的远遁千里。
  因为在其他游侠眼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才符合他们的做事风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