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949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陛下是一个值得效忠的陛下,可朝廷不是一个值得效忠的朝廷。”
  仅仅以帝王的身份做评判的话,王莽算的上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
  虽然他并没有将新朝打造成一个他理想中的国度。
  但是他为了他的理想奋斗了一生。
  他推行的大多数政令,都是好的。
  但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几乎将新朝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以至于朝野上下,跟他一条心的人屈指可数。
  在古人眼里,朝廷是皇帝的朝廷,但是在鱼禾眼里,朝廷是皇帝和所有官员的朝廷。
  皇帝一个人处理不了天下所有的事情。
  皇帝只能决定天下的走向。
  但是天下能不能按照皇帝的心思,走上皇帝中意的方向,还得看所有官员。
  官员们跟皇帝不是一条心,就会造就一个乱糟糟的朝廷、乱糟糟的天下。
  如今的朝廷和天下就是乱糟糟的。
  所以王莽是一个值得效忠的皇帝,但朝廷却不是一个值得效忠的朝廷。
  杨寻又懵了,“朝廷不就是陛下的朝廷吗?效忠陛下不就是效忠朝廷吗?”
  鱼禾笑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但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群聪明人,在骗一个聪明人,吹捧他是天底下第一聪明人,久而久之,被吹捧的那个聪明人就信了。
  所以大家做了好事,功劳自然有天底下第一聪明人一份儿,大家做了坏事,天底下第一聪明人需要承担最大的一部分责任。
  但是,天底下所有的好事和坏事,天底下第一聪明人只能占极小的一部分,其余的都属于其他聪明人。
  而天底下第一聪明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却比其他聪明人都多。
  久而久之,天底下第一聪明人就会被沉重的责任压垮。
  天底下第一聪明人在此期间或许会想办法卸掉一部分责任,但是其他聪明人一定会拼命阻止。
  因为他的举动,会影响其他聪明人的利益。
  所以天底下第一聪明人最后一定会被责任压垮。
  其他的聪明人就会放弃吹捧他,去吹捧另一个聪明人。”
  鱼禾一席话,道尽了王朝更替的深意。
  但是杨寻听不懂。
  在杨寻的世界里,秦以后是汉,汉以后是新,新以后是什么他却不知道。
  他不知道新以后还有汉,汉以后有三国,三国以后有魏晋南北朝,有唐宋元明清。
  他知道新朝有豪强,却不知道以后会有世家、士族、门阀、学派、朋党等等。
第166章
激将法和疲敌策
  鱼禾知道杨寻听不懂,他也没有强迫杨寻去懂。
  他的话看似是说给杨寻听的,实际上是说给自己听的。
  王莽所遭遇的一切,对他而言是一个教训。
  他想要成事,就绝对不能像是王莽一样,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他应该依照后世的观念,团结大多数人,打击一小部分人。
  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己,把自己当成什么圣贤孤寡。
  鱼禾在杨寻迷惑的小眼神中,伸手揉搓了一番他的小脑袋,“想不通就别想,等你经历的多了,你自然会明白我的话。”
  杨寻任由鱼禾这个比他年龄还小的人揉搓着他的脑袋,鱼禾成熟的灵魂和心智,总是会让身边的人忘记他的年龄。
  杨寻傻傻的问,“你竟然不会效忠朝廷?”
  杨寻很难想象,在莽新朝治下,居然有人能冠冕堂皇的说出自己不会效忠朝廷。
  鱼禾将杨寻的头发揉的乱糟糟的才收回手,面对杨寻的质问,鱼禾笑道:“不愿意效忠朝廷的人多了,那些庇护在朝廷治下的人尚且存有二心,我一个没有被朝廷庇护的人,存有二心也是应该的。”
  鱼禾的话有些吓人,杨寻下意识的回头瞅了瞅新军兵马驻扎的营地,见没有人注意这边,就小心翼翼的提醒鱼禾,“这话可不能瞎说。被人听到了是要杀头的。”
  鱼禾的大部分话,杨寻都听不懂,但是存有二心是什么意思,杨寻还是懂得。
  朝廷的兵马就在边上,杨寻此前还是朝廷兵马中的一员,这话要是传到朝廷兵马耳中,搞不好会有杀头大祸。
  私底下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没人会去追究。
  但是在朝廷兵马身边说大逆不道的话,那就是挑衅,是蔑视。
  即便鱼禾跟高丘交好,即便鱼禾有一个豪族子弟的身份,也难道责罚。
  鱼禾指了指东方,笑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平夷。反贼的地方,在反贼的地方我们可以畅所欲言。”
  杨寻脸色微微一苦,“可是在我们身边的不是反贼,而是朝廷的兵马。当着朝廷的兵马说存有二心的话,那跟当着陛下的面说要造反没两样。”
  鱼禾笑问,“你怕了?”
  杨寻胆怯的道:“能不怕吗?军中的刀子可不饶人。”
  鱼禾沉吟了一下,认真的道:“你要是怕了,你就回军中去。”
  杨寻有些傻眼,不明白鱼禾为何突然要赶他走,“为什么啊?”
  鱼禾拍着胸脯道:“因为我这个当主家的喜欢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你这个当私属的如果接受不了,那我们迟早会分道扬镳。
  你跟着我,知道了我的底细以后,再想离开就难了。
  不如趁着还没有了解我底细之前,速速退去。”
  杨寻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他从小到大一直在听从着别人的吩咐做事,从没有自己做过选择。
  如今鱼禾让他自己做选择,还是抉择一件关系到性命的大事,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鱼禾没有打扰杨寻做选择。
  杨寻要跟着他,这一关必须过。
  这一关过不了,鱼禾就不可能带他入平夷。
  杨寻以前没有做过选择,所以鱼禾愿意给时间让杨寻仔细思考。
  架在火上的野山菇在不知不觉间烤熟了,鱼禾用竹签子扎起一块,塞进嘴里,咀嚼了几口,有点干。
  鱼禾一股脑的全部丢给了巴山等人。
  巴山等人嗓子眼没有鱼禾那么细,吃东西也没有鱼禾那么挑剔,鱼禾给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鱼禾最初出现在新朝的时候,嗓子眼也没那么细,什么东西都能吃。
  在平夷吃了大半载大鱼大肉以后,鱼禾嗓子眼就变细了,再吃粗糙的食物,难以下咽。
  吃过了东西,鱼禾就吩咐巴山几人搭起帐篷,进去休息。
  高丘一众兵马也在鱼禾不远处搭起了帐篷。
  白日间损失了几百人,对高丘一众兵马的士气影响极大。
  高丘必须在山道下休整一日。
  一日过后。
  高丘重新整军出发,经过了一日的调整,军中的将士们似乎忘记了在山道上遭遇的不愉快,也忘记了那死去的几百人。
  他们士气高昂的再次踏上山道。
  也许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行军途中遇到伏击,也许是他们刻意的忘记了昨日军中死过人,也许他们单纯的觉得那些死去的人比他们倒霉。
  总而言之,新军将士们调整心态的能力很强。
  为了确保将士们在行进中再次遇到突然的袭击,高丘撒出去了上百的探子,最远的探子需要去十里地外探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