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949

  此话一出,庄敏瞪大眼盯着鱼禾,像是在看失心疯。
  鱼禾摆手笑道:“你别这么看着我,我说的是实话。你若是不卖几贯的话,肯定亏钱。我把酒五十钱卖给你,你运到滇地,或者运到其他地方,成本就会上升到一贯多。
  你不卖几贯,肯定亏钱。”
  庄敏难以置信的道:“闹了半天,你不是要把配方给我,而是要给我酒?”
  鱼禾撇着嘴,“配方……你还真敢想……”
  庄敏质问道:“我为何不敢想,我若是拿了配方,回到了滇地以后,我可以直接酿造。成本不知道省下了多少。
  若是从你手里拿酒,人力物力,外加疏通句町的关系,其中的花费就是一大笔钱。
  一批酒,还没到我手里,我就得付出上千贯。
  我是钱多的没地方花吗?”
  鱼禾微微坐直,一脸高深莫测的道:“这就说明,你不会做生意。”
  庄敏瞪起眼,直直的盯着鱼禾。
  她需要一个解释。
  节省成本,难道就不是做生意之道?
  鱼禾一脸深沉的道:“生意一道,水可深了。同样的东西,你自己酿造出来拿出去卖,卖出的价钱高,还是千里迢迢从千里之外运送过去卖出去的价钱高?”
  庄敏愣了一下,鄙夷的瞥了鱼禾一眼。
  她觉得鱼禾说了一句废话。
  肯定是千里迢迢从千里之外运送过去卖出去价钱高啊。
  因为成本高,不卖高价钱的话,会亏死。
  鱼禾指着桌上的酒,绕有深意的道:“你得让人看到这酒的珍贵,得让人知道它来之不易,得让人自己觉得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大价钱。
  到时候酒的价钱就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客人说了算。
  只要我们把控住酒量,它的价钱会被逐渐抬高。
  名声也会快速的流传下去。
  等价格到了所以客人想舍弃,却又舍不得的地步。
  我们就将价格控制在那个位置。
  然后我再将配方给你,你自己在滇地酿造,到时候获利更大。”
  庄敏听完鱼禾一席话,愣愣的呆在原地。
  生意还可以这么做?
  仔细想想,真要是按照鱼禾说的来。
  前期的投入是大了一点,但后期完全就是暴利。
  庄敏脑子快速转动,许久以后,目光亮晶晶的盯着鱼禾,激动的道:“其他的生意,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
  鱼禾点头一笑,给了庄敏一个赞许的眼神。
  心里有赞叹庄敏上道。
第106章
三成
  “可滇地的人都很穷,一些人只懂得以物易物,根本没有钱。”
  庄敏激动的神色只持续了一瞬,就消失了。
  庄敏说的是一个实情,虽然滇地前后有庄氏滇国和安氏滇国执政,他们各自也铸造了一些铜钱。
  但滇地许多部族的人就是不用,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状态。
  你强制他们用铜钱,他们还跟你急,你拿他们没脾气。
  鱼禾乐了,“以物易物,岂不是更好吗?滇地是穷,但也不穷。他们不喜欢用铜钱,但他们手里却又不少从山林里得到的好东西。
  你们庄氏从他们手里收那些好东西的时候,没少压价吧?”
  庄敏眉头一挑。
  她瞬间明白了鱼禾的心思。
  以物易物,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好处在于直接,坏处就在于不方便,且以物易物的物品并不统一,所以一种物品不会有一个特别公道的价格,其中可操作性很大,中间的利润就大。
  庄氏因为出身于先秦的楚国,在大汉其他人眼里,他们也算是自己人。
  所以大汉大部分跟西南做生意的豪族,几乎都是从庄氏手里拿货。
  所以鱼禾提到以物易物,庄敏就能瞬间明白其中的利润。
  就比如,一瓶包装精美的果酒,售价三贯。
  以物易物的情况下,别人就必须拿价值三贯,或者三贯以上的物品来抵。
  庄氏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所以别人抵账的东西,要么就是三贯,要么就比三贯多。
  庄氏再从中压压别人东西的价格,那么一瓶包装精美的果酒,价格很有可能会会达到四贯,甚至更多。
  中间的获利,不言而喻。
  “如今冯茂封锁了西南,西南的象牙、宝石、珍贵的皮毛、药材,在长安等地十分短缺。而平夷恰恰就是冯茂封锁中的一个缺口。”
  鱼禾看出庄敏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以后,又幽幽的说了一句。
  他并没有点透。
  但庄敏已经瞬间明白了鱼禾的心思。
  她直勾勾的盯着鱼禾,“这就是你拼死拼活也要留在平夷的理由?你可以将一坛果酒抬到一个极高的价格,也能将西南的象牙、宝石等物抬到一个极高的价格。
  只要冯茂一直封锁着西南,你就能借此大肆敛财?”
  庄敏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盘算了一些这些年庄氏这些年从中赚取的利润,惊声道:“你每一岁最少能获利万金?!”
  鱼禾脸上带着笑意,心里却在小声嘀咕。
  获利万金?!
  开什么玩笑。
  只是获利万金的话,那我还不如带人去山林里挖矿。
  再不济学冯茂去抢劫。
  几乎没什么成本。
  钱不钱的,鱼禾其实不在乎。
  毕竟平夷还有一座银矿和一座金矿等着他去挖呢。
  他在乎的是名望、人脉、以及以后的路。
  北方豪族中,做西南生意的人不知凡几。
  只要鱼禾掌控了西南货物的进出,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
  到时候借他们的手去招揽一些人才,又或者搜寻一些东西,轻而易举。
  更重要的是,鱼禾可以借此将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铺开。
  一家四海镖行,可以养青壮三十余人。
  十家就是三百。
  一百家就是三千。
  开设一千家,就能养三万,甚至更多的人。
  他们平日里以镖师的身份游走各处,不会引人注意。
  等到鱼禾需要的时候,他们就能瞬间集中起来,成为一支三万人的大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