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相制(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少年听到王兰陵的名字,就惊奇地说道:“你是黑水县的王兰陵,水务司的司长?”
王兰陵没想到自己这么有名,就点头说道:“没错,就是我!这次是来郡里办点事。”
少年迅速抱拳低头,“刚才是我冲撞了,小民胡忘乡,拜见大人!”
王兰陵总觉得大家咬字不清,介绍名字什么的实在是麻烦。
“没事,你也算是为我好。”王兰陵转过头看了洗头房那边一眼,又对着少年说道:“你进去过那里吗?”
王兰陵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胡忘乡迅速说道:“没有,但是周围人都说那里不是好地方,既伤钱财又伤身,小民也看到不少从里出来之人都面色虚浮,里面妖女还试图对我用媚功,被我怒瞪回去了。”
王兰陵叹了口气,看着胡忘乡说道:“你还没娶媳妇吧?”
胡忘乡拘谨地说道:“还未立功名,哪里有时间娶妻。”
王兰陵感觉胡忘乡有些奇怪,“你是读书人吗?上中学还是高中?”
就算是大学生,王兰陵现在也不会奇怪了。
胡忘乡面露羞色,红着脸,鼓着气说道:“不曾入学,只是在学校里清扫厕所庭院,时常听了一些。”
王兰陵想了想,突然说道:“是因为没钱吗?”
胡忘乡尴尬地说道:“家父早亡,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和母亲在,平常也要打工贴补家用,哪里有钱去念书。”
“对啊,刚想起来今天是周末,你平常都做些什么?”王兰陵对这个少年的事情比较好奇,也想知道一般人都是怎么赚钱的。
胡忘乡说道:“我平常是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帮着做些杂事,回家之后会去帮不识字的人家撰写家书,也会帮忙卸货搬点东西。”
王兰陵听到是这种工作,就觉得这人应该是写字比较好看吧。
这种事情没什么要紧的,王兰陵更关心另外一件事情。
“你练的是什么武功?”
胡忘乡回答道:“小民修习的内功是道家的《仙台普化雷光经》,武学是《大正拳》。”
麻蛋……完全听不懂……
王兰陵顿了顿,说道:“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延年益寿的武功?”
“知道!”胡忘乡迅速说道:“我们学校的夫子,修习的就是《稚子神功》,只要不近女色,就算是七八十岁也能健步如飞。”
尼玛的,劳资早就破功了啊!
和这人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王兰陵就说道:“好了,相逢也是缘分,你知道不知道城里有什么卖好吃类地方,我请你一顿。”
胡忘乡迅速推辞道:“带大人去可以,吃饭的事情就不用了,我还要去给人写信,不能让人等我。”
王兰陵直接说道:“那你告诉我哪里的小吃好吃,我自己去,你写完信找我吧,要是我还在的话,就和你说个事情,不在的话就算了。”
胡忘乡觉得这样可以,就说道:“往南走两个巷子口,第三个巷子口左进,胡同里有卖凉粉、玉米、饺子、馄饨、烤麻雀的,我妹妹在帮人包饺子,我听她说那里卖鱼肉粉丝的很好吃,也不贵,一毛钱一大碗。”
“嗯,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小民告辞!”胡忘乡转过身,去干活了。
王兰陵继续往前走,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没去招惹那些可能会邪门功夫的妖女。
郡里的生活水平和县里是两回事,看着两边热闹的摊铺,王兰陵意识到这里的人和黑水县的人不会相互理解,不论是语言还是各自生活的立场。
走进胡同里,这里的左右是卖小吃的地方,最外面的是卖凉粉和玉米的,往里走了几步,王兰陵就看到一个卖饺子的铺子。
铺子里有锅炉和桌子,外面还摆放着小炉子,因为现在还是早晨的关系,这条街上没几个人。
在饺子铺外面的下水道沟渠旁边,一个将头发盘在脑后的小姑娘正坐在木盆旁边洗衣服,在感觉到王兰陵的注视后就抬起头看了一眼。
两人目光对视,王兰陵脸皮厚,小姑娘迅速低下了头继续洗衣服,将手中的衣服在搓衣板上用力揉着。
王兰陵走到小姑娘旁边,说道:“别洗衣服了,我带你喝鱼汤去。”
洗衣服的小姑娘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抬起头看着这个人,疑惑又反感的看着王兰陵。
“这位少爷,我不认识你。”小姑娘不想搭理这个登徒子。
王兰陵看到自己搭讪失败,就无奈地说道:“那我自己去喝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刚找人问路说哪里的小吃不错的时候,那人说前面的鱼粉好吃,还说他妹妹在包饺子,是不是你?”
听到这话后,小姑娘的表情就柔和了许多,和善地说道:“我姓胡,大家都叫我桑葚,你认识我哥吗?”
“嗯,他去写信去了,你这衣服不忙着洗的话,和我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我第一次来郡里,对这里不熟悉。”王兰陵还是很愿意和小姑娘说话的。
和卖粽子的小慧姑娘不一样,这个小姑娘是一个很漂亮,也青春活泼的小姑娘。
“你等我下,我把这衣服洗完就过去。”
王兰陵站在外面等了一会儿,胡桑葚把衣服洗好之后放在了空盆里,随后进屋说了会话,就有另外一个抱着小孩子的女孩出来帮忙看店了。
两人一起去往里走,王兰陵询问道:“你那的店主不在吗?”
“店主去打麻将了,到中午才会回来,平时店里都是我和老板娘还有她儿子儿媳在帮忙,刚才出来的冰冰是老板娘的孙女,有人了就喊我回去,也不远。”
胡桑葚解释了一下,随后又笑着问到:“你叫什么名字?瞧着和我一样大,我十四了,你呢?”
“我也十四,家住黑水县,叫王兰陵,你哥哥是胡忘乡,你是胡桑葚,你家还有的弟弟妹妹叫什么?”王兰陵感觉这名字不对劲。
胡桑葚解释道:“我家就我一个闺女,我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大哥胡忘乡,二哥胡归桥,小弟胡三途。”
“你父亲肯定是一个文化人。”王兰陵感慨的说着,好在也没有把那句名言用在这个地方。
胡桑葚有些不高兴了,说道:“我爹以前是牧州那边的守将,后来投降了这边,就一直都在这边生活,起着名字是希望我们不要再回牧州了,我在这里出生的,对牧州那边也不知道,听说是很穷,还是郡里这边好。”
王兰陵不知道这个事情,在发现投降的将领待遇这么差之后,也不好说什么。
两人来到店里,王兰陵看着叫了两碗鱼粉,就是煮白了的鱼汤里加一些粉丝和蔬菜,味道还不错,就是吃不饱。
王兰陵饭量小,不过因为早晨在赵家没吃饱的关系,还是吃了大半碗,最后一点磨磨唧唧的就是吃不下去。
胡桑葚的一碗鱼汤喝得干干净净,就算是鱼骨都咬碎了。
这个时候胡忘乡还没有过来。
胡桑葚看到王兰陵没有结账的意思,就说道:“我要回去干活了,你呢?”
王兰陵吃饱了就不想动,说道:“我想去书店买本《先帝语录》。”
胡桑葚听到这话,就说道:“那我带着你去吧,我也想看看书店里的模样。”
第72章
时代不同了
因为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路边有很多卖报纸的小孩。
“为什么卖报纸的都是小男孩?”小王大人又不懂民间疾苦了。
胡桑葚奇怪地说道:“你们那里没有报童吗?”
“我们那里报纸都没人看。”王兰陵不怎么看报纸,他不想懂太多。
黑水县的人对外面的世界都不怎么关注,大家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报纸上打打杀杀的,太邪性,对心脏不好,很不适合老人看,而小县城和农村里最有钱的恰恰是这些老头子。
一家之主,可不是说说而已。
什么女人是消费主力,在村镇乡里屁都不是!
在黑水县的普通家庭里,敢多放两根青菜都会被家里老人说败家,说不懂过日子。
清汤寡面,馒头豆酱,偶尔多加一个咸菜都是加餐了。
谁家吃的好,那肯定会成为被议论的人,而这里又流行大家中午端着饭碗一起吃饭说话,谁家碗里多块肉都是能说叨半天的事情。
你家当官了吗?吃个面条还放肉!
小王大人能吃肉,那是天理自然的事情,没人敢说三道四,没人觉得不应该。
但寻常人家过喜事吃一回就算了,敢三天吃两回肉,就等着成为街坊四邻议论的对象吧。
这可不是光荣的事情,不合群就是异类,社会风气和现代并不一样。
这里又不是世界那么大的世界,别说出国了,走出郡城都麻烦。
能花钱的只有当家的,也就是一家之主,他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吃肉,人家是下地干活的劳力,也是赚钱养家的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