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相制(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647

  这台收割机是王兰陵带着人做出来的,他们先是做了一个小的模型,根据王兰陵提出来的一些意见,然后逐步做出了这个身高两米五,身上链条一百多条。
  这个东西因为是蒸汽驱动,总的来说还是很危险的。
  其实收割机是在内燃机发明之前出来的,也不是使用的油。
  王兰陵直接越过了人力和畜力收割机,将蒸汽技术运用在了农具上,提出了汽车概念的驾驶型收割机。
  此时在这块麦田旁边的麦田里,农桑司的几个壮士正在快速的收割着田地里的小麦。
  这一场算是机械和人力的较量,在王兰陵看起来不公平,但在附近的田地里可是有不少的人在给农桑司的人加油呢。
  伴随着机械齿轮的轰鸣声开始变化,已经收割了半亩地麦子的收割机在田头停了下来。
  很快四个拉着车子的妇女就将四方形围栏的推车拉了过去。
  一个带着安全帽的工人走过去把收割机边上的盖子打开,而此时农桑司的人依旧是在快速的收割麦子,很快就超过了收割机已经完成了的速度。
  在围观群众的注视下,从收割机的口子里往下露了许多麦子下来,这些麦子里还掺杂着一些碎裂的秸秆,大部分麦子都是完好的,麦壳都没有坏。
  源源不断的麦子从收割机里流到了车子里面,在装了大该三百多斤麦子后,里面就没有多少东西了。
  妇女们迅速把车子推了出去,而此时收割机开始继续在农田里不断收割着麦子。
  弓月满看着继续工作的收割机,说道:“这车子比不过五个劳力,再加上需要的司机、运油的、收运麦子的,委实不美。”
  在弓月满看来,王兰陵研制的这个收割机并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单纯是收麦子的话,县里的人力是够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往山海县里跑,再加上王兰陵的封地扩大,新的兰陵县已经把附近三个县城都给吞了。
  新来的人都是要种地生活,尽管平时也打零工干活,但是土地作为根本的理念,还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扎根了,一时之间无法大规模的转变。
  所以说这里不缺种地的人,王兰陵这台机器不仅是效率上对不起维护运作机器的劳力,就连花费上也是一笔大数目。
  王兰陵说道:“这个我自然是懂的,也清楚农桑司的人干活会比这机器快。”
  “但人是会累的,机器不会。”王兰陵补充道:“最多就是出个机械故障,加个油保养之类的。”
  弓月满沉默不语,王兰陵说的这个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
  出故障就要修,耽误的时间绝对不会太短!
  还有加油之类的,烧的钱对得起这一亩地的麦子吗?
  对不起啊!
  目前油价可是非常贵的,人家寻常老百姓用的都是油灯,所以用烧油的机器去收麦子,这就是烧钱!
  看到弓月满沉默着不说话了,王兰陵就笑着劝道:“什么东西都是越来越好,现在不稳定,慢慢来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快了,火车刚出来的时候也跑不过马,现在拍马也追不上。”
  “别的不说,你看这收割机的技术,不论是用在农业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利器!”
  “咱们县里的人总归是有数的,县里的耕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将来一个人不再是一亩两亩地,而是几十亩,上百亩地!”
  “我现在有良田万顷,但是实际上只种了三十万亩地。”
  “你看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像是海洋一样的广阔,这些都是我的土地,这么大的地盘不可能及时收割,也不可能及时收存!”
  “你要明白,仅仅靠手工工具是无法跟上肥沃农田的巨大产量的。”
  以前的山海县一万三千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九百七十五万亩,真正使用的耕地只有八万多亩,其余的没人种。
  主要还是安全问题,出去太远会被马匪袭击,收割费劲,再有就是县里的劳动力不足,留下来的都是老幼妇孺居多。
  在王兰陵到来以前,这是一个连一百多人马匪都要跪着送走的小地方。
  帝国并不缺粮食,也不缺耕地。
  牧州也不缺耕地,只是缺一些像是龙州那样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好地方。
  王兰陵现在的爵位是兰陵侯,也是兰陵县里土地最多的人。
  良田万顷,也就是一百万亩。
  若不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的话,王兰陵敢把县里一千多万亩土地都纳入自己名下。
  弓月满同样是清楚目前山海县里的可耕种面积,以及实际耕种面积。
  目前整个兰陵县范围的实际耕种面积才五十万亩,王兰陵一个人就占了三十万亩!
  如果真要是把这些土地都种上粮食的话,那么正如王兰陵说的那样,可能真的是需要机器了。
  农桑司的人已经收完了一亩地,这个世界人的身体素质比较高,胜过机器并不意外。
  若是换成是剑圣他们开收麦子的话,肯定也能吊打收割机。
  但是王兰陵不是只有一亩地,他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亩的土地要收割耕种,不用机器怎么行?
  周围的围观群众为农桑司的人发出喝彩,庆祝农桑司的男人们战胜了机器。
  然而机器可以升级,那些人不可以。
  就在王兰陵看着那边的时候,伯言从人群里跑了过来。
  王兰陵的护卫都知道这个是谁,自然没有阻挡这个小家伙。
  伯言抱着王兰陵的腿,仰着头喊道:“爹爹!爹爹!为什么麦子没有被吃掉啊?吐出来的麦子,都没有被咬碎。”
  王兰陵看着一起跑过来的阿萝和吉雅,微笑着解释道:“因为收割机的牙齿太宽了,中间有缝隙,就像是你们的牙齿一样,吃饭会漏掉。”
  王兰陵的大儿子,已经开始换牙了,笑起来的时候,能看到缺了两颗牙齿的傻笑。
  除了蒸汽收割机之外,王兰陵还做了一些方便收割的农具,以及让小麦脱皮的机器。
  更快效率的收割和种植,对兰陵县来说是一个推进。
  别的地方就算是知道王兰陵这里的事情,也不会跟进的,因为他们有的是人!
  放着下面那么多不要钱的泥腿子不用,而是用烧钱的机器去收粮食,这种事情完全是败家子才会去做的事情!
  帝国种地不赚钱的,大家种地都是给自己用,真正拿出去卖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人,供给的也只是街上的普通生意人。
  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田地,他们人多,不可能天天出去买粮食,都是在家里修粮仓来储备粮食。
  各州粮仓里储备的粮食,可是几百万吨起步,通州的储备粮食直接超过了一亿吨。
  所以说不值钱的粮食不值得昂贵的机器去收割,普通劳力就可以了。
  现在最赚钱的还是做生意,比如放贷,比如当中间商。
  放小钱,赚大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519章
大人,时代变了啊!
  帝国的纺织工业是先帝推行的。
  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大量相关人员的投入。
  如今王兰陵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他的影响程度有限,只是将牧州云州澹州三个大地方给影响到了。
  比起王兰陵放火烧死的人,他所带来的工业时代,让更多的人失去了工作。
  尽管很多人都会很多生存的本事,但是通常赚钱的本事只有一个。
  澹州的棉花卖不出去,澹州的布匹、木匠、纸糊匠、玻璃匠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下层。
  帝国至少百分之四十五的人都参与了纺织业,大部分都是那种简单的纺纱。
  男必耕,女必织,家家固无不布也。
  尤其是棉纺地区的农家子女,七八岁能纺棉絮,十二三岁织布,等到能够绣花织布手艺好了的时候,便是一名合格的女工,到哪里都能嫁个好人家。
  这是一门手艺,这种手艺的被重视性,起源于纺织这个能力在农村和城镇地区的重要性。
  农家依靠着粮食和布匹来交税,男人种粮女人织布。
  上面是交给国家充当税收,抵免徭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