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相制(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647

  王兰陵说道:“一个家还是要的,一个大点的院子,你们夫妻二人也方便许多,在家里种种花,栽点菜,做什么都方便,何必挤在那小屋子里呢?就算是不为你自己想想,也为你妻子想想,将来人丁兴旺了,也好安置。”
  被王兰陵这么一说,尹无忧在犹豫了几秒钟后,还是说道:“多谢大人美意,我接受便是。”
  王兰陵点了点头,对着老陶说道:“等下你和田远方一起去看看吧,他是本地人,对这里熟悉。”
  除了尹无忧之外,这里都是本地人,包括王兰陵和老陶等人。
  尹无忧答应了下来,和老陶一起陪着王兰陵吃瓜。
  西瓜刚吃几口,后院就走过来一个人。
  看门的郭勇说道:“大人,后院的洗澡水晒了一天了,水已经温了。”
  王兰陵听到后,说道:“以后把桶放在屋顶上晒,弄根管子下来,洗澡的时候直接就用水了,不用的时候把管子堵上。”
  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帝国的很多前置科技都点了出来,但都无法大规模的运用。
  塑料的科技有,火车的科技也有,金属冶炼都非常发达,还有远超另外一个世界的蒸汽科技,并且距离电力也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
  但这一脚可难了!
  帝国对外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现在四边的地方要么是野草难生的沼泽荒原,要么是常年寒冰的冰川雪原、一望无际的无尽莎模、无边无际的波涛大洋。
  眼下帝国的领土完全是够了,很多地方就是打下来也没有人过去建设。
  比起往外迁徙,很多人都是眼巴巴的想着会到富饶的帝国境内生活。
  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皇帝禁止科技流动,再加上是官本位的思维方式,钱财不再往研究方面倾斜。
  几十年了,先帝研究火车枪炮等科技的那批工匠,已经成为了官员,不论是思想还是研究的方向,都变了。
  大批的功勋贵族,庞大的财政支出,军费的维护,各种各样需要钱的地方。
  最重要的还是很多科技都禁止民用,民间不知道,自然也不会研究,就像是祖传手艺一样,代代相传,对整体的技术一点作用都没有。
  这里已经不是简单的闭关锁国了,几乎就是一潭死水,而科技的发展也开始遵循历史规律。
  “塑料的问题,我也没有办法,这东西的材料应该是有不少,就是不知道归谁管,就先用竹子代替吧。”
  王兰陵也意识到了问题,就用了一个能找到的代替品。
  黑水县的科技发展,依旧是会受到限制,只不过这里天高皇帝远,没人制约王兰陵烧钱胡闹罢了。
  老陶吃着西瓜,但嘴里的西瓜一点都不甜,他很想要表现一下,因为最近都没有表现的机会。
  很快老陶就说道:“大人,您这次治水成功,朝廷也不知道会怎么赏赐您?您说会有什么赏赐呢?”
  王兰陵笑了笑,“不知道,这个看上面人怎么说吧。”
  早几天的时候,王兰陵就写了报告给朝廷那边,主动说了结婚和学习的事情,想要留在黑水县慢慢积累知识和见识。
  这种事情王兰陵不会和其余人说,尤其是自己的手下。
  这些人都等着王兰陵一飞冲天的,王兰陵若是说自己只想着窝在这黑水县,别的不说,这手下最起码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寒了心。
  尹无忧高兴地说道:“这次大人治水有功,交了一份大大的政绩,朝廷必定会重赏大人的!”
  “是啊,是啊。”王兰陵微笑着应了两声,低头吃瓜。
  老陶喜不自胜,美滋滋地说道:“我看大人肯定是要升官了!这一个小官哪里能体现出大人的才能?”
  王兰陵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老陶、郭勇、尹无忧算是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都在那里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幻想着。
  大家都在高兴的等着朝廷的奖励,王兰陵安静的坐在阴凉的树荫里吃着西瓜。
第242章
农桑司
  皇帝每天都很忙的,王兰陵若是不能持续不断的给他带来惊喜,那么很快就会在各种事情上把这个人忘记。
  对帝国几个部长和丞相们来说,王兰陵是一个他们会记住的名字,但也仅仅是如此,没人会把那个小子放在心上,他们每天的事情忙得厉害,没时间去浪费。
  相隔一个月,皇帝又收到了王兰陵写的报告。
  这一次的报告很简单,并没有给皇帝带来惊喜。
  还有一点就是,皇帝对于王兰陵所做的事情都清楚了,云州的州牧和云水郡的姜新知都在报告里稍微提起了王兰陵的事情。
  这里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州牧和郡守两人很清楚如何欺下瞒上,他们都清楚如何让王兰陵失势。
  他们两人都没有直接对付王兰陵,没有在任何事情上难为王兰陵,只是置之不理罢了。
  但他们两人都很默契的把一些无聊的事情说给皇帝听,于是在皇帝的印象里,王兰陵最近就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当看到王兰陵请求在黑水县学习和结婚的报告后,皇帝很简单的就同意了,他很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准】
  在批示了之后,皇帝就将这报告丢在了一边,拿起了一个新的报告开始阅览。
  “王兰陵治水有功,周围的地方也没有因为他遭灾,升爵乡伯。”
  有功就要赏,这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所以皇帝还是给了王兰陵奖励。
  这里的爵位等级分成国、州、郡、县、镇、乡(村),还有一种是山河湖海的爵位,比较特殊。
  公士是入门,是一个门槛,可以理解成国家的人才。
  几个大阶段里也有小阶段,比如县城里的爵位肯定是比镇子和乡村要多,人才也更多,所以会有更多的等级区分。
  而乡村这种破地方,一般只有一个有爵位的人在,自然没有必要分的太细。
  国级爵位有九等,圣帝皇王公侯伯子男。
  圣是给死了的杰出皇帝封的,再大也不能比爹大。
  帝是现在皇帝,属于唯一专属。
  皇是储君皇子,皇后。
  王是几个几十年前跟着先帝打天下的人,已经都死了。
  公主要是世袭的王爵下来的,因为世袭要减一等,所以主要是这个,也有现在皇帝的亲信,比较少。
  州级爵位是七等,除了公侯伯子男五等之外,上面还有立下功勋在这里有土地财产的人,或者是皇帝儿子女儿收税的地方。
  郡和州差不多,等级没区别,但升爵的方式已经可以依靠自己的功劳了,爵位晋升和削减都比较频繁。
  县城就是五等了,很多县城都是一些大公收税的地方,不过差不多也快没了。
  一般只有立了大功,或者是跟随皇帝开国的,才会有郡公县公的爵位,其余最高也就是县伯。
  和其余朝代不一样,帝国的疆土辽阔,所以在爵位上很大方。
  老皇帝一直都在努力的把大号的土地收回国有,但并不是吝啬给人土地奖励,只是不愿意给那种世袭的奖励。
  他主张:人死了,东西回来。
  镇子和乡村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只有伯的称呼,伯是孙伯符的伯,意思是老大。
  每个地方不会安置两个有爵位的人,一来是朝廷不允许有爵位的人串联,二来是朝廷也要收税,要保证每个地方不需要交税的土地数量在合理范围内。
  王兰陵升爵乡伯的令书很快就传递到了黑水县,东方卫等人专门开了一个会议讨论这个事情。
  这对东方卫来说是好消息。
  王兰陵没有升官,依旧是维持原职,只是涨了一级爵位。
  东方卫最怕的就是王兰陵升了知事,那到时候就从他的手下变成他的上司,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直到此时此刻,东方卫终于是安心了。
  东方卫说道:“兰陵,乡伯的爵位是土地两百亩,年禄七千斤,宅子一处,驴子一匹,仆人两个,你公士的爵位有的都有了,和乡伯差多少就补上多少。”
  王兰陵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百亩土地,我是从县里附近选,还是从乡里选?”
  东方卫看向了周文德,周文德迅速说道:“公士是就近给,乡伯的话还是应该去乡里选。”
  顿了一下,周文德快速的回想了两秒钟,快速说道:“王司长是想要什么样的田地,是靠近县城还是不靠,是种地的还是种菜的结果的,我对这个清楚,基本上一些事情都知道。”
  王兰陵对于土地的需求很大,一直都在想着再购置一些土地,所以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土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