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歧路(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内容简介:
  也许我没有去那家店,我的人生就不会改变。既不会如此糟糕,也不会那么痛苦……同样,也不会再有半点乐趣可言,更没有半点美好的回忆可以唏嘘。
  所以,当她告诉我,她要走了的时候,我只能沉默的送她远行。那既是她给我的爱,也是我对她的尊重。
  我会带着这根绳子,走遍千山万水,将她教我的东西,和我的脚步一起传播。并且……我希望我这漫长的人生,总有一日,会再和她们相遇。
  ※※※
  这不是个轻松的故事,也不会很有趣。它很平淡,还总有许多杂谈。
  所以……它只是个单纯的感情、生死、文化——以及深爱着谁,或被谁深爱着的故事。
  即便这些爱或许隔着生死,或许又不隔,但这始终是个真挚的故事。
序言
  时代更迭,岁月轮转,逝去之物千万,新盛之物亦千万——
  所谓的大纲,只是作家用来提醒初心的东西。毕竟写作是个漫长的过程,写着写着就会忘掉最初的念头,靠大纲来提醒自己算是个好办法。
  除此之外,大纲就一无是处了。
  读者不必阅读大纲,否则就会丧失掉阅读的乐趣,毕竟追逐着纸张里的文字,一点点体会故事的前进,那才是所谓的阅读。可惜懂这种乐趣——不如说还能花这么些时间来阅读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少之又少了。
  可惜。
  在阅读失去应有乐趣的这个时代,这个国家——那种传统又正儿八经的文学创作者,已经被洪流般的写手淹没,几乎如大熊猫般绝迹。但这个比喻也不恰当,想抱抱大熊猫需要漫长的预约和大量的金钱,而传统作家和其所书的文字,拿来当厕纸还嫌生硬。
  “高下立判,不是吗?”
  ——这些都是很久很久以后,中国历史上资历深厚的某尊神明向我哭诉的,我也多多少少能理解一些她的苦楚。汗颜的是,我自己也是抽不出时间,耐不下心仔细读完一本正统文学的人。
  硬要说为什么的话,除了我是个游手好闲的二十岁青年以外,更重要的……我每天的闲暇,都要被逼着翻花绳——
  老实说,我时至今日,依旧自觉这是个让人羞愧到想钻进墓地里,再也不醒过来的爱好,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如今已经能翻超过百种花式,流畅的像纤细少女一样……虽然自己都觉得恶心,但这是我所自傲的手艺。
  说起来,你知道翻花绳是什么吗?嘛,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到了某天,纵是知晓,也会忘却的。但至少此刻,还请记得吧。
  这样……就能让她继续飘摇在这浮世之中。
  在乐器行的打工并不简单,除了要记得繁多的琴弦和哨片型号以外,还要记住给学生的价格、给老师的价格、给爱好者的价格。仔细划分来看,其中的道道还真不少,连我也认真的觉得,在中国,乐器行真是矫揉造作的浮夸行业。
  但对于我这种爱好者而已,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乐器,为音乐而打工,还能有过得去的收入,又可以打发时间——除了店长总要骂我,万幸我的脸皮被锻造的相当厚实。
  “文安!你这个傻蛋!都说了!给钢琴的杨老师的回扣是三成啊!你听不懂中文吗!”
  “给他了啊,售价的三分之一,零头还没抹呢。”
  乐器行店长是个有点暴怒的人,连简谱也看不懂,嘛,这倒不稀奇,什么样的人倒也不是非得干和性格相符的工作。起码像这样卖卖乐器,总比他按自己的性子去更相衬的倒卖军火,要对世界有益处。
  “但谁让你在售价里打折了啊!”
  “垃圾国产贴牌货赚人家几千块已经很有油水了吧?少赚几百又怎么了……”
  “住嘴,钱从你工资里扣。”
  好吧……我闭上了嘴,打了个哈欠。撤回前言,这个月的工资已经完全过不去了。
  没想到昧着良心骗了几个家长以后,自己的酬劳还要变的这么惨兮兮。下次打工就算去KTV当包间王子算了,起码在那里还可以不用这么虚伪,再说我对自己的脸和身材也算有点信心,看来小费能拿到爽。
  老板对盘算着下一份工作的我又吼了一声:“文安,还愣着干什么?你这个月的钱早扣完了!你还要倒贴我一千块的赔偿啊。”
  “……那我去银行取钱。”
  店长的话让我感到恐怖,看来我是记混了工资的余额,毕竟是负号在前。我放下手里的活计,脱掉蠢兮兮的围裙,赶忙跑出了打工的乐器行。走远几步,我打了个哈欠。要倒贴一千块人民币?做梦吧。
  我停着翻了翻钱包,姑且还有几块钱可以坐公交车回租的小屋子,想到从现在起就变回了无业游民,我顿时感到苦涩——虽说活着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游手好闲绝对仅仅是表面风光。
  从初中辍学至今,已经过了快六年了。当初辍学的理由早就忘掉了,只是自己比谁都清楚,我只是废人一个,仅此而已。
  大多数人,即便拥有大学的文凭,也不过是浮华一片。拿我自己举例吧,诸如我,就算读到大学,白花了几万块人民币混个文凭,也不会比如今活的更高尚。
  ——抛开这些无聊的精神胜利法不谈,我按自己的方式继续人生,这就足够了。
  在两年前,我开始了旅行的生活——
  在我看来,所谓的旅行分两个种类:一类是“借由新鲜的景物滋润心灵、忘却过往、重新开始”——这一类吧啦吧啦的矫揉造作的矫情理由。另一类,则是由心所愿,仅为灵魂的苦旅。虽然听起来也挺矫情的,但的的确确是这么一回事。
  我不属于前者,也并非为了自己的灵魂才踏上旅程。我边走边打工,当攒到足够的旅费,就前往下一个城市——如此反复。旅行里,见识并未增长多少,也没能矫正我悲观扭曲的心理,倒是让人疲惫和乏味,值得称为苦旅。
  不管苦楚也好,或是快乐,都是我的感受。
  无论是冬季未去,春来也罢,我都同样活着。
  这就是我的人生了。
第一卷
你好……你是?
第一章
归乡
  我乘上了被下班的人潮,和放学的孩童挤满的公交车,在嘈杂的窗边找到了立足的几寸空间。中国哪的公交车,都大抵是这个样子——在车来车往的繁华马路上走走停停,随着对一天的期待或抱怨,和十几个人一起摇晃。
  乐器行的工作看来没戏了,回去的路上买份报纸,看看哪里有招募打工的吧——希望有KTV在招男公关。
  这时,位于上衣口袋的手机,响起了声音。被我设做来电铃声的,是钟爱的重金属前奏,即便是已经够清淡的一曲,但在公交车上回响,仍然招来了大量皱眉的目光。我赶忙接起电话,本以为是哪里的垃圾骚扰电话,但出乎意料的——来自许多年不曾联系的亲属,算是我姑妈的人。
  自从母亲去世,父亲也自顾自的消失之后,亲属也便对我干脆的无视。接到这种电话,实在是很尴尬,我希望她只是打错了,可惜不是。电话那头的人省略了“喂,是文安吗?”这样的问候,非常直接的说——
  “文安,这几天回来一趟。”
  “没空。”我也很直接。
  本想听听对方有什么事,但一上来就用命令的口吻对我下达指示。对此我没有怒意,没有抱怨,只觉悲哀。
  ——“你奶奶快不行了,家里人都要出席葬礼。”
  “……我可不是家里人,不是吗?”我沉默了一会儿后,简单的反驳。
  “必须来,给你钱总行吧?”
  “这种下三滥的侮辱还是免了吧,恶心死了。但我会去见奶奶一面,不是以你们家里人的身份。”
  忍住叹息,我不等回复便挂掉电话,心中涌出的悲哀一点点变的浓重。
  我家——算是在老家有头有脸的家族,但那些亲戚们,尽是些照顾自己脸面,就顾不得其他的俗人。现实点来讲,奶奶也早已衰老,身体不好哪天西去更是早晚的事。可老年痴呆,使得她对世事全然不知。
  她对幼时的我十分苛刻,以至于让我留下许多不好的回忆,但也少有的送过我糖果和笑容。这就足够成为我回去探望的理由了,毕竟生与死可是永远的平行线。
  明明几乎和那个家庭没什么交集,一路自己一个人活到现在,可我还是心情沉重。活着还真是哀伤,怎么都会碰见糟糕透顶的事。更哀伤的是,人生的尽头却无一例外,尽是诀别。
  回到居所,我退掉了租房,又到银行取出积攒的旅费买了张火车票,收好行李,匆匆踏上归乡的路。
  归乡的火车很无趣,只用了一天出头,就将我这两年用脚所走的路折尽了。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性让人觉得可怖,以至于在它面前,我这双脚所走的每一步都显得渺小起来。
  在火车上,起初我还会看看窗外流逝的风景,但久了心生腻味,我只好戴上耳机,开大音量盖过了那些噪音,在自己那张小床铺上蜷缩紧身子,借由钟爱的音乐逃避对于即将来到的现实所感到的不安。而这段逃避的时间并未持续很久,火车在隔天的某一时刻停了下来。
  我的老家是云南的昆明,比起这两年所走过的大多数地方,都要更美好一些,却有带着些空旷和寂寥。
  到了昆明后下了火车,理所当然的无人会来接我,我默默拎着行李,穿行在车站里一幕又一幕重逢之中。拥挤的火车站到处皆是涌动的人潮,这些人的脚步比别处都要急促,他们都有想早点抵达或者归去的地方。即便我想缓慢步行,可也被他们挤着不得不跟上那急促的步伐。
  到处飘着熟悉的乡音,城市的风土气息也让我感到一丝安心。人来人往间,但故乡风貌依旧,我认为归乡——便是能感受到怀念。
  顺着记忆里的路,我花了不少时间才回到曾经的家。翻了很久的老钥匙打开了生涩的锁孔,那到处积灰的家具却毫无改变。阔别两年,这房子依旧没有让我感到安心,恐怕这称不上所谓的家,仅仅是落脚处,或是一个居所吧。在妈妈逝世后,我就没有家了。
  我花了很久,才把家里的灰尘清扫干净,不管怎么说,至少要在这里住上几天,太糟糕的环境可难以接受。
  到了下午,我打算直接去探望奶奶,但临出门时顺便照了下镜子,没想到自己看起来居然这么风尘仆仆。虽然我对外表没什么执着,但疏于打理而凌乱的头发,与这一身破衣服实在不入眼……如果给奶奶最后留下的印象,是这般糟糕,那会相当遗憾吧。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1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