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草(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0


可紧接着,秦白又定睛一瞧,脸色立刻古怪起来。现场的情况就是喊的热闹,打的就像是菜鸡互啄?地上根本就没躺倒什么人。双方都是挤在一团,手持着兵器在转圈对峙,也没人上前冲杀,似乎就是在吓唬对方,又像是在为自己壮胆。
而在边上,有十几个人被看押着蹲在几辆大车旁,他们应该就是那个小商队的人。隔着大车,更有两个人在隔空对骂:
“姥姥的,李大虫,你小子不讲究,这事向来就是先到先得。”
“孟兄弟,哥哥我这里赔礼了。还是见者有份吧!我那群穷苦兄弟几天没开伙了,你就义气为先,给我个面子吧?”
“李大虫,你忘了咱俩结义过了吗?”
“孟兄弟,哥哥我当然不会忘。这不,听说你这里有好处,哥哥我这不是有福同享来了吗?”
“你这个王八蛋!”
“孟兄弟,保重身体,气急伤身啊!”
“……”
“噗嗤”,秦白这里终于有人忍不住笑出声。这俩个人实在是太逗了?那是兄弟感情深,就要背后插两刀吗?而边上那些商队的人更是愁眉苦脸,恨不得当场大叫:“你们吵够了没有?拜托,俩位,麻烦就给个痛快吧!”
其实秦白那么多人的到来,不可能发现不了那么大的动静。无非都没显示出什么敌意,仅仅都在防备,并没有人做出什么有威胁的动作。
那俩个人一边争吵,一边就用眼角观察着勇胜的人。而秦白等人同样在观察,看到这两伙人的模样,就不禁微微皱眉,里面的人全都是面黄肌瘦,根本就不像那些打家劫舍的好汉,而是像群饿了不知道多久的难民。
现代社会可能已经很难看到,长期饥饿状态下的难民形象。主要的特征就是浮肿病,头大脖子粗,身体却是骨瘦如柴。肤色是一种异常的红色,眼睛深凹,却没有一丝的神采。
就算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人群也很难看到。这主要是因为秦白的生活环境。再怎么说,莱州府城和井家庄都是比较富裕的,相对生活条件就比较好。
可就算这样,营养不良症依然是普遍现象。就像勇胜开山门招收的不少新帮众,他们依然需要长期调养,起码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补回来。否则根本干不了重体力劳动,要不然,就很容易猝死。
但像现在眼前的情况,依然让秦白十分惊讶。这些人到底饿了多久了呢?如果说,那些新帮众是轻度营养不良症患者,这里几乎全部都是重度患者。而且还是那么多的人聚在一起?他们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情况呢?
带着好奇,秦白就开口喊道:“俩位朋友,能不能不要再吵了呢?你们挡住了我们的路,能否让我们过去呢?”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那位“孟兄弟”双手叉腰,居然神气活现的念叨起了江湖切口。这让秦白都愣住了,这浑货就没长眼吗?光看看勇胜这里的人身上肌肉,说一个打五个都绝不是夸张。
而那位“李大虫”却察言观色,连忙阻止住那“孟兄弟”的话,客气的拱拱手道:“好说好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诸位随意!咱们就各忙各的怎么样?”
“呵呵,朋友,你们都是哪儿的呢?似乎都混的不怎么样啊?”秦白继续试探。
“与大哥您不能比。”那“李大虫”笑呵呵道,“你们是哪里的呢?”
“井家庄勇胜。”
“哦。井家庄好地方啊。”那“李大虫”明显没听说过勇胜的名字,应该就知道井家庄的凶名。他随手指了辆大车,变得越来越客气,又越来越警惕,“这位爷,相逢即是有缘。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车您就收下吧?”
第191章饥民跟随
无论如何,有一点秦白已经可以肯定,眼前这群饥民绝不会是响马。如果能活成这样,不要说骑马打劫了,连马驹都可以吃的一干二净。甚至都不可能是惯匪,惯匪都有自己的老巢,多少会在老巢储存些物资。更不会什么人都收,弄的像是开善堂那样,起码会有十几个核心匪徒会保证吃饱穿暖。
然而各有各的活法,年景不好,又何必管他人事呢?而且那几个“王大虫”、“孟兄弟”,他们那几个头目都抱着很高的戒备心,看样子也怕勇胜来个黑吃黑,因此就没必要不识趣的多搭讪,反而弄的双方都很不自在。
另外秦白还有个担心。万一此时真的响马来了,那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了吗?还是早日回归本队,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
秦白很快就带着护卫们返回。幸好这里依然是一片宁静,并没有出现什么新的匪情。于是秦白立刻下令,还是快整队赶路。不过这次全体人员都是刀不离身,护卫们更是十几人一组,前后照应着整支车队……
秦白并不知道,就在几里外的一个小山岗后,有几十个人正探头观察着车队的动静。领头的是一位相貌清秀、体态阴柔的年轻人。观察了好一阵,他突然“噗嗤”一笑:“走啦,没戏可唱啦!俺的身轻不惮路途迢遥,心忙又恐怕人惊觉。吓得俺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红尘中,误了俺武陵年少……”
说着说着,那年轻人就哼起了戏词。有位手下就笑问:“红娘哥,你就不去打个照面吗?听蒋大哥说,这个白二在井家庄可是很嚣张啊?”
“呵呵。”这位就是曾经反出井家庄的红娘。他笑道:“就咱们这几个人,想要攀交情也是平白惹笑话,被那个白二瞧不起。没看到吗?白二的人起码有三百多。而我让你们招呼的人呢?现在都没个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红娘又唱起了浣溪沙。
红娘率先转身,走向了放置在后面的马群。他脸上并没有什么生气的表情,跨上一匹骏马,又披上一件大红披风:“走啦!本想和那个白二好好亲热一番,可他怎么就不领情呢?老蒋误我!这个白二不简单啊!”
众手下都是呵呵乐着。其实对于今天的行动,红娘这群响马并不怎么在意。如果勇胜那里没有防备,那肯定就会狠狠的咬上一口,甚至顺便做掉秦白都可以。但真的行动失败,那也无所谓,本身就是准备偷鸡,没偷到那也不会损失什么。
一团红色率先飞驰,而有个手下就笑着喊道:“俺最怕的就是红娘哥想要亲热谁。上回那个人就亲热了三天,抬出来埋了的时候,都已经没有了人模样。你们知道吗?后来连看门的那条狗都不敢进那间屋。”
哄堂大笑中,红娘用花旦声腔笑啐:“奴家本是浮萍薄命人,你这冤家又何必来毁名声……”
眼波流转,好一幅美人销魂……
……
秦白并不知道真正的响马已经离开。由于已经耽搁了一阵,当他们快马加鞭的赶到下一个镇子的时候,很不幸的没赶上大门落闸的时刻。
古代的治安情况很差,因此大门关上后就绝不会开门。不过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一般都会在大门外开几家客栈或者大车店。
然而让秦白郁闷的是,他携带的人员实在太多,根本就无法全部安置。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那个“王大虫”居然也带领二百多饥民远远的跟随而来。
在通过那个“菜鸡互啄”战场的时候,为了减少麻烦,秦白就收了那一车不值什么钱的礼物。他同样也给了回礼,留下了一部分的粮食。随后就出现了惊人的一幕,那些“菜鸡”连仗都顾不上打了,纷纷争夺那些粮食,许多人就这么直接往自己嘴里塞。于是在离开以后,大部分饥民就继续“互啄”,但少部分居然就这么“改换门庭”了,一直紧随着勇胜的人。
一开始,秦白并没在意。反正想跟就跟吧!这零零碎碎的饥民也构不成什么威胁。然而现在却开始有了头疼,这跟随的饥民根本就不是十几人、几十人,而是足足有二百多?并且还有那个“王大虫”来领头,再怎么松散,那也是个有组织的团体。
哪怕是再微小的威胁,那也不能留在身边了。于是秦白就把那个“王大虫”叫到跟前,准备当面询问:“这位……王兄,你怎么带人跟着咱们?就不怕引起什么误会?闹出些不愉快吗?”
没想到,那个“王大虫”倒是相当坦然。他名叫王飞,出身一个殷实家庭,父母也是望子成龙,但读书不成,那就穷文富武吧!于是家中请了几个三脚猫功夫的教头,多少也学了几招功夫。
然而等父母相继都过世后,王飞就彻底野了性子。你说一个年轻人,会几招三脚猫,又是争强好斗的性格,那肯定就会“行侠仗义、广交豪杰”啦?他倒是交了不少酒肉朋友,不过没出去做些什么大事,就在自己家附近十里八村的地盘,经常做些“侠义之行”,比如说帮你家找回一只猫,再大酒大肉吃掉五只鸡之类的。反正不管怎么样,起码也有了些小名声。
可没想到,这回居然遇上了灾年,附近村庄里的人纷纷外出逃难,可有些却寻找到了这位王飞,你不是大侠吗?总该拿出些家财意思意思,要不然,以后还好意思自夸什么“仗义疏财”呢?
然而这位王飞的脑回路迥异于常人。他一听,就恍然大悟:对啊!我是大侠啊?现在到处是灾民啊?那就该去做些劫富济贫的事呀?于是乎,很莫名其妙,他就拉着一群饥民到处打劫去了。
一开始,王飞的打劫似乎很顺利,毕竟刚遭灾,周围还有不少富裕人家。就算那些大户已经逃到城里,庄子大院里的粮食总不可能全部带走吧?因此自己就能有吃有喝,并且还分给其他灾民不少,一瞬间,他就变得名声响亮,并且变得一呼百应起来……
第192章看水浒中的毒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点可以肯定,依靠到处劫掠肯定无法长久。尤其是王飞等人还是流匪,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地盘,甚至连个休整的地方都没有。说的再难听些,活动的都是乡下地方,连个物资交换的地方都寻找不到,连销赃都不可能实现。而粮食早晚都会寻找完的,于是这群人就跟随着他饱一顿、饿一顿的,慢慢的,就彻底沦为了饥民。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相当重要。这个呼啸山林,跑上来是挺威风,但怎么说,这也是犯了王法啊?王飞他们也没想过要造反。官府也暂时没理会这伙人。主要是这灾荒之年,这样的事简直太多,能够维持好市镇和主要道路的治安,那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根本管不了那些荒郊野外。
但早晚有着秩序恢复的那一天,也早晚会秋后算账。难道到时候就去面对官兵的围剿吗?用自己的脑袋去换赏金?而现在做的一切,仅仅就为了过把瘾就死吗?尤其是现在王飞自己都已经撑不住了,根本无法解决自己那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
了解到这一些,秦白算是明白了王飞的难处。但明白归明白,可这位找自己也没有用啊?
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就算自己肯救济,勇胜的其他头目也绝不会答应,那可是要用勇胜的公帐!至于“犯了王法”?那也只能祝愿王飞他们上天保佑。总不见得自己直接去对抗官府,就为了要保护这群莫名其妙的人吧?那与扯旗造反也差不多了。这好好的安生日子不过,谁有那个闲功夫去扯蛋呢?
带着疑惑,秦白就询问道:“王兄,你这里真有什么难处,想要我们勇胜江湖救急,几百斤粮食我们还是能给出的。但我听你的意思……?似乎……?”
王飞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他态度坦然:“白二哥,兄弟是这么琢磨的。我带着我们弟兄入伙你们勇胜。您给我把交椅就成,不在乎排位高低。等以后朝廷招安,有个封妻萌子的前程,兄弟这里一辈子对您都感恩戴德。”
“咳咳。”秦白感觉脑子有点乱,“朝廷招安?封妻萌子?这你该去找那些当官的吧?”
而王飞的态度似乎理所当然:“当官的咱不认识,更怕他们出尔反尔,平白无故的丢了脑袋。你们勇胜不是井家庄的吗?那里可是齐鲁江湖豪杰的圣地。你们肯定是替天行道,好汉都是在聚义堂相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您就是那个急公好义的公明哥哥,而我们来投奔,您不应该举双手欢迎吗?”
“等等。”秦白被彻底弄糊涂了。眼前这浑货把自己当成什么了呢?不会《水浒传》看的中毒了吧?“王兄,我们勇胜可从没有想过对抗官府啊?我们都是本分干活挣工钱的良民,聚在一起也就是求个抱团取暖!”
“白二哥,您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您的那些手下,比营兵还要像个模样。您又是在井家庄能称爷的,可能没有想法吗?这样吧!我王飞最讲究的就是个忠义,今日既然决定来拜您这个大哥,以后水里火里您就随便使唤。您如果以后接受招安,那我就跟着您荣华富贵。您如果想要干些其他什么的,我也保证为您卖命。”
明朝的军制比较混乱。军户一般都知道,平时屯田,战时每户出一个兵丁。这基本上就属于预备役性质的。然而和平时期,其实并不需要维持那么多的兵力,于是每个卫所也就是有个几百人的常备兵,轮流服役,这就是所谓的营兵。
营兵并不提供全部粮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军户出身,分给的军屯田亩有一定的产出。但也不是自带干粮服役,还是有一定的补贴,主要来源于本地官府,简单形容,这些人算是拿半饷,也就是拿津贴的义务兵吧!
不过一般来说,营兵会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卫所军官身边的家丁,朝廷给的那些粮饷,基本上都是这些家丁拿到,所以事实上也成为了全饷的职业兵。而另一种就是义务兵军户了,他们就根本没有什么粮饷了,能有口饭吃,不饿死就成。当然,这些人还是接受过长期的军事训练,战斗力比一般老百姓要强悍许多。
简而言之,家丁就像是军队里的基层军官,义务兵军户那就是大头兵。然而对那些大头兵的压榨相当狠,甚至还形成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潜规则。比如说——过午不食。这与出家人的“过午不食”完全是两种意义啊,就是军队在过了午时才到达的话,朝廷和本地官府是不提供当天的粮草给养的。
在曾经的历史上,就是在明末崇祯年间,辽东的女真人入关抢掠,陕西8000兵马急行军赶到京城勤王护驾。为了节省供应的粮草,朝廷的官员居然三天三个命令,调动了三个地方,算准了全部都是午时过后才会到达,那不就省了三天的粮饷了吗?
真的很有创意,这些官员一定是节约小能手。然而士兵三天没吃饭,你说会怎么反应呢?当然是哄堂大散,大多数溃兵都投奔闯王哥哥去了。而这些溃兵成为闯王老八队的最早核心。因此说,还是有着不小的战斗力。
然而陕西属于九边,那里的营兵还能维持着战斗力,内地的日久承平,那就一塌糊涂了。于是像戚家军那样,开始了募兵,也就是全部拿粮饷的职业兵。而这些募兵的战斗力是最能保证的。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军户就是预备役民兵,营兵就是地方主力部队,而募兵就是最精锐的一流主力。
在胶东半岛这样的小地方,一般看不到募兵的出现,主力担当向来是营兵。而在这位王飞的评价中,勇胜的那些护卫已经超过了本地营兵。这就怪不得他会胡思乱想。就一江湖人物,如果没有野心的话,哪儿需要那么多的精锐士兵呢?
秦白同样是悚然一惊,这里似乎有些疏忽。这无风不起浪,如果真的有人告到官府的话,那些官员肯定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吧?
第193章一同陪着你玩
不管怎么说,这些天霍冬还是很愉快的。他并不在乎被别人刮目相看什么的,也不在乎立刻得到重用,在圈子里打响名声云云。他重视的是那些知识,想要更好的打好基础。至于名利?急什么呢?真正说起来自己还根本没有出道呢。而且艺不压身,学到的那些东西才是自己的,其他的一些都是虚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