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草(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90


第174章调解
吕瑜的最后判决如下:既然各方都没有过错,事情的起源就是一场误会。都是乡里乡亲,何必打官司结下仇怨呢?所以都先回去,给秦白和黄钟一个月的时间,双方最好能私下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那么官府再出面主持公道。
吕瑜的判决绝对符合这年代的主流价值观。其实放在现代同样如此,民事案件审理之前,法庭会给双方一个私下调解的机会。这是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而且符合儒家“以和为贵”、“止讼”等思想。当然,要忽视掉那些吃瓜群众的失望。他们是看热闹不怕事大,最好今天能见到狗头铡下铡落几颗脑袋。
而对吕瑜来说,起码又拖延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到时候私下调解不成功,官府出面主持公道?谁规定主持公道一定是公堂判决?就不能是吕瑜出面主持再次调解吗?如果还不成功,那也没什么,吕瑜保证有足够的耐心,会做一个合格的明朝老娘舅。一次不行就两次,五次不行就十次。总要拖到新知县上任,这场麻烦就与他毫无关系。
不过这条娱乐新闻立刻成为了莱州城的“热贴”,引起许多人在茶余饭后的讨论。有些倾向于黄钟,有些则倾向于秦白。倒是吕瑜的风评很不错,各方都比较满意。不仅符合主流价值观,而且真做到了“不偏不倚”。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官司,官府总是偏向于有功名的这一方。更不要说黄钟还能拿出婚书,就算硬判,平头老百姓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没想到吕瑜这个署理县衙的县丞居然是个为民做主的“清官”,并没有让白二那个百姓吃亏。
对最终的结果,那些明朝键盘侠的意见倒是比较一致,依然是看好黄钟,无非是黄钟得到丁小娘子时,该付出多少的代价。地位上的悬殊毕竟是客观事实。如果那个白二不知进退,那就是自寻死路。而且从某方面来说,能借机获得一大笔银子的补偿,这场官司秦白应该算是赢了。
然而在远离舆论中心的井家庄,这里是一片风平浪静。抢个举人的女人算什么?抢个官家小姐都不是什么新闻。比如在东二坊里,就有那么一个陕西人呢。
唯一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丁瑶,发现她情绪低落,秦白就抽空给予安慰:“瑶儿,你我之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不得不说,中二的台词如果用在合适的地方,很多时候会有奇效。丁瑶的情绪好了许多,但依然有些闷闷不乐:“白二哥,瑶儿省的。就是……就是……官媒……?”
这就是官司带来的后遗症。由于黄钟有了那张婚书,官媒的那一环节就无法继续。总不能重婚罪吧?因此俩人的关系就变成了很尴尬的非法同居。而且更糟糕的是,丁瑶现在的身份变成了秦白的奴婢,可能秦白并不会当回事,但丁瑶不可能不担心这样的身份。
秦白顿时乐了:“瑶儿,不知道的可能还以为我是小侯爷呢,家规森严,还讲究个门当户对。我自己都不在乎,你还在乎个啥?”
“瑶儿就是怕?”
“有啥可怕?迎亲的事照办,保证让你风风光光的入门。不就是缺张破纸吗?我看哪个敢反对?”
“嗯嗯,瑶儿放心了。”
“呵呵,你就是喜欢胡思乱想。有啥不放心的呢?”
“嗯嗯。”丁瑶重重的点点头。在秦白没注意到的地方,笑的心花怒放。
……
其实秦白近些日子根本没关心过那场官司。在他眼里,那场官司无非是一场笑话。就算官府把丁瑶判决给黄钟,你有办法执行吗?随便找个理由,就说丁瑶“暴病而亡”,再来个隐名埋姓,有谁敢进入自己的地盘搜查呢?官府也不会为了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出动大军围剿自己吧?
因此秦白依然在有条不紊的扩大生产,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银子的问题。
新年后,秦白除了稍稍增长了信源号、夏记和崔新晓这三大固定大商户的货源外,还新拓展了三条商路。一条就是登州府。这也是唯一一条由勇胜自行押运销售的商路。不过开始阶段的增量并不多,现在仅有三、四百箱的规模。
另一条就是有选择的挑选了几家小商户。这些商户都是没什么背景的,但也有一定的实力。不过对他们的供货有限量,一般每批不会超过二百箱。
最后一条比较有趣,居然来自井家庄的那些大柜。这些大柜见到,井家庄的居民通过零售转卖能赚不少,多多少少都有些心动。因此就直接间接的与秦白攀上关系。对于这些找上门的客户,秦白当然是欣然接纳,只要不超过五十箱,基本都是来者不拒。
如果再加上莱州城、井家庄和平度的自然增长,现在每月的销量已经达到8000箱。而且下个月估计会超过10000箱。秦白一下子变得现银充足,完全能够支持各方面的开支。现在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这样猥琐发育的好日子还会延续多久?
……
此时的贺府,云曦和雨家姐妹同样在闲聊着最近的趣事,很快就聊到了最近的那场官司。而女人的八卦向来很奇妙,很快就讨论起了那位丁小娘子的美貌。而且还开始了相互比较,说着一些闺房里的悄悄话。
“小姐,那姑娘肯定远不如你。像白二那样的乡下人从没见识过,也许碰到一个稍微能过眼的女人,他就能当个宝。”雨婷不留痕迹的拍着云曦的马屁。
“诶呦呦。哪里打翻了醋缸?”云曦却毫不留情的开始调笑,“娉儿,你妹夫在外面花心,你看婷儿就吃醋了耶?”
“哪里呀,小姐!奴婢又没答应过!”
“答应啥呀?真没想过让他做你相公?那你吃什么醋呢?”见雨婷又羞又急,云曦和雨娉已经是笑成一团。
“不理你们了,你们欺负婷儿。”
正笑闹着,就听有下人禀告:“三奶奶,二老爷京城来信,还随信送回了不少东西!”
第175章稀罕物不稀罕
听到公公贺观章从京城来信,云曦立刻停止了笑闹。打开信封,她仔细了看了几遍,接着抬起头,脸上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啦,小姐?”雨娉问道。
云曦忍不住失笑:“爹在信中说,给七叔送来不少东西,能让他安心赶考。”
雨家姐妹有些奇怪,她们牵着手,美眸圆睁,疑惑问道:“送了些啥?”小姐的表情实在太古怪了。就算送来的是稀奇古怪的珍宝,那也不该是这副表情啊?
“呵呵。”云曦终于笑出声,“送来了两箱火柴,说其中一箱送到济南七爷那里。”
“啊?”雨家姐妹大吃一惊,萌萌的张大了嘴。
云曦是越笑越大声:“爹还说,这火柴是京城最新的玩意,只有在宫中和官宦人家才有,民间根本就是个稀罕物。每箱要150两,而且根本就是有价无市。他是托了好大的人情才弄到这两箱!”
雨家姐妹惊愕无比,接着同样是捧腹大笑。这实在是太滑稽了,在这莱州城,火柴根本就不稀奇,尤其是云曦所在的贺府,振威武馆每月都会孝敬二十箱,连银子都不要的那种。然而谁也没想到,火柴在京城居然成了稀罕物?而且卖150两?而贺观章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两箱,再千里迢迢的送回到莱州城?
等到笑声稍停,云曦神色一肃:“来人啊!快找赖叔过来。”
没一会儿,赖管家就来到门帘外。还没等他行礼,云曦就开口问道:“赖叔,问你件事,你知道火柴吗?”
“略有所闻。”赖管家有些奇怪,怎么三奶奶今天突然对火柴感兴趣了呢?“这玩意出现不久,听说就是在年前,由小红岭的白二所制。”
“又是那个白二?”云曦哼道。她对秦白的印象一直很差,“那他每月能做多少?”
“都说只有一千多箱。不过来买的人倒是不少。听说都卖给运河上的南北客商,根本就不愁卖。”
“哦?都卖到临清去了吗?”
“那倒不是。白二还是懂规矩的,他只在井家庄卖,来买的客商有些也找到咱们振威。再加上这几个月丰隆钱铺的流水大增,里里外外其实咱们贺府应该赚的更多。他在井家庄卖五两五一箱,去掉本钱,每箱不过就是一、二两。开山门后又多了不少人,他自己每月应该能多个三、五百两吧!”
也许是秦白伪装的比较好,也许是灯下黑,倒不是没人怀疑过秦白,可这些人一来估计错了成本,二来估计错了产量,因此普遍认为火柴就是个每月千八百两的生意。虽说这样的生意已经够大,但基本没什么人动心。井家庄里一群矿老板,真说起来大家其实都差不多。而且秦白也没有吃独食,井家庄基本是上上下下多少都有分润。
云曦想了想,接着点点头:“赖叔,辛苦你了。”
赖管家知趣的行礼:“三奶奶,那小的告退。”
等到赖管家离开,见云曦若有所思,一旁的雨娉就建议说:“小姐,京城里能卖150两耶?咱们开口,白二不敢不听。这生意就该咱们来做,最多赏给白二些好处,他那个官司贺府也能答应帮忙。”
“帮了那位如花似玉的丁姑娘,你妹夫就没啦!”云曦开口玩笑道。她接着吩咐,“这事先别急。现在每月只有一千多箱吗?那好!去告诉冯爷,让白二每月留给咱们五百箱!咱们也不占他便宜,就用市价去买。这五百箱除了府里用的以外,全部送到京城爹那里,爹肯定懂怎么用。或送或卖,都由爹来决定!”
“啊?”雨家姐妹异口同声的惊呼。这好几万两的银子,她们的小姐说放弃就放弃吗?
云曦的美眸白了一眼,笑骂:“你们呀!就是两个贪财的小妮子!”
雨家姐妹吐了吐香舌,摇头晃脑的不以为然。云曦笑着解释:“你们说说,咱们贺府缺银子吗?咱们最缺的是爹在官场上的人脉。他刚成为兵部尚书,可朝局又有动荡。张相爷丁忧离开朝堂,现在首辅是申相爷。可等到张相爷丁忧结束,也许又能成为首辅。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申相爷就心甘情愿的离开吗?因此爹在信中说了,这两派人私下里斗得狠。而爹的根基不牢固,最怕就是殃及池鱼。”
云曦所说的就是这时候的朝局变化。张居正之后的首辅张四维,刚清算了张居正留下的政治势力,还没等自己大展宏图,就倒霉催的遇上丁忧。而现在暂代首辅的是申时行。张四维肯定想要在丁忧结束后再回到首辅位置,而且手底下已经有了投靠自己的新势力。申时行却肯定不愿意当傀儡。他同样也需要自己人来施政。因此就变得暗流涌动,面临着再一次的大洗牌。
既然是大洗牌,肯定会抢位置。而贺观章根基相对比较浅薄,就很容易成为妥协后的牺牲品。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已经变得不重要,关键拼的就是人脉。因此火柴的作用就凸显出来。谈不上是什么金钱来往,无非送些“家乡的土特产”。但在实际价值上,又在京城相当的值钱。而且很容易变现。
云曦继续道:“物以稀为贵。短时间内,也许这火柴依然是高价。但时间长了,人人都知道出自咱们莱州,那个价肯定会跌回去。还有就是别弄错次序。贺府的根基是铁矿,咱们首先要在井家庄一家独大。如果现在就夺了白二的产业,底下人还会卖命吗?难道就为了这每月千八百两吗?”
雨娉琢磨着云曦的话,深以为然。而雨婷雀跃道:“小姐,您真厉害呀!”
云曦笑啐:“表演失败!一看就知道你在溜须拍马。”
雨娉嘻嘻笑道:“小姐,你看出来了呀!”
笑声中,云曦说道:“不过白二那匹烈马,现在是该套上笼头。不开玩笑,是该把他收入府里。你们姐妹商量一下,谁准备嫁给他?”
“啊?”
“虽然委屈了你们。但我定要收住他的心!那火柴早晚是咱们贺府的!”
第176章人气
随着住户的增多,现在的东二坊和南三坊已经变得拥挤不堪。虽说对外宣称不再招募人手,但外围的管理并不严格,总管不了亲朋好友的投靠,更管不住全家主动搬迁。甚至还有各方打招呼的,陆陆续续有人过来。说实话,秦白现如今已经算不清自己有多少人,不过靠着勇胜吃饭的人起码已经超过了五千。
而人气人气,有了人,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气。依附着这样一个小团体,就催生出不少的工作机会。有了收入,必定会消费。吃穿住行都不能缺少,光是油盐酱醋等日用品,就让零卖火柴的勇胜商号多增加了二十名伙计。这让掌柜唐青都变得野心勃勃,想要新建几个酒坊、酱坊,在勇胜内部自产自销。
然而汇报到秦白这里,他是不鼓励、不反对。秦白并不想把所有的产业都由勇胜来控制,毕竟很快就会搬迁,井家庄这里早晚会放弃。
反而对那些“自主创业”,秦白就比较支持。陆陆续续,已经新开了七、八家小作坊,产品是五花八门,基本都是依托勇胜的消费。而且在东二坊和南三坊,又新开了十一间铺子。这些作坊和铺子都有着很优惠的租金,并且那些本钱不太够的,还能拿到低息贷款。反正丰隆钱铺那些“敲诈”到了无息的四千两银子,正好就用在这里,算是给那些“创业者”的某种福利。
关于这些作坊和铺子,秦白个人以及勇胜全都不占股份,甚至严令手下的那些头目不得伸手。仅仅收取一成的保护费。事实上,这一成的保护费除了上缴给井家庄商会以外,其他的也只够看场子弟兄的工钱,秦白自己根本就落不得丝毫的好处。
然而就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一批勤劳的人就脱颖而出。这些作坊和铺子基本都发展良好,而且雇工也合计达到了上百人。事实上减轻了秦白的不少负担,随着雇工人数越来越多,使得秦白大大减少了在此方面的开支。
其实除了勇胜这里,井家庄的人气同样变得水涨船高。本来已经是几千户人家,一、两万人固定居民的小城,加上每月上千来经商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算是不小。可现在固定居民增加了几百户,来经商的流动人口更是多了起码上千,一下子就变得繁荣许多。
尤其是催生了一大批消费者。说实话,之前的井家庄虽然有着铁炉和铁匠工坊,还有着不少江湖上的灰色产业,但财富基本集中在那些首领手中,而占据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被压榨的够狠,除了温饱,手里并没有什么余钱消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