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草(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0


周围众人全都点点头,赞同曹大材的说法。看样子盐商豪富已经深入人心,这帮兄弟还不知道火柴的利润比私盐高的多。甚至都幻想着勇胜能够贩私盐。
“卧靠!”秦白真的急了。这群王八蛋难道吃多了酱油?还真会相信自己会脑抽贩私盐?可等他刚想解释,突然感觉曹大材的话似乎有些不对劲,“等等,大豺,盐帮垮了?这话啥意思?”
“哦,刚传来的消息,盐帮的俊爷在莒州吃了大亏,折损了不少人手。现在外面的谣言很多,有的说连俊爷都折进去了呢。听说是中了扬州人的埋伏,他们看中了登莱两府的地盘。”
秦白恍然大悟,原来李敢他们以为自己也得到了消息,因此迫不及待的先做出动作:“艹!我真没想过吃盐。保证没有!”
私盐市场的过江龙和地头蛇的混战,自己可能掺和吗?就算他们两败俱伤,也肯定会导致江湖乱斗,难道嫌弃现在的敌人还不够多吗?说实话,就算有人把私盐送给自己,也会扔的越远越好。
“真没有?”众人将信将疑,“白二哥,那你为啥要买呢?”
绕了一圈,问题竟然又绕回到了原点。秦白感觉心累,长叹道:“哎!不就是为咱们找条退路吗?”
第162章苜蓿
?
人是有群体性的,无论这个人是不是穿越者。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江湖团伙,其中领袖最主要的素质又是什么呢?并不是如何英明聪明,也不是什么个人魅力,就是时刻要牢记你是一位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用现代的话简单解释,领袖就是要维护好自己的基本盘!如果违反的话,那就不要哭天喊地,抱怨利益集团会抛弃这个领袖。
而利益集团的选择,有时候是相当被动的。比如你的父亲、你的老师是某个利益集团,你自然而然就贴上了这个利益集团的标签。不可能崇祯的儿子去帮李自成造反,也不可能李自成的儿子为了大明江山浴血奋战。
因此现在秦白心中很无奈,自己真的是投胎技术不好。如果能投胎到一个读书人身上,抄抄诗词去科举,就凭着自己的学霸头脑,保证能让同学先生和名妓尖叫连连。
然而现在一步步成为了勇胜的大当家,真说起来,这其实已经是这年代草根能到达的最顶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如果放低身段,向那个三奶奶磕几个头,多不说,只要不做死,一辈子混个富家翁并不难。
可是秦白就是选择了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主动去挑战地狱难度。尤其是与手下人理念上的差异。虽然他们也赞同找条退路,但觉得并不怎么着急。而秦白却感觉已经是火烧眉毛,因此才会花费天价,去买下那块烂地。
于是秦白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需要找个理由说服众人,就算没理由也要编个理由。他猛然回忆起,前世读军校的时候,军校地处海滨城市郊外。而在军校周围,有着一大片的苜蓿田。
苜蓿是个好东西,在民间俗称金花菜,还有草头等名称。能够作为蔬菜,本帮菜中,酒香草头、草头圈子都是名菜。但更有名的是能作为牧草,几乎深受所有种类的牲畜喜爱。不过随着现代社会饲料的广泛使用,大片种植苜蓿已经不太常见。
不过苜蓿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能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并且还能肥地,产量也特别高,每年能收割三到五次。既然是这样,那些荒地既然能够生长杂草,为什么不试试种植苜蓿呢?
想到这里,秦白说道:“为啥会选那里?就是因为那地方很合适咱们。先说退路,一定要够远,浮山所离咱们井家庄要走七、八天。太近的话,还不如留在小红岭寨子。但也要来回方便,虽说胶莱运河已经不通船,但沿着河道旁可以跑马。咱这地方山多路难走,也只有这条路最顺畅。还有就是退路不能是绝路。浮山所那边,真有不测,咱们还可以上船躲到岛上甚至出海。最后就是安全。浮山所毕竟是千户所,外人来了也有顾忌,总不会向上回小红岭那样,几百号人公开打上门吧?”
这几条说的有理有据,众人都点点头。秦白继续道:“再说这地值不值几千两?都明白肯定不值!但也不是完全没用。咱们可以种金花菜……”
“金花菜?”其他人全都乐了,“那不是猪吃的玩意?”
这年代并没有专门种植苜蓿的,因为漫山遍野都长满了这种野菜。除了少量作为蔬菜,大部分都是作为野菜的一种做猪草。
秦白点上烟,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们想想,猪爱吃,其他的牛羊马也都爱吃,为啥不种着养牲畜呢?那边的山谷里有好几千亩,滩涂上咱们想开多少就有多少,就算每亩养几头羊、一头牛,每年能出栏多少?一百头羊就有二、三百两,每头牛也有二、三十几两,一年千、八百两没问题吧?你们说,能养活多少人?”
“不对吧?”曹大材有了疑问,“额看到鞑子那里放牧,好大一片牧场才能放牧几百头牲畜?”
“那咱们这里还有马棚牛棚呢,也没见到不能养活?”秦白微笑道,“还有,也没人不许种牧草。放牧的是牛羊靠自己的脚去找吃的,咱们是种草割下喂牛羊吃。无非就是换个法子,只要不饿着牛羊就成。”
屋里一片安静,其他人感觉脑中有些混乱。这已经违反了他们常识,就算中原的人养牛羊,那也是赶到屋外放养,从没有人想到过秦白的方法。
秦白所说的是现代的集中饲养,这对现代人来说,集中饲养同样也是一种常识。如果能开垦出上万亩的苜蓿地,理论上能饲养上千头牛、上万头羊。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由于没有化肥,苜蓿的产量并没有现代那么高。而且还没有抗生素,瘟病的死亡率就比较高。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一方面,这年代同样有兽医,也有防治瘟病的草药另一方面,降低饲养的密度,不要造成一死就全军覆没。因此说,每年的出栏数量可能远远超过秦白刚才所说的,连秦白自己都感觉,这也许真的有搞头?
“真能行?”曹大材依然有些疑惑。
“试试吧!反正咱们也挥霍得起。”
屋里响起笑声,众人一想也对,先少养一些,如果可行的话,那再多养些。真不行,无非浪费些购买小羊小牛的银子,最多也就是几百两。连几千两都已经“浪费”了,这几百两还舍不得吗?
说实话,就算到现在,秦白依然抱着那种试一试的心态。首先那些荒地不一定能种植苜蓿。不过能勉强说服这些手下,这已经达到了目的。
“那派谁去?要额去吗?”曹大材问道。这里饲养牲畜的经验,可能曹大材排第一。
秦白笑着摇摇头:“你不行,你不在你婆姨娃都要哭鼻子了?”笑声中,秦白吩咐:“小董、七娃,这回就你们俩去。东西我会备好,人也会给你安排好。到了以后,你们其他先别管,除了试试能不能种金花菜,其他就给咱们盖房子!盖的越多越好!”
第163章丁庆凡上门
天已放晴,道旁积着厚厚的雪,路面却有点泥泞。避开脚下的泥坑,秦白对董川和王七娃吩咐道:“路不好走,千万小心。到了后马上回信,如果有缺少的东西,可以就近买,也可以写到信上。”
这次去浮山所,董川和王七娃共带了八十几人、十几辆车和五百两银子。除了有几户是这次全家入门的流民家庭外,其他大部分是刚刚痊愈的人。而且都比较老实,有痞子习气的全都被剔除在外。
“省得,白二哥。”董川答应道,“学生到了后,会安排他们加紧干活。”
秦白微笑着点点头:“也不用那么急。这些人的病才刚好,还要赶路住在野外,一开始就别安排太重的活。主要是造房子,先要有住人的地方。开荒可以安排到以后。七娃,所有的男丁还要接受训练,训练量可以减少,但天天都不能缺。我最担心的并不是能否落脚,而是你们的安全。真有不对,你们就及时逃。人保住就好,地方总在那儿。”
虽然秦白并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但这是第一批人,去的又是个陌生地方,小心点肯定没错。
王七娃老老实实的点点头。董川却似乎有心事,看了秦白一眼:“白二哥,如学生不在,账目之事忙得过来吗?是否每月回来一趟?学生不怕辛苦。”
秦白立刻明白了董川的意思。董川肯定以为自己和王七娃被排挤出了核心圈子,担心自己的地位有所下降。王七娃还朦朦胧胧不怎么懂,可是董川就比较敏感了。
确实如此,之所以挑选董川和王七娃,就是因为他们在武力上帮不上什么忙。可是浮山所这条退路却相当重要,并不是别人以为的那样,仅仅就是一个后手,而是未来将全部搬迁到那里。
因此秦白就安慰道:“小董、七娃,安心做事,我不会让听话的弟兄吃亏。想想半年前,我就是个扛包的苦力,半年后,靠着弟兄们打下了这个局面。未来究竟会走到哪一步?你不知道,我其实也不知道,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可我不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人,我希望弟兄们以后都是家有良田、子孙满堂。但要做到这点,不能光靠我一个人,勇胜是我的,同样也是你们这些弟兄的。所以许多事你们要努力去做,更要主动去做。我也想手下的弟兄个个都是关二爷、张三爷个个都是诸葛先生,可那个不可能。因此用心就好,忠心听话就好。”
听了这一番鸡汤,王七娃显得很激动。然而董川依然有些犹豫。于是秦白就微笑道:“这样,小董,你先去几个月,等那里的事有了眉目,我再派人换你。”
……
一番话后,总算暂时宽慰了董川。半月后,董川派人回信,浮山所那里的情况与郭可道说的差不多,他们已经在山谷里落脚。于是秦白又马上送走了第二批110多人。
而此时的井家庄谣言纷纷,都在传播着盐帮的各种消息。真假难辨,不过能判断出争斗十分惨烈。对面的东三坊同样差不多完全空了,盐帮出动了几乎所有的好手。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次盐帮是否会像以往那样保住地盘?还是会一败涂地,迎来改朝换代?
不过秦白挺喜欢这样的谣言,起码能躲在谣言背后,可以不引人注目的壮大。因此在整个正月里,他共卖出去了四千多箱。二月还未结束,现在已经上涨到六千多箱。大批的收入不断流入,支持住了同样大笔的投入。此外,丰隆钱铺终于答应无息借贷四千两半年,使得秦白的手头终于不再紧张。
井家庄也同样是一片祥和,在银钩赌坊的旧址上,新的赌坊正在修建。而丁庆凡身后跟随着十多人,从自己的诊铺门口走过,望了一眼紧闭的大门,摇摇头,接着来到了秦白所在的东二坊……
“……白二,小女可在否?”
“哦,丁伯父,我让瑶儿马上出来。”秦白并未发觉丁庆凡的态度有些冰冷,他表现的很热情。
“慢着!白二,能否先听在下几言?”
秦白终于发现有些不对劲,笑容微收:“丁伯父,洗耳恭听。”
“在下有位世交,两家向来是秦晋之好。小女早已经许配人家,可现在这样,未出阁的姑娘留在你这里,有损清誉,让在下又如何向小女的夫家交代呢?”
秦白心中纳闷,难道这还能怪我吗?如果丁瑶已经订婚,那就嫁过去好了。至于以前的事,责任也应该在你这个烂赌鬼身上啊?秦白脸上已经完全没有笑容:“丁伯父,事急从权,你不该让我负责吧?”
想了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能让丁瑶难做人。也没必要破坏丁瑶的一段好姻缘。秦白忍住心中的火气,放缓语气:“丁伯父,您放心。瑶儿之事,我会让人缄口,绝不会传出什么不好的事。而瑶儿在我这里也一直敬如宾客,从来是以礼相待。您如果不信,可以当面问她。”
丁庆凡逃走后,为了躲避赌债,就逃到了同年黄举人那里,银钩赌坊的势力再大,也不敢随便得罪一位本地举人。
然而寄人篱下,总不是长久办法。于是见到黄举人夫人新丧,丁庆凡就有了主意,想把丁瑶许配给黄举人作为续弦,怎么说也是位举人正妻,并且还能通过黄举人解决自己的赌债。
而那位黄举人的年龄比丁庆凡还要大,有这样一枝梨花压海棠的机会,肯定就会心动。不过面子功夫总是要的,毕竟辈分不怎么对。接着就是一番半推半就,最后在丁庆凡强烈的要求下,才很勉强、很窃喜的定下了这门亲事。
黄举人家是那种比较传统的耕读世家,与井家庄这里没什么来往。再加上消息蔽塞,他们俩就根本不知道井家庄之后发生的事。
而且“演戏”的时间拖得比较久,一来二去,就拖到了年后。然而正当黄举人准备派人去银钩赌坊,还清赌债的时候,丁庆凡却突然接到了丁瑶的信,于是他立刻领着黄家派出的管事家丁,一同回到了井家庄。
第164章情难自控
见到秦白,丁庆凡很有那种心理优势,甚至连他身后的那位黄管事也同样是居高临下。一般的江湖人绝不敢得罪读书人,尤其是本地的举人老爷。而且以前也根本没听说过秦白有什么事迹,因此秦白的热情,就给了丁庆凡和黄管家一个错觉,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盛气凌人。
“废话少说。请小女出来吧!”此时面对秦白,丁庆凡就是越看越觉得厌恶。丁瑶的名声上有了“瑕疵”,万一黄举人退货呢?就算不退货,也有可能降低彩礼。
而且丁庆凡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这年代所说的门当户对,并不包括年龄,或者说,年龄因素并不怎么关键。大个几十岁或者做续弦,也不会引起非议。毕竟丁瑶一嫁过去,就立刻成为了黄家的当家主母。
秦白心中大骂,自己好不容易做件好事,居然就遇上了白眼狼?不过也没必要做口舌之争,反正丁瑶回去后,以后也应该不会有什么来往。
“来人啊!叫……”秦白高声喊道,同时从座位上站起,准备离开。特么的都早些给我滚!看到这王八蛋就忍不住拳头痒。
然而话音未落,就见到丁瑶从内屋冲出。她脸上已经挂满泪,死死盯着秦白的脸,脸上神色复杂。其实刚才听到自己父亲过来接自己,丁瑶就兴冲冲的走了出来。可是在后面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她是越听越感觉伤心,终于忍不住热泪滚滚。
此前丁瑶天天盼着自己的父亲丁庆凡快点来,把自己接回家,然后再风风光光的嫁给秦白。
可现在丁瑶万分后悔丁庆凡的到来,可能今天一走,今后就再也不能相见。
尤其让她伤心的是,自己的心爱人居然怕了丁庆凡读书人身份。根本没有丝毫的争取,已经答应把自己送走。
颤抖着声音,丁瑶询问丁庆凡:“爹,能否告诉女儿要嫁给何人?”
“……就是你黄……家,他们家书香门第,该是门好姻缘。”丁庆凡多少还是要脸的,没直接说嫁给的就是“你黄伯父”。
可这时身后的黄管家及时神补刀:“丁小姐,与您秦晋之好的是我家老爷!”刚才听到秦白直接称呼丁瑶为“瑶儿”,又见到丁瑶现在的表情,黄管家已经猜测两人之间可能有私情,因此立刻出头,要把这门亲事钉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