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草(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0


……
此时,东二坊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开山门,从正月初八开始,连续三天,只要上门,照单全收!
这时就出来了几人,把排在前面的那几十人领入坊内。来到秦白所住的院子外,指挥着排成几行,接着就让他们面对院子跪下磕头。接连磕了三个头后,迅速的安排这些人到边上登记。
根本没有宣布帮规,也没什么隆重的仪式,整个过程简单的令人发指。不过让那些入门的人印象深刻的是。登记完毕后,立刻安排到边上的屋子,十人一桌,每人面前一碗酒一大块肉,桌子中央摆放着一筐面饼、一罐酱、一篮大葱,随便敞开吃!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流程,门外的人依然是越聚越多!
院子里,同样坐满了来观礼的宾客,他们纷纷在闲聊:“艹!今天来的不会少于一千吧?连续三天?那不是二、三千?那么多张口,白二有地盘养吗?”
“不是年前他入了商会,当众发誓,绝不会主动开战?”
“屁!现在实力大涨,又有那么多人需要安置,不开战咋养活?这年头的发誓还不如放屁呢。”
“呵呵,你们不用担心。我进来之前看过,里面身强力壮的十个也没一个,都是来充数混吃喝的,这白二居然还真的按规矩来啊?来者不拒?真有趣,那些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女人孩子?他们勇胜准备开善堂吗?”
“诶,这倒也是。上次附近开山门应该是在十年前吧?”
“十二年前,青州信义会。”
“对对。那次也没现在这样的声势。”
“呵呵,你知道些啥?我说还是白二太老实,老老实实按着老规矩来。信义会那次都是事先挑好的,不合格的他们早就安排人手拦下了呢。就算有漏网的上门,那也是当众收下,过几天好言好语劝走。真以为是来者不拒吗?”
“诶,那白二会不会也这么干?”
“会不会我不知道,但声势已经闹大了,收场就不会好收。现在背后等着看笑话的多了。也许就等着白二名声扫地,他们就动手呢。”
“啊?真有那事?”
“反正你等着瞧吧!记得年前衙门徭役的事吗?”
“不是已经解决了吗?官府换了两个人?”
“呵呵,解决?听说当时是衙门里的包爷点的名,可后来包爷根本没有赔礼打招呼,也不知道指使包爷的是谁。你自个儿说说,白二会忍下这口气吗?咱再退一步,就算白二忍气吞声,包爷和他背后的人就会善罢甘休吗?”
“嗯嗯,这倒也是!”
第148章天下(二)
莱州城贺府。
整理着桌上一张张的房契、地契,云曦笑容满面,仿佛像是摆弄着心爱的玩具。她突然抬头吩咐:“既然沈家那么懂事,那咱们贺府也不能落个欺负乡邻的坏名声。安排人去寿光,再送他们沈家一个三百亩左右的庄子。还有,三叔取妾的彩礼加倍。也不能落了沈家那个小丫头的脸面。”
当听说秦白打退了几百响马的消息后,仿佛像是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早已经胆战心惊的沈家终于彻底被吓破胆。
不再犹豫,沈家就彻底认输,不敢再留在井家庄,把所有的产业都卖给了贺府,并且送上家中仅10岁的女儿,求着成为了贺文贤的小妾。还搬离了莱州府,回到自己的寿光老家。
出乎意料有人的输诚,并且这还是井家庄第一个投降的家族,云曦大喜,因此也没为难沈家,给的价格甚至比市价还高一成,并且还答应善待那个沈家姑娘和那些留下的管事工匠。
然而云曦突然想到,当时登门的时候,那个沈家家主态度很奇怪,他反复哀求,求着贺府一定要保证,绝不能秋后算账?这就让云曦有点纳闷:“娉儿,我看沈家好像吓破了胆?知道是啥事吗?”
雨娉、雨婷并排坐在小板凳上,一边说笑,一边依着绣样在绣花。听到云曦问话,她抬头笑答:“小姐,不是说过了吗?就是那个白二。”
云曦一拍额头:“瞧我的记性,忙昏头了。”其实这一阵是忙着府里过年,根本没关心这样的小事。
雨婷立刻笑着拆穿:“当时说的时候,小姐不是嫌弃江湖上的事太脏,不想继续听吗?”
云曦虎起脸,立刻反击:“我记起来了,当时还不是你说的?咱们姑娘家家的最讨厌这些打打杀杀。”
嬉笑声中,云曦突然想道:“那个白二倒是给了我惊喜。还没用这把刀呢,沈家就举手投降了。嗯,我该赏他。诶,把他收进府里,再给他配个娘子?让他老老实实为咱们卖命。婷儿,你不是喜欢嫁人吗?送给你咋样?”
“小姐……诶呦!都怪小姐,婷儿都扎到手了。”
云曦和雨娉全都笑成一团……
……
此时的京城,皇宫内外一片过年的喜庆。今日暖阳高照,年轻的万历皇帝正陪着新入宫的郑贵妃在御花园游玩,郑贵妃活泼的犹如蝴蝶般在嬉笑娇嗔,让万历甚至都忘记了脚疾疼痛,含笑一直陪伴。
突然发现万历脚步蹒跚,郑贵妃立刻心疼的眼中冒出水雾,她连忙扶住,嗔怪不已:“陛下,您也不知道保重龙体,快请御医!真急死臣妾,这么让人不省心!”
跟随的太监宫女全都吓了一跳,后宫中,敢这么对皇上说话的,也只有眼前的这位郑娘娘了。然而万历对郑贵妃那些冒犯的话根本就不在意,甚至流露出溺爱的表情,挥挥手让太监不要大惊小怪:“爱妃,歇息片刻就好。无需多事!”
在后宫佳丽中,郑贵妃长的并不算漂亮。然而她本性烂漫,与万历的相处就犹如寻常夫妻,给予了帝王最为缺少的爱。
在郑贵妃的搀扶下,他们在御花园高处的亭子中坐下。郑贵妃依然在碎嘴责怪,而万历同样是傻笑享受。万历突然想起自己的少儿时光,母亲李太后,老师首辅张居正,还有大伴冯保,留下的印象只有严厉,甚至严厉的让人窒息。每日都是心惊胆战、夜不能寐,刻苦的完全回忆不起童年乐趣。
想起亲政后,已经被抄家发配的张先生全家,又想起已经被贬到南京的冯伴伴,万历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快意,可又有一丝茫然:“朕这么做,做错了吗?”
望着皇宫外,万历胸中豪气顿升:“朕定会让这大明江山四海升平!”
“知道陛下是明君。可也要听话,要爱惜身子。”
听着耳旁的唠叨,万历大笑。不知不觉,两人并肩坐着,头慢慢的靠在一起。时间似乎已经变得永恒,仿佛定格在这一刻。
“爱妃,朕会听你的话的。”
“陛下,臣妾真的喜欢。臣妾想与陛下一直这样平平安安。”
“嗯嗯。”
“……”
……
而在皇宫角落,一前一后走着两个太监。前面一个老者服饰品级很高,他名叫韩康,刚入司礼监,成为了内相。韩康正和身后那位打杂小太监在说话:“陈大,你年年有这份心,老夫肯定会记得。但好像听说你和长寿宫的安福在闹别扭?安福是陈公公的义子,老夫也不敢得罪。现在已经传话到老夫耳中,你说该如何解决?”
那位打杂小太监正是秦白、秦高的大哥陈太。当时陈太是被路过的一位出宫的太监看中,卖身得的钱留给了秦白、秦高,自身净身入了宫。本以为回到京城后,可能有办法找到自己的父亲,可万万没想到,那老太监回京不久就撒手归西,陈太一下子就没了靠山,一直留在宫中打杂,连出宫的机会也没有。甚至名字都改成陈大。宫中习惯,一般的称呼就是小安子、小福子什么的,总不能叫陈太为太子吧(为了方便,以后文中就用陈大)?
陈大心中苦笑,自己还真够倒霉的。其实太监无后,一般就会比较贪财,但也特别重视亲情。而把陈大带入宫的那个老太监,之所以会买下,主要是一眼看中,把陈大收为义子来扶养,同样希望自己老了后,陈大也能够养老送终。
然而谁也没想到,那老太监回宫就突然嗝屁了。还没把陈大安排好,身边也没留下什么钱,于是年幼的陈大一下子就没了方向。幸好他还算比较机灵,把老太监剩下的所有钱全部献给了韩康,又成为了韩康的义子,这才没有彻底堕落到角落,留下了最后一线希望。
当然,当时的宫中,那是大太监冯保一手遮天的年代,韩康是在冷衙门,为人又比较贪财,因此才会来者不拒,同样也收了不少陈大那样的义子。
第149章天下(三)
宫中有着宫中的规矩,一般来说,没有结拜兄弟什么的,防止相互勾结,蒙蔽皇帝。而派系就是这样的“父子传承”,因此收义子的风气就很流行。
然而韩康那么多的义子,陈大可以说是排在末尾的那一个。一来没前途。明朝能进司礼监或者二十四监高品太监的,一般都要求内书房出身,就像官员的正途出身是进士一样。而陈大入宫时根本没被安排进入内书房,一直在打杂,因此未来根本就不可能有光明前途。
二来曾经改换门庭过。别看宫斗是尔虞我诈,根本就没有下限。但口碑依然很重要,尤其是太监特别重视亲情。因此陈大另拜干爹的行为很令人不齿。
因此等到万历亲政,韩康一步登天进了司礼监后,虽然对陈大的态度依然不远不近,但起码能混个平安。毕竟每年陈大的孝敬问安礼数不缺,总是有那么一份关系在的。
然而在一个月前,有两颗寂寞的心走在一起,陈大与一位宫女拜了对食。没想到那宫女另有一位追求者,就是那个名叫安福的小太监。这一来,就……争风吃醋了。
而安福的干爹陈公公,他在司礼监的排名就比韩康高。尤其是他们的“父子关系”关系密切,与韩康陈大名义上的那种完全不同,于是韩康就根本不想惹这样的麻烦,暗示陈大能知趣,自动退出,反正就是些虚凤假凰的假玩意。
垂头丧气的回到自己所住的屋子,屋里等候着一位宫女。她着急的迎上前:“陈郎,干爹怎么说?”
握住那宫女的手,陈大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芸娘,护不住你,我情愿去死!这宫中留不下了,干爹根本不管,安福那个王八蛋早晚会下手。我身边还存着五十两银子,想办法出宫一次,一定要找份差事,远远的离开。以后有了前程,再与你白头偕老。”
“嗯。”芸娘心酸的落下泪,却温柔的靠在陈大身上,“陈郎,我会等你。咦?找差事?钱哪儿来?”
陈大一咬牙,眼神凶恶:“借京债!”
“啊?”
……
皇宫外的英国公府中,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英国公是在京勋贵中排位第一,因此今日设宴,勋贵几乎人人到场。
几位勋哥无心歌舞,在一旁窃窃私语:“临清那边实在无能,去了近六百带刀的汉子,还落得一败涂地?”
“好了。起码每月能有1500箱,咱们每家都能分不少。临清那边还是有功,就毋须苛求啦!”
“1500箱怎么够?我就不信,你们几家就没人求上门。哪里都是交情,哪里也都是得罪人。到底给谁不给睡?咱们哪家都得罪不起。还不如想办法把那刁民抓了,都不用找罪名,他养那么多人就能按上个造反。只要问出那火柴的方子,那以后就是我们几家的。”
“呵呵,你还是军汉脾气,边关的寒风还没吃够?真逼的那刁民一拍两散,其他不说,每月送进宫的定要保证,万一断了几个月,难道你去向陛下解释?”
“我不就是那么一说吗?反正1500箱太少。我就不信真的油盐不进,那刁民就真的不怕死?”
“诶,千万别莽撞。要多几箱可以去私下谈。私下用手段也可以。千万别大动干戈,你以为就没有有心人?现在这京城内外,到处打听这火柴哪儿来的人有多少?真以为别家就没有手段?早晚会找到那刁民那里!”
“啊?那该怎么办?”
“所以说,捏在咱们手中是对的!但要讲究个手段!还有,各自都管住府里的人!你们在自己府里也要管好自己的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