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70

  
  第170章
反向求援
  
  等到秦良玉的军队退回大营以后,纳穆泰、图尔格和汤古岱都为刚才堵城门的事,捏了一把冷汗。和后金军轻视火铳的威力不同的是,所有的后金军将领,都把火炮看成了神器。
  今天为了堵城门,后金军伤亡了一百多名兵丁,再加上城墙上被火铳打死打伤的,就有小二百人。而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那些被火器所伤的兵丁,也有很大概率最终死亡的。
  虽然今天死伤的基本上都是蒙古兵和投降的明军,镶蓝旗的旗丁并不多。但是现在整个滦州城内,满打满算就是三千名不到的后金军。
  除此之外,滦州城内除了留有几百名年青女子归后金军淫乐以外,其他的人都被杀害掠夺走了。所以现在城内连想抓个壮丁都没有地方抓去。
  而在今天攻打城门的战斗中,后金军也只射死了几个砍吊桥铁链的白杆兵,双方的伤亡比率是十分悬殊的。如果就这么打下去,也不用秦良玉的军队攻城了,只要打上十几、二十天,城内的后金军也都要给消耗殆尽了。
  因此,图尔格对纳穆泰说道:“我们就这么被动挨打可不行。就算是国族儿郎勇猛,可以以一当十,可是汉人百倍于我。就是耗也把我们都给耗死了。而今天明军的这支白杆兵,又丝毫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来,还有火炮,这仗可绝对难打啊!”
  汤古岱接着说道:“就是!我们是不是到贝勒爷那儿讨个主意。要打,就让贝勒爷派过来援军,我们好好地和明军打上一场野战;要撤走,我们也可以早作安排嘛。”
  纳穆泰听了以后点了点头,说道:“我立刻派人到永平城,向贝勒爷说说这里的情况,讨个主意回来。不过,你们也要看牢那些兵丁,尤其是那些投降的明军。你们再找些心腹说一下,让他们都把马匹集中在北城门,万一抵挡不住,就把我们的人马撤回永平城去。”
  图尔格和汤古岱都答应了下来。他们知道万一撤军,这城中的马匹,也只能够带上自己镶蓝旗的旗丁和蒙古军,那些投降的明军就肯定会被抛弃了。
  而第二天,在秦良玉的指挥下,军队开始攻城。说是攻城,其实都是在做一些土木工程。秦良玉告诉吴世恭:“这打仗,尤其是攻城,都是慢工出细活的。只有在民夫做了大量的活以后,才能够保障攻城部队的安全,还方便攻打城池。有的时候,攻打一个城池,需要用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首先,那些民夫依然绕着城门,挖了两道U字形的壕沟,接着,他们在撸车和撸车后面火铳手的掩护下,开始截断护城河里的河水,并且填埋起护城河。还有平整可以让冲车通过的道路等。
  当然,在填埋护城河的过程中,在后金军弓箭的射击下,那些民夫被射死射伤了不少。当然,城墙上射箭的那些后金军也被火铳射死射伤了不少。
  在这个过程中,也当然有些民夫忍不住死亡的威胁转身逃跑,可都被白杆兵派出去的督战队给砍了脑袋。因此,虽然看起来双方的伤亡可能是秦良玉的大很多,可是秦良玉死的都是些民夫,兵丁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伤亡了。
  而大营内也有一批民夫,他们在白杆兵所携带的工匠的指导下,也加紧建造着冲车和云梯,准备着攻打滦州城的工具。
  这个过程说起来也就几句话,可是干起活来,却足足花去了二十几天的功夫。而这段时间里,滦州城的后金军也没有闲着。虽然他们看到了攻城部队没有什么破绽,而放弃了出城野战的打算。可是后金军依然在一个夜晚,派出了一支部队去劫营。
  不过在那天晚上,他们看到了秦良玉的大营那种模样以后,他们立刻就绝望了。连试着攻打一下大营的举动都没有做,这些后金军就灰溜溜地回到了滦州城。
  吴世恭一直在秦良玉身边学习着古代传统方法攻打城池的准备工作。心中有些感叹:“一直以为在古代传统的攻城中,就是爬爬云梯、扔扔石块、箭枝乱飞和城头厮杀了。没想到在攻城前,还要做这么多的土木工程。这古代攻城的兵丁看起来要首先学会做一个工兵啊!”
  吴世恭的感叹没有错。在明朝的时候,不光是攻城的时候,在行军的时候,军队过河和扎营也要做大量的土木工程。再说,在明朝又没有什么机械来帮忙,所以要在明朝做一个合格的兵丁,首先就要做一个合格的工兵。
  再加上,明朝的战斗基本上都是面对面的搏杀,兵丁消耗的体力是相当大的,而这些兵丁又需要体力来做土木工程,因此,对兵丁的身体要求也是特别高的。
  而明朝的军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民间征集了大量的青壮民夫来做这些土木工程。虽然这种做法让兵丁得到了很好的休息,但是却造成了兵丁不肯,也不会做这些土木工程,所以万一发生了征集不到民夫的情况,一遇上偷袭,往往会发生整支明军大败的情况。
  还有一个后遗症,因为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征集民夫,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强行抓捕。这样抓过来的民夫,不光要做土木工程,还往往在军队中要起到炮灰的作用。
  因此,明军在内线作战的时候,根本就得不到地方老百姓的任何支持。在这些老百姓的眼里,明军和敌军也都是一丘之貉,最多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样一来,明军在内线的作战,就白白地失去了地利和人和这两大获胜的因素。
  而秦良玉这次攻城的目的,是要攻下这滦州城,并不要求要杀死多少后金军。因此,秦良玉也只是在滦州城的其它三面,安排了一些兵丁监视,自己的主力军队重点攻打滦州城的南城墙。因此,滦州城和永平城的交通信息并没有被阻断。
  而就在秦良玉要攻城的前夜,后面明军主力的统帅祖大寿派来了信使,他告诉秦良玉:祖大寿离滦州城还只有五天的路程了。而且明军主力还带着六门红衣大炮。让秦良玉等到明军主力到达的时候,用红衣大炮轰开滦州城后,大家再一同攻城。
  接到这个消息以后,秦良玉也十分高兴。秦良玉并不是一个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把自己的兵丁当成草芥的人。虽然有了祖大寿来分功,但是现在有了红衣大炮,秦良玉的兵丁,损失肯定会小很多。于是,秦良玉就按兵不动,等着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的到来。
  而这时候在永平城的阿敏,已经接到了滦州城的纳穆泰报来的消息。另外阿敏又接到了后金军的探子报过来的消息,后面的明军主力带着红衣大炮向着滦州城开进。于是,阿敏就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
  阿敏一方面给滦州城送过去了一批缴获的明军守城武器,让纳穆泰尽力守住滦州城;另一方面阿敏带着后金军的主力四千多人,去阻击明军的主力。阿敏是这么想的,没有了红衣大炮,光靠明军先锋的秦良玉军队,是很难攻下滦州城的。
  祖大寿的明军主力,因为要运送红衣大炮,所以行军的速度就很慢。当他们遇上了阿敏率领的后金军的时候,整支军队就完全停了下来。
  祖大寿并没有兴趣和后金军决战,因为祖大寿已经在辽东的军将中,升到了最高的位置,如果再有功劳,也无非再加个虚衔或者将军号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祖大寿的作战思想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再说祖大寿也明白自己之所以在袁崇焕被抓捕以后,朝廷反而来安抚自己,那原因就是自己还掌握着最大一部分的辽东铁骑。
  而阿敏的目的也只是阻碍明军主力的前行,也没有兴趣和明军决战。再说,加上民夫以后,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有三万多人,看起来声势浩大,所以阿敏并没有把握把这支明军打败。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可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到底在朝廷和孙承宗的命令下,明军主力还是要尽快赶到滦州城的。
  于是,祖大寿就让军队抱成团,把红衣大炮放在队伍中间保护起来,强行向着滦州城开进。可军队就这么一行动,那些民夫和已经溃败过一次的山西山东军队就露出了破绽。
  阿敏见势就立刻命令后金军向着明军主力薄弱的地方发动进攻。又一次把民夫和山西山东军队打了一个溃散。但是辽东铁骑确实战斗力也很强,他们见到后金军冲锋以后,集合起辽东铁骑,向着后金军进行了一次反冲锋。
  因为双方都不肯进行死战,所以在小小交手了一番以后,都各自撤退了。不过这样一来,明军虽然防止了完全溃败的后果,基本上保证了主力的完整,但是,也不敢再向着滦州城前行了。而阿敏率领的后金军也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
  祖大寿率领着明军主力向后退去,并且立刻派出信使到秦良玉那儿,请求秦良玉派出军队来接应,然后一同再开往滦州城。
  当那个信使把祖大寿的请求禀告给秦良玉以后,秦良玉大帐内的武官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尤其是秦良玉,她戎马了大半辈子,还从来就没有碰到过这种前方支援后方,先锋支援主力的诡异的情况。所以秦良玉断然拒绝了祖大寿反向支援的请求。
  秦良玉不顾着还跪在地上的那位信使,立刻向大帐中的武官们下令:“准备一下,明天立刻攻打滦州城。”
  接着,秦良玉对那位信使说道:“回去告诉祖总兵,本官这里攻打滦州城,就是最好的救援你们的方法。”
  
  第171章
准备阻截援军
  
  在攻城的前夕,秦良玉把自己军队的分工安排了一下。安排完其他武官以后,她到了最后,就要求吴世恭把所有的撸车和火铳手都借给秦良玉攻城。还把书墨都借调到身边做了个顾问。
  而秦良玉安排给吴世恭的任务就是阻截后金军的援军。吴世恭将率领着余下的三百五十名步兵、和其他千户所抽调出来的九百名兵丁,还有吴世恭自己的所有的四百骑不到的骑兵,去阻截援军。
  白杆兵所有的骑兵将分成小队,向着四周侦察,防止后金军的援军的突袭。
  这下子,吴世恭手中的火铳,就只有了骑兵所有的一百五十把中型火铳了。而吴世恭将在离滦州城六、七里的地方列阵,防止有后金军突袭攻城的白杆兵。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当时阿敏的后金军主力不直接去救援滦州城,反而绕开了秦良玉的军队,去阻截骚扰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呢?
  这是因为后金军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那六门红衣大炮来攻打滦州城。再说,如果阿敏率领着后金军的主力和滦州城的后金军汇合,想要和秦良玉野战的话,秦良玉也绝对不会在自己劣势的情况下和后金军作战的。她一定会在探子发回消息以后,第一时间退回自己的大营。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些攻城的器具罢了。
  而用后金军的骑兵去攻打秦良玉坚固的大营,这想想也知道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到了那个时候,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带着六门红衣大炮上来了,不见得阿敏就缩到滦州城内,和纳穆泰的后金军一起接受红衣大炮炮弹的洗礼啊?那就打的是傻仗、笨仗了。
  第一天,秦良玉攻打滦州城的动作做的有些蜻蜓点水。她只是派出了几小队的白杆兵,扛着云梯,试探着进攻了几处城墙。而当后金军在城墙上刚要抵抗的时候,那些白杆兵就立刻退了回去,让躲在撸车后面的火铳手射击,以此来消耗后金军的兵力。
  秦良玉也观察着这一次次的试探,要找到城墙上防御的薄弱点。而后金军在几次吃亏以后,也都缩在城墙后面,轻易地不敢露头。只有在白杆兵登上云梯以后,才起身射箭、扔石块。而当后金军起身以后,他们往往又一次地被火铳射击。因此,后金军的防御做的是相当的艰难。
  而秦良玉并没有利用后金军的难过就发起了总攻。她只是一次次地消磨着后金军的兵力,打击着后金军的耐心。对秦良玉来说,在总攻发起之前,能够尽可能多的消耗后金军的兵力,打击后金军兵丁的心理,对于攻城的时候,减少白杆兵的伤亡是很有必要的。
  而吴世恭这一整天都是无所事事。他只是忙着训练着自己的兵丁。因为那九百名兵丁,虽然在长达两个月的行军途中,接受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但是,吴世恭还是利用最后一点儿的时间,让他们掌握住步兵防御骑兵的战术。
  吴世恭从自己的步兵中,抽出了一百五十人,把自己骑兵所有的火铳都安排给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临时的火铳手。这也是以往吴世恭要求每一位兵丁都掌握住火铳的射击技术的好处。
  当然,这些临时的火铳手,射击技术就不是那么熟练了。并且,这中型火铳的射程也只有五十步的距离,因此,吴世恭也不要求这些火铳手做什么三段射、五段射了。只要求他们齐射一轮火铳,能够有效的打稀薄后金军冲锋的骑兵阵形就可以了。
  吴世恭又把所有的步兵分成了两队,一队是由自己千户所剩下的那二百名步兵和其他千户所抽调出来的三百名兵丁,组成了一个方阵。由周巡来指挥。
  另一队是由余下的其他千户所抽调那六百名兵丁,组成一个方阵,由俞继来指挥。
  吴世恭自己则率领着所有的骑兵,在两个方阵后面压阵。
  吴世恭是这么想的,如果后金军的援军要冲击前面的方阵,那他肯定会冲击那个人数比较少的方阵。而这个方阵的前几排,都是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他们都接受了一年左右的军事训练,反而战斗力比较强。
  如果后金军的援军到来,先通过最前面的火铳手的射击,再通过方阵枪阵的阻碍,最后自己的骑兵再出击。这样起码就可以有效地拖延后金军的援军去滦州城。
  当然,吴世恭也不会放弃自己兵丁擅长防御的特长,他让手下的兵丁,砍伐了一些树木,做了一排木栅栏挡在方阵的前面。因为吴世恭所在的位置,是永平城方向到滦州城必经的一条大道上。可吴世恭就这么等了一天,却连个后金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第二天秦良玉依然是耐心地试探,吴世恭还是无聊地在等待。第三天还是如此。
  第三天的晚上,秦良玉召集了所有的武官命令道:“明日众将需努力,一鼓作气把滦州城拿下。”
  而就在这些天,滦州城已经被火铳又射死射伤一百多人了,这钝刀割肉的感觉,让后金军的每一名兵丁都感觉到难受之极。
  尤其是那些投降的明军,他们作为滦州城内第三等的兵丁,就理所当然地被安排在城墙的第一线。所以每天的伤亡也最大。要不是那些镶蓝旗的旗丁在他们身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他们已经早就溃散了。可就算是这样,这些投降的明军的士气,还是跌落到了低谷。
  而这时候,率领着后金军主力的阿敏,也不断得到了滦州城的战报。他根本没有想到,秦良玉会不顾明军的红衣大炮没有到达,而强行进攻滦州城。更令人不放心的是,滦州城内,后金军的伤亡是这么大,守住滦州城的希望也不怎么乐观。
  这就让阿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现在的阿敏再纠缠住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主力,那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他现在只有了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率领后金军主力去救援滦州城。可是如果那样做的话,后金军也会陷入前文所说的困境,被逼上来的明军主力用红衣大炮轰击,造成重大的伤亡。
  另一个就是:拖延住明军攻下滦州城的速度,阿敏率领后金军的主力回永平城,把永平城中,镶蓝旗搜刮的人口和财物运送到关外。
  阿敏仔细地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选择第二个选择。因为他估计,明军有了红衣大炮,永平四城是怎么也保不住了。失陷无非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话,就根本没必要让镶蓝旗的旗丁白白损失了。于是,阿敏立刻把巴都礼叫了过来。
  巴都礼上前,立刻向阿敏打了一个千,说道:“向贝勒爷请安,贝勒爷叫奴才有何事啊?”
  阿敏对巴都礼吩咐道:“你立刻带着三个牛录的兵马去救援滦州城。记着,如果有机会,能够冲击一下,打败那支明军最好。如果事不可为,你也要尽量地拖着明军,让我们有时间带着人口财物撤出永平城去。”
  巴都礼立刻回答道:“查!”
  到了第四天的早晨,秦良玉开始正式攻城。吴世恭也依然到达阻截后金军援军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巴都礼也率领着三个牛录,近七百骑的旗丁,出发去救援滦州城。
  
  第172章
血色城墙
  
  天一放亮,秦良玉就把军队开出了大营,到了滦州城的脚下,准备攻打这滦州城。一开始,秦良玉并没有动用冲车,还是象前几天那样,派出几小队白杆兵通过云梯去攻打城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