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70

  而智能小和尚正是一个父子僧。但是,和智能同辈的父子僧在少林寺还有十几个。智能虽然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几个,但是,优势却并不明显,竞争也十分得激烈。
  但是,智能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和尚,他在各个方面确实也很努力。他还想着做一个八零后的少林方丈呢。
  毫无疑问,见到了自己的徒弟有这么个想法。作为从小把智能抚养大的,和智能有着父子般感情的智能的师傅,肯定是要助自己的徒弟一臂之力的。
  智能的师傅就让智能给自己在官府中做官的好友去送信,让智能结交这些官府中人。而归德府的府尊正是智能师傅的好友之一。
  这种结交官府的做法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大有用处的。虽然官府并不能够指定少林寺方丈的人选,但是因为各朝各代的官府,对宗教场所的管理都很严格,所以,他们对寺庙的主持人选的确定,有着很巨大的影响力。就算是在现代,还是有个宗教局来管理寺庙的。
  而之后智能所遇到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我们也就不多说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的心中可能有些疑问:那智能既然出身于少林寺的,又是少林寺方丈的接班人之一,那他肯定是身怀一身的少林绝学的。那智能为什么不大展拳脚,把吴世恭他们胖揍一顿,然后轻功一飞,远走高飞呢?为什么还要乖乖得被绑了起来呢?
  智能确实是身怀少林绝学的,但他不动手的原因,首先当然是智能不想动手,他害怕自己万一一动手,那和吴世恭的误会就越结越深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都被武侠作品中,关于武学的夸张描写,影响得太深了。在现实中,武学并没有这么厉害。现在的智能赤手空拳,面对着一群手拿兵器的恶狼。如果他动手的话,那绝对就是在找死。智能毕竟是玩武侠的,而不是玩仙侠的。
  可吴世恭听到智能来自少林寺以后,他就愣住了。那少林寺简直是太有名气啦。全中国,无论男女老幼,几乎没有不知道少林寺的。不过,也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少林寺当成了一个武学门派,却很少有人记起来,少林寺也是一座佛教寺庙。吴世恭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吴世恭听了智能的话以后,他想起来少林寺确实是座寺庙。而吴世恭虽然刚才没有把心中的话讲出来,可是他还记着心中所想的“如果智能说的出一个我所知道的寺庙的话,我就叫他爷爷”这句话呢。
  恼羞成怒之下,吴世恭举起手,对着智能的光头就是一顿暴栗。一边打,吴世恭口中还一边骂着:“叫你来自少林寺,叫你来自少林寺。你少林寺的和尚不在嵩山好好待着,跑到我们河南来干什么。”
  吴世恭的手脚很重,打得智能的光头是一阵剧痛,智能疼的都已经说不出话来,眼泪都几乎要被打得掉下来了。
  智能的心中是十分地委屈,有种和尚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感觉。他在心中想道:“这军汉也太蛮横了。我们少林寺虽然是在嵩山,但是嵩山也明明就在河南好不好啊。”
  不要说,智能的光脑袋脆脆的,弹性十足,敲打起来的手感是相当的好,使得吴世恭是越打越起劲。
  可这时候,在一旁的邓启帆打抱不平了。他向吴世恭叫道:“这位将军你也太不讲理了一点了吧。你这个样子对我们,我们一定要到侯公和府尊大人面前评评理去。”
  被打搅了愉快游戏的吴世恭,立刻是火冒三丈。他抛开了那智能小和尚,一个箭步窜到了邓启帆面前。吴世恭现在的样子是十分地怕人,他身上的血迹还都没有完全擦干净呢,再加上他的那张虎着的脸,使得邓启帆不禁退了一小步。
  吴世恭比邓启帆高了大半个头,所以他就居高临下地向邓启帆吼道:“评什么理啊?我还没有审问过你呢。快说,你是哪门哪派的啊?”
  “学生是桐城派的。”
  吴世恭听了邓启帆的话是完全愣住了。他的心中,完全有一种被调戏的感觉。
  “嘿!难道今天这里风水特别好,要在这里召开武林大会啦?读书人就读书人吧,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桐城派来?就算是你是江湖中人,那做一副娘娘腔的读书人模样又是为了什么啊?”
  吴世恭顿时恶从胆边生,二话不说,就对着这个调戏自己的邓启帆是一顿暴打。一边打,吴世恭还一边叫着:“叫你是桐城派。叫你是读书人。今天老子就为被你祸害的武林美女报仇啦。”
  在现代的时候,吴世恭在看武侠小说的时候,特别痛恨那些做读书人打扮的江湖中人,这些人把那些吴世恭作为梦中情人的武林美女都给泡走了。而现在碰到了这个做读书人打扮的江湖中人——邓启帆,那吴世恭还不是乘机为他的梦中情人报仇啊。
  可是,邓启帆却一点儿也不象江湖中人,他的抗击打能力是十分地薄弱。当吴世恭“爆炒肺片”、“爆炒肝尖”、“爆炒腰花”以后,还没有等到吴世恭来个“爆炒大肠”呢,那邓启帆就蜷缩着躺在了地上。
  在地上的邓启帆,那就真的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啦。他在心里也十分委屈地喊道:“我到底是什么时候祸害过武林美女啊!”
  
  第114章
盛情邀请
  
  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薛永利带着几个护卫走了过来。他恰好听到吴世恭和邓启帆的对话。可还来不及拉吴世恭,吴世恭就把邓启帆给爆炒完了。
  薛永利连忙把吴世恭拉到一边,附在吴世恭的耳边悄悄地说道:“姑爷,那桐城派不是个江湖门派。它是个文人的门派,门派里都是以桐城人为主的读书人。”
  接着,薛永利就向吴世恭解释了一下桐城派的基本情况。当然,他也不能够说得十分清楚。因为,这些情况都是薛永利作为薛濂护卫首领时,旁听的零碎的内容。
  其实,桐城派在原来的历史上,是在明末清初时,是个极有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主要成员都是现代的安徽桐城人(明朝那时候并没有安徽省)。出了很多的散文大家。
  笔者记得最清楚的桐城派大家就是方苞。因为没有背出他写的《狱中杂记》,语文老师让我抄了二十遍。
  而那个邓启帆正是从桐城来到归德府,拜访求教侯恂的一位举人。那邓启帆正好丁忧,所以也不能够参加这一次的恩科。但是他的年纪还很年轻,抱着一副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因此,他就行万里路,来到了归德府拜访侯恂讨教求学。没想到也遇到了这次圣灵会的造反。
  而现在的吴世恭听完了薛永利的话,就算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内容,他也知道自己搞错了。吴世恭这时候就有些担心了。打余子琏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呢,自己的那份自辨书都还没有上呈到兵部,还不知道如何过这一关呢。
  这时候的吴世恭还抱着些侥幸,于是他就要再确定一下邓启帆的身份,他向躺在地上,缩成虾米状的邓启帆问道:“你真的是桐城派的?”
  邓启帆痛苦地点了点头,盯着吴世恭咬牙切齿地回答道:“我还是一个举人呢。”
  吴世恭这下子是彻底傻了眼了。其实,吴世恭早就看出来,那智能和邓启帆应该确实是归德府的府尊派出来的。他们应该没有说谎。否则的话,他们俩也不会乖乖地交出自己的兵器,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抵抗地就被自己的护卫捆绑住了。
  吴世恭之所以这么对待他们,有着一些话赶话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吴世恭在剿灭圣灵会乱民时的兴奋期这时候还没有过去呢。他就象他那匹战马一样,是人来疯了。说明确一点儿,就是吴世恭现在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可现在知道了自己又打了一个举人的时候,吴世恭是彻底烦恼了起来。吴世恭在心中是大骂自己倒霉。余子琏事件还没有过去,现在自己又惹上了邓启帆事件了。
  现在的吴世恭,已经被他的小老婆李馨扫过盲了,知道在大明朝,那士子集团有着多么恐怖的影响力了。而看看现在那邓启帆的样子,他肯定也是个有仇报仇的人。让邓启帆就这么原谅自己,不去对侯恂和归德府的府尊告状,那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那现在该如何处理这个邓启帆呢,难道放他回归德府城,向侯恂和归德府的府尊去告状吗?那自己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吴世恭是束手无措,他烦恼地用手抓了抓头皮。可还没有等到他想出什么办法来,只听到在一旁负责警戒的骑兵大声叫道:“姑爷,归德府城的方向,又过来一队人马来。”
  那侯恂和归德府的府尊派出了智能和邓启帆以后没多久,就接到了手下的兵丁的报告。原来,那赵铭老头遗留在乡间的一些,赵铭老头手下的武官,得到了归德府城告急的消息以后,终于把队伍集合起来回到了归德府城。
  而且,他们并不是空手回来的。他们在城外,抓住了十几个乱民。圣灵会乱民大营炸开了以后,那些乱民因为主要都是开封府和汝宁府的人,所以基本上都向自己家乡的方向逃跑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向齐县令那个县城的方向逃跑的。
  只有极少数昏了头的乱民,是向着归德府城这个方向跑的。而回来的那支队伍,正好碰到了几十个这样乱窜的乱民。回来的队伍也有几百人,他们当然也有胆子上前威吓一下。没想到那些乱民已经被吓破了胆,除了有些乱民向两旁边逃跑走了以外,有十几个乱民就这么投降了。
  侯恂和归德府的府尊立刻让人把这些俘虏的乱民带过来,详细地询问了情况以后,他们终于知道:有那么一支官军,杀入了乱民的大营,把圣灵会的头目给杀了。所以,群龙无首之下,这些圣灵会乱民就这么四散逃跑了。
  既然知道了情况,那么归德府城就一定要派个官员去看一看,并且接待一下友军。可这差事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啊。除了归德府的一位推官自告奋勇地挺身而出以外,还得派一位武官和一些护送的兵丁啊。
  当侯恂的目光对准赵铭老头时,那赵铭老头是退无可退,他索性也就自告奋勇了。接着,打开了归德府的城门以后,那个推官和赵铭老头,带着赵铭老头的五十几名亲兵,骑着马,也向着吴世恭的方向过来了。
  知道有人来,吴世恭立刻下令道:“快把他们俩堵上嘴,塞到马车里,赶快拉走。”吴世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先把智能和邓启帆抓回千户所堡垒里再说了。
  两队人远远地看见,在摸清情况以前,谁都不敢靠近。赵铭老头就派了个亲兵,到吴世恭这边来联络一下。
  没想到那个亲兵,吴世恭认识,就是送吴世恭到千户所去的那个导游老亲兵。那老亲兵见到了吴世恭以后,就向赵铭老头那里招呼了一下,那个推官和赵铭老头一行人才靠近了吴世恭这里。
  双方见面以后,当然都是先行礼。那个推官行礼以后,习惯性地向四周看了一下情况,恰好看到了被赶走的那十几辆马车。其中的一辆马车好象其中还有着些动静。
  那个推官的性子是比较地顶真,就指着那辆马车问吴世恭道:“吴千户,那辆马车上,好象装着人啊。”
  吴世恭看了那辆马车一眼,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回答道:“哦!这马车上装着两位迷路的女子。本官看她们十分的可怜,就象两头迷路的羔羊一样,就用马车送她们回家了。阿门。”
  什么门的那个推官不知道,可听吴世恭话里的意思:好象是吴世恭抓了两个女子回去。那个推官瞪大了眼睛,刚想再说些什么。
  在一旁察言观色的赵铭老头急忙打圆场道:“少年英雄真风流啊!”说完以后,赵铭老头向那个推官连着挤了挤眼。
  吴世恭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抓几个民间的女子回去,那又是什么大事情呢?接到了赵铭老头的示意,那个推官也反应了过来。
  于是,双方立刻是一团和气。当那个推官和赵铭老头知道了吴世恭他们,已经把圣灵会的大首领给踩死了,并且缴获了“大宋国”的御玺和龙袍时,立刻是大喜过望。因为这就是扎扎实实的大功劳啊。
  他们盛情地邀请吴世恭到归德府城去坐一坐。吴世恭是连连推辞。他的心中惦记着那些缴获的物资呢,就想尽快地把这些物资运回千户所堡垒中去。
  可那个推官和赵铭老头怎么肯放吴世恭离开呢?难道这个大功劳就这么给吴世恭独吞了吗?他们还想着分润一些功劳呢。
  在百般邀请之下,吴世恭只好无奈地答应了下来。他让薛永利带着一百五十名骑兵押送着这些物资回去。
  而那个推官和赵铭老头也安排着自己的亲兵,把粘在地上那不成样子的牟大法师的尸体给剥了下来。
  接着,双方就合在一起,向着归德府城走去。
  
  第115章
长吁短叹
  
  当吴世恭他们来到归德府城的时候,归德府城的城门还没有开。可是当归德府城楼上的人看到了吴世恭他们的到来时,立刻就大开城门。侯恂、归德府的府尊和肖公公带领着归德府的一群大小官员迎了过来。
  吴世恭、赵铭老头和那个推官也连忙下马,小跑着迎了上去。
  归德府所有官员的目光都对着吴世恭,走在最前面的侯恂,看到吴世恭以后是眼前一亮。这时候的吴世恭,身上还隐隐有着一些血迹,上身的衣服也就是胡乱扎了一下,露出身上条条块块的肌肉。
  看到了吴世恭这个样子,侯恂的眼光就那个了。他捋着长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甚至有些垂涎欲滴的笑容。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都猜出来了,你们确实都猜得没错。是的,那个侯恂的性取向是异于常人的。说的明白一点儿,他就是个双性恋。
  在明朝,士大夫阶层中,喜欢相公和娈童的比例是相当得高。可是在当时的士大夫眼里,这种爱好并不是一种让人难于启齿的行为,反而是一种风雅事,是值得夸耀的事。
  这种情况让笔者都有些奇怪,后来,笔者想了想,在现代娱乐明星之中,有这种爱好的明星也远远高于常人比例,笔者就对这种行为有了这么一种猜测。
  是不是他们得到美女太容易了,把美女都玩腻了。所以,就要换换口味玩玩男人了呢?
  这不禁让笔者都有些十分羡慕。如果笔者有那么一天,那就让我玩……都玩腻了吧。不过,玩男人也就算了吧。
  那侯恂也是如此,不过他的口味更加得奇特,他不怎么喜欢俊秀的相公和娈童,他喜欢有着阳刚之气的男人,雄性气息特别浓厚的男人,特别是那些武人。
  当侯恂看到了吴世恭以后,他就立刻象张国荣看到了唐唐哥一样难以自拔。激起了他心中强烈得征服欲望。以致于,他把吴世恭以前得罪过侯家的事都抛在脑后了。
  吴世恭来到这群官员面前,在那个推官的介绍下,就要一一行礼。可是因为吴世恭的官职和侯恂(前官职)、归德府府尊和肖公公的官职都相差得太远了。按照明朝的规矩,吴世恭就要磕头行礼。
  礼不可废,吴世恭弯下腰,就要向三位大人磕头。可这时候的侯恂连忙笑着虚扶道:“吴千户甲胄在身,就不必行大礼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