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470

  由于在去年,整个北方地区兵祸连连,明军、大顺军、清军和汝宁军都是杀来杀去,造成了北方地区粮食绝收,土地整整是荒芜了一整年。
  为了安置这些灾民,在大平朝建立前后,大平朝官府严格执行了《三项法令》。把灾民和流民集中在各个军屯庄子里,进行集体生产。而且还运送了粮食到各个城池和庄子里,作为百姓的口粮和种粮。
  更是为了防止匪盗侵扰,各军屯庄子也都组建了护庄队。虽然这些护庄队并没有装备什么火器,但是他们的训练也都是按照汝宁军的方阵来练的。
  因此此次阿巴泰部的入关,他们其实在乡野间是找不到粮草的。如想要获取,就一定要攻打防守严密的城池或者屯田庄子。
  六月初三日,宣化一军屯庄子中。
  管齐国看着庄子外一万多清兵,密密麻麻的,其实他根本数不清。这时候他的内心里是有些胆颤,可是作为庄子里最高的官员,从表情来看,他还是比较平静的。
  “这庄子守得住吗?”管齐国问身边的石珍道。
  石珍是原汝宁军退伍的老兵,他是左手受伤退伍的,所以现在就成为了乡里负责军事训练和治安的官员。
  石珍小心地探了探头,看了看外面的清兵,接着小声地对管齐国说道:“对半开吧!咱们没火器,弓箭也只有几十把猎弓,也只能在城头上死战了。可是庄子的墙太矮,鞑子造梯子就不费什么力。如果孩子们把平时练的都使出来,还是能顶住鞑子的。可他们都没上过阵,我就怕他们到时候脚软,那么就有些麻烦了。”
  管齐国所在的军屯庄子是附近最大的一座,所以作为乡长的他,就亲自主持这座庄子的防御。可是这座庄子也是供应整个乡的口粮所在,所以庄内的粮草就有二千多石。而正是这二千多石粮食,就把缺粮的清军吸引过来了。
  不过这座庄子里的护庄队也很多。集合了附近几座庄子的人马,现在庄内的护庄队就有了二千多人。而且庄子毕竟不是城池,范围上也是小了许多,所以二千人马,守这样一个小小的庄子也是绰绰有余了。
  可是吃亏就吃亏在,现在没有远程武器和城墙太低矮上了。这次清军的入关,追求的是高速机动性,所以马匹很多,许多士兵都是一人双骑或者三骑。可是他们就是没携带攻城军械,连工匠都没带上多少,所以攻打高大的坚城就基本不可能了。可是现在看到这座只有低矮城墙的军屯庄子,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攻打下来了。
  而现在的清军已经是到了缺粮的边缘。虽然现在是夏季,乡野间的鸟兽很多,可以通过打猎暂时维持一下。可是五万兵马人吃马嚼,在一块地方也根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而且清军入关,难道就是为了打猎?这事怎么看好像都有些逗逼。
  所以,现在的清军对管齐国的这个庄子也就势在必得了。
  而听了石珍的话,管齐国就苦笑了一声,看起来这次的难关很难过啊!于是他接着吩咐道:“尽全力吧!如果守住,本官就给你请功。守不住,咱们俩就一起去忠烈祠吧。”
  石珍点点头,伸了一下受伤的左手活动了一下,接着对管齐国说道:“大人!我已经安排几十位亲信进了粮仓了。现在粮仓的大门反锁着,只要庄子被打破,他们立刻就放火,绝不会让鞑子得到一粒粮。”
  管齐国听到了石珍如此破釜沉舟,又是一笑,对他说道:“这样很好,有备无患。把这事向所有的护庄队员都交待明白吧!如果庄子被打破,没有了粮,就算他们想要投降,他们与他们全家都会被鞑子杀了个干净的。”
  
  第946章
守庄战
  
  管齐国是较早投靠汝宁军的一批人。虽然他连个童生的身份都没有,但是在汝宁熬资历,也熬到了一个乡副手的位置。
  去年汝宁军北上,一举夺取了北方几省并建立了大平朝,吴世恭就从汝宁、归德调集了一批基层官员,来复制汝宁军在豫南的体系模式。所以说,虽然管齐国现在只升了一级成为了乡长,可是他在本县的位置,其实也就仅仅低于了知县。因此可以这么说,管齐国是最拥护大平朝的一批官员。
  所以知道了情况危急,管齐国反而是静下了心。他想到:自己的家人还好没有迁至北直隶,这次就是身死,皇上也会善待自己的家属的。于是他的神色也自如了起来。
  于是管齐国又对石珍吩咐道:“把庄子中有职司的人都叫过来。吩咐他们每人管一段墙。哪里挡不住鞑子,本官就治罪此人。只要顶上个三、五天,皇上绝不会不救咱们的。”
  ……
  “嘟——!”
  嘹亮的号角声响起,这声音也把管齐国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他从垛口处向着远处眺望,只见一队队清兵扛着上百把梯子来到了阵前,并且驱赶过着几百名百姓,作为了填埋壕沟的炮灰。
  由于大平朝的坚壁清野,清军能抓到的百姓就很少。所以这些炮灰也只能集中使用,倒让庄子的防御也方便许多。那炮灰在的方向,肯定也就是清军进攻的方向了。
  那些百姓哭哭啼啼地上前,跑到壕沟前,开始往下扔沙石。而石珍早已把庄子内几十张猎弓都集中在这里,对着那些百姓就是射箭。虽然猎弓的威力小,但那些百姓身上也没有任何护具,所以这些百姓还是一个个地被射倒。
  于是有些百姓就向着城墙上哭喊着求饶了。这也让弓箭手们有些迟疑。可是在管齐国和石珍的一番厉喝下,那些弓箭手又继续对着这些百姓射箭了。
  不是管齐国、石珍他们心肠硬,因为这也是那些百姓咎由自取。为了防止清军的驱民为先,各级官府早就三申五令,在发出《清野令》时,所有百姓都得就近入城,违者格杀勿论。
  可是总有些百姓舍不得家中的瓶瓶罐罐,或者行事自由散漫,对官府的命令是置若妄闻,所以现在的他们,其实对大平朝来说已经是个死人了。因此,管齐国、石珍他们下令射杀,也不会有什么心疼。
  而且按照大平朝的发令,在战后对乡野间的扫荡中,遇上这样的零散百姓,照样是格杀勿论。甚至哪一座城池被打破,逃离的军民跑到邻近的城池,也同样会被斩杀,在战后同样会被去清剿。
  而这就是要逼迫着任何人都是要拼杀到最后,把坚壁清野做到极致。因此,这些炮灰百姓也无非是早死晚死罢了。
  很可笑的是,见到庄内的人毫不留情,清军反而是心疼了。这样的炮灰可是死一个少一个啊!清军怎么样也得要省着点用。
  于是一队清军的弓箭手,就在身边盾牌手的掩护下,上前与城墙上对射。而清军的弓硬,射手的射术也高,着实杀伤了十几名庄子内的射手。于是护庄队的射手也开始躲藏着射箭了,不过如此一来,庄子内弓箭的威胁也就被清军压制住了。
  看着城墙下密密麻麻的人头,石珍连声叫道:“可惜!可惜!”现在不要说有火炮了,只要有几十把火铳,保持着十把一轮的齐射,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收割清军的生命。可是现在却因为缺乏火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军在城墙下嚣张了。
  而清军看到城墙上连弓箭都没几张,他们也逐渐的放大了胆。到了最后,有些清兵也加入到了填埋壕沟的队伍之中,而庄子外的壕沟,也在半天时间内被填平了大半。
  “嘟——!”
  又是一阵号角声。那些遗留下来的炮灰连忙都散开,而后面则跑上来一群清兵。他们扛着上百具梯子,身披盔甲,要强攻上城墙。而清军的弓箭手也没有后撤,他们依然躲在城墙下,要掩护那些甲兵的攻城呢。
  由于是新建,庄子的墙也就两丈来高。所以清军根本不需要什么云梯,只要造些普通的梯子就可以了。
  可是当清军翻越过已经填埋好的壕沟,却又发现一个问题。庄子太小,所以填埋的壕沟长度也太短。清军在这么点的距离上,最多架设三、四十把梯子,其余的梯子似乎都要浪费了。
  不过这也就是个技术性的小问题。有些清军过壕沟后,沿着墙,抬着梯子向两边的跑,想要寻找个爬墙的地方;而另一些清军则继续填埋壕沟,增加攻城的正面。而余下的清军就搭上梯子,继续攻城了。
  可是当这些清军刚爬到一半,就见到墙上冒出了一口口大铁锅。而铁锅里也盛放着滚烫的金汁,对准他们的头顶就是倾泄而下。
  虽然首批冲锋的清兵都披着重甲,但重甲又怎么挡得住金汁呢?于是这些清兵被烫的皮翻肉开,都滚落到了地上,一边惨叫,一边在打滚。
  见到如此惨状,后继的清兵就有些踌躇不前了。可是指挥的清军将领却立刻大声地提醒道:“金汁没有了!趁着这个机会快些爬!”
  一听这话,那些踌躇的清兵也立刻醒悟了过来。就算是庄子里的金汁存货很多,也总要一锅锅的烧开。而倒下一锅,就是马上去盛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攻城呢。于是这些清兵又是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梯子。
  可是当清兵们快要爬到墙头时,又是一锅金汁迎头浇下。由于清军只有四十几把梯子,而庄子内准备的铁锅却很多。在刚才的倾倒中,城头上才用了一半已经烧好的金汁,剩下的一半就在这次用上了。
  这一下子就把后面的清兵给打蒙了。他们不知道墙头上到底还有多少金汁,于是都你退我让的,都不再肯爬梯子了。
  
  第947章
新老骑兵战术
  
  而这场景气得指挥的清军将领上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在他们的叱喝和督战下,清军终于又一次地开始了新的一轮攀爬。
  可是当这次清兵快要爬到城头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迎来金汁,反而是听到一声声的劳动号子声。
  清军临时打造的梯子,肯定有些粗糙。梯子的头上也没有装上铁钩,不能紧扣住城头。于是护庄队就几人一组抱着木头,小跑着喊着劳动号子,要用木头的顶端来把梯子撞翻。
  这种简单的方法却正是对症下药。每一次来回,基本上都能把一把梯子给撞翻。甚至有些速度快的清兵刚探出了半个身体,却同样被撞落。而每组抱木头的人的两边,都另外有两组长枪手,他们不断地对着梯子顶端刺杀,要刺死那些漏网之鱼。
  说实话,这次的战果就小了许多,毕竟墙太矮,掉下来也最多摔个鼻青眼肿,性命之忧是没有的。许多清兵也就是在地上打滚了几圈,就可以接着往上爬了。
  不过这也是护庄队不用石块、檑木守庄的原因,没有高度,这些靠势能杀伤的守城武器,杀伤力不太够啊!
  而少了血腥,清军的胆气也骤壮,他们开始前赴后继地爬上梯子。再加上填埋的壕沟也越来越长,搭到城墙上的梯子也越来越多,这场“撞撞球”的比赛也逐渐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随着高强度的撞击,护庄队也逐渐的感到疲劳了。他们的动作也慢了下来。终于,有第一名清兵爬上了城墙。虽然他很快就被长枪乱刺扎死,但城墙的防御开始出现缺口了。
  等到一名名的清兵爬上墙头,战斗开始进入到了肉搏战。而这时候,清兵的优势就开始体现了出来。富有战斗经验的清兵,在与菜鸟般的护庄队的肉搏中,逐渐的占得了上风。要不是墙头上的护庄队人多,负责城墙防御的官员又是身先士卒,说不定护庄队就要被打散了。
  可就是这样,石珍还是几次率领敢死队左堵右挡,拼命堵住缺口。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以后,终于把清军的第一次攻城给打退了。
  不过指挥攻打庄子的清军将领并没有泄气。首次攻城,也就是试探的意味更多一些。发现了庄子内的防御弱点,那将领也及时调整战术,改变部署,随后立即发动了第二轮的攻城。
  面对清军一轮轮的进攻,管齐国、石珍等人也不断地把生力军调了上来。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花巧可以玩,也就是用人命填了。
  所幸的是,随着战斗的进行,护庄队也逐渐摆脱了菜鸟的身份。而庄子也小,能很快地四处支援。再加上护庄队的家属都在庄子中,根本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于是拼命起来的护庄队就发挥出来超水平的战斗力。
  而清军主攻的那些士兵,也都是蒙古各部落的人。虽然他们在马上十分悍勇,但一到平地上,战斗力总是要打些折扣。这与马步皆精的八旗兵就相差甚远了。而这样的一增一减,就使得战局陷入了僵局。不过随着一轮轮的攻城,庄子就像是暴风雨中的小船一样,随时都可能倾翻了。而庄子内的护庄队,现在也只有咬牙坚持住了。
  ……
  “来得真巧啊!正好赶得及。”看着几骑清军探子向着远方飞逃而去,赵敢笑呵呵地说道。
  “咱们怎么办?几万鞑子呢?避一下还是打他们一下?”陈德灵活地驾驭着自己的战马,用马前腿不断地踢着地上清兵探子的尸体,有些不以为然地问道。不过看他的动作和口气,就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你说呢?”赵敢立刻反问道。
  “哈哈哈——!”俩人相视了一眼,立刻是大笑了起来。
  “那咱们就比一比吧!”笑过一阵,陈德就提出了挑战。
  “怎么比?”赵敢笑着问道。
  “你一半,我一半,看谁杀鞑子多。”陈德说道。
  “好!那骑一团就归你,骑二团就我来。怎么样啊?”赵敢也是年轻人心性,面对挑战当然不会退缩了。
  “这你不是吃亏了吗?”陈德也不愿意占便宜。
  “谁吃亏还不一定呢。怎么?还比不比?”赵敢倒是反过来气势很盛了。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加个彩头!谁输,谁到京城就请客。怎么样?”陈德说道。
  “当然没问题!你小陈将军将门世家,肯定不缺钱花。这次我可要吃大户了。”赵敢点头答应道。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