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470

  作为原林丹汗的直属部落,察哈尔部与清军交锋过多次,虽然现在的察哈尔部也臣服于满清,但仇恨也不会消失得太快。因此,察哈尔部与科尔沁部的关系就很差。而同样是这个原因,所以当科尔沁部战败以后,科尔沁部也不会把汉军来袭的消息去主动通报给察哈尔部。
  因此,当飞马镇转向西北,察哈尔部依然是毫无防备。几个在边界处的小部落也同样被飞马镇一扫而空。
  而清军在察哈尔部驻扎有二千八旗兵。因为这些八旗兵要“保卫”林丹汗的后人——察哈尔可汗额哲,实际上就是要看管住的意思。而察哈尔可汗额哲其实已经变成满清手中的傀儡了。
  所以当边界上几个小部落被剿灭的消息传过来以后,实际掌权察哈尔部的清军参领也发布了命令。满蒙军队也是分兵两路。一千八旗兵“护送”着额哲全家往后方逃,而那参领自己则带着余下的八旗兵,以及察哈尔部的大军,迎战到来的飞马镇。
  而没有了察哈尔可汗额哲率领,对满清的统治也是三心二意,再加上也面临着放牧季节,牧民难以召集的问题,此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月二十九日,飞马镇在察哈尔会战中大败满蒙联军二万七千骑,斩杀、俘虏满蒙士兵超过了一万。并缴获了察哈尔部金银财帛超过三十万,人口一万三千,马四千余匹,牛羊数超过十万。而指挥此仗的清军参领被飞马镇击毙。
  这一场辉煌的胜利,震动了整个蒙古大草原。尤其是在此战过后,随同飞马镇一起战斗的蒙古牧民,都分配到了不菲的战利品,使得被俘虏、抓获的那些蒙古牧民都是踊跃参军,飞马镇的蒙古协同军一下子扩充到了六千多骑。
  而且当飞马镇在察哈尔部王帐所在地驻扎休整时,包胡尔察也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之旅。同样的,当包胡尔察得知大平朝皇帝吴世恭,他“具有”黄金家族血统的时候,包胡尔察也是大喜过望,立刻在蒙古人中展开了凌厉的宣传攻势。
  包胡尔察宣称:要驱逐额哲这个伪汗王,迎奉大平朝皇帝吴世恭为蒙古各部落的可汗。他还宣传道:大平朝皇帝陛下是来拯救蒙古各部落的,不让他们再受满清的欺压和统治。只要奉大平朝皇帝为蒙古新可汗,蒙古各部落也将重新成为天下的一等民。
  你也别说,这个宣传就相当有效了。本来就是被汉军击败,就算是参加了蒙古协同军,那些蒙古人也感到自己是低人一等。可现在听了包胡尔察这么一宣传,好像大平朝的皇帝就是蒙古人,而且是血统最高贵的黄金家族,被他统治,那也没什么丢脸的吧!所以那些蒙古人都是立刻心安理得了起来。
  而且这个宣传也逐渐地向外传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甚至让楚格他们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竟然附近有几个小部落,他们在首领的带领下,携带着整个部落,来投奔这个蒙古新可汗的部队了。
  不过最高兴的就是包胡尔察了。在楚格的授权下,他开始管理起这个新部落,而包胡尔察的蒙古王爷梦,也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月十九日,休整完毕的飞马镇,带着整个新部落继续向西。而这次的目标就是大同外面的土默特部。
  由于土默特部就在大同长城外,是晋商出关行商所遇到的首个大部落,所以通过商队保护和转口贸易,土默特部就相当富裕。也是同样的原因,所有的蒙古部落也都有些看不起土默特部。他们都认为:土默特部已经丧失了蒙古勇士的悍勇之气,完全变成一个见钱眼开的商人部落了。
  虽然如此,但土默特部毕竟富裕,所以这个部落的人口也是相当庞大的。再怎么样,人多钱多也就意味着兵多,所以他们也高居在东蒙古三大部落之中。
  可是当飞马镇气势汹汹来袭,土默特部的商人气息也就暴露无疑了。他们一边派使者到飞马镇谈判,想要花钱消灾,让飞马镇停止脚步;一边全部落向西,想要避让开飞马镇这支大军。
  从头到尾,土默特部就没想过要与飞马镇决战。
  
  第936章
无功而返
  
  人只要一计较得失,那么想法也多,土默特部也是同样如此。在农牧时代,春夏季一般是不交战的,这是一个生产的季节,就算是打胜了,那也影响了这一年的生产,完全是得不偿失,因为这个秋冬季节就很难熬过去了。所以说,飞马镇此次的出征,正是打在蒙古各部落最疼的地方。
  土默特部采取的第一个应对措施,就是把全部落撤退至河套地区,土默特部所占据的城池中,也就是在现代的呼和浩特市附近。
  在此时,在呼和浩特的蒙古部落其实已经逐渐向定居和耕种方向转变了,所以相对而言,土默特部的粮食压力也就少了许多。再加上有了城池帮助防御,土默特部生存的能力也就强了许多。
  另外,草原上木材和石块并不好找,攻城器械也很难打造。只有骑兵,就很难攻打坚城,土默特部就想要用这个刺猬般的姿态,让进攻的飞马镇知难而退。
  而土默特部使用的第二个应对措施就是派遣使者了。在土默特部的王爷和贵人们眼中,其实他们部落与汉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生死矛盾。满清也好,大平朝也好,你们谁生谁死,土默特部也并不关心。可是你们要打仗就自己去打,就不要殃及土默特部这个池鱼嘛!
  为此,土默特部甚至请了几位与自己部落交好的晋商为使者。在土默特王爷等人看来:晋商与中原的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他们从中联络,很多条件都可以好好谈嘛!
  所以说,错误的信息往往会带来错误的举动,土默特部的此举,完全就是把自己给卖了个干净。
  在大平朝刚建立以后,晋商八大家都是大为恐慌。由于吴世恭痛恨晋商与口外通商,资敌并出卖中原王朝情报的做法,所以大平朝就想要把晋商赶尽杀绝。如果仅仅是一个态度,那晋商还可以挣扎一番,但现在的大平朝已经是占领了山西,老巢被占的晋商八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大平朝输诚了。
  虽然这八大家之一的常家,与吴世恭首先建立了联络,但是这八大家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对外还是一体的。因此,晋商八大家就通过了常家,想要与大平朝谈个一劳永逸的输诚方案。
  也是晋商八大家的运气好,他们选择的时机比较恰当。此时的大平朝内乱频发、四面受敌,所以吴世恭并不想要再竖强敌。而晋商八大家本来就是富可敌国,他们家族中都拥有着强悍的武力。虽然与大平军相比不够瞧,但是不要忘记了,现在在山西的大平军已经是攻入到了陕西了,吴世恭并不想让山西再次乱起来。
  还有一点,晋商多年在大明官场的经营也起到了效果。通过资助和收买,在大明官场上,有许多文武官员都是晋商的代言人。而这些官员现在又基本上被大平朝全盘接收。如果吴世恭冒然采用暴力,那么在朝廷上也同样会造成动荡的。
  因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吴世恭最终还是同意了晋商八大家的输诚请求。不过,他就要晋商八大家拿出“诚意”。
  什么“诚意”?当然就是真金白银了。最终,晋商八大家就同意,捐输给大平朝二百万两银子,并无息相借给朝廷三百万两银子五年,以此来作为以前行为的“恕罪银”。
  可是土默特部却根本不知道,晋商与大平朝之间发生了何事?所以他们让晋商做使者,那不是所托非人吗?
  因此,当那些晋商使者一到达飞马镇,他们就立刻向楚格等人竹筒倒豆子般的说明了情况。并且这些晋商使者还建议:趁着土默特部不备,给他们来一记狠的,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说实话,此时的楚格等人并没想过要去攻打土默特部。因为飞马镇的出关,清军的大军已经开始出动,而土默特部的城池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的。于是楚格等人就准备通过大同返回长城以内了。可是现在却听到了土默特部的软弱,那不去欺负一下,肯定是会被天打雷劈的。
  五月初七日,飞马镇全军二万五千骑,疾驰八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呼和浩特(以现代名,称呼之)。猝不及防之下,土默特部在城外驻扎的牧民大溃。
  接着,飞马镇就用随军携带的火炮轰击呼和浩特,造成城内的土默特部贵人们是大惧。接着,晋商使者又入城规劝,规劝土默特部接受楚格等人提出的城下之盟。
  在晋商使者的一番花言巧语之下,最终土默特部选择了屈服。他们将在名义上归顺于大平朝,向大平朝递交降表并称臣。不过这个行为也就是面子上好看,在实际上也是毫无意义的。等到飞马镇离开,谁能保证土默特部不会转身投入到满清的怀抱中去呢?
  不过接下来,飞马镇就要土默特部出血了。他们索要了一万头羊和一千匹马作为了战争赔偿,以此来弥补自己攻打土默特部的军费开支。
  ……
  而在锦州的多尔衮,当他得知了科尔沁部受到攻击,他首先所做的就是,安排大军在锦州以西,防备大平军的侧翼攻击。可是当多尔衮又听说:大平军挥师向西,察哈尔部也遭受惨败,察哈尔可汗额哲也仓皇北逃时,他再也淡定不能了。
  察哈尔可汗额哲虽然只是一个傀儡,但他也是满清统治东蒙古的保证。如果额哲落入到大平军的手中,不说满清对东蒙古的统治会崩溃,起码以后也会多费手脚。
  于是多尔衮立刻调兵二万,以阿巴泰为主帅,西征去围剿这支出关的大平军了。这支清军先开至科尔沁部,征调了科尔沁部的大军,接着又来到了察哈尔部,把察哈尔部的残军也收拢了过来,并且再次控制住了察哈尔可汗额哲。而此时阿巴泰所率领的满蒙联军也达到了五万有余。
  
  第937章
仁川港
  
  可是当阿巴泰想要继续挥师向西时,他突然听说了:土默特部签定了城下之盟,飞马镇已经是带着俘虏和缴获回至关内了。于是阿巴泰也率领大军来至呼和浩特,先重新维持住满清对土默特部的统治。可是这么一来,阿巴泰的出兵也就无功而返了,更不用说飞马镇此次出征,给予蒙古各部落造成的巨大损失了。
  而此次飞马镇的出征,后来就称之为——第一次蒙古战役。而在此次出征中,加上生病等非战斗减员,飞马镇的伤亡也不到百人,可谓是战果辉煌。
  更为主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包胡尔察管理的新部落。而在飞马镇入关时,就把这个部落暂时安置在大同处长城外围。而这个奉吴世恭为主的新蒙古部落,也是草原上蒙古部落洗牌的开始,更是大平朝的势力向北扩展到蒙古草原的开始。
  而阿巴泰的满蒙联军来到呼和浩特以后,气愤之下,他就想要南下,攻打大同长城外的这个新蒙古部落,以此来报复大平军的出关。可就在此时,辽东的多尔衮却发来了急令:要阿巴泰迅速带着大军返回,因为此时的辽东战局已经是发生了巨变。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先说说在飞马镇出征的同时,大平军的另一支远征大军吧!
  穹源元年三月十七日,渤海海面上。
  看到征召而来的那些船老大不再行船,都在船头上摆放了水酒和猪头,向着海面焚香磕头祷告,黄定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破口大骂道:“这帮龟孙在干嘛呢?”
  而在黄定身边的一名船工也是脸色惨白,他指着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说道:“将军!那是海龙王出现了。要收了咱们去。各位船老大正在让龙王爷息怒呢。”
  可这话一说,就让黄定的怒火更盛了。
  此次跨海出征朝鲜,由于船只的数量不足,所以大平军就把能征用到的船只都用上了。为了抓紧时间,黄定就率领二千兵马,先乘坐山东、北直隶搜罗来的船只,在四艘炮舰的护卫下先行渡海。而冈萨雷斯率领四千主力,将乘坐船况好、吨位大的海船,在三月下旬过海。
  所以黄定他们所乘坐的就是些渔船、小船,破破烂烂先不说,连速度都比较慢。而且在出海后的四天时间里,先后有三艘船漏水、倾翻。还好,海面上还算是风平浪静,虽然这几艘船上的物资是损失了,但人员就基本上都救了起来。
  然而船上的人员一拥挤,这味道可就难闻了。而且小船颠簸,晕船也会传染。虽说水师陆战队的士兵水性都不错,但以前也没这个条件,他们也基本上都没出过海,所以一见身边有人在呕吐,许多人也就稀里哗啦了,弄得整条船都是泔水的味道。
  如果仅仅是这样,黄定也就忍忍算了。反正从天津卫到仁川,也就是十天出头的船程。可是今天又倒霉地遇上了海市蜃楼,整支船队也都停了下来,这就让黄定是难以容忍了。
  说实话,此时的黄定确实是有些害怕。当时的人们都有些迷信思想,更不用说是在危险性极高的海面上呢。
  于是黄定就下令道:“什么破龙王!传令下去,向着它开炮,火铳也同样射击起来。”
  “不能啊!将军!”身边的那位船工立刻是急得扑了过来,他涕沫横流地叫道:“把龙王爷都激怒了,咱们可就都跑不了了啊!将军!将军!”
  “把他拉走,都执行命令!”黄定丝毫不理睬这位船工的哀求。他解释道,“都知道过年放鞭炮吧!弄起了大声响,才能把脏东西赶走。”
  “轰轰轰——!”
  “嘭嘭嘭——!”
  海面上是硝烟弥漫。在一群船老大和船工的目瞪口呆中,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竟然消失了,甚至太阳光都穿透了厚厚的云层,洒落到了海面上,闪起了点点金光。
  “哦——!”所有人都是发出了死里逃生后的欢呼声。几位船工还来到了黄定的跟前,敬畏地说道:“将军!您是天上星宿下凡,连海龙王都得避让。小的们有幸与您一起同坐一船,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哈哈哈——!”黄定也是高兴得大笑,“早就跟你们说了,咱们皇上可是真龙天子,海上的区区小龙敢冒犯吗?”
  “正是!正是!”四周的人都是连连点头。
  “还有!”黄定指着一位船老大说道,“那个猪头不错,拿过来给本官尝尝。天天吃鱼,都吃得反胃了。”
  四周人们的脸上,顿时都浮现了几道黑线。
  ……
  三月二十六日,大平军的船队沿着海岸线来到汉江入海口。之后,四艘炮舰进入汉江沿江上行,而其余船队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于三月二十九日来到仁川港。
  “来了!来了!郑大官人的船队来了!”
  见到了船队入港,沉寂了一个冬季的仁川港码头立刻是热闹了起来。大批的朝鲜百姓都来看热闹,但更多的是码头上的朝鲜苦力。他们是通过搬运货物赚钱维生的,所以一群群苦力都分成了一团团,他们各自占据着自己的地盘,还防止他家的苦力进入。
  在朝鲜,郑芝龙的船队名声响亮。自从满清成为朝鲜的宗主国,郑芝龙又与满清开始贸易以后,满清与郑芝龙的郑家就通过朝鲜开始了转口贸易,这里也成为了满清的一个重要的商道,仁川港也就逐渐地热闹了起来。
  “不对啊!怎么这次的船这么破啊?”有位朝鲜苦力就奇怪道,“会不会不是郑大官人的船啊?”
  “啪!”的一声,这位朝鲜苦力的头上,就被他的头目打了一下。那头目呵斥道:“你懂什么?郑大官人的生意做得太大了,咱们朝鲜可不放在他的眼里。郑大官人的大船,就跑其他方向,而来咱们朝鲜的,肯定就会差一些。你瞧船上的旗号,不是郑大官人的,又是哪一家的?”
  听了这头目似是而非的解释,众苦力也就连连点头了。只要能赚钱,管他来的是不是澡盆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