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70

  在接到朝廷的圣旨以后,余子琏在第一时刻就行动了起来。今天在他的倡议之下,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南京六部侍郎以上官员、魏国公徐弘基等南京城勋贵齐聚一堂,商议这募兵募饷圣旨的具体执行事宜。
  “可前些日子赈灾,南京库房内也无余银余粮,最多也就给余大人挤出银五千、粮一千五百石,再多可真的没有了。”南京户部尚书连忙说道。
  “本官也知朝廷库房甚紧,不会为难大司库的。”余子琏一边说,一边朝南京户部尚书行了一礼,“可募饷之事不能拖而未决,本官就准备在一月内解决。”
  “一个月!?”在座的官员们立刻骚动起来,有位官员就提出了疑问:“余大人!军国大事可不是儿戏,您要在一个月之内募饷完成,这附近的州县走一圈都来不及吧!还是不要妄言。”
  因为余子琏的资历很浅,再加上余子琏的这个南京兵部尚书是个加衔,不是实授,因此在座的官员就没几个人把余子琏的话当真。所以这位官员所说的话也很不给余子琏留面子。
  没想到余子琏接下来的话就像晴空霹雳一般劈了下来:“本官就是要在这金陵城募齐粮饷的,江南各府县的征募将在以后再说。”
  “啊!?”
  
  第799章
是不是疯了
  
  余子琏也不管满堂惊呼声,他拿出了一张文告,对众官员说道:“此乃金陵城募征的名单和银粮数,诸位可传阅一观。会后本官将把此文告送至所有人家。”接着,他就把文告交给了身边的卢九德。
  卢九德一看这文告,就马上眉头一皱。可他也没有作声,接着把文告交给了身边的魏国公徐弘基。而那徐弘基一看,就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指着余子琏的鼻子就喝骂道:“余大人!未经本公应允,你怎能把本公写在文告之上?真是狂妄!狂妄!钱粮本公有,这次也愿捐输,可最多就出白银五百两、米百石。”
  徐弘基身边的官员取走文告,定眼一瞧,只见文告的首行就是魏国公的大名,而在之下写着“银五千,粮二千石。”
  其他的官员传阅了一圈,他们就偷偷地互使眼色,想要看着眼前的这场好戏怎么收场。
  没想到余子琏根本是不动声色,他坐在椅子上是巍然不动,稳稳地说道:“此文告并不是商议,而是本官的决断。文告上所写钱粮各家都要定时交出,要不然,想要钱粮的,就别想要他那个家。”
  “真是狂妄之极!”徐弘基是气极反乐了。说实话,这些钱粮对魏国公府也就是个小数目。可余子琏既然想要募集,那也要好言相邀、讨价还价,之后再欢宴一场,那里受得了今天这样的霸王硬上弓?这不是公然打南京城首号勋贵——魏国公徐弘基的脸吗?所以徐弘基在这里就是寸步不让。
  “真的拿不出,余大人又能怎么样啊?”徐弘基盛气凌人地说道。
  “没怎么样!破家而已。”余子琏轻描淡写般地针锋相对。
  徐弘基再次气极反乐了。他嗤笑道:“好!本公的国公府就在那里,看你敢不敢来破家。”
  “本官正有此意!”余子琏也是毫不示弱,“明天一早,本官就带着兵卒到国公府来取钱粮。”
  “哈哈!你进得来吗?”徐弘基脸上的嘲笑味就更浓了。他的国公府,起码有着几百家丁,还有魏国公守备营三千将士作为后盾。让徐弘基殴打、刺杀余子琏,那他肯定不敢,可是动用人手堵住国公府的大门,那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
  没想到余子琏突然爆发了,他猛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撤掉身上的官袍,露出了满是伤痕的上半身,他对徐弘基吼道:“明日本官就带一百兵卒,如有人挡道,本官就杀进去。希望你国公爷也要做好准备,如果你有胆,也可以把本官杀死在你的大门口啊!”
  这话一说,顿时把众官员给镇住了。看着余子琏的杀气腾腾,徐弘基也立刻没了声音,现在的余子琏就像是战神下凡,而徐弘基仿佛是秀才遇到兵。
  见到场面有些失控,一旁的卢九德连忙劝阻道:“两位!两位!家和万事兴!余大人!你也太心急了。公爷又不会反对募征,只要好好说就行了。可你这样……也太扫公爷的脸面了。”
  “没法不心急!”余子琏当然也不想把场面弄得更僵,他一边穿着官袍,一边说道:“辽东、豫中两支官军接连失利,损兵折将超过三十余万。我们大明又有几个三十万?这里早一日成军,大明的安危就少得一分。别看贼人和鞑子还远,一不留神就可能到咱们江南。到时又怎么办?临时抱佛脚都找不到什么香。今日里拿了各家的钱粮,也是保得各家的安康。到时都是给本官的儿郎用的,本官又落不到一分。”
  “可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在座的也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徐弘基在一旁咕囔道。见余子琏的气势占了上风,徐弘基就要说几句场面话找个台阶下了。
  “公爷明理,可不是家家明理。如有人不明理,本官不惜杀个血流成河。”
  听了余子琏那杀气腾腾的话,在座的官员们都是无语了。过了好一会儿,有位官员就柔声规劝道:“余大人,此地在座的都是明理忠贞之人,所以也好说话。可您这么一来,在刀兵相加之下,确实有可能募征顺利,可您没想过,您还有家人,还有将来呢。”
  “要什么将来?”余子琏又提高了音量,“本官原先的汝州军,军中有多少好儿郎都是撒血沙场,他们看得到将来吗?而本官既然侥幸存活,就绝不会畏缩后退一步。在未来出征时,本官将与儿郎们共赴战场;如能苟活回来,本官也将辞官回乡。本官就等在常州,等着被碎尸万段,断子绝孙。”
  众官员再次无语。他们碰到了余子琏这个亡命之徒在官场上横冲直撞,没有人有胆量去阻挡其道路。更没人敢为金陵城内的那些大户去说情。
  而余子琏接着把头转向了卢九德:“卢公公!那兵丁的盔甲、兵器可要从您那儿拿。”
  “这没问题。杂家就去交待一声。马匹可能较少,可其他的东西,让那些兔崽子都别在中间沾手,让余大人放心取用。”
  “那好!不过还有,新募之兵中将校较少,还需卢公公和公爷帮衬,从南京京营中调拨一批。最好要让黄、刘二总兵之间一人,为新募军之将。”
  “黄、刘二总兵不行,南京还需他们俩人镇守,而调拨将校之事,公爷!……”
  ……
  等到商议一完成,余子琏就首先起身忙去了。目送着余子琏的离开,有人就低声地说道:“余本兵是不是疯了?”
  ……
  茫茫的草原上,几十辆大车围成了一个车阵,而躲藏在车阵后面的明显的就是一个商队。商队的二百多名护卫与伙计都手持着刀枪弓箭紧盯着远处,那里有着一支五百多人的,盔甲鲜明的官军部队。
  在车阵的前方,稀稀拉拉倒着几十具人和马的尸体。那是商队路过蒙古部落时,雇佣的护卫蒙古骑兵。可是在刚才的追击中,被这支官军一追杀,那些蒙古护卫就扔下了这些尸体纵马远遁了。
  
  第800章
融合
  
  傅胜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商队派过来的谈判代表。他毫不通融地说道:“让你们商队把兵器都放下,我们保证不伤害他们。所有的货物和银钱都留下,给你们每三人留下一匹马,食物也都给你们留下,不能有再多条件了。”
  “将军!这怎么行?”那谈判代表立刻惊呼道,“我们掌柜说了,希望能与将军结个善缘,等会儿就先送五千两银子,酒两坛犒劳一下贵军,事后另有重礼到……?”
  “镇远城!”傅胜带着戏弄的微笑,为那谈判代表补充到。
  “对!到镇远城奉上。而且我们可是有着通商的文书,这里的宁远吴总兵和监军高公公都与我们曹家有着交情。望将军高抬贵手。不然,刀枪相对,可总有损伤啊!”
  “高抬贵手!我们已经高抬贵手了呀!”傅胜故意装糊涂道,“不是已经留下你们的性命,那不是高抬贵手又是什么啊?”
  “将军莫要戏弄,我们曹家可是很有诚意的。”那谈判代表说话之间也有了一些火气。说实话,关外行走的商队,最害怕的是一言不发就开打的马匪,这样的匪盗往往就是只有以命相博。可是商家奉行的是和气生财,只要有一线机会,他们还是希望用谈判来解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眼前的这支官军也是如此。虽然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很过分,但也没赶尽杀绝,而且还同意谈判,这就让曹家商队有了一丝幻想。他们幻想着:这也就是一支“打野食”的官军,只要喂饱了,将来还是能好商好量的。
  于是那谈判代表强压住自己的火气,说道:“那将军就说个数,只要不过分,我们曹家都能够满足。”
  “不是说了吗?把货物和银钱都留下。你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我又不是做生意的,不知道什么讨价还价,给你个机会谈,也就是看在你们是汉人的份上,不想多造杀孽。快些回去吧!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打开车阵、放下兵器,要不然,我们真的不客气了。”傅胜不耐烦地说道。
  “将军!做人留一线……”
  “谁他玛要你这个商人留一线的?”傅胜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都告诉你了,我们是镇远城的,还敢把你们都放回去,那我们怕你有什么事后吗?你大概昏了头吧!不说了,将来你们有什么高招,我们镇远城都接着。不过你先过眼前这关吧!只要一炷香时间到,如你们还敢顽抗,到地府时也别怨我们杀你们个鸡犬不留。快些滚吧!”
  见到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那谈判代表也就不再废话了,他要快些回去禀告商队的掌柜,让他再拿出一个对策来。
  不过对于掌柜将要拿出的对策,那谈判代表也是心里有数。在草原上行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放下武器任人宰割的。
  可有胆量在草原上经商的商队也都不是善茬,如果遇上蛮横不讲理的马匪,最有力的谈判手段就是给予他们狠狠地打击。只要把马匪杀伤到一定程度,显示了自己肌肉以后,很多条件其实就可以很容易地谈下来了。
  反而是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和满清政权比较好打交道,为了维护关内的通商,他们是会对商队进行保护的,甚至还会帮助商队围剿马匪。
  至于官军?那些官军的高级文武都早就被晋商八大家给收买了,不会去做那杀鸡取卵之事。而小股的“打野食”官军,他们也与马匪没什么两样。因此,曹家商队虽然人少,但是他们手中的兵器都是从大同官军中买来的,都是军队制式的兵器和弓箭,护卫中出身宣大的老兵人数也不少。所以只要据车阵防御,眼前这区区五百多官军如果不付出重大伤亡,那是绝对打不破车阵的。
  于是那谈判代表信心满满地向着自己车阵走去。突然,他看到官军的马队中推出来三门火炮,而官军的炮手正在做发射前的准备。于是这谈判代表的瞳孔立刻是放大了。
  ……
  望着眼前这几十辆在熊熊燃烧的大车,曹家掌柜是欲哭无泪。这支官军的行为简直太野蛮了。劫财就劫财吧!可是他们除了带上了金银、轻便的货物、以及类似盔甲和铁料等难以毁去的货物以外,其他的货物都是一炬燃之,根本不给商队留下分毫。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得知了这支官军拥有火炮,商队掌柜及时地做出了投降的决定。而这支官军也算是讲信誉,他们并没伤害人命,只是留下能够让商队成员在草原上生存的基本物资以后,就纵马远去了。
  “别收拾了!别再收拾了!”哈丹巴特尔意气风发地把一名背着沉重包裹的蒙古牧民踢倒在地,接着他用蒙古语叫道,“动作快些!就把马和牲口带上,其他的都不要了。马上把帐篷都烧掉。”
  几十位汝宁军兵丁拳打脚踢地把这小部落中,二百多名蒙古牧民都集中在了一起,接着就在帐篷上浇油放火了。见到自己的家当都被焚毁,许多蒙古牧民都伤心地哭泣了起来。
  “哭什么哭?女人、小孩都快些上车,男人俩人一马。谁再磨蹭,爷就把他扔在这草原上让他给狼叼了。”骑上马的哈丹巴特尔立刻是大吼道。
  那些蒙古牧民立刻是逆来顺受地加快了动作。草原上的生存法则也很简单,也就是弱肉强食,所以经常有战败的全部落人口变成胜者的奴隶。因此,虽然这些蒙古牧民因为家园被毁是有些伤心,但他们也生不起什么抵抗之心。
  接着哈丹巴特尔立刻使上了换脸神功,满脸的高高在上瞬间换成了谀笑。他驱马来到带队的吴奇身边,禀告道:“大人!这次的收成不错,正好抄了两个小部落。不过把那些东西都烧毁那也太可惜了,以后能不能给我的孩子们留上一点?”
  吴奇也是原先吴世恭的蒙古护卫出身,他现在是汝宁军的副团长。吴奇看了看哈丹巴特尔身后的那一百多新招募的蒙古兵丁,见到他们的眼神都是依依不舍,于是就大声地喝骂道:“我说老哈,你的人怎么这么没出息?跟着咱们的主子爷走,吃香喝辣的还不简单,还要这些破烂干什么?”
  “可是……可是这些对你们是破烂,但对我的孩子们可都是宝贝。”哈丹巴特尔依然是一脸谀笑。
  “什么你的我的?我们都是主子爷的人,到时候不会亏待任何人的。这次我们离城也有二百多里了,如果带着这么多的东西一定是走不快,还是快些与追商队的傅统领汇合,早些回城去吧!”吴奇说道。
  “诶!”
  “其实你们都还不明白参加汝宁军的好,要有什么东西没有?如讨得主子爷的欢心,还能全家都搬到关内享福,就告诉你一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哦?那吴大人说说?”
  “快些动身去傅统领那里,还是别走边说吧。不要说我没给你方便,等会儿就让那些蒙古崽子先去挑女人,但我们汝宁军的规矩是不能勉强女人的,要女人自己愿意。不过如何让那些蒙古女人愿意,那就不要我来教你了吧!”
  “明白!明白!我等会儿就对孩子们去说。”
  ……
  在镇远城建造好以后,率先来投的竟然是蒙古的几个小部落,他们都是熬不过严寒,听说了镇远城在放粮募人以后而投奔过来的。之后得到粮食的蒙古部落就开始宣扬了,一传十、十传百,接着就顺理成章
了。
  所以到了现在,加上主动剿灭镇远城附近的小部落,汝宁军收拢的蒙古牧民竟然超过了三千多,并且收获了大量的马匹和牛羊。而汝宁军也在这些蒙古牧民中招募了二百多兵丁,把他们都交由哈丹巴特尔来指挥。
  当然,这些新蒙古兵丁也都接受了汝宁军的训练,其中表现良好的,学汉语较快的兵丁甚至都被提拔为小头目,授予了华族身份,享受与汝宁军的同等待遇。
  因为在汝宁军创建的时候,蒙古护卫的数量就不少,所以汝宁军中歧视的问题就不很突出。再加上张之恒所制定的“华族理论”已经在汝宁军中广为传播,这就造成了各族人民融合的速度是相当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