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470

  “豹哥!刚才您怎么没拉旗啊?”一位亲信问道。
  钻山豹扬了扬眉说道:“狗日的闯踏天还很有名声,让他们这些人散伙可以,让他们夺位就有些麻烦了。说不定一转身,他们就把咱们给卖了。”
  “就是!有些人提到闯踏天就像遇上了亲爹亲娘。说不定就是闯踏天派来的探子。豹哥!要不找个机会把他给干掉?”另一位亲信说道。他正是刚才先拔刀的那位。
  “别轻举妄动!”钻山豹连忙制止道,“刚发生过口角,就遇上了意外,谁都知道老钱是你干的。别搞得人心惶惶。再说,闯踏天的实力已经超过咱们太多,引起他的注意就不好了。”
  “那豹哥!俺们就这么算了?”
  这倒让钻山豹犹豫了起来。在之前,钻山豹与几位亲信也商议过,要趁着这些首领的反感,趁机挑动情绪分家,也要为钻山豹拉起一营。钻山豹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谁愿意在深山老林中躲藏一辈子啊?
  可当今天看到了意见分歧以后,钻山豹决定先搁置纷争,防止这些人分裂。可是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钻山豹紧皱着眉,苦苦思索起来。难道自己真的出面与闯踏天分裂?难道自己真的只能做保姆,把那些山匪送回家?
  野心的种子一旦破土而出就难以遏制了。钻山豹突然想到:为何自己不能单干?为何自己不能名震天下?他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壮志。
  于是钻山豹立刻下决心道:“你们都过来一下,咱有话要说。”
  “豹哥!您有什么吩咐?”
  “人活一世,无非是为了个名声。现天底下闯王、八大王都是赫赫有名的好汉,咱们为什么不能?当时闯踏天到了咱们山里,为什么咱们会投靠他?无非也是因为他的名号够响亮。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咱们不闯出个响亮的名号呢?”
  “可……可豹哥!当时闯踏天可是人多势众啊!”一位亲信提醒道。
  不提当时在大别山区是看实力强弱的,就是在现在,刘国能的实力也远远地超过了钻山豹他们,所以那亲信提醒钻山豹,不要去做以卵击石的事。
  可钻山豹已经铁了心,他道:“要人?闯踏天那儿不是有好几万吗?既然闯踏天想要咱们的脑袋投官狗,那咱们也无毒不丈夫,想个办法把他诓来,做了他!”
  
  第622章
调虎离山
  
  其实直到现在,包括钻山豹在内的所有人还是不相信刘国能会与官府勾结,因为刘国能在与黄得功的作战中,也动用了自己的老底子。
  再说在明末时期,打仗归打仗,明军与农民军主帅之间有联系也相当寻常,双方都会互通信息。倒也不是什么互通款曲,起码也是一种宣传和玩心理战的作用,所以这些首领根本没往那个方向去想。
  之所以钻山豹会如此说?无非是找个理由证明他下克上的正义性罢了。不过他寻找的理由恰好就是真相。
  九月十五日,钻山豹主动请缨为先锋,率领一万多人再次攻克残破的无为县。之后,他邀请中军的刘国能、金雄等首领入城欢宴。
  刘国能虽然入了城,但其长年刀口舔血的生涯,使得他相当谨慎,所以刘国能就以劳累为由拒绝了宴会,而只是在城中过夜。
  一计未成,于是钻山豹立刻动用第二套方案,他在半夜夜袭刘国能住所。可刘国能却在护卫们拼死护卫下,杀上城墙并从缺口跳出,拣回了一条性命。而金雄却不幸遇难。
  等天亮以后,得知兵变的刘国能部是大乱,刘国能也分辨不清敌我,他也不敢收拢部队。只带着自己的老营一万多人,立刻投降了跟随的汝宁军。
  九月十八日,薛勇骤闻兵变,立刻下令让属下三个军团分三路追击。由于漫山遍野都是刘国能的残兵,因此,这三个军团都被纠缠住了脚步,追击钻山豹未果。
  同日,已经走到庐江的陶辛部遇上了匆匆逃来的钻山豹部近二万人。陶辛还以为钻山豹部就是刘国能的一部,所以根本没让自己的部队从行军状态转为作战状态,只是派人去钻山豹部联络。
  可是联络者刚靠近钻山豹部,就被钻山豹下令射击。于是双方立刻展开了一场遭遇战。
  在战斗的一开始,陶辛部相当被动,他们即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又遇上了一股穷寇,所以有些措手不及,战斗一度打到了肉搏状态。
  接着就是一番苦战。因为新编军团新兵太多,仓促遇敌后,许多新兵都是惊慌失措,连基本的战术动作都忘记了,只知道象无头苍蝇一样乱跑,整个部队是一片混乱。
  直到陶辛亲自上阵,带着三百亲兵冲杀到了第一线,整个阵线才稳定了下来。在战斗中,陶辛的斧枪柄也折断,盔甲也被打击得坑坑洼洼的,所幸人只受到了些轻伤。
  趁着这个空隙,新编军团终于列好了阵形。之后的战斗就乏善可陈了。钻山豹部也就是一板斧,当汝宁军展开正式的战斗以后,他们就立刻溃散了。
  直到审俘以后,陶辛才知道刘国能部发生了兵变,可这时候,钻山豹已经带着剩下的六千多人马离开了,陶辛就是想追都来不及了。于是,他只能够等待在原地,等着薛勇的汇合。
  这次刘国能的招降完全就是虎头蛇尾,这结果使得薛勇和陶辛是垂头丧气。他们立刻把此消息传回了汝宁,可吴世恭却没有指责,他还是去信好言安慰了这俩人。
  而钻山豹回到大别山以后,立刻大开杀戒,杀害了上千名刘国能兵丁的家属。为此,依照吴世恭的命令,刘国能的老营编成了一个军团,并与湖广军团合编成了一个猿跃镇。陶辛也一跃为猿跃镇的统领,而刘国能为副统领。
  而猿跃镇和蛟击镇,这两个各有两个军团的镇也开始了在大别山区的剿匪,就是要完全剿灭钻山豹等人。
  这次剿匪行动进行得相当辛苦,足足围剿了八、九个月。而在这段时间,这两个镇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展开军事行动了。还好,这段时间也是难得的平静期,于是这两个镇就把这场剿匪当成了新兵实战训练了。
  “卢公公!您可不能再拖了,我们可是南直隶官军,现在已经是在熊总理之地,就怕狗拿耗子,吃力不讨好啊!”卢九德的一位幕僚相劝道。
  听了这话,卢九德布满血丝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他纹丝不动地坐着,似乎没有什么反应。过了好一阵子,卢九德才回过魂来,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杂家就想不明白了,打贼军还分得这么清楚干什么啊?就差一口气啊!”
  卢九德汇合了刘元斌和徐明以后,全军已达到二万五千人。在原地稍稍休整了一下,卢九德就带着这支大军去追赶张、罗联军。
  可张、罗两军十分狡猾,他们时合时分,行踪是飘忽不定,还时不时抛下些炮灰,玩个金蝉脱壳的把戏,把卢九德部和左良玉部搞得是苦不堪言。而这时候,刘国能经滁州、犯扬州的消息又传来了。
  南京城那里是一天一封急报,催促着卢九德带兵回去。因为卢九德追赶的地方已经是湖广了,这里已经是五省总理熊文灿负责的地盘,所以南京城就让卢九德不要多管闲事。
  渐渐的,卢九德也有些抗不住了,可他也很不甘心。眼看着就要把张、罗联军给堵住了,如果现在东返,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可卢九德也很明白,他才刚上任南京镇守太监,在南京城内的根基还不稳固,所以再不回去的话,可能弹劾奏章
就要满天飞了。
  “抓住的那个探子说了,贼军就要走这条路。再等三天吧!”虽然在这里是卢九德指挥,但他还是用恳求的语气与众位商量。
  见到卢九德是这个样子,议事的众人也都心中一软。可就在他们准备点头的时候,一位军将兴冲冲地冲入了大帐,他禀告道:“贼军在西北三十里路的地方出现了。”
  卢九德一下子兴奋地站了起来,大声命令道:“全军集合,随杂家杀贼去!”
  “干爹!这次八大王倒也大方,把这条道让给了我们。我们也不象八大王那样,累赘那么多,只要紧赶几天,我们就能够把官狗甩掉了。”杨承祖乐呵呵地说道。
  “八大王做人还是不含糊的。”罗汝才也摸着短须笑道:“要不是他主动开口,我还不好意思分兵呢。我们也不能不仗义,等甩开官狗后,如果能帮,就帮八大王一把吧!”
  “诶!”杨承祖连忙点头答应。
  就在此时,突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那探子还没等马停下,就大声禀告道:“大王!前方十里处发现卢太监的部队。”
  可还没等罗汝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又一名探子飞驰而来,他又禀告:“大王!在我们右侧,左贼的官军来了!”
  罗汝才一下子想到了这条路是张献忠给自己推荐的,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于是破口大骂道:“不得好死的东西,想把我们送进埋伏,让他自己逃掉,妈的什么义薄云天的八大王?狗屁!”
  “干爹!那我们该怎么办?”杨承祖也发急了。
  “还能怎么办?跑吧!逃掉一个是一个,草他娘!这江南地方邪乎,等出去以后,我们还是回陕西去。”气极败坏之下,罗汝才已经有些口不择言了。
  “那我领人挡着!干爹!您快带弟兄们走!”
  被官军纠缠住的张献忠想出了一个调虎离山的诡计。他主动让给罗汝才一条路,接着派人暗中报给了卢九德和左良玉,把罗汝才当成了弃子抛了出去。
  罗汝才果然上当,他遭受了卢九德和左良玉的埋伏。在杨承祖的拼死抵抗下,又抛下了几乎所有的财物,罗汝才才勉强地逃出生天。
  还幸亏有左良玉帮了大忙,当他的兵丁看到满地财物的时候,立刻停止了追赶的脚步,就地哄抢,而且那哄抢进行得是相当热闹,甚至把卢九德的部队追赶的道路也挡住了。所以最终罗汝才的损失还可以忍受,前后伤亡了近两千人,起码他部队的骨架还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之后,罗汝才带着自己的部队,头也不回地向着陕西而行。
  而张献忠在利用了罗汝才以后,也顺利地把部队撤回湖北。由于卢九德的大军东返,只面对左良玉一支明军的张献忠是压力大减,不过,这次的南直隶之行也使得他损耗很大。因此,张献忠迫不及待地需要一些时间来休养生息。
  没想到瞌睡遇到了枕头。在襄阳总理剿务的熊文灿本着以抚为主的方针,派人去招降张献忠。而张献忠也表示愿意接受招抚,并且派人送给熊文灿一批珍宝,其中包括两块一尺多长的碧玉和两颗径寸的珍珠。
  贪财好货的熊文灿当然是大悦,他以为招抚了张献忠既可以唾手而得荡平之功,又能够搜括到不尽的财宝,所以极力向朝廷建议招抚。
  而这一道道捷报报至朝廷,使得崇祯皇帝是心花怒放,两大巨枭张献忠和刘国能先后招抚成功,那不是不费刀兵之力就实现天下太平了吗?
  而在这个时候,扬嗣昌主持的“十面张网”的兵、饷也已准备完毕了。
  
  第623章
大战略开始
  
  现在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了,那扬嗣昌就要开始排兵布阵了。
  首先,扬嗣昌定下了这次剿匪的日期,定于了崇祯十年的十二月到崇祯十一年的二月,共三个月的时间。
  之后,就确定了剿匪的主战场了。除凤泗、承天祖陵所在理应防守外,确定了以河南、陕西两地为杀贼之地。
  接着,就是十面张网了。扬嗣昌安排:要使陕西巡抚断商州、洛南;郧阳抚治断郧阳、襄阳;湖广巡抚断德安(今安陆)、黄州(今黄冈);安徽巡抚断英山、六安;凤阳巡抚断颍州(今阜阳)、亳州;而应天巡抚抚之兵仍堵潜山、太平(今当涂);江西巡抚之兵急堵黄梅、广济(今湖北黄梅县西);山东巡抚之兵直堵徐州、宿州;山西巡抚之兵横截陕县、灵宝,保定巡抚之兵飞渡延津一带。
  然后就是剿匪的主力机动部队了:五省总理熊文灿提边兵;监臣提禁旅;河南巡抚提左良玉、吴世恭、陈永福、李禄等兵;而余子琏四方驰援。大家要同心并力,合剿中原,为不尽不休之势。
  倘若闯王李自成、过天星张天琳等贼酋出关东,则陕西总督洪承畴提左光先、曹变蛟、祖大弼诸帅之兵与之俱出。
  最后就是作战目标:各地官府和官军将总动员,准备下三个月苦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所以扬嗣昌保证:断乎可三个月而平贼也。
  而就在这时候,芜湖大捷的消息传来了,张献忠和刘国能的降书也上呈到了朝廷,简直就是一个开门红啊!于是朝堂上君臣就是一片乐观。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扬嗣昌一建立了大战略,马上就是立竿见影,这也立刻体现出了扬嗣昌的能力和崇祯皇帝的眼光。不要说运气,运气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崇祯皇帝是龙颜大悦。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眼前似乎浮现了这样一种美景:只要能在近期讨平流寇,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关外的清军,而一旦军事上的危机彻底消除,中兴盛世就将不会太远了。
  而对于杨嗣昌这位真能实心任事,把如此重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栋梁之臣,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直到后来,那扬嗣昌的“十面张网”的计划最终流产,他的这种感情也依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杨嗣昌毕竟是他在整个统治期内最得力,也最受他信任的大臣。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动用宝贵的人力和物力,搞个大活动庆祝一下,显示一下明朝中央政府的雄姿,也鼓舞一下全国军民剿匪的士气。而古往今来这样的大活动也差不多,崇祯皇帝选择的就是大阅兵。
  在崇祯十年的十月,崇祯皇帝举行了他平生唯一的一次巡城阅兵仪式。这天京城全城戒严,禁止百姓出行,崇祯帝在威武仪仗的引导下骑着骏马缓缓出宫,文武百官也都骑马跟在皇帝身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