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470

  刘国能又精神了起来,他挥挥手让闲杂人等都退下,附过身对金雄小声地说道:“老八!你就辛苦一趟,再去找一次薛将军。你就跟他说:俺们是万万不敢违令的。只是面前的官狗势大,俺们连日激战,就僵持在这里了。”
  “可他们会相信吗?”金雄疑惑道。
  “信不信由他!反正俺们也把头磕在地上了。你就跟他说:如若不信,那俺俩就丢开队伍,都到他们那里,反正是生死随便,这可让他们信了吧。”
  刘国能也只能够耍无赖了,他也已经想明白:之所以汝宁军到黄冈按兵不动,而不是直接地杀过来,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的。而且自己的人头不值钱,自己的部队才值钱,如果自己抛开队伍,直接向汝宁军投降,那自己的部队肯定会散去的,这也不符合汝宁军的利益。
  刘国能就是要做出这种姿态,自己都把脸伸过去让吴屠夫打了,那吴屠夫如果不想把事情做绝的话,他肯定就会高抬贵手的。
  “还有,等你走了以后,俺立刻带兵与含山的官狗作战。也没必要保存实力了,做个姿态给吴总兵看吧!你也别空着手去,带上一百匹马和一百副盔甲,那吴总兵是个好兵的人,俺们也要投其所好啊!唉——!”说完以后,刘国能还是长叹了一口气。
  “可是……可是那些马和盔甲是俺们好不容易搞到的,给了吴总兵,俺们这里可就少了。”金雄就有些发急。
  这次打败了南京京营以后,刘国能部缴获甚多,可是缴获再多也没有自己的人马多。再说,战乱的时候就是马匹和盔甲最值钱,有时候有钱都没地方去买,所以金雄是万分的不舍得。
  “俺们人都要卖给吴总兵了,难道还舍不得一些马和盔甲吗?快去吧!”刘国能也是万分无奈。
  “可八大王和曹操那里又怎么说?”金雄又问道。
  张献忠、罗汝才联军来到安庆以后,立刻向刘国能联系,想要合兵一处共同东犯。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打下江南的几个大城池,那可就赚大发了。
  可是刘国能却不愿意。虽然他对吴世恭有些三心二意,但他也不想再次造反,于是刘国能就婉拒了张、罗的邀请。于是张、罗就退而求其次,他们提出要交换多余的物资。
  因为大捷,刘国能手中的军用物资不缺,可是他在无为县停留时间太长了,坐吃山空,又被汝宁军扣卡给养,所以粮食就有些不够了。
  而张、罗联军则是沿途打下了几个大城,粮食等物资不缺,而军用物资就缺乏了。所以张献忠和罗汝才就想互通有无。
  刘国能又考虑了一会儿,接着说道:“也给他们送去马、甲各百吧!也不能断了香火情。不过要注意,安排些妥当的人,不要泄露出去。”
  崇祯十年八月初,刘国能再次率军主动向含山、和县一带的明军进攻。而交换了一批物资以后,张、罗联军渡过长江,过铜陵、克南陵,兵犯芜湖。
  而在张、罗联军的前方,卢九德和刘元斌率领着勇卫营一万多人马与刘良佐汇合,合兵二万二千,在卢九德的指挥下,阻挡住了张、罗联军的东犯。而在张、罗联军的身后,左良玉的一万七千人马也在紧追不舍。而在黄冈的汝宁军、在凤阳的朱大典部和在南京的明军都暂时做着壁上观。于是,芜湖大混战开始了。
  黄得功手捧着水囊就是一阵牛饮,水囊中装满了烈酒,差不多有着近一斗。可黄得功毫不在乎地一饮而尽,之后就把空水囊狠狠地砸到地上。
  “小犊子们,学着点,看爷爷是怎么打仗的!”黄得功说完以后,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而他身后的近千名明军,或骑马、或飞奔,也跟着黄得功冲了上去。
  在卢九德带着勇卫营离开以后,给黄得功留下的只有千名出头的边军,加上黄得功的亲兵,才有一千五百见过血,能打仗的兵丁。而其余留下的七千明军,都是空有花花架子的南京京营。
  因此黄得功也很感谢刘国能的按兵不动,这让他有时间来操练那些菜鸟。可是一操练,黄得功就差点吐了血,因为黄得功郁闷地发现:无论是个人战技,还是整体战术,南京京营一点儿也不比边军差,甚至有些地方还要好上一筹。
  于是黄得功就对这些衣鲜光亮的粪球没辙了。这战技可以练,那胆气可练不了啊!想了半天,黄得功也只能够使用等级差别来刺激这些兵丁了。
  黄得功就从南京京营中,挑选出了一千五百较好的兵丁,接着把他们与边军混编在了一起,每天严格操练,但也好酒好肉地伺候着,就是要用以老带新,早日练出一支核心部队。
  而其余的兵丁虽然管饱,但也仅仅是粗茶淡饭了。虽然他们也要操练,但操练的强度也就下降了许多。
  不过这不是黄得功在玩小心眼,只是这支明军的补给确实发生了困难,黄得功也是被逼无奈采取了这个法子而已。
  当隔江分割成两个战场以后,明军后方的补给肯定是有个倾向性,而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这一边总是占着便宜。
  而黄得功这人是个文盲,脾气暴躁,一副丘八的模样。可他却是明军中罕见的,军纪严明的将领。所以他率领的部队根本不扰民,所以也没什么就地征收的事,因此,他的补给就全部靠后方供应。
  但不管怎么说,因为靠着江南,吃饱饭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吃得多么的好?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黄得功也只能够保证那批精英。
  而在黄得功把那些兵丁粗粗操练成样子以后,久未动静的刘国能部开始行动了,于是黄得功立刻带兵阻截,芜湖大混战的序章
就从江北的含山、和县这里开打了。
  
  第609章
连续进攻
  
  黄得功采取的战术也很简单。如果凭着他手下兵丁的素质,去打进攻战?黄得功生怕自己再次吐血,那就只能够选择防御战了。
  黄得功先让那些次一等的兵丁分成左中右三翼,用撸车、大车等车辆阻挡,远程用弓箭、火铳射击,近程就抱成团肉搏,这人多总能够壮胆吧!黄得功又把自己精心编练的三千核心分成了三队,每队一千,准备着前方一有危急,就来个反冲锋。
  可是再怎么精心安排,那些菜鸟照样怯场。于是在一开战以后,刘国能部没花多少功夫,就顶着火铳和弓箭的射击,推开了障碍,杀到了菜鸟跟前。
  见情形不对,黄得功率先带着自己那队精锐反冲锋了。
  黄得功是辽东军户出身,开原卫人,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兵到将军的。黄得功的父亲早死,他少年时就胆略过人。由于明朝的军户制是父子相承的,所以他也被抽调成为一个兵丁。
  在黄得功十二岁时,其母酿了酒,被他全部偷喝光了。当他的母亲责备时,黄得功就笑道:“要还很容易。”后辽东战事起,黄得功持刀杂在军中出战,斩首二级,获赏白银五十两。他回去后送给母亲说:“儿用这些偿还酒钱。”
  真是一个传奇故事啊!比少年英雄吴三桂还牛。要知道,那时的岁数可是虚岁,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竟然在肉搏战中杀死两名鞑子,他肯定是嗑药了。
  由于黄得功的精彩表现,使得他开始担任经略的亲军,之后屡立战功,积功越升越高。因此,黄得功的作战向来是身先士卒的。
  “啪!”一颗脑袋象西瓜一样碎裂了,鲜血和脑浆四处飞溅,黄得功的嘴里也溅了几滴,可这却引起了他更大的凶性,他扬起了手中的铁鞭,对着身边农民军的后背就砸了下去。很清脆的一声脆响,那农民军的脊椎被打断了,整个人弯成了一个夸张的角度倒了下去。
  “铛铛铛”,刘国能的中军传来了一阵鸣金声,幸存下来的农民军立刻向着自己的本阵跑去。
  刘国能一看,逃跑的那些农民军队伍已经是稀稀拉拉,刘国能的本阵也做好了接应的准备,他一勒马,吼道:“都别追了!”明军也暂停了追击,回到了自己的本阵。
  明军是一片欢呼,那群菜鸟也在雀跃。在明军的阵地前躺着几百名农民军的兵丁,可明军的伤亡还不到百人。这样的小胜,也使得菜鸟的信心足了许多。
  黄得功接过身边亲兵递过来的干净白布,用力地在脸上擦了擦,接着大叫道:“别嚎啦!把大车堆整齐,贼军就要上来了。”
  可就在这时候,他身边的亲兵队长指着远方惊呼道:“大帅!您快看,贼军还真的上来了。”
  “咦!”,黄得功惊讶地望了过去,发现刘国能部确实已经列好阵,发动第二轮进攻了。
  黄得功的眉头紧皱了起来。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起了下一轮的进攻,看样子眼前这支贼军,今天下的决心很大,真有些来者不善啊!
  于是黄得功立刻转过身,对准备第二轮反冲锋的千人队叫到:“都听好了!等会儿听号令冲,冲的时候都跟紧了。活着回来有酒有肉,没鸣金就回来的动军法。都别紧张,贼军就是一盘菜!”
  ……
  黄得功从汗淋淋的战马上跳下,他自己也是汗流浃背。黄得功甩了甩发酸的右手臂,接过了亲兵牵来的力足战马,开口问道:“贼人冲了几次了?”
  “七次!”那名亲兵回答道。
  其实黄得功也知道刘国能部冲锋的次数。他之所以再问一遍,只是为了更加肯定。
  “犊子养的,今天也邪乎了啊!”黄得功开始骂骂咧咧起来了。
  也不怪黄得功的疑问,就是现代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在承受着巨大伤亡的同时,还能够连续发动三次以上冲锋的,那就是王牌军了。而刘国能竟然发起了七次冲锋还没有崩溃,那就是王牌中的王牌了。
  黄得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大明天下什么时候出来这么一支亡命的军队了?而且不是官军,竟然是刚扔下锄头的泥腿子贼军。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更让黄得功吐血的是,这么一支军队怎么会就盯着自己呢?难道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不过黄得功对自己部队今天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在一开始几次顺利地反冲锋以后,就是前排的那些菜鸟也是士气高昂,他们完全发挥出了训练水平,在第三、第四次阻截中,甚至没让反冲锋的精锐怎么发挥,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退了刘国能部的进攻。
  可是面对后几次进攻的时候,那些菜鸟就有些吃不住了。倒也不是体力问题,他们也是按照战前的安排,前后排轮换轮流休息的。
  最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这样无休止的进攻让人神经绷紧,再加上刘国能部的这种视死如归,再怎么粗大的神经也都快要绷断了。
  黄得功知道,他的部队已经承受不起了,不要说菜鸟已经胆怯,连边军老兵都有些发毛。只要刘国能部再发动一、两次进攻,自己的部队绝对就会崩溃的。
  黄得功这里不好受,刘国能那里其实也不好受。今天的战斗,刘国能已经伤亡了三千多人,而这些人可不是炮灰,而是刘国能的老营人马。要不然,在这么大的伤亡下,刘国能再有本事,也约束不了部队的进攻。
  不过那些老营的人虽然也听从了刘国能的命令,但他们对刘国能那反常的举动也相当疑惑。
  农民军造反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活下去。被逼上了绝路那没办法,可只要有一线生机,农民军向来不会与官军硬拼,遵循的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原则。
  那些老营的大小头目也知道刘国能要投靠汝宁军。他们自己的家人也在汝宁军的手中捏着呢。所以对于自己的大王——闯踏天刘国能听从汝宁军的命令,进攻在含山的官军,那些头目还是能够理解的,所以今天他们也约束住了部队,投入了一次次的进攻。
  可是那些头目对于刘国能如此消耗自己的老营人马,就不能够理解了。没有了这些宝贵的财富,以后卖也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自己的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想投靠官军想疯了?连保存实力都不知道了?
  而刘国能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手下在心中埋怨,可是刘国能已经在战时排好了进攻的次序。出于威信,刘国能也不能够改变作战的计划,否则的话,打乱了自己的部队事小,没有了威信,导致以后指挥失灵,那就大条了。
  所以等到刘国能发现情形不对,自己的老营骨干损耗已经太大了,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这时候的刘国能就盼望着有人在身边规劝几句,他也好就坡下驴停止战斗。可平日里,刘国能的威信太高,那些头目因为身份不够而不敢规劝,唯一身份够的金雄,他人又在黄冈呢,所以刘国能的心中也是越来越烦躁。
  就在此时,一轮夕阳照在刘国能的身上,他终于等到了理由。于是刘国能立刻下令道:“天色已晚,全军回营!”。而刘国能的命令,也使得包括刘国能在内的所有头目都是暗中送了一口气。
  在离开战场的时候,刘国能还在喃喃自语道:“这下子总该可以交待了吧!”
  黄得功见到刘国能部的回营,也是大松了一口气。这时候的他,已经集合好全部精锐,就等着刘国能部进攻的时候,来个大反击。希望这次反击能够争取到一些时间,把自己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撤回来呢。
  所以等到黄得功也把部队撤回营地的时候,他还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可是一清点,黄得功的心又吊了起来,明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千五百人。而这些伤亡大多数都是在刘国能部的后几次进攻时造成的。
  现代训练有素的军队,伤亡超过三成就失去了战斗力,超过五成就完全被打残了,不是光在战后补充人员就够了,还需要长时间的休整和心理调节。因为那些幸存的战士毕竟是人,见到这么多朝夕相处的战友失去了生命,他们总会怕死,对战场就有了恐惧症。
  而一般的明军,伤亡达到一成,就足够让整支军队崩溃。虽然今天的战斗因为节奏太快,让许多明军还来不及恐惧,不过自己的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足以让黄得功自豪,毕竟这支部队中,菜鸟的比例太高了。
  可是随着到战场上收拾尸体的兵丁归来,整个兵营立刻弥漫开一种压抑的气氛。那战场上太惨了,狭小的区域内堆积着这么多的尸体,血肉覆盖在了地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还是夏天,尸体腐烂很快,那恶心的尸臭散布在空气中,让人恨不得立刻昏厥过去。
  
  第610章
金陵群议
  
  黄得功知道这样的部队已经不能够再打仗了,于是他立刻安排据营死守,并发急函至南京,请求增援。
  这求援信一至南京,就引起了整座金陵城是大哗。没想到重染战火伊始,就有一路明军告急。那贼军是强悍如斯!恐怖如斯啊啊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