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470

  这一鼓作气,就把农民军的部队打退了五、六十步,而地上遗留下了满地的农民军兵丁的尸体。这让农民军的部队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而趁着这段时间,汝宁军的骑兵团也全部进入了空营,他们开始整队,分成了左右两队,要绕过斧枪兵的队列准备开始冲杀。
  空营再怎么空,里面帐篷等障碍物还是挺多,所以汝宁军的骑兵的速度跑不起来,根本没办法冲刺,只能够驱着马小跑着向前压。而且为了绕过障碍物,队列有时候还要分裂开。
  可就是这样,汝宁军的骑兵还是排列得很紧密。由于马匹被挤压着只能够向前跑,所以汝宁军的骑兵根本不需要控制马的方向,双手都可以腾出去掌握兵器。
  而在黑暗中,农民军只见到两堵墙向着自己快速地压过来,他们的精神顿时崩溃了。首先就是指挥农民军部队的那些头目。
  农民军的那些头目,都是久经沙场,也可以说都是久经逃亡的,个个都是顶呱呱的逃跑高手。所以在一开始指挥的时候,那些头目就是靠着部队的最边上,几个人负责一边。而在此时更是默契非常,一见汝宁军的骑兵压了过来,他们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兵,朝着自己的马匹就冲过去了。
  而那些头目手下的亲兵,也对这样的套路精熟透顶了。自家主将一跑,那几十个人立刻护卫在身旁,朝着马匹那边就跑。遇到挡路的,他们就拿着手中的兵器就砸,要是还不躲开,那就真刀真枪的招呼了。
  那些逃跑的头目和亲兵,一边跑进了刘国能的大营,一边还大声叫道:“官狗打进来啦!官狗打进来啦!”刚刚有些平静的刘国能大营顿时又沸腾了起来。
  而那些作战的农民军兵丁也不是傻瓜,这主将一跑,而马蹄声越来越近,那些农民军兵丁也逐渐地慌乱了起来。最能打的那批都是站在最前面,几个来回以后都隔屁了,而现在主心骨又走了,那谁还会去支撑呢?也不知道是谁先带头,顿时是四下溃散了。
  
  第568章
大局已定
  
  在冷兵器时代,长枪兵是最便宜的,也是战斗力最差的。如果认为只要让长枪兵练好现代的刺杀就可以所向披靡,那完全就是毫无常识。
  长枪兵在古代战争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集合在一起列阵,抵御敌军骑兵集团和步兵集团的冲锋。所以说,单个长枪兵,如果没有林冲的功夫,那绝对就是被屠杀的份。
  所以针对长枪兵阵形,只要不靠近他们,远远的用火铳、弓箭、标枪或者手斧等远程兵器攻击,那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因为长枪兵是两手持枪的,根本没办法持有盾牌阻挡敌人的攻击。
  而且长枪兵追击起来也很不方便,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拿着一根长棍和一把西瓜刀奔跑着试验一下。所以长枪兵在古代的战争中,就是一个被动挨打的角色。如果不是那样的话,谁愿意多花费铁料,去打造十八般兵器呢?
  所以那些农民军的兵丁逃跑的时候,他们还是挺放心的。他们认为汝宁军都是使用着长兵器,追击起来肯定是不方便,没准就能逃得性命。
  可是那些逃跑的人都不知道,斧枪兵比起长枪兵的优势,就是可以单人发起追击。也有相应的战术配套。
  看着对方溃散,汝宁军的兵丁迅速分成了三人一组,毫不犹豫的开始追击,而在战争中,大规模的死伤往往发生在追击之中,前面地逃兵后背卖给自己,手中的斧枪是一扎一个准。
  当跑了几十步以后,农民军的兵丁发现根本跑不了,他们只能是回身作战,可溃兵互相之间是没有照应的,而对方却是三人战斗组,一接战就连所谓的困兽之斗都是做不出来,不是身上多几个血窟窿,就是被劈开几块。
  可农民军那些老营兵丁也的确是凶悍。许多觉得跑不了的农民军兵丁纷纷回身拼命厮杀,在一时间,斧枪兵们的攻势也有些被抑制住了。可是当汝宁军的骑兵出现在两侧时,农民军兵丁们浑身上下的勇气和战斗的意志顿时都是烟消云散了。
  这样一边倒的战斗给予人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农民军的兵丁体能的流失也是特别的快。也不是没有人想到投降,可是那些刚跪在地上求饶的农民军兵丁立刻就被砍翻。这时候也没有人手看守俘虏,所以还是一斧了事吧。
  看到汝宁军是要赶尽杀绝,虽然农民军的兵丁们肚子里面在咒骂,但却无可奈何,只能是跑吧!可跑不了几步,后面的骑兵已经是追上来,一刀砍下。没一会儿,汝宁军的面前已经没有什么阻挡的部队了。
  在尖哨声中,汝宁军迅速地收拢了部队。虽然这次战斗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今晚长途奔袭很是消耗人的精神。而接下来就是要真正的打垮这营的农民军了。
  李三河含着铜哨见到部队已经收拢,他立刻憋足了力气吹起来。随着哨声,骑兵队列中的几处都是同时的吹响。骑兵们开始缓慢地加速,而后排的骑兵开始朝着两翼散开,尽可能的以一个正面冲进刘国能的大营中。
  汝宁军的骑兵排成了前后两派,后排的骑兵们都是从马鞍边上挂着的褡裢中抽出一根包裹着油布的火把,拿着火媒点燃后,火把一下子燃烧了起来。那火把上都浇有油脂,即便是马匹高速奔跑时产生的风也无法吹熄。
  而刘国能的部队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有些头目大叫着让帐篷内的兵丁出来战斗,可是在短时间内,“一进一出”相反的两个命令却使得那些农民军兵丁更加心慌。
  而且那些出帐篷的人,一出来就看到眼前似乎有着无数骑兵点燃了火把,在黑暗中展开了阵型。他们也不敢迎上战斗了,整个营地顿时炸了开来,所有的人都是惊慌无比的奔跑,可在仓促间,却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跑?而那小山坡上不紧不慢射击的炮弹使得营地里是更混乱了。
  直到这时候,穿好盔甲的刘国能才钻出了自己的大帐。由此可见,汝宁军战斗的速度有多么的快。在刘国能的指挥下,他身边最精锐的亲兵和各大头目都指挥着部队向汝宁军反扑。
  可没跑几步,汝宁军前排的骑兵开始冲锋了。这些骑兵都是甲胄和兵器最精量的士兵,而且他们的手中没有拿着火把,完全是按照冲锋的队形凝聚而成的。骑兵们都把手中的骑矛放平,象是一排枪林一样高速地冲了过来。
  刚鼓起勇气想要阻截的刘国能亲兵立刻崩溃了。他们向着两侧飞奔,尽量不挡在汝宁军的骑兵前面。于是在冲进刘国能大营中心区域的帐篷区时,已经没有什么人来阻挡这些骑兵了。
  而跟在后面的骑兵都是分成了小队,散布在各处放火杀人,制造着混乱。随着火势蔓延,营地中顿时光明许多,在后面步兵团的火铳手也趁机射击了。那巨大的声响,使得营地里是更混乱了。
  相对于前排的骑兵,后排分散开来的散骑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这些骑兵都是手持火把,先给帐篷放火,然后再砍杀那些跑出来的人。他们十人一队,五人一组,把见到的所有东西都点燃。把马前所有在奔跑的人都给砍倒。
  为了防雨,当时的帐篷制造的主要材料是毛毡。而毛毡油性很大。点燃之后火势相当猛烈。开始还需要汝宁军去点燃,后来则是彼此之间引燃,尽管帐篷和帐篷之间留出了足够大的空隙。可倒伏的帐篷,飞溅的火星,依旧引发出了一片地狱。
  也不是没有人抵抗,有些农民军的兵丁向着那些骑兵射出了箭枝。可是被闪动地火光晃着眼睛。这就实在谈不上什么准确性了。
  而且那些骑兵还是带着头盔。穿着重甲。弓箭射到这上面,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有极个别运气好地。才射中了面门。
  但农民军有勇气抵抗的人并不多,再加上只要射出箭,就引来的死神,汝宁军的骑兵立刻上前砍杀,就是在远处,也会引来汝宁军火铳的射击,所以没一会儿,那种微弱的抵抗就被粉碎了。
  通往刘国能大帐的道路毕竟宽敞许多,汝宁军前排的骑兵顺着这条道路,就很快地冲锋了过来。能够挑选为刘国能亲兵的也没有什么弱者。他们的反应很快,当前排的骑兵冲到时,那些亲兵都跳上马,尽可能快的完成了整队,涌出来准备抵抗了。
  这时候刘国能亲兵的马匹都没有提起速度,不可能进行什么反冲锋,所以也只有一个选择。也没有什么命令,人人都是在马上张弓搭箭,几百支箭尖啸着飞了出来,仿佛象是雨点一般的落下。
  那些刘国能亲兵判断着,如果这第一波射击起到效果,这些偷袭者起码要倒伏一片,乱成一团。而后面的人也会被前面地倒伏的人尸马尸阻碍。
  可这些汝宁军骑兵都是带着铁盔,穿着重甲,最前面几排的甚至还带着面甲,甚至马匹上在马头和马胸的地方还有皮革毛毡制作的马甲包裹。所以迎着箭枝,放平长矛的汝宁军前排骑兵们仅仅是低下了头,而后面的骑兵们则是举起了小圆盾,这就足够了。
  随着一阵“叮叮当当”声,根本没什么汝宁军的骑兵落马。而静止的骑兵面对冲刺起来的骑兵,那就是一场悲剧了。
  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平端着长矛地重甲骑兵已经是开始加速,人、马匹、盔甲的重量叠加在一起,逐渐加速的速度,这速度和力量都是累加在长矛上,冲向了前面的刘国能亲兵。
  凡是被长矛刺中的人都是被干脆利索的贯穿,因为这长矛的长度,甚至还有第二排的人被贯穿,刘国能亲兵以及他们的马匹在这个瞬间被打的死伤惨重。
  在刺进敌阵之中的时候,前排的汝宁军骑兵立刻丢下了骑矛,从马鞍边上拿出了刀剑或者是短斧,开始劈砍。
  刘国能的亲兵根本没有阻挡铁骑冲锋地能力,也根本无法聚集起来阻挡,他们的抵抗也就是射射箭,等到近距离的格斗的时候,他们只能是无望地被屠杀。
  等到后排汝宁军的散骑冲过来的时候,刘国能的亲兵已经被彻底地击溃了。而这时候刘国能大帐的东面已经是一片火海,而汝宁军的散骑则开始杀向了西面。紧随着的就是步兵团。
  在第一时间,刘国能就发现情形不妙,跑出了大帐,上马就逃。但李三河他们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这种火势和杀戮,胜利已经可以确保了。
  “烧了这帐篷!”李三河指着刘国能的大帐,大声下令道。
  “大人!这帐篷内肯定有些好东西呢!”一名军官提醒道。
  “烧了!”李三河立刻瞪大了眼睛。
  焚烧了这个大帐,也就是一个大局已定的信号,让所有还能抵抗的农民军兵丁都知道不可能翻盘了。相比较而言,一些身外之物算得了什么呢?
  果然,看到了刘国能大帐冒起了熊熊的火焰,营内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势已去,李三河接着发布了招降的命令。被完全打掉了精气神的农民军,连逃跑的人都没几个,大多数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向着汝宁军投降了。
  就在这时候,天边照射出了第一道阳光,天亮了。李三河是豪气万丈,今晚的战斗证明了,就是肉搏,汝宁军也是最强者!
  
  第569章
与俘虏对话
  
  “都别垂头丧气的,败在我们汝宁军手下不丢人!”程牛一边拍着自己的战马,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由于负责的是拉倒营栅,所以程牛就跟在了主力身后,也没捞到什么战斗。可是程牛却一直没下马,着实过了一把骑兵瘾,不过这体重,把他的战马压得够呛。
  直到战斗结束,程牛才在连长的喝令下下马喂食,看到程牛骑在马上时精神不错,连长索性就把他打发去看守俘虏了。
  这次刘国能带到农民军右翼设营的共有一万二、三千人,全是青壮男子,其中近一半是他的老营人马。可就在刚才劫营的时候,却一下子被打死了一千多。而且还有六千多人投降了汝宁军。
  收缴了武器以后,汝宁军就把那些俘虏赶到了空营内。李三河只让两个连的兵丁看守住那些俘虏,防止他们再冲入刘国能的大营。汝宁军根本无所谓那些俘虏跑不跑的,因为自己要抓紧时间恢复体力,准备顶住天亮以后的农民军反扑,并且还要联合薛永利的主力彻底打垮中路和左路的农民军呢。
  而程牛的性格就是自来熟,所以他就与坐在地上的俘虏聊起了家常。
  “你们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造反呢?不过也怪不得你们,当年俺在汝宁的时候,地荒了,向刘员外家借粮又借不到,俺全家就四处逃荒,想找个地方打短工。”
  听着程牛的回忆,那些有着相同经历的俘虏都逐渐地抬起头,竖着耳朵仔细地听着程牛的话。
  “可没地方去啊!想到县城,县城门却关着,把俺们当贼一样防,没办法赶下一个县城吧,走到半道上,俺娘和两个弟妹都饿死了。人不如狗啊!连张席子都找不到。只能够草草埋了。直到俺当兵拿饷了,才想把他们起出来好好安葬。可是都找不到了啊!唉——!”
  “那大哥家里就留下您一个啦?”一位才十六、七岁的农民军俘虏似乎忘记了害怕,开口问程牛道。
  “还有个妹妹!”程牛对那位少年俘虏笑了笑,说道,“不过那时候她也是皮包骨头,看样子也撑不住了。还好,遇上我们大人发善心,让我们一起到庄子里去。进庄子的头一顿饭那是香啊!白面馍馍,这么大个!”程牛向着那些俘虏比划了一下,“可庄子里的人不让俺吃,就给俺喝稀粥,俺可就急了,上去动手就抢。”
  “抢到了没有?”那少年又问道,其他的俘虏也好奇地盯着程牛。
  “没呢!”程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们人多,三、四个把俺按到地上了。不过倒是为了俺好,饿慌的人不能够吃干食。”
  “大哥!您咋又当兵啦?”那少年又问道。见到程牛挺和气的,那些俘虏都面向着程牛抬起了头。
  “你们真不懂!”提起自己当兵的经历程牛就有些得意,“俺们汝宁军当兵可是个好去处。吃饱穿暖不说,还可以有媳妇、分地呢。就是那几个不给俺干食的人,看到俺的力气挺大,就让俺加入到护庄队呢。后来,俺就被招入汝宁军了。”
  “真的?还可以有媳妇、有地?”一旁的一名俘虏忍不住插嘴道。
  “骗你们干什么?”程牛一扬眉,“反正你们以后也会进来,到时候就可以知道了。”
  “俺们也有机会?”那名俘虏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程牛的神色是相当自豪,“不过只有好的,加入军队的才能够得到,在庄子里种地的或者在矿山开矿的,只能够自己去找媳妇了。分地的时间也要慢上许多。”
  程牛的话立刻让那些俘虏沸腾了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汝宁军的各种问题,让程牛是应接不暇。于是程牛立刻招手道:“大家静一静,一个一个来!”接着,程牛看到那少年俘虏仿佛有话要说,就指着他问道:“小兄弟!你先说!”
  那少年吞吞吐吐了一会儿,接着憋出了一句话:“大哥!你们这里管饭吗?俺现在有些饿了。”那少年的话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哄堂大笑。
  程牛也笑个不停,过了好一会儿,程牛才收住笑声,对那少年说道:“俺们汝宁军从来不饿着人。等会儿吧!饭应该快到了,应该有你们的份。”
  “大哥!你们这里这么早就有饭吃?”另一名俘虏问道。在当时,穷苦人家往往都是吃两顿饭的,一般早饭和中饭合在一起吃,所以那名俘虏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