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470

  一旁的马守信也插嘴道:“爹!那四海钱庄还有有趣的事呢。发行了一种粮票,还能够存银子进去吃利息呢。当然,在里面也可以借款,但比印子钱的利息低多了。”
  “是吗?”今天马泊安吃惊的事太多了,所以已经有些吃惊疲劳症了。
  于是马守信简单地向自己的父亲介绍了四海钱庄存款和借贷的流程,马泊安心中不禁感叹:“这又不是一个借鸡生蛋的妙法吗?想出此计者真乃是人杰也!”
  不过也因为吃惊太多,马泊安也没兴趣去询问这主意是谁出的。毫无疑问,就是对面坐着的那位年轻武官。不过这么一来,却搞得坐在那里的吴世恭是心痒不已,他就等着马泊安开口询问了呢。说实在话,吴世恭其实也是位很骚包的人啊!
  这时候就显出马泊安对商业的敏锐性来了,他当机立断地询问道:“长敬!老夫这里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是否可在将开设的期货交易所内买上一些股份呢?”
  “这样啊!”吴世恭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就卖给世伯半成吧。”
  “何价?”
  “一万两!”吴世恭立刻是狮子大开口,对于做生意他也从来不会心慈手软的,不过说完以后还是解释了一下,“不能够卖给世伯太多了,这期货交易所私人占股也不能够太多,就是给世伯的,都是从晚辈的股份里让出来的。”
  “一言为定!”没想到马泊安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对于期货交易所,马泊安确实心中没底,可是看过吴世恭以前的那些金融产业,马泊安就选择了相信。再说,为了维持与吴世恭的良好关系,就算是送给吴世恭一万两银子那又如何呢?
  还有,马泊安也是抛砖引玉,他还有着下一步的考虑的。于是马泊安又问道:“那大人的证交所和钱庄的股份可否发卖啊?”
  吴世恭没想到自己狮子大开口的价格,非但没吓倒马泊安,而且看他的架势自己的开价还低了,所以也就不敢信口开河了,于是吴世恭就回答道:“这也要世伯与邓先生、袁先生去商议。晚辈军务繁忙,这琐事之细节真是不甚了了啊!”
  马泊安也知道自己有些着相了。于是笑着缓和了一下气氛:“那就让长敬费心了。这次老夫还要待上几天,离别时可要与长敬好好相聚。等老夫回去,马家将在七月之前安排好银子和人手,犬子也将常驻在汝宁帮忙,到时候还需长敬多加指点啊!”
  “世伯客气了!”吴世恭连忙拱手还礼道,“不过还有一事要世伯费心。这次世伯的工坊和商行,最好在汝宁府招收五成的人手,晚辈这里流民太多,也需得各位长辈帮忙啊!”
  明朝这时候异地开业,也都是自己从家乡带来人手的,所以吴世恭就先提醒一句,要马泊安帮忙招募些本地的流民,也减少些汝宁军赈济的压力。
  “那招募本地流民是何价啊?”马泊安当然先得问清楚。
  “我们汝宁军已经发文,做工者最低工饷每日米一斗半,而且每旬沐休一天,每日做工不可超过五个时辰。如有超过,工坊要支付加倍工饷的。”
  自从吴世恭向全军宣布了长子薛呈麟的任命以后,吴世恭总感觉到对李馨、吴呈瑛母子有些愧疚。所以在一天看到吴呈瑛又是眼泪汪汪地读书归来,就心肠一软也规定了:学生也是旬日沐休。
  虽然吴世恭的规定得到了开蒙大儒的指责,可那位大儒又怎么知道一个父亲的爱心啊?所以以此类推,吴世恭索性把这个规定制成了法令,在自己的控制区内推行了下去。并且为了保障做工的人起码能够养活一家三口,所以在法令中又规定了最低工饷标准。
  所以在这个时代,第一个保障劳工的法令,就在吴世恭一片添犊之情中诞生了。不过最高兴的倒是吴世恭内宅里的那些奴仆,他们本来就是全年无休的,现在这样不是变相的增加了工饷吗?
  吴世恭的这个法令一出,立刻在全境引起了一片叫好声,很多逃到汝宁府做工的流民都在家中为吴世恭立起了长生牌坊。
  只有卡雷拉神父有些唧唧歪歪,他竟然劝说吴世恭:要实行星期制。每七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方便他的教民去教堂做礼拜。
  吴世恭立刻是一口回绝。还做礼拜呢!那回教一天要做几次礼拜的,那么要放他们多少天假期呢?再怎么说,十天休一天总比七天休一天的好。吴世恭也是个资本家,屁股肯定是坐在资本家的那一边的。所以卡雷拉神父的建议也就省省吧!广大劳动人民还想实行双休日呢!
  不过吴世恭的话也让马泊安有些疑问。这最低工饷倒也罢了,怎么样也比江南劳工的工饷低许多,可是为什么要强制规定沐休呢?难道工人愿意多挣钱,还要阻止住他们吗?于是马泊安就把自己的疑问问出口。
  吴世恭当然不可能告诉马泊安:这个规定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时间玩的。所以就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还是流民太多啊!”
  见到吴世恭的叹气,马泊安也陪着叹了一口气:“长敬宅心仁厚,老夫也不甘人后。这样吧!老夫承诺在本地募工不少于七成。守信!你也记住,每月拿出一百石粮赈济那些流民。”
  “是!爹!”
  “多谢世伯!”
  
  第506章
好上一点点
  
  当吴世恭回到内宅的时候,发现陶辛竟然还没有走。在大庭广众之下吴世恭也不好发火,可是进入了赵如雅的房间,吴世恭终于忍不住抱怨了:“快让那臭小子滚!难道他还想在这里过夜吗?”
  过来给吴世恭更衣的赵如雅立刻打了吴世恭一下,她笑着癫怪道:“有夫君这样当爹的吗?还这样说自己的女儿。小辛子是夫君的徒弟,以后是夫君的女婿,夫君怎么把他当成仇人一样啊?怎么样也让小辛子吃完晚饭吧!”
  可是吴世恭依然在那里鼓鼓囊囊的。可就在这时,赵如雅突然皱起了眉头,她把秀鼻凑到吴世恭的怀中,闻起了吴世恭衣服上的气味。
  吴世恭暗叫一声:“不好!”,刚才那李妈妈就是靠在吴世恭的怀中说话呢。于是他立刻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道:“也不知道哪个丫鬟浪费,给我的衣服上放了这么多的薰香,今天一天都被这香味熏得晕乎乎的。”
  赵如雅立刻抬起头,以万分怀疑的目光斜视着吴世恭,盯得吴世恭是浑身发毛,过了好一会儿,赵如雅才吐出了三个字:“七日香!”
  吴世恭的冷汗顿时下来了。刚才他忘记了赵如雅的脂粉铺就是做胭脂香粉的,而且那七日香正是赵如雅脂粉铺的特产,赵如雅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撒谎了呢?
  可还没等吴世恭想好怎么圆谎,赵如雅又一伸手,动作优雅地从吴世恭的肩上拈下一根女人的长发来……
  马泊安又在汝宁府待了近十天,在这些天中,他与吴世恭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比如通过与闽海商行郑掌柜的协商,动用吴世恭的两条海船,运送马家在松江府产业生产出的商品至海外。又比如用三万两银子加上马家在松江府的一个码头,交换证交所和保险商行各半成的股份。因此,马泊安的此次汝宁之行可谓是满载而归。
  而见到了马泊安这样一次次的挥金如土,吴世恭他们才知道自己眼皮子浅了。原来天下豪富之家竟然有着这么多的钱。只要等到马家的银子运到,再加上吴世恭将要发行的二万两债券,汝宁军在短时间内将再也不会为现银的短缺而烦恼了。
  更让吴世恭高兴的是,这段时间内,吴世恭的私财增加也很多,起码马泊安临走时送的那份礼可真够厚的。再加上松江府的那个码头属于吴世恭私人所有,只是汝宁军能够无偿使用,所以现在的吴世恭终于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了不动产了。
  于是吴世恭就开始幻想了,他幻想着以后把陆家嘴和张江高科的地皮都买下来,让那后世的东方明珠和起点网都没有立足之地。
  而首次股票的发行也很顺利,因为量也不多,又有士绅来捧场,也有象薛永利那般跟风吴世恭的,所以所有的股票基本卖空。
  只有李妈妈的股票因为名声不好有些滞销。吴世恭索性把自己的银子都买了那些滞销的股票。为了表示感谢,李妈妈就在吴世恭送给她的宅子,也就是那座原先安排朱绮兰住的宅子里,与吴世恭交流了好几次。
  当然,吴世恭也不会让自己的银子打水漂,所以他也教了李妈妈好几招。例如:培养一批走猫步的秀台;刻板印刷女人专看的时尚书籍……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起不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但也为李妈妈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李妈妈更是在床上花样百出,还时不时带来几个新鲜货给吴世恭开开荤。几次以后,被内宅烦心的吴世恭忍不住想道:“其实这样无后顾之忧的偷嘴也不错。真的要向女权主义者致敬啊!一夫一妻制就是好啊!”
  时间很快地到了崇祯八年的五月。薛永利的出征大军就如预料般的一样只是一场阅兵,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战斗。而开封府南部三县的乱匪也都纷纷向薛永利投诚了。
  相对于汝宁军的顺利,巡抚玄默的平靖却相当不顺。应该说,汝宁军采取的平靖方法一点儿也不稀奇,无非是大军威慑、利诱招安的这一套。
  相比较而言,在不明真相的乱匪来看,玄默的官军总比汝宁军强大。而玄默的利诱也有分量的多,起码汝宁军只能够给出一些野鸡任命,而玄默却可以给出一些正式的官吏职位。
  可玄默的平靖还是远远地不如汝宁军,除了有一批乱匪被汝宁军赶到了河南北部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汝宁军的强大是一桩系统工程,玄默那里完全模仿不出来。
  平心而论,你说汝宁军真的有多么好吗?那也不见得。可在明末这个比烂的年代,恰恰是汝宁军比他人在各个方面都好上一点,这才显出了他的卓越不凡。
  汝宁军在圈地和盐业上,都是通过牺牲士绅,甚至有产百姓的一部分利益来给自己获取财源的。尤其是圈地,在无主地的认定上甚至把一些农民和小地主的土地都剥夺了。
  可汝宁军反馈给他们的起码是活命,并且还是给予那些大士绅一部分土地的收益。相对于天灾人祸之下的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汝宁军的做法还是比朝廷和农民造反军好上那么一点点的。
  由于大批乡一级的官员任命,汝宁军对基层的控制又比朝廷好上那么一点点。更因为汝宁军初创,很多不良的习气没有养成,所以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等官场恶习比明末那黑暗的官场要好上许多。
  而汝宁军普通兵丁的军饷也无非是朝廷所订军饷,甚至辅兵的军饷才能够拿几成。但汝宁军的军饷却从来不扣克、不拖延,这又比其他的明军好上许多,使得汝宁军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让整支军队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其他方面的大小优势也有许多。这一点点的累计,就使得汝宁军把除了后金以外的其他政治团体都远远抛在身后了。
  更为主要的是,汝宁军给予团体内所有的人都有希望,他们都坚信,只要通过努力,自己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汝宁军的人更坚信,能够带领他们实现梦想的只有汝宁军的首领——吴世恭。
  
  第507章
陕西剧变
  
  “思德兄!辛苦了。”吴世恭对刚赶到汝宁的周俊吾拱手道。
  周俊吾虽然是满脸倦容,但还是精神饱满。他连忙还礼道:“长敬兄费心了。恩师派我来问一声,长敬兄的汝宁营准备好了吗?”
  由于平靖不利,河南巡抚玄默派人向吴世恭联络,要其不再限制自己的平靖区域,配合玄默一同平靖河南全境的乱匪,而派出的联络人正是周俊吾。
  一听到玄默的命令,吴世恭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且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地进行了汝宁军的动员。对于吴世恭来说,消化汝宁军所得的地区,安定河南全省,防御农民造反军再入河南,这本来就是汝宁军的既定战略。所以吴世恭肯定会选择与玄默合作的。
  而玄默也很满意吴世恭的合作态度。不过这种层次的官员,也不会向吴世恭明确说出会给予什么报酬,反正一切尽在不言中,玄默肯定是不会亏待吴世恭的。
  而这次平靖河南的军事计划就是由汝宁军制定了,汝宁军也将成为这次平靖的主力。吴世恭向玄默提出,让玄默的官军主力在黄河沿线频繁活动,吸引住河南乱匪的注意,薛永利的军队加上归德军团的一部在归德、开封南部缓缓上压,给予那些乱匪压力。
  至于吴世恭,他将率领着汝宁军的主力,沿叶县、汝州一线,直兜乱匪的背部,力争一击把河南乱匪主力击垮、剿灭,再把乱匪的残部驱赶至黄河以北或者大别山山区里,让乱匪不再成为河南境内的大威胁。而吴世恭把这个军事计划很形象地命名为“左勾拳”。
  之后就是周俊吾的来回联络了,而今天就是玄默完全赞同吴世恭的计划以后,派周俊吾来告知吴世恭来了。当然,也有敦促吴世恭出兵的意思。
  吴世恭当然明白周俊吾的此次来意,于是笑着说道:“思德兄请稍待,小弟儿郎快要准备齐全了。三天以后,我将亲自领军出征。”
  因为此次出征,对付的乱匪实力并不强大,但为了限制住他们到处流窜,汝宁军主要强调的就是机动性。因此,吴世恭将带上骑兵军团、亲兵队近四千骑兵,加上教导军团和直属炮兵团的一半,共六千五百人马。不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很强,机动性也是令人发指,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匹骡马的程度。
  而到了叶县以后,吴世恭还将会带上常猛的垦荒商行那八千护卫作为辅兵,让这些商行护卫也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接受一点基本的军事训练。
  而汝宁军团和水师陆战团就忙着守住汝南地区,打通至武昌的补给线路了。南阳军团也要承担着西线的防御,不可以大动。所以汝宁军本部就只有工兵团和炮兵团重炮部队留守了。因此,这次汝宁军的军事行动就是准备着速战速决。
  崇祯八年六月七日,吴世恭率领汝宁军主力出发,而周俊吾也一同随同。可是他俩都没想到,就在同时,陕西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五月,高迎祥与各路农民造反军会师陕西,合兵二十万,直逼西安,那是连营五十里。烽火照西京啊!而刚赶回陕西的总督洪承畴、曹文诏死守,才力保西安未失。
  于是高迎祥移师西攻平凉。闯将李自成部围攻甘肃宁州(今宁县)。洪承畴闻讯,立派副总兵艾万年、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引兵三千往援。
  在宁州襄乐镇,明军遇上刘宗敏指挥的三万一千多农民造反军,双方发生激战,见刘宗敏部确实势大,救援已不可为,艾万年令明军后撤。
  巴家寨。
  赫摇旗、田见秀、李过等部将围簇在李自成身边,紧张地等待着一匹匹快马探查来的消息。听到了艾万年部已经撤往自己设伏的巴家寨方向,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没啥要紧的,就是寻常的一战嘛!怎么都象今晚洞房的小媳妇模样啊?”李自成的俏皮话惹得部将是哈哈大笑。
  可是熟悉李自成习惯的人也发现,他把头上长年戴着的范阳毡笠不停地摘下戴上,他们都知道这是李自成在紧张的时候,下意识做出的动作。
  没办法不紧张。这几乎就是农民造反军造反以来首次主动进攻明军主力,而且带兵的又是艾万年等名将。虽然这次李自成把自己一万多的老营兵马都带过来了,又是一场伏击战,但这些人心中还是没有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