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470

  而现在这一切都便宜了农民造反军。他们共缴获骡马六千余匹,牲畜四千余头,铁甲六百多具,皮甲、棉甲等一万多具,守城的火炮难以搬运,但缴获虎蹲炮等火炮二十几门,鹰铳、三眼火铳、鸟铳等火铳八百多把。此外的兵器、火药等缴获不计其数。整支农民造反军的装备立刻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农民造反军还开仓放粮,吸引附近贫民投靠,再加上大队人马的随后赶到,聚集在凤阳的农民造反军很快超过了十五万人。
  张献忠还坐上了“龙椅”,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帜,首次把推翻明朝,要改朝换代的野心表露了出来。这也使得张献忠一跃成为仅此于闯王高迎祥的二号巨枭。
  而在正月十六日,得到汝宁军报讯的朱大典和左良玉部,立刻抛下了徐州的射塌天残部,不顾徐州地方的挽留,全速向着凤阳而来。
  在进入归德以后,左良玉部一反常态,全军严格遵守着军纪,一点儿也不骚扰归德府地方。在其部经过归德府城的时候,左良玉还特意进城向侯老太爷磕头请安。
  而凤阳巡抚杨一鹏是手忙脚乱,四处派出信使调兵求援,连远在大运河临清的漕兵都没有放过。只想着要保住凤阳。
  可随即而来的就是一个噩耗,凤阳失守。于是心死如灰的杨一鹏就这么待在淮安自己的巡抚衙门中闭门不出,等待着自己最后命运的到来。
  而南京镇守太监和南京六部在得到凤阳急报以后,在十九日派出大军,不惜马匹损伤,集合了一万四千大军赶赴凤阳。
  至于吴世恭的汝宁军,他们在休整了两天以后,汇合了随后赶到的辅兵团二千人,全军一万于正月十六日向南行动。
  汝宁军并没有直赴凤阳,他们是依循着农民造反军的来路而去的。在稍弯了一个弧线以后,汝宁军在正月二十日全天急行军二百余里,在夜晚时分突然出现在了颖州。
  而这时候的颖州城内只残留着一些农民造反军的游兵散勇和地方上的青皮无赖在抢掠,见到汝宁军的突然出现,他们是一哄而散。汝宁军兵不刃血地收复颖州城。
  只要守住了颖州城,那就堵住了农民造反军再次返回汝宁府的道路,直到这个时候,汝宁军才对汝宁府的安全是彻底放下了心。
  在原先的历史上,张献忠部是正月十五攻克凤阳的,而现在由于汝宁军的不断扑火,就拖延了他们五天的时间。但凤阳失陷的结果还是没有得到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让那些凤阳的官员可以欢度人生中最后一个元霄节了。这真让人感叹:“这历史的惯性还真是强大啊!”
  
  第467章
商讨新兵种
  
  “这颖州我们一定要控制住。”吴世恭在颖州的州衙中,俯身看着地图对身边的军官们说道。
  “确实如此!”周巡也在一旁点点头,“只要控制了颖州,那我们汝宁府的东面就没什么威胁了。不过老指挥,我们要在颖州安排多少兵丁呢?”
  于是一群军官就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他们根本都没有在意,这颖州其实并不是汝宁军的地盘,汝宁军占据这里也是不合法的,可这些汝宁军的军官却都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汝宁军的控制区也早就伸出了汝宁府了。
  吴世恭知道这些军官有些误解自己的意思了,于是就笑着说道:“把兵派在颖州不妥,很难向颖州地方解释,再说,这里离凤阳也太近了,我们派兵在这里也让朝廷担心。我们也不是要控制这个州城,只要在这里设个点,让常猛的垦荒商行建立几个屯田庄子,再练上一些护庄队就可以了。”
  “哦?这么少的人可只能够保住庄子等待援兵啊!根本守不住颖州地方,就是守州城都有些困难啊!”周巡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吴世恭笑着摆摆手道:“我们去管州城干什么啊?根本不需要我们瞎操心。颖州城失守就失守吧。反正我们本部兵马也靠得近,完全可以把来犯的陕匪挡住嘛。再说,这次凤阳有难,以后朝廷肯定在这里要驻有重兵,根本不需要我们担心颖州的防御吧。”
  “那老指挥说的控制颖州是什么意思呢?”周巡是更加迷惑了。
  “有你们前面所说的加强汝宁府东面预警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捞些好处。除了这次趁着颖州官府空无一人的好时机,多捞上一些好田以外,以后颖州这地方起码一半要吃我们的盐。”
  “但更主要的就是:你们看!”吴世恭指着地图,周围的军官都围拢了过来,“从我们汝宁府的信阳到颖州的这段淮河水道,最好延伸到淮南这里,我们汝宁军都要控制住。起码在这一线可以拖延一下,那我们的主力就有时间来反应,可以沿着淮河挡住南部陕匪可能的进犯。”
  “还有一点,也可以顺着淮河坐小船下洪泽湖,经高邮入长江撤到江南。当然,在冬季这段水道有着浮冰,小船也装载不了这么多的人,所以先在洪泽湖这里设一个大船和战船的码头,再在沿河地区依次建立一个个庄子,供应撤退时的粮草,提供休息和扎营的场所。这样的话,我们汝宁军才会没有后顾之忧了。”
  “老指挥是要找一条退路啊!”周巡是恍然大悟。
  “对!我们现在的汝宁军就象被密封罐子封住的老鼠一样,四面都可能有着敌人。这次陕匪还好不是一条心地要攻打我们的控制区。如果他们齐心的话,很有可能我们的本部就危险了。有了退路以后,怎么样我们也会安心许多。”
  那些军官们也是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吴世恭接着说道:“其实还有两条路:就是经淮南过泸州(现安徽合肥)至芜湖;还有就是经信阳至武昌。通过长年不冰冻的长江撤到江南。可是现在湖广的陕匪十分猖獗,这两条路都有着危险,只能够见机行事了。”
  在场的军官都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所以对吴世恭安排的三条退路也没有什么异议。就是位置比较高的周巡想的问题比较深。他又问道:“老指挥!如果要控制这么长的河道,靠着在汝南的汝宁军团和那些护庄队可不太够啊!”
  吴世恭有些满意地向周巡点了点头。他接着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解决方法:“也快一年时间了,安排在郑芝龙那里的如豹他们也该回来了。等他们一回来,就成立我们的水师和水师陆战团。砸锅卖铁也要造些大小船只。这些船只都是军商两用的,平日里给四海商行船运用,战时就收归我们汝宁军来使用。”
  “那什么是水师陆战团啊?”一旁的张彪好奇地问道。其他的军官也竖起了耳朵,都想听听吴世恭怎么样来解释这个新名词。
  其实吴世恭一开始想说的是“海军陆战队”的,可是想想自己的水师基本上在内河河道上作战,所以就改成了“水师陆战团”了。
  于是吴世恭就向那些军官们介绍起了,他所了解的现代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方法。吴世恭当然也不可能了解得十分透彻,现代的海军陆战队与明朝当时的作战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大伙儿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起这支新颖的作战部队了。
  虽然是个新兵种,但很多东西都是一通百通的,所以在商讨了一番以后,水师陆战团也商讨出了一个雏形。当然,现在都还是纸面上的东西,还需要在水师陆战团成立以后,在训练和作战中发现问题,完善并制定这支部队的操典。
  见到了商讨告一段落,周巡接着问吴世恭道:“老指挥,难道我们不向着凤阳行动,就一直待在颖州啊?”
  “去凤阳干什么啊?”吴世恭满不在乎地说道,“该打下来早就打下来了,如果凤阳那里人品爆发,竟然守住了,那就等其他的官军到来我们再一同过去。不过我看着是悬!”
  对于吴世恭这种有些大逆不道的话,那些军官们也有些习以为常了。因为他们现在也都变成了象吴世恭一样的利益至上者了。
  现在的汝宁军才一万多人,如果急行军去攻打有着十几万人防守的凤阳,伤亡大了不说,也改变不了凤阳已经失守的事实。唯一可能争取到的荣誉就是“收复凤阳之师”。可大明朝的荣誉又值多少钱一斤啊?
  “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周巡又问道。
  “就等着其他官军的赶来。你们看,这一路是朱巡抚和左总兵的,这一路是南京的京营。只要这两路明军逼近,我们再在颖州堵着,陕匪只能够在淮南这一带渡淮河入泸州。我们只要掌握好了时机,等到陕匪渡河的时候,拦腰给他们一下狠的,现在在凤阳的大多数陕匪都会被我们拿下。妈妈的!那张献忠摆了老子一道,不遵守协议进入我们汝宁府,那老子就还他一个刻骨铭心,让他以后只要一见到我们汝宁军的旗帜就会立刻吓得尿裤子。”
  “半渡而击?”周巡问道。
  “正是如此!”吴世恭肯定地点了点头。
  
  第468章
姑娘贵姓
  
  就在这个时候,陶辛挺胸迈着大步走了进来。一见到吴世恭,他就行了一个军礼,禀告道:“大人,小人带着亲兵队已经把城中清理干净了。”
  突袭颖州的时候,汝宁军第一时间就封锁住了城门,并且还把骑兵散到野地抓捕四散而逃的人。之后就开始了全城大索,沿着一条条街道清理全城了。清理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不是本地的居民就全部抓捕。而抓捕的人中,只要没有本地居民做保的或者被指认出在城中抢掠的一律斩首。
  不过汝宁军从那些抢掠人的身上所获也不多,这里的大头都让早来一步的张献忠部给抢光了。
  当然汝宁军也有自己的所获。在掌握了州衙里的《田亩册》以后,汝宁军可以很容易地占有一些无主的土地和没收一些投匪百姓的土地。只要到时候给新任颖州地方分润一些,汝宁军就完全能够占有上万亩土地建立屯田庄子了。
  反正汝宁军干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了,以前在宁陵县和永平四城也都干过,所以现在的汝宁军做的是相当的驾轻就熟。
  “不错!”吴世恭向陶辛点点头。
  虽然陶辛岁数不大,可其做事还是挺稳重的,因此在吴世恭的内心里,对自己的这个徒弟也是挺满意的。就是不知道陶辛这个小老头的样子是向谁学的,反正肯定不是吴世恭教的。不过也是,从小到大,虽然吴世恭挂了一个师傅的名头,可是他好象也没有教过陶辛什么吧!
  接着吴世恭对李三河吩咐道:“三河,派一个骑兵团出去,向着凤阳方向施加一定的压力。不过也要掌握好分寸,既要让陕匪感到我们颖州这里此路不通,又要让他们感到我们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要让他们放心大胆地从淮南方向跑。这任务可有些难度啊!所以也只有多辛苦你了。等到这次战后,我就想办法再给你的骑兵军团补上一个团。”
  听到了吴世恭承诺要给他扩军,李三河立刻是眉开眼笑,他连忙答应道:“大人,您就放宽心!就看小人做的吧!”
  吴世恭接着向其他军官安排:“你们各军团的骑兵营也都放出去,在颖州十里范围内,所见到的所有人都给抓回来,要彻底封锁这里,不能够让陕匪知道我们这里的兵力,就是要打陕匪一个措手不及。”
  “诺!”
  张彪还回答道:“大人,我们早就按照您的吩咐去办了。已经抓了一批人,就是其中有些官宦乡绅也被我们抓了过来,有些还是从凤阳那里逃出来的,他们都说想与大人当面道谢,大人现在是否与他们相见啊?”
  发觉现在也没有什么事,于是吴世恭就点头说道:“那就去见见吧!”
  没想到吴世恭是兴致勃勃而去,却立刻被那群官宦乡绅搞得是头昏脑胀。他们是围着吴世恭大叫着“王师啊!”、“大人啊!”,哭喊着向吴世恭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和悲切,仿佛是看到了亲爹。而且那种凤阳口音吴世恭又是半懂不懂的,简直是要把吴世恭的脑袋给吵炸了。
  吴世恭立刻是快刀斩乱麻,马上让人安排住所和热水热菜给那些官宦士绅,就想着早些把这些麻烦给安顿好。这些人都是在地方上能量颇大的,吴世恭也不想得罪他们,所以也就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一下吧。
  可就在送走这些官宦士绅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叫喊声:“这位军爷!让我们过去!我们也要过去!”
  吴世恭立刻是望了过去,只见一位穿着鹅黄色绸裙,盘着两只丫鬟辫的小丫鬟站在一辆马车前,向看守她们的汝宁军兵丁在大声分辨着。
  虽然都是被汝宁军抓来的人,可是那些官宦士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而那些平民百姓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他们都被围在野地里宿营,四周还有汝宁军的兵丁看守着。
  “怎么回事?”吴世恭问道。
  身边的一位亲兵连忙跑了过去,在问询清楚以后,就回来禀告道:“大人,这是我们的骑兵在路上遇上的,这辆马车跟在一队乡绅的马车后面。可是当我们的骑兵靠过去以后,这辆马车的车夫却立刻跳车逃跑,从路边的小树林中窜得没影了。我们的骑兵过去以后,发现车内有着主仆俩位姑娘。可是询问了那队乡绅,他们却都不认识这俩人,只知道是跟随着乡绅一起逃难的。于是现在我们就把他们安置在百姓的营地里了。”
  “哦!”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吴世恭也不想再多插手了。那位车夫的行为也确实古怪,如果他是官宦士绅人家的奴仆,见到官军以后也绝对不会亡命而逃的。
  不过看着这辆马车的做工和那位丫鬟的服饰,这主仆俩人也不是出身于什么小户人家的。不过吴世恭也没有闲工夫管这种事,他的外国名字又不叫福尔摩斯。
  而那名小丫鬟当然也看到了吴世恭这位首领,可是当她又看到吴世恭听了亲兵的禀告以后,根本就没有管这件事的意思转身就要走,小丫鬟就急了。她对着吴世恭的背影是大喊大叫,连一直坐在马车中没什么动静的小姑娘也把车前的布帘掀开了一条缝,对着吴世恭喊了起来。
  既然已经决定了撒手不管,吴世恭当然也不会改变主意。这天底下的事多了,吴世恭一个人也顾不过来。再说,这营地也有兵丁看守着,虽然饮食、住宿简陋些,可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可没走了几步,吴世恭却觉得那马车里小姑娘的叫喊很熟悉。不是熟悉那个声音,而是熟悉说话的口音和用词习惯,吴世恭仿佛是在哪里听到过。
  于是吴世恭就停下了脚步,仔细地琢磨了起来。突然,他眼中闪出一丝精光,因为吴世恭想起那位小姑娘说的是什么话了。
  明白以后的吴世恭立刻转身,大步走到了马车跟前,接着很恭敬地向着那位小姑娘躬身行礼道:“在下有礼啦!请问姑娘贵姓?”
  
  第469章
领导的无奈
  
  看到吴世恭带着十几位亲兵急步过来,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那位小姑娘就立刻停止了叫喊,吓得是浑身发抖。连车前的那位小丫鬟也吓得逃上了马车,连布帘都忘记了拉上,只知道和自己的小姐抱在了一起。
  可是当她俩又见到了吴世恭礼数周全的行礼后,那位脸色还有些惨白的小姑娘也稍稍有些安心,她推开了怀中的小丫鬟,坐着一福颤音道:“奴家姓叶!”
  其实刚才吴世恭问这位小姑娘的姓氏也只是一个例行公事。可是听清楚了那位小姑娘的回答后,吴世恭浑身是一僵,弯着的腰也好半天没直起来。
  吴世恭的神色立刻严肃了起来,他直愣愣地看着那位小姑娘,过了好半天,才缓过气对亲兵下令道:“把这俩位姑娘安排到州衙的上房中去。记住!不要让旁人知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