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70

  至于黄启发会不会做出献城之类的事?通过吴世恭的观察,鉴于黄启发的胆量和实力,他并没有可能去这么做。所以吴世恭也绝对不会提出这个没有可能实现的条件,把整件事弄得弄巧成拙了。
  说实在话,如果黄启发真的向吴世恭提出了献城了,吴世恭反而倒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办了。还是同样的原因:吴世恭并不想自己的汝宁营去攻打登州城。
  但是吴世恭这样的回答却把黄启发给吓住了。他根本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但是黄启发也不敢去质疑吴世恭的话。
  在沉默了一会儿以后,见吴世恭也没有其他吩咐了,黄启发就再次向吴世恭提出了道别。而这一次,吴世恭就爽快地放黄启发离开了。
  大帐内的那些护卫,虽然对吴世恭的那些做法和话语不能够完全看懂,但是他们也看到了吴世恭那变幻莫测的表演,更看到了那名叛军千总离开时的那副失魂落魄的表情。于是这些护卫对吴世恭那是更为佩服了。
  杨如松笑着对吴世恭说道:“大人,你可把那名叛贼给吓得够呛啊!你看他出大帐的时候,动作都象是个鬼一样了啊!”
  杨如松的话,引起了那些护卫是一阵大笑。吴世恭也笑着在心里想道:“这帮小子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也才知道这么些肤浅的东西。看起来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吴世恭当然也不可能当场驳斥杨如松的说法。到底要在那些护卫面前,维护杨如松这名统领的威信。想到了要维护身边人,吴世恭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他立刻吩咐道:“快些把刚才的那位叛贼再请回来,本官还有一件事要吩咐他。”
  当黄启发再一次被请回大帐以后,他忍不住在心中哀嚎:“求求你了!别再玩我了吧。就算是要玩我,也给我一个痛快吧。”当护卫们把以为逃出生天的黄启发再一次“请回”大帐的时候,黄启发也确实差一点吓尿了。不过就算是他的丹田有力,他现在的裤裆也有些湿淋淋的。
  但这次吴世恭倒确实没有玩弄黄启发。见到了黄启发进入了大帐,吴世恭就立刻吩咐道:“你回登州城以后,叫孔贼把登州城内的百姓都放出来。别和本官谈什么条件,本官知道你们登州城内的粮食不多,那也是为你们解忧呢。当然本官也需要一些功劳,要不然,只要巡抚大人和监军大人把本官的兵马一调防,我们之间的协议可不是就要泡汤了吗?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事了。你下去吧。”
  黄启发又这么迷迷糊糊地被带了出去。直到他带着自己的随从出了河南军的大营,被山间的冷风一吹,几个激灵之后,黄启发才恢复了生气。他深深地呼吸了好几口空气,感觉到:这生活真是美好啊!
  吴世恭当然不会一下子变得悲天怜人的,成为那种忧国忧民的仁者。当时吴世恭想到的就是那名新招收的马夫——韩实。
  既然现在城内的叛军有求于自己,而登州城内的百姓也让叛军给杀得差不多了。所以吴世恭也就做个顺水人情救一下那些百姓。吴世恭也明白,虽然韩实也知道自己的家人基本上都被叛军给屠杀了,但是毕竟没有亲眼看到,所以韩实也抱有着万一的希望。
  吴世恭这次营救登州城残留百姓的举动,就算是最后无果,那也算是吴世恭为韩实尽了自己的全力。到底韩实是吴世恭的马夫,也是吴世恭的贴身之人,还是用施恩使其归心比较好。再说,吴世恭在本质上就是一位护犊子的人。
  杨如松到底是年轻,还有着很强烈的正义感。在犹豫了好一阵以后,他低声问吴世恭道:“大人,我们这么和叛贼谈,那不怎么好吧?”
  这话问得可有些诛心了。不过大帐中的护卫都看向了吴世恭,等着他的回答。因为大帐中的护卫也都年轻啊。
  吴世恭就放高了声音,环指了大帐一圈说道:“你们这些小子都听着。对敌的时候,不要光知道打,也要学会用计。这些叛贼我们是不会放过的。但是我们现在也会遵守协议少打炮,卖粮给他们。为什么呢?反正他们也跑不掉,还不如把他们的油水都榨干了以后,再收拾他们呢。”
  “但是你们千万要记住以下两点:一点就是,再怎么用计,自己的实力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实力去用计,那么往往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另外这一点更为重要:在用计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敌人会比自己笨,情愿要把敌人想象得比自己聪明一点。否则的话,你也许就离死不远了。看一下关二爷吧。水淹七军以后,关二爷是如此意气风发,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啊!可还没有等到他转身,就失了荆州,走了麦城啊!难道你们以为自己要比关二爷还文武双全吗?这是教训啊!”
  “所以今天本官就在这里安排一下,以后如果有什么和叛贼接触的事,都由如松来亲自处理。要对河南军中其他各营的人完全保密,就是我们汝宁营中的兵丁,知道的人也要越少越好。”
  “还有,河南军中所有的人都要提高警惕。恢复全军的战备状态。从今日开始,所有的哨位都加倍安排,所有的探子也是如此,炮队那里的护卫军队加上一倍,周围也要加固工事。晚上值勤的军队人数加上三成。”
  “都要给本官睁大了眼睛。叛贼一贯狡诈,很可能会趁着我们有协议的时候,认为我们放松了警惕来偷袭我们。就让我们汝宁营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诺!”护卫们都是万分欣喜,知道自己的大人刚才是给他们授了一课。这种学习的机会可是相当难得的啊!
  
  第341章
委曲求全的叛军
  
  “什么?那些犊子养的要这么多啊?他们怎么不去死,敲诈敲到老子的头上来啦?”耿精忠听了黄启发的禀告以后,忍不住自己的火气大吼道,“你也是拉稀拉大的啊?你还好意思来回禀,把我们的家当全部送给那个犊子养的好不好啊?”
  黄启发跪伏在地上是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耿精忠忍不住火气对自己有什么不利。
  “好啦!老耿。你也别吓坏了黄千总了。”孔有德等到耿精忠骂完以后,才出来圆场道,“黄千总,你也别动气了,老耿就是这样一个脾气。再怎么说,你这次能够谈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大功劳。你再仔细回忆一下,那个官军的武官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俩位大帅!”黄启发抬起了一些头,小心地说道,“小的只是自己的感觉,不敢在俩位大帅面前胡说。”
  “无妨!你放大胆说。就说你在那里观察到的一切,我们自有判断。”
  “那小的就斗胆开口了。小的去了那吴都司的大营以后,小的和小的的随从都被蒙上了眼。但是他们带着小的也走了良久,也没有走什么弯路,那营盘估计也很大,兵丁的数量也不算是少。”
  “说重点,别婆婆妈妈地把裹脚布都拿出来。就说那名武官的事。”耿精忠在一旁不耐烦地打断道。
  “是!是!”黄启发连忙点头答应。他接着说道,“那吴都司相当年轻,岁数看起来也只有二十出头。但其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一直在恐吓着小的让小的屈服。可是最终小的之所以逃出生天,主要是因为那吴都司相当贪财。”
  “他提出要五十箱的货物,又提出卖给我们每石五十两银子的粮食。可小的并没有答应,只是含糊了过去,想回来等到俩位大帅的定夺。”
  “但是小的也看出来了,那吴都司的诚意倒也算是有一些。他对小的是百般刁难,正是证明了他对这个协议还是有所诚意的。不过当时小的就想讨价还价一下,却仿佛是踩到了那吴都司的尾巴一样,他当场大叫着要给小的一点儿眼色瞧瞧。不是小的机灵,可能也不会全须全尾地回来了。所以也可以这么说,要不然俩位大帅就答应了他,要不然俩位大帅就不去理睬他,想讨价还价少支付一些,那成功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孔有德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接着对黄启发吩咐道:“你先下去,到外面候着。我和老耿先商量一下再说。”
  等到黄启发下去以后,耿精忠一改莽撞粗鲁的模样,也皱着眉头对孔有德说道:“老孔,那个黄启发也不是一个胆大的人,估计也没什么东西敢蒙骗我们。他的话应该都是真实的。不过,那位官军武官开价也太高了一些。这些天,我已经吩咐了弟兄们把渔网铺在了那些舰船上,再有什么炮弹,也最多打坏一些甲板,伤不了船底,对船也没什么损害。是不是就不理睬他们啦?”
  孔有德是摇摇头,说道:“这事可不能这么看。我们这些明白内情的,都知道这些天南城外打来的那些炮弹没有打死几个人。可城中的那些人,这些天走路都是看着天上走的。前些天,李应元手下的一队兵丁,走到半道上,南城外根本就没有打炮,就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炮弹打来啦!’,那队兵丁立刻是鸡飞狗跳的。有一个兵丁竟然慌不择路地跳进了河里淹死了。那不是成了笑话吗?”
  “这样下去可不行。如果城内都是我们的人,那我也相信,凭着我们俩还压得住。可现在登州城内也太杂了一些。如果再这样下去,城内必定会大乱不可,也不需要熬到海水开冻了,城内那些和我们不齐心的,都有砍了我们打开城门的可能性。如果南城外的官军武官真的象黄启发所说,每天固定时间打炮的话,这倒也解决了我们眼前的这个难题。”
  “还有一个好处,让城内其他的弟兄也开开眼,让他们知道我俩和城外的官军有些联系。就是为了他们自己多上一条退路,他们也会奉我们的号令,听我们的话的。所以说,我还是主张和那名官军武将交易的。”
  耿精忠也考虑了一会儿,说道:“老孔你向来主意多,我老耿也听你的。就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库房里那些东西可装不满五十口箱子啊!”
  “这倒没什么。还有些就装关外的皮草吧。反正那些东西占的地方也大,这箱子也容易塞满。不过也要在里面塞些人参、鹿茸什么的。不要让南城外的太吃亏。这既然要交易了,小拉巴气的事也就不要干了。反正我们也准备跑到关外投靠鞑子了,这些东西在关外可不值钱,还不如现在就用掉吧。”
  耿精忠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官军武官要的城内的百姓怎么办呢?”
  “就把那些关着的都放了吧。反正也是结个善缘,没必要为了这百十号人结个冤家。说不定这些人里也有那位武官所要的,我们留在手里也没有用,就做个人情吧。还能够节省一些养他们的粮食呢。”
  孔有德和耿精忠从头到尾就没有提到城内的那些苦力和军妓,在他们眼里,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人,只是工具和粮食而已。当然他们也以为吴世恭也是同样的想法。不过明朝当时的官员口中所称的百姓,在很多时候确实不包括底层的那些劳动人民的。所以,韩实的一丝希望注定会变成绝望的。
  “就这么定了吧!”耿精忠也同意了孔有德的话。他张嘴就想把黄启发再叫进来。
  可孔有德立刻阻止了耿精忠,他接着说道:“慢着!还有就是买粮的事。”
  耿精忠惊讶地是眉毛一跳,问道:“这么贵的粮食,难道我们真的是要买啊?”
  “是的。”孔有德点点头肯定道,“也没办法。虽然城中的粮食都在我们手中,我们也知道这些粮食可以撑到明年正月底,再加上那些两脚羊的话,足以撑到海水开冻了。可其他的那些人可不知道啊!这些天我接到报告,城内是谣言四传。而且那些传谣言的都是辽东军的三姑四婆们,我们连抓都不能够抓。还真是麻烦。”
  “妈的这些老娘们还是喂饱了太空了些啊!”耿精忠也在一旁骂道。
  “只要买些粮回来,也不用多,买个几百石,这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分批买粮稳住南城外的官军。只要他们贪财,我们可以先答应他们买粮,但实际不买。等上五天不开炮了,我们就先买上二百石。再等上十天不开炮了,再买上四百石。”
  “有了这六百石粮食,我们也可以多支撑十几天。而且南城外也停止了半个月的开炮。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当然我们还会承诺再买的,反正有了我们之前的交易,由不得那些官军不信,他们也还会停止开炮的。至于以后我们真的会不会买,那就看情况而定吧。”
  “可买上那六百石粮食,可要三万两银子啊!这些银子由谁出啊?”耿精忠又问道。
  “从我们的公银中拿出一万两。一点不给城外的现银也不好。动用这么些银子城内的反弹也不大。其他的就用货物来顶了。”
  “我们打下登州城以后,城内货栈中的货物,价高质轻的都被各位兄弟分去了。可价低质重的还留下不少。本来想把这些都用船带到辽东,现在就便宜那个都司吧。反而我们的船可以多装上一些人,也可以跑得再快一些。要知道,现在在皮岛的黄龙,到时候肯定会从海上堵截我们的。我们还是多些准备为好啊。”
  “还有,城内各个人家家中的财物,虽然我们的儿郎都劫掠了一遍,但丢下的东西还有很多,让儿郎们再全城搜掠一遍,连那铜痰盂都不要放过,都折价买粮去。告诉城外的那名都司,要就要,不要拉到。”说到最后,孔有德也忍不住有些动气了。到底吴世恭的条件是斩得叛军太狠了一些。
  耿精忠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只能够如此了。”
  孔有德是一声冷笑,又说道:“其实南城外的官军武官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原先合计着准备两条路逃跑。一条就是正面用马队突围,另一条就是船队出海。万一这两条路都不通,那现在我们又有了第三条路。”
  “哦?那你快说!”耿精忠急着问道。
  “那名官军的武官既然和我们长久做了生意,那么对我们的防备必然会减少。南城外的山区虽然不利于大军通行,可跑上一小队人马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了那个时候,也说不定又是一片生天呢。也可能根本不需要打,送上一大批银子,可能这位贪财的都司就会放开一条路来。不过这话也就是我们俩兄弟知道。人多嘴杂的,知道的人多了,万一传到城外的官军耳朵里,那就此路不通了。”
  耿精忠也笑出声来,他连忙说道:“这个我省得!不过老孔,我们是不是有机会偷袭南城外的官军啊?起码可以拔掉那里的火炮啊?”
  孔有德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能够动。听黄启发的说法,南城外的官军也不少,我们也不一定会成功。惹毛了他们那更是不好,那就断了我们的一条退路了。投鼠忌器啊!也不多说了,还是先把黄启发叫进来吧!”
  
  第342章
来了一位明国粉
  
  吴世恭终于结束了那令人难熬的慰问,随即是迫不及待地冲出了自己的大帐,深深地呼吸着这山间的新鲜空气。
  在昨天晚上,黄启发果然再次带着五十箱货物过来,并且答应了将会分批购买六百石粮食。当然,吴世恭除了和黄启发聊了几句以外,也并没有去管那些接收货物的琐事。
  不过随同黄启发一同到来的就是,叛军放出的一百零七位登州城内的百姓。而这些百姓,其实都是住在登州城内的官宦人家。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人。
  孔有德叛变以后,也不想把事做绝,也为自己多留了一条退路,再怎么说,孔有德也是有可能真的被朝廷招抚的。
  所以这些官宦人家虽然也都被关押在登州城内,孔有德对待他们倒也没有什么虐待,衣食还算是无缺,但是其他的一些享受那也就不要去想了。
  而吴世恭得知救出了一些官宦人家以后,刚开始也想着学一下礼贤下士,主动去慰问一下他们。可是刚靠近了他们所住的帐篷时,就被一阵恶臭给熏跑了。这些人都一年多没怎么洗澡了,哪能够让吴世恭受得了啊?
  于是吴世恭立刻吩咐烧热水让他们换洗干净,拖到今天上午,再在自己的大帐接见和慰问这些人的代表。
  而今天来见吴世恭的三位登州城的长者,他们虽然外表已经收拾得不错,但是身上那成年累月积聚起的怪味,怎么会在一晚上洗刷干净呢?而且他们在一见到吴世恭以后,就象是见了亲爹一样把吴世恭团团围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悲悲戚戚得没完没了,把吴世恭又熏得是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吴世恭把他们安慰好,接着吴世恭就毫不犹豫地逃出了大帐。
  不管怎么样,还是把这些人送到朱大典和高起潜那里去祸害他们吧。于是吴世恭立刻大声吩咐道:“如松!集合护卫,我们护送着这些乡老去巡抚大人那里。”
  很快的,杨如松就集合好了队伍。吴世恭接着向他吩咐道:“把昨天叛贼送来的人都带齐,我们一起送过去。”
  杨如松立刻点头答应,安排了几名护卫去集合去了。而在等待的时候,杨如松就顺口问了一句:“大人,那些番子也一同送过去吗?”
  “番子?”吴世恭有了一些疑惑。不过想到自己手中留着那些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又没有什么用,难道让他们留下监视自己啊?所以吴世恭再次肯定道:“一同送去!”
  没一会儿,人都带过来了。突然,吴世恭发现人群中有几十个外国人,这让吴世恭是大吃一惊。他立刻指着那些人问杨如松道:“怎么会有这些人呢?你又怎么不禀告我呢?”
  杨如松是一脸迷惑,回答道:“大人,刚才我已经说过有番子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