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470

  他们来是为了领自己的部队回去的。你们是否还记得,吴世恭那一千多骑兵中,有三百多名就是刘泽清和燕定山给吴世恭凑出来的。而刚才进营的时候匆忙,这三百多人也一同冲进了汝宁营的营地,他们也一同被外面的明军包围着,只好留在汝宁营的营地呢。
  吴世恭当然把那些骑兵还给了他们俩。而且附送了二百多个首级。并且看到燕定山那张苦菜花一样的脸,吴世恭还另送了一批粮草给他。这仗义的举动倒让燕定山很是感动,他连忙行礼道谢。
  当然,这三人肯定要对眼前的形势商议一番。反正也就是建立一个共进退的攻守同盟。这三人都是被比敌军还要凶残的友军给害惨啰!
  就是在送别俩人的时候出了一个小花絮。燕定山的一位亲兵突然激动地到吴世恭面前,语无伦次地说道:“大人,是不是您啊?原来是您啊!”
  吴世恭一看,不认识!他奇怪着是不是刚才的炮弹打出了自己的王霸之气,所以弄得莫明其妙的人都来追星啦?
  而在那位亲兵介绍情况以后才知道,吴世恭确实和那位亲兵见过一面。那亲兵是燕定山的远亲,他一直在做中间人把漕兵仓库里的火药卖给吴世恭的军队呢。
  当时牵上线的时候,确实是他和吴世恭直接接触的,可后来就是四海商行的袁行山与他来往了。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位亲兵也不敢冒然相认,直到今天才来试探一番。
  这确认以后,吴世恭和燕定山的关系是更融洽了。原来俩人早就一同做生意啦!吴世恭不禁感叹:这世界还是真的小啊!
  所以分别的时候俩人更是眉来眼去,那意思就是以后加强合作什么的,搞得一旁的刘泽清是莫明其妙。不过倒卖火药的事,吴世恭和燕定山是肯定不会透露给刘泽清听的。
  第二天的清晨,刘宇烈大帐外敲起了第一通鼓声。没多久,各营守备以上官衔的武官都赶向了中军大帐。
  吴世恭也率领着二十几名亲兵赶到了大帐前。当他把腰间的武士刀交给杨如松保存的时候,杨如松有些担心地说道:“大人,有什么事就叫一声。小人就在外面候着呢。”
  吴世恭笑笑说道:“没什么事。他们不敢动什么手脚的。”
  武官们带来的亲兵都在大帐旁边的空地上等候,神机营的兵丁把吴世恭的亲兵和其他武官的亲兵隔离开来。杨如松他们和丘磊的亲兵隔着神机营的兵丁都不甘示弱地对视着。这空气中的火药味是相当的浓。而其他武官的亲兵也远远地避开了他们。
  当第二通鼓声响起以后,所有的武官都进入大帐排好了位置。吴世恭因为在这些武官中是官衔最小,年纪最小的一个,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排到了最后面。
  不过这倒是吴世恭首次有资格参加军队的议事。
  当第三通鼓声响起以后,刘宇烈从后帐中走出,在正中的大案后坐下。所有的武官立刻半跪行礼,等礼毕后,刘宇烈拿着花名册开始点卯了。
  
  第297章
提出分营
  
  刘宇烈按着花名册一个个点名着,被点到名的武官一一回答着“诺!”、“诺!”、“诺!”……直到点到最后的吴世恭,当吴世恭“诺!”时,他感到大案后的刘宇烈和幕僚们的目光都射向了自己。
  吴世恭也未抬头和刘宇烈对视失礼,反正那些目光也伤害不了吴世恭。不过这倒是吴世恭误会了,与其说这些目光是敌视,倒不如说这些目光是有些好奇。刘宇烈和那些幕僚就是想看一看,到底是哪位武官是这么的胆大包天。就这么,大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于是那些武官就在刘宇烈点名完毕以后煎熬了好一会儿。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刘宇烈再次开口以后,他并没有提起昨天火并的事,而是真的开始商议眼前的军情。
  “各位,前次会战,有赖各位努力,叛贼也损失惨重,无力再攻我军。但其战力依旧未失,因此本官除向朝廷再次加派援军以外,还想趁着此次小胜再次招抚叛贼。”
  “而眼前最重要的就是两事。虽然这次是小胜,但也是个两败俱伤之局。因此本官决定全军就地驻防,防止叛军弥漫山东各境,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要搅了招抚的大局。各位有何异议啊?”
  刘宇烈在昨天晚上早就写好了洋洋洒洒的一篇大胜的奏章
飞马送至朝廷,当然在奏章
中,他确实在不注意的对方也点出了这次明军损失惨重,但相比较明军的战果,那些损失就忽略不计了。
  刘宇烈也确实在奏章
中向朝廷要求再次加派援军。并且再次提出了招抚叛贼。
  不过在今天和武官们的议事中,刘宇烈到底也不能够在这些知道会战详情的人的面前大吹法螺,所以他还是把奏章
中的大胜改为了小胜,单方面胜利改为两败俱伤了。
  对于刘宇烈的话,倒没有任何武官反对。刘宇烈如果能够在朝廷中,把这次大败妙手生花般地变成大胜,所有的武官也是乐见其成的。
  而且刘宇烈到底是要战要抚,那也是朝廷中的文官们要操得心,并没有武官们说话的地方。说心里话,武官们还是倾向于招抚的。面对着孔贼这根硬骨头,武官们并没有兴趣为了朝廷消耗自己的实力,所以能够兵不刃血地招抚孔贼那是最好的。
  而就地防守也是应有之意。那孔贼万一再打来,总是要抵抗的吧。也不能够再后退了,要不然,吹向朝廷中的大胜牛皮怎么样也会被吹破了吧。
  所以所有的武官都异口同声地行礼说道:“谨从大人命令!”
  见到了帐内所有的人都统一了意见,刘宇烈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开始商议起详细的安排来。那无非就是谁去运粮、谁去打探叛贼动静、怎么样整编残军等军中琐事。
  吴世恭反正站在大帐最后在打酱油。今天大帐议事也没有吴世恭这个最低级武官多嘴的事。再说,万一吴世恭开口的话,那些昨天有手下和汝宁营火并的武官,来个夹棍带棒地和吴世恭斗嘴又怎么办呢?
  虽然吴世恭不怕和那些武官斗嘴皮子,可到底自己在火并中是占了绝对的上风。这得了便宜又卖乖的事还是少做为妙吧。
  可吴世恭要打酱油,还是有人不肯放过他。当商议到派何人突前去打探叛军动向的时候,丘磊就阴阳怪气地说道:“吴守备是忠勇双全,这事是非他莫属啊!”
  丘磊是很坏,这突前的军队肯定是最危险的。而且,现在总督刘宇烈定下的是招抚的方针,万一突前的军队和叛军有了摩擦,而最后又是招抚不成的话,那么这个黑锅基本上就是这支突前的军队背定了。
  更为难过的是,突前的军队是肯定会和叛军有摩擦的。最起码,双方的探子也要侦察绞杀吧。而且突前的军队就是象被捆着一只手和叛军作战一样,到时候缩手缩脚的,肯定是凶多吉少。
  丘磊的话一下子让大帐中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明白丘磊的险恶用心,但并没有人肯为吴世恭开脱而引火烧身。这突前的苦差事,谁也不愿意自己去领受。
  而总督刘宇烈也是如此,既然丘磊已经是做了恶人把吴世恭顶到了杠头上,他也乐见其成,顺便也恶心一把眼前这个不知好歹的河南丘八。
  吴世恭考虑了一下以后,不慌不忙地拱手行礼后,不温不火地说道:“如总督大人有令,末将自当谨从。不过末将还有几个要求。”
  “你说!”见到吴世恭已经答应,解决了这一个麻烦问题,刘宇烈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末将的汝宁营突前探查敌情,用的全是骑兵。可末将在断后的时候,马匹损伤太大,恳请大人为末将调集一批骡马,以备军用。”
  吴世恭的第一个条件也很合情理,所以刘宇烈就问道:“那你要多少呢?”
  “起码五百匹。”
  刘宇烈考虑了一下,说道:“现军中骡马也紧,先给你凑三百匹吧。等青州辎重调运上来以后,本官再想办法为你补齐。”
  既然逃不掉突前的命运,吴世恭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眼前的好处抓在手里再说。以后是不是会补齐不管,起码先捞到了三百匹骡马。所以吴世恭也很满意。
  于是吴世恭再次拱手躬身说道:“多谢总督大人。不过末将的汝宁营还有一个麻烦,需要总督大人帮忙。”
  “末将的汝宁营是河南客军,本是过路山东去援辽东。可恰好遇上孔贼叛乱遗留于此地。杀贼的事也是末将的本份。可我们汝宁营儿郎的军饷粮草却无处着落。所以恳请大人为末将做主。”
  吴世恭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帐中一些客军武官的共鸣。在前文我们已经知道,明朝客军的粮饷供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吴世恭这些客军并不能够在山东本地征集粮饷,而要由客军所在的本地来解决。
  而吴世恭的汝宁营本来的粮饷供应是通过了大运河沿岸的官仓,不过现在汝宁营已经在山东作战了,这作战的时间又不知道持续多长时间,如果他们的粮饷山东不供应的话,而是要从河南运来,那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这个问题相当的现实。所以现在大帐内的这些武官们再闹矛盾,在利益上他们还都是站在一起的。
  刘宇烈当然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为吴世恭设置障碍,所以他立刻回答道:“吴守备请放心。本官这个总督不光是总督军务,而且是节制地方的。你的粮草供应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军饷嘛,本官也会到朝廷为各位尽量争取的。不过本官就在这里说一句,只要平定了孔贼,朝廷的厚赏本官不取一文,都分给你们这些立功的将士。”
  刘宇烈的回答也相当的诚恳,起码吴世恭的粮草供应也有了着落。所以吴世恭也相对满意。因此吴世恭再次行礼道谢。
  刘宇烈接着问道:“吴守备,你还有什么要本官帮忙的吗?”
  “多谢总督大人厚爱,末将一定不负所托。”
  这倒让刘宇烈是一愣。他没想到吴世恭提了这两个不轻不痒的条件以后就接受了这个棘手的任务。这个河南丘八倒还是分得清轻重的嘛。刘宇烈也觉得吴世恭顺眼了一些。
  可没等刘宇烈完全轻松下来,吴世恭接着说道:“大人,那现在末将就说一说末将的汝宁营突前的计划。”
  “是何计划啊?”
  “分营!”
  
  第298章
朝中乱局
  
  “分营?”刘宇烈本能地对这个提议是相当的反感。这原因就是因为刚遭受了大败,刘宇烈还是感到待在自己身边的明军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够给他自己增加一些莫名的安全感。不过刘宇烈还是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接着问道:“那吴守备说说吧。”
  “末将是这样想的。现在的大营本是后军大营,也就是能够驻扎后军的一万人。而现在大营中又涌入了二万多人。整个营盘就太小了,扩建大营或者分营本就是当务之急之事。”
  “末将就想在大营前方十里左右的地方再建造一个前营,末将的汝宁营就驻扎在那里,即能够让打探的探子歇脚,也可以为大营增加一道屏障。所以恳请总督大人恩准。”
  不要说吴世恭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作为本官是兵部侍郎的刘宇烈,对军务也不是一窍不通的,他当然明白现在明军分营的好处,所以他考虑了一会儿,就想答应下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底下的一些武官也拱手请命道:“末将愿往!”,“末将也要去前军!”……这个危险的任务竟然引起了一些武官的争夺。
  其实这是昨天吴世恭他们这些后军武官商议好的应对措施之一。如果今天大帐议事的时候,有其他武官为难吴世恭他们,他们就会提出这个分营的主意。这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友军确实比敌军凶残啊!
  不过让吴世恭有些奇怪的是,除了刘泽清和燕定山请命以外,这次他救回来的三位武官——河南都司陈中之、北直隶守备袁衡和山东守备卫理也在其中(江澄因为官衔太低,不能够参加这次大帐议事)。
  陈中之和袁衡倒也罢了,他们也是客军。而山东守备卫理可是本地军将啊!吴世恭是不知道,卫理在以前也和刘泽清一样饱受了山东总兵丘磊的欺压之苦。所以当他们回营以后了解了发生了欺压和火并的事件,实力大损的他们立刻觉得还是和吴世恭抱在一起才会心安,所以当吴世恭提出分营的时候,他们也主动要求到吴世恭的前营中去。
  不过,虽然那三位武官的立场,就像是他们的脚上长了弹簧一样,吴世恭还是对他们的加入很欢迎。这力量增强一份是一份。而现在就要看总督刘宇烈是不是答应了。
  一看到这么多武官跳出来,刘宇烈当然是很不高兴。不用说,一定是那个说话好象温文尔雅的河南丘八挑动的。刘宇烈刚起来的,对吴世恭的一些好感立刻就是烟消云散了。
  这不是证明了掌管大军的自己已经掌控不了军队了吗?除了保持中立的京营人马以外,这次大军中已经完全分裂成了两派。但是刘宇烈又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处置,不见得这些武官主动要求危险的任务,而刘宇烈却对他们大开杀戒吧。
  不过刘宇烈平心静气以后想想,这多一些部队到前军也是好的。起码前军能够阻挡叛军多一些时间,也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嘛!
  所以刘宇烈强压住心中的不快,说道:“就依你们。不过刘参将为前军的主帅,吴守备为副帅吧。”在这个时候,刘宇烈还不忘记挑拨一下前军武官之间的关系。
  “诺!”所有前军的武官立刻领命。刘宇烈关于前军武官上下的设置也是正理,毕竟是刘泽清的官衔为高。再说,刘泽清和吴世恭的合作本来就很愉快,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理会刘宇烈的小心思。
  在又商议了一些军务以后,大帐议事顺利结束。所有前军的武官立刻集合起自己的部队,向前开进建造前军大营。
  而好笑的是,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本来是后军,却一下子颠倒了过来成为了前军。
  而前军大营的建造却很顺利,叛军并没有掩杀过来,看起来莱州城那个钉子,对叛军行动确实起了相当大的限制作用。整个战场在会战以后暂时平静了下来。
  但战场平静的同时,朝堂上却乱成了一锅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