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470

  听了吴世恭这么有条不紊的分析,在座的武官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他们都等着刘泽清做最后的决定。而刘泽清的心中,其实早就赞同了吴世恭的意见。
  不过为了谨慎,刘泽清还是向其他的武官询问了一番。见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他立刻就决定道:“就按吴守备所说的去办!”
  刘泽清其人,早先为天启年间户部尚书郭允厚的家奴。在其二十一岁的时候被郭允厚安排入军。在短短的七、八年时间内,就高升到了参将的高位。
  而在原先的历史上,作为后来南明四大军镇之一的刘泽清,他的一生其实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军事才能也并不突出。
  刘泽清唯一的长处就是死死盘踞在自己的家乡不出,不肯外出打仗。而且他和家乡曹州的地方官员和士绅关系十分融洽,因此,他才能够大肆吞并土地敛财,大肆招收兵丁扩充实力。以致于在当时,明朝都灭亡了,刘泽清还能够保存一支有相当人数的军队,使得南明不得不给予他高位。
  由此可以看出来,他对保存实力是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也知道自己的指挥能力确实不如吴世恭。因此当然是从善如流啦!
  另外,刘泽清和山东总兵丘磊的关系也十分恶劣。这倒不能够怪刘泽清。那山东总兵丘磊做事更是过分。
  在当时,明朝朝廷拨给山东各军粮饷的时候,因为粮饷要从通州拨运,那就一定要通过丘磊的驻扎地——济南府。
  而丘磊总是扣押住这些已经被文官们扒皮扒得少的可怜的粮饷,以做自己直属军队的粮饷。而且事后打官司也不怕,丘磊的衙门就在济南城内,和山东的衙门联络感情也是相当的方便。而且丘磊向那些衙门的官员塞得也足,因此,这种官司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为此,有些山东的军将甚至放下身段,哀求丘磊不要心太黑,商量一个比例,就让丘磊扣除一部分粮饷吧。而刘泽清在以前也在丘磊身上吃了太多的亏,俩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因此,如果后军和明军主力汇合的话,起码后军中的刘泽清的直属部队要听从山东总兵丘磊的指挥。而落在自己的冤家对头的手中,刘泽清用屁股想想也知道,自己的直属部队的下场会怎么样。所以他就想着拖上一天是一天。
  而在后军就地扎营的时候,叛军的二千人部队已经接近了明军的左翼部队。战斗开始打响了。
  
  第285章
莱州会战(上)
  
  我们都知道,由于现代的军队都有统一的训练标准,因此相同数量的部队,战斗力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但是明朝当时的军队战斗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另外,就如同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右手一样,一般在军队的排阵中,指挥官安排在右翼部队的战斗力往往会大大高于安排在左翼部队的战斗力。所以当那二千人的叛军接近明军以后,明军的左翼部队多少就有些混乱。
  可孔有德派出去的那二千人也并不是叛军最强的部队。他们是由辽东老兵和叛乱后投靠的土匪、流民参半组成的,这二千人分成前后各一千人的两队。当叛军接近了明军后,双方开始了火铳和弓箭的射击。
  自古以来,在战斗开始阶段,总是用远程武器打乱敌手的阵形。这从原始部落之间的互扔石块,到现代战争的导弹大炮都是如此。而这次会战也当然不会例外。
  可这么一交手,就看出了那些明军的不足了。明军的部队,无论是在京城的京营,还是在内地其他地方的军队,都没有接受过什么战争的洗礼。再说,左翼的明军本来就是这支明军中较弱的部队。所以当叛军离明军一百五十步的时候,站在前排的明军火铳手和弓箭手就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忙不迭地打响了火铳、射出了箭枝。
  完全可以想象,在射程之外射击出的火铳和箭枝,基本上没有给叛军带来任何伤亡。叛军继续前进,慌乱之中的明军在离一百一十步左右的距离进行了第二次射击,还是因为射程太远没有什么战果。
  就在明军忙不迭地装填弹药的时候,叛军已经离他们只有八十步的距离了。这时候的明军,只有几位弓箭手射出了几枝稀稀拉拉的箭,那给叛军带来的伤亡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叛军在武官的号令下立定了脚步,前排的火铳手举起各自手中的鸟铳,进行了第一次齐射。这鸟铳的威力再小,这么短的距离也具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再说,明军的那些兵丁都没有什么盔甲。因此,明军前排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就倒下了一排。
  其实按照一般的情况,那鸟铳的装填还有一段时间,可是明军的那些火铳手和弓箭手却害怕叛军的鸟铳再次射击,所以他们都扔下了手中的火铳和弓箭,转身向着自己的队列后方逃去。这前后一碰撞,就立刻引起了明军左翼队列的混乱。
  而看到明军的队列混乱,叛军的武官就立刻下令,后排叛军的兵丁就手持着刀盾枪斧等兵器,用冲刺跑的速度向着明军杀过来。
  而看到了叛军杀过来,明军前排的火铳手和弓箭手逃得更快了。因为火铳手和弓箭手在近战中,就象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而这么一来,明军的左翼是更加混乱了,根本就组织不起完整的作战队列。
  刹那间,前队的叛军就冲入了明军队列,他们对着背对着的明军火铳手和弓箭手是大砍大杀。立刻造成了明军大量的伤亡。
  而后排的明军好不容易等到火铳手和弓箭手都消耗殆尽了,他们才能够拿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和叛军正面作战。
  但叛军的士气已经上来了,而他们冲锋时候的速度又有一种惯性,所以叛军就把明军打得是节节后退。
  但明军的人数到底多,在付出大量的死伤以后,在一些悍勇的明军武官的指挥下,渐渐地抑制住了叛军的前行,双方好象就要正面僵持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候,后队的那一千人的叛军,见到前队作战顺利,他们也高速冲向了明军。在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以后,明军左翼的部队阵列又逐渐被打散了。明军左翼的部队也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孔有德也对这个战况是震惊不已。说实在话,他派出这两千人的目的也就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孔有德这次的主力是他率领的四千多名骑兵,还有六百多辆以嘉靖年间名将戚继光设计的偏厢车为原型的,孙元化改进的战车部队。
  而火器部队,孔有德也只是携带了一批小炮和火铳、鹰铳。因为他毕竟还是要保证对莱州城的围困和攻城压力,防止莱州城内的明军冲出,与来援的明军主力来个里应外合。
  不过当时孔有德得知了明军的大军来围剿,他到底心中也没底。因为他派出的探子也只能够探听到明军大约的兵力,根本就探听不到明军的部队组成和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孔有德就在开战的时候,派出了这战斗力不强的两千人的军队,要试探出明军的虚实。不过让孔有德根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战斗力不强,人数又少的部队,却一下子快要把明军的左翼部队给击垮了。
  所以在惊讶以后,孔有德立刻是大喜过望,他立即下令让骑兵准备,顺着左翼明军的溃兵,冲击明军中军的侧翼,准备一下子就把明军整个阵形给冲垮,完全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
  而明军的主帅,总督刘宇烈却对明军左翼的败局是一筹莫展。要知道,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刘宇烈就把神机营、骑兵和几支战斗力最强的明军放在了自己的中军。
  而这一时三刻,根本不可能把中军中的神机营和骑兵调动到自己的左翼,因为左翼的明军溃败得太快了。刘宇烈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战局的不利,做不出任何必要的部队调动。
  而就在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变局。
  那位河南来的江游击,因为其外形确实有派,所以他率领的军队也被刘宇烈认为战斗力很强,给放置在了中军。
  但是毕竟江游击率领的军队人数太少了,他们又是河南的客军,所以他的部队也就设置到了中军左侧前方,那比较危险的地方。
  而江游击看到了左翼的明军快要溃败,他也顾不得军令,也顾不得自己所站地方的阵形,就这么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杀向了叛军这二千人部队的侧翼。
  而这胡闹的举动,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完全就是一种不讲理的出击。
  这支江游击率领的二千人的河南军队,有一部分是出于自己的游击营,而另外一部分是来自巡抚标营的。
  江游击在和圣灵会乱民的大败后,确实也潜心训练,练出了一支精兵。当然如果在吴世恭的眼中,这支精兵的战斗素养和自己的汝宁营相比是肯定不合格的,但是起码这支精兵都十分悍勇。不过在明朝的大多数时候,兵丁也只要有了悍勇就够用了。
  而巡抚标营从根本上来说,更是河南巡抚的亲兵。所以这支标营的兵丁和装备肯定在河南也是顶尖的。
  再加上江游击是白盔白甲、白枪白马,那造型是特别的拉风,他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也带给了自己的军队很大的士气。
  所以这侧翼的一击,立刻给予了叛军沉痛地一击。而看到了友军来援,左翼的明军也士气大振,他们也停止了后退,组织起来向前杀去。
  就这么一瞬间,明军反而占据了上风。虽然那些辽东的老兵还是拼命搏杀,但是,双方交战的人数毕竟相差的太悬殊了。甚至有一支叛军,被明军分割包围了起来。
  孔有德这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把处在中军的骑兵调动到自己的右翼,当然更没有可能安排自己的骑兵冲锋呢。所以他一见自己派出去的部队陷入苦战,也就不再恋战,立刻就鸣金收兵了。而面对着上前接应的叛军右翼部队,冲杀了一阵的明军左翼部队也就见好就收了。
  双方的部队一脱离了接触,孔有德就懊悔得是一拍大腿。他懊悔着自己的太过小心,失去了一次可以完全打败明军的机会。
  而这次交锋,明军死伤了一千多人。叛军则在明军阵前遗留下了四百多具尸体,还有被包围的叛军,见自己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就有三百多人向明军投降。再加上退回叛军中也有受伤的兵丁。因此,这首次交战双方可以说是勉强打了一个平手。
  
  第286章
莱州会战(中)
  
  反观之下,明军的帅旗下是一片欢声笑语。这从失败中逃出生天,确实要比胜利还让人来的高兴。
  刘宇烈的一位幕僚恭维道:“总督大人,恭喜您旗开得胜啊!”
  “侥幸!侥幸!”刘宇烈尽力压抑住兴奋的神情,做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说道,“只是小胜一场罢了。诸位要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啊!不过那位白袍小将不错,有当年薛仁贵之风啊!”
  “大人,那下一步我军该如何行动呢?”一位边上的武官请示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这个问题刘宇烈是根本没有想过。关于作战的计划,刘宇烈就根本没有,他完全就是踩上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可是明军是逼上去进攻,还是继续这样的见招拆招,那总是要有个决断啊。刘宇烈毕竟是大场面见过得多,他只是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神色自若地说道:“皇上仁爱,不忍天下血海飘零。我等应显王师风采,盼对面贼等迷途知返。如若不然,其一意孤行之下,定会碰个头破血流。”
  这文绉绉的一段话,搞得那些没文化的武官是一阵头晕,这话的意思愣是听不懂啊!到底是进攻还是防守啊?还好有几位机灵的武官立刻向刘宇烈身边的幕僚打听这话的意思。明白以后才知道,原来总督大人要守啊!
  有几位武官心中就起了腹诽:“怕进攻打不过就直说嘛!说的这么正气凛然的有什么必要啊?这文官也真是虚伪。”
  可不管怎么样,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也总算是有了。神机营的柳参将就请示道:“大人,我们神机营的火铳手站在后排也没有什么作用。这贼人火铳也很锐利,是否让我们神机营的儿郎上前与其对战啊?”
  “正该如此!”刘宇烈一捋胡须说道,“这兵国利器正应用在刀刃上。你再催促一下,让那红衣大炮做好准备。”
  “那红衣大炮的架设可花费时间了。今日出营匆忙,要准备好,还需大半个时辰呢。”
  “本官知晓!就给你半个时辰。否则军法无情!”
  明朝的火炮,在射击前都要挖坑把火炮前的铁桩埋好固定住,所以准备的时间特别长。而明朝朝廷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的红衣大炮都是些船炮。这些炮也没有炮架、跑车等附件,因此,架设的麻烦程度一点也不比国产的火炮来的少。
  而在刘宇烈命令之后,明军就加紧着队伍整队。尤其是左翼的部队,他们在带队武官的指挥下,再一次地排列好了队形,并且把俘虏押回了后方。
  而就在这时候,叛军的那些武官,也聚在孔有德的身边,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当时的明军中,对于守城。可能个个都是好汉,可是野战,尤其是在野战中进攻,打破敌手的阵形,所有的明军就办法不多了。
  就是久经沙场的那些叛军老兵,他们在以前也是往往和后金军游击作战,并不敢和后金军野战。从叛军作为主力的战车部队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战车,主要也是在野战防御中起作用的,尤其是防御后金军的骑兵。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孔有德要想打破明军的阵形,那他就要不怕自己部队的伤亡,果断地投入自己的骑兵冲击明军的阵列。
  可是孔有德却并不想这么做。因为那四千骑兵对他来说是相当宝贵的。他并不想和明军拼个你死我活。而看到了明军做出了一种防守的姿态,孔有德就有些犯了难。
  因为从刚才的试探中,孔有德试出了对面的明军战斗力并不强,而且明军的指挥也是一团糟。就这么放弃,确实憋不住这口气。而且如果长期对峙,自己的军队就会腹背受敌,因为莱州城内的明军毕竟是悬在叛军头上的一把刀。
  更可怕的是,对面的明军也会越来越多。毕竟各地的明军也会陆续地调集过来,而孔有德的叛军总人数也就是这么多,那双方兵力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速战速决是相当必要的。可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需要减少自己的伤亡。到底对面的明军手中火铳和弓箭的数量也不少。又有些象那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由那位白袍将军率领的精兵,因此,可供孔有德的选择并不多。
  于是,孔有德就命令道:“把撸车推上来,排成两排,中军出四千步卒随着撸车进攻。这次进攻的方向就是明军的中军。骑兵也要在后面跟紧了。前面的撸车只要一打开缺口,骑兵就要立刻往前冲,力争一下子把对面的明军打败。”
  随着孔有德的命令,边上的亲兵立刻飞骑四散,向相关的武官传递了孔有德的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