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70

  而刘泽清也发布了命令,让他属下的其他军官率领着军队来集结。刘泽清这次带来救援曲阜县城的军队,都是自己的嫡系的军将和亲兵。
  而其他的那些属下的军将,大多数都是为了大小相制被朝廷安排到刘泽清属下的军将。那么既然要打仗,也需要那些旁系军将的军队来做炮灰。
  吴世恭也相托了五哥吴世文,要求他妥善安排,把自己收下的那些家奴和打仗用不上的物资给送到济宁州。
  反正现在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四海商行设在济宁州的分行也已开门。通过那个分行的掌柜和伙计,完全可以把这些人员和物资运回汝宁府。
  吴世恭只带上了那八百多名辅兵随军。就这样,吴世恭的人马也达到了二千多人。
  五天以后,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开始向运河方向前进。我们已经知道,宁阳县的北面就是梁山泊,如果没有船只,并不能够让大军通行。因此,这次联军的行军路线还是沿着大运河。
  并且按照计划,联军到达了大运河以后还将休整一下,他们将等待着刘泽清的属下军队的到来,然后一同北上去济南城。
  三天以后,联军到达了大运河边上的一个小镇。恰好,漕兵的一位游击燕定山也率领着一千三百多名漕兵北上经过。
  于是三支军队再次合兵。而从刘泽清派出的信使中得知,他属下的军官也集结了三千多人的军队,现正行军在联军后面七日和半月左右不等的路程。
  可正当联军等待着后军的到来,山东巡抚余大成又送来一份急报,要求这支联军立刻转向莱州城与叛军作战,解莱州城之围。
  花了五十两银子的大代价,吴世恭和刘泽清才从信使口中得知,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山东巡抚余大成现在就一定要力保莱州城不失。
  可在驻扎在济南城内的山东总兵丘磊的军队为了守卫济南城不能够动用,山东其他的明军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不堪重用。而现在余大成能够想到和调动的强军,就是刚刚在上奏的历史军事小说中露过脸,并且砍了乱民六百多个首级的刘泽清和吴世恭的联军了。
  知道了这个原因,吴世恭和刘泽清差点吐血。真他妈的倒霉,谁想到就这么一露脸,就把自己逼到了和叛军硬拼的地步啦!
  可吴世恭和刘泽清还不是最倒霉的。无缘无故合兵的游击燕定山连血都吐不出来啦!
  没办法军令如山,也不等后军汇合了。联军立刻转向莱州城方向。可又走了两天,一匹从济南城来的快马给刘泽清送来了一封信。那是刘泽清安排在济南城,为刘泽清打探山东官场动向的一名探子。
  刘泽清是个文盲,他把信交给了自己的一位幕僚。那幕僚看了以后,立刻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大声叫道:“将军,巡抚大人被罢官了。”
  明朝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治,也就是人在政在,人走政亡。所以并不象是现代,那山东巡抚余大成被罢官以后,他所发布的命令,你就可以完全不去遵守了。
  于是,联军就立刻停止了前行,就地驻扎,等待着新任山东巡抚的到来,等待着他再向这支联军发布下一步的命令。
  
  第281章
群龙无首
  
  整支联军就这么就地驻扎下来了。可让吴世恭和刘泽清万分没有想到的是,这支联军,立刻象是在黑夜中走进了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一样,仿佛是立刻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直到刘泽清的后军到来,整支联军人数达到了八千八百多人马,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而且就这么持续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情况简直是太诡异啦!在吴世恭和刘泽清的想法里,自己的这支联军也就是趁着山东巡抚的更换,拖延几天上战场的时间。
  可是要知道,这新的山东巡抚总会上任,而自己这支近九千人的军队也没处躲藏吧。因此,新的山东巡抚总是会向自己的这支联军发布新的命令的。
  但是现在的这种情况,倒让吴世恭和刘泽清是惊疑不已。难道新的山东巡抚把自己的这支联军给遗忘啦?还是叛军闹了个天翻地覆,又把山东官府之间的联络给阻断啦?
  因此,吴世恭和刘泽清立刻向联军的四周加派了大量的探子,也在附近大抓民夫,加紧修建联军的大营,以防叛军偷营。
  在反复地象筛子一样过滤了几遍以后,吴世恭和刘泽清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联军四周并没有叛军活动的痕迹。
  当然,吴世恭和刘泽清也不会主动派出信使,和附近城池和济南城里的山东地方官府去联络。这万一新的山东巡抚真的把自己这支联军给遗忘了。那么这种自找没趣地找上门去,唤醒新的山东巡抚的记忆,让他想起调动自己这支联军的举动,那不就是个傻B吗?
  不过随便怎么样说,吴世恭和刘泽清还是认为新的山东巡抚遗忘了自己这支联军的可能性是最小的。要知道,在现在的山东地面上,除了在登莱那里的明军以外,山东明军总的兵力才三万多人。扣除了防御重点城池和大运河的兵力,在野外机动的明军中,自己这支明军可是兵力最强、最大的一支部队啊!
  因此,琢磨不透原因的吴世恭和刘泽清,只好让联军时刻保持着警惕,防止着任何危险发生。而这种看不见敌人的紧张,使得整支联军是焦躁不安。不是吴世恭和刘泽清的嫡系人马强力压制,可能联军的营地就会炸营了。
  可就算是这样,吴世恭和刘泽清也砍了十几个乱传谣言和被紧张情绪弄得发疯的兵丁,在把他们的首级示众以后,联军兵丁的情绪总算是暂时恢复了正常。
  如果让吴世恭和刘泽清知道了这么诡异的情况发生的真实原因,他们一定会仰天大声地骂娘。因为,新的山东巡抚确实把他们这支联军给遗忘了。
  登州城失陷以后,山东巡抚余大成知道大事不妙,所以他就象打了鸡血针一样,向着山东四方的部队发布了大量的命令,妄图挽回这大乱的局面,减轻自己的罪责。可是他的垂死挣扎并没有奏效。
  当孔有德诈降,攻陷了登州城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整个朝堂立刻是大哗。但什么也不要说了,先追求责任吧。崇祯皇帝立刻派出了缇骑,把山东巡抚余大成和被叛军放出的登莱巡抚孙元化下狱治罪。
  可山东地方围剿叛军也不可以没有官员主持,因此,新任命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随同出京的缇骑赶到了山东,即刻上任。
  而这时候,莱州城的情况已经很紧急了,叛军调动了大军,离着莱州城的方向是越来越近。
  而当登州陷落的消息传过来时,莱州知府朱万年立刻加紧了备战,他将海防和城外兵都调入城中,并将城外的粮草最大限度的运往城里。他还在城中加强了治安约束,逐户清查,清街设岗,发动百姓协防守城,并加固城墙,增设防御设施……
  特别要指出的,在莱州城里还立刻组织起了一支战斗力不下于正规明军的民军。那就是莱州铁矿的矿工和铁匠。
  莱州这地方盛产煤铁,到了现代,这莱州铁矿也是赫赫有名的。而明朝的时候,莱州铁矿也是朝廷铁料专卖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
  因此,从内廷派到莱州的矿监,本身就有一支保障铁料专卖的矿丁军队,再加上矿区的那上万名矿工和铁匠,所以整支民军就这样轻轻松松地组织了起来。
  而且,从孔有德他们“山东三矿徒”的称号中就可以看出来,矿工一旦转为军人,那他们的战斗力是相当强大的。
  因为矿工毕竟是有组织的工人,这兵员素质,工人怎么样也比农民强吧。再加上他们又有大量的铁匠,这兵器打造和修理根本用不着犯愁,莱州城内也有着大量的铁料。所以,这支上万的矿工民军立刻成为了守卫莱州城的主力。
  而得到了滦州城危局消息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和登莱巡抚谢琏,立刻是快马加鞭,他们率领着从通州来援的总兵杨御蕃的军队,在叛军到来之前进入了莱州城。而随即,莱州城就被叛军包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可是按照本来的计划,两位巡抚是有着分工的。按照分工,登莱巡抚谢琏将在莱州城指挥作战,而山东巡抚徐从治将坐镇青州负责增援和后勤。
  应该说,山东巡抚徐从治主动进入被围的莱州城的举动,确实能够鼓舞莱州城军民守城的士气。而徐从治个人也是勇于任事和极其勇敢的。
  但是,徐从治忘记了,他的角色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地方官员了,他已经是这场围剿叛军的总指挥了。这冲锋陷阵的事,根本轮不到他亲自去做。
  而徐从治只是在沿途,简单地向当地官员下令,要求各地的援军到青州集结。接下来,他就被围困在莱州城内,完全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所以当群龙无首的援军,纷纷来到了青州以后,却因为没有山东巡抚的进一步命令,他们是半无奈半故意地不再前行,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莱州城内外在打生打死。
  而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是更加奇妙。他们连山东巡抚徐从治命令援军到青州集结的这个命令都没有收到。因为官府的公文传递总是要通过地方的城池的,而吴世恭和刘泽清的联军刻意避开城池的举动,恰好让他们可以在原地驻扎放大假了。
  当然,山东巡抚衙门还是没有忘记联军的。但是,这时候的巡抚衙门却并不知道现在联军驻扎的位置,所以当巡抚衙门的信使赶到了宁阳县,再转回了大运河,最后千辛万苦找到了吴世恭和刘泽清联军的时候,那时间已经到了崇祯五年的二月底了。
  这通讯落后也真是害死人啊!
  而就在这时,朝廷中关于是剿是抚的这两派官员,在崇祯皇帝面前发生了激烈地争执。而这消息传递到了青州集结的援军这里以后,所有的援军更加是举棋不定。在援军做了壁上观以后,莱州城这里却可笑地陷入了孤军的境地,他们将与城外的叛军开始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
  
  第282章
血战莱州城
  
  现在的莱州城内,防御的明军和青壮已经达到了二万多人。而徐从治、谢琏两位巡抚、再加上莱州知府朱万年、总兵杨御蕃这四位官员分别主持把守一座城门,使得城内的士气是相当的高昂。
  而且莱州知府朱万年的准备工作又是做的是相当到位,城内粮草、军械和守城物资充足,面对着城外的三万多叛军,在一般人眼里,应该说守城是绰绰有余了吧。
  其实不然。与固若金汤的登州城不同的是,莱州城所处的地势并不十分险要。而且莱州城是在万历二十六年才重建的新城,它的城墙高三丈五尺,基厚两丈四,有城门四座。城下为护城河,深两丈,宽四丈。
  也是因为有孙元化这个火器专家的指导,莱州城的建造参照了西洋筑城法,筑有炮台。而且作为辽东的另一个后勤基地,城中的粮草、兵器充足。
  但是不足的是重型火器较少,大多是明朝自产的轻型火炮,而且懂得操作火炮的士兵也不多。相比较而言,城外叛军的炮兵在叛乱前都曾经接受过葡萄牙军官的训练,炮打的得特别精准。尤其对于静止的目标,轰击城墙的垛口,就如同打靶一般的轻松。
  而为了攻打莱州城,叛军调来了几乎所有的红夷大炮,从四面向莱州城轰击。这火炮的威力是如此的强大,打得站在莱州城上的明军几乎抬不起头来。
  深知火炮威力的叛军以为城内的明军应该已经丧失了守城的勇气了,因此,他们开始填埋护城河,准备运上攻城器械。
  可是没想到的是,当那些填埋护城河的叛军刚靠近城墙以后,看起来空无一人的城墙上,总是会出现大量的明军。在明军的火铳和弓箭的射击下,造成了叛军大量的伤亡。而这么几次三番下来,叛军也明白了自己轻视了莱州城内守军的意志力。
  于是首战小挫的叛军休整了一下。他们分兵一部攻克平度后再回师攻打莱州。而在平度的抢掠,让整个叛军的士气也为之一振。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叛军攻城的人数,也越打越多起来。见到叛军势大,附近的土匪、流民等都纷纷来投。叛军攻城的人数很快超过了四万人,向着五万的数字逼进了。
  叛军还总结了首次攻城不利的原因。他们决定集中火力,把所有的炮火主攻城的东北角。而在炮火的掩护下,叛军不断的挖地道,想以此攻入城中。
  对此,城中的守军也对症下药。在城中沿着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埋设了大缸,让盲人从中听出地道的方向后,守军向地道里灌水,淹死了敌兵。谁说盲人在打仗中没有用的啊?
  但是叛军根本不气馁。叛军再次派兵在城边挖地道,挖成大洞后,用棺材装满火药置入其中,击发引火,爆炸后城墙被炸塌了数丈。
  可当叛军从城墙缺口处蜂拥而入时,早有准备的守军向涌入的叛军泼下沸油,再扔下火把,冲天烈焰下叛军死者枕籍。而徐从治等再命人投下早已准备好的沙袋,堵塞缺口。
  而莱州城的守军并不是只会被动挨打,守军打得也极为机动灵活,在夜里,徐从治等又派出敢死队悄悄出城,从几个方向出击,击毁叛军的多座火炮,并颇有斩获。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京营赶到的神机营参将彭有谟没有象他的同僚一样在青州畏敌不前。他带着三百多名神机营官兵,趁着夜黑,果断顺着城外叛军包围圈的缝隙,冲进了莱州城内。
  这样一支首支到来的援军,使得城内是士气大振。更为重要的是,彭有谟带来的都是神机营的火器专家。他们加强改进了火炮的技术,提升了守军的操炮水平。于是城内的炮火也逐渐地把叛军的炮火压制了下来。
  之后在叛军的一次趁夜偷袭中,参将彭有谟又率兵连续打退了叛军的三次进攻,莱州军民称其作为是有“再造之功”。这胜负的天平首次向莱州城内的明军倾斜了过来。
  而就在莱州城内军民血战的时候,朝堂上剿抚两派官员的口水仗也越演越烈。
  而当时被俘的孙元化曾经对孔有德等叛将晓以利害,明以大义。面对着孙元化的规劝,孔有德表示出了回心转意,请求招安的态度来。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还是倾向于招安的。因为当时明朝各处民变,关外又有后金军围困大凌河城。整个朝廷是处处用钱,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如果能够招安,那么起码可以缓解眼前的困局。
  再加上以首辅周延儒为首的这派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也为了救援下孙元化这些亲信,他们也竭力主张对叛军招安。到底首辅的官位大,所以在朝堂上,招抚的意见就这么占了上风。因此,朝廷也同意孙元化带罪招抚。
  但是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又发生了。山东巡按王道纯竟然私自藏匿了诏书,叛军以长时间求招安不得为理由复乱。
  而孙元化苦口婆心地再一次说服叛军,让他回朝陈明真相。可当孙元化返京之际,王道纯派军袭击叛军,致使叛军攻打莱州,乱事扩大。
  在后来的历史上,有些历史学者就指出了:如果不是王道纯的擅自行动。可能孙元化的招安会取得成功。这局面也不会达到后面那种不可收拾的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