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70

  而事态紧急,吴世恭也就让还没有渡完蜜月的楚格早日到南阳府去了。还好,明朝这时候还不流行蜜月的规矩,所以吴世恭的这个举动也不是太不合情理的。
  至于建造两个矿和铁料工坊,那工坊司的主事杨狗蛋肯定也要赶往南阳府的。不过为了弥补杨狗蛋的不足,吴世恭身边的张学斌、袁行山和账房的几位先生都将随同他一起前行。等所有的事务理出个眉目以后,才会返回汝宁府来。
  本来这么大的一件事,总是要吴世恭亲自拍板。但由于吴世恭的出征,吴世恭也只能不得不把这个权力交由自己的,那些以邓启帆为首的幕僚负责了。
  吴世恭是忙得不可开交,可这时候竟然还有人来添乱。一名自称是吴世恭属下的,名叫乔松的千户带着礼物来拜访他了。
  吴世恭刚一拿到乔松的拜帖,愣没有想起自己手下有这么一号人。还是邓启帆提醒了吴世恭:那乔松是不是划归吴世恭汝宁营的那个千户所的千户啊?
  吴世恭经那么一提醒才有些恍然大悟,应该是有那么一号人。不过吴世恭也到了汝宁府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把那个千户所不管不顾的。到了现在,吴世恭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汝宁营还应该管辖着那个千户所呢。
  把那乔松叫进来一问,他果然是那个千户所的千户。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有些纳闷:自己一直以来,和这个乔松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可自己就要出征了,这乔松反而火急火燎地来找自己干什么呢?
  吴世恭当然不会把自己的疑问藏着捏着。在和乔松见面以后,就开门见山地问道:“今日乔千户来找本官何事呢?”
  没想到听到了吴世恭的问话,却让乔松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直到吴世恭都有些不耐烦了,那乔松才说出了他的来意。
  原来吴世恭的汝宁营要出征的消息,现在也传到了乔松的千户所那里。得知了调令的详细内容以后,乔松这些千户所的武官立刻就慌乱了起来。
  因为那调令只是要求吴世恭率领汝宁营的一千兵丁到辽东去救援的,根本没有特指是汝宁营的哪一支军队。
  可是我们都知道,汝宁营的额定兵员是二千二百人,其中吴世恭掌管的是一千二百名战兵,另外一千名兵丁就是乔松那个千户所的军户了。
  如果是和平时期,吴世恭虽然是名义上的上司,但是根本管不到乔松那个千户所里去,这也是明朝大小相制的规矩所在,所以到了现在,吴世恭为了避嫌,也没有和乔松有任何接触。这也是吴世恭刚拿到拜帖,想不起乔松是何许人也的道理。
  但是只要到了战时,吴世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指挥调动乔松那个千户所的军户了。因此,吴世恭的这次出征,完全可以指挥调动那个千户所,包括乔松本人的那些武官和军户的。
  但这么一来,按照明朝武将那种保存自己嫡系,让归于自己指挥的杂牌去做炮灰的习性,乔松这些千户所的武官就认为了,吴世恭这次肯定就会调动他们千户所的武官和兵丁了。
  但没人愿意送死啊!为了免于自己千户所的武官和军户出征,至少要免于乔松这些武官出征,乔松就和自己千户所的那些武官凑了一些银子,到吴世恭这里来拜访送礼,希望吴世恭高抬贵手,免去乔松他们这次出征之苦。
  吴世恭听完以后,在心中是暗暗大笑。怎么会有这种自己吓自己,把自己吓到吴世恭面前来的傻瓜呢?他难道没有听说过那句羊落虎口的成语吗?
  说实话,这次出征,吴世恭就根本没有动过乔松这个千户所的武官和军户的脑筋。就算是现在吴世恭知道了这个情况,这次出征也不会动用乔松那个千户所的。吴世恭是肯定会用自己训练的战兵的,因为那些战兵还要护卫着吴世恭逃跑呢。
  至于那些为了民族大义,自己献身去打鞑子的想法,吴世恭是根本考虑都不会考虑的。说的最难听,要不是吴世恭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已经和大明朝捆绑在了一起同生同灭了,吴世恭可能早就想办法去投靠李自成或者关外的鞑子了。
  至于汉人统治还是拖着根猪尾巴的满人统治中国,吴世恭现在绝对就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种批判满人统治的愤青,就让他们到现代的论坛上去发泄精力吧。
  但是,乔松就这么送上了门,那吴世恭不顺便大敲一次竹杠,那怎么对得起吴世恭明朝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名声呢?
  于是,吴世恭立刻板起了脸,一拍桌子,正气凛然地大声叱喝道:“国有危难,还心存私心。乔千户,你就不怕本官现在宰了你吗?”
  
  第257章
完成拼图
  
  听到了吴世恭杀气腾腾的叱喝,坐在椅子上的乔松不知怎么的,立刻腿一软,跪在了吴世恭的面前。说到底,这乔松虽然是个千户,不过他也只是个处于河南内地千户所的千户,这祖上几辈子都没遇上过打仗了,所以当吴世恭的威胁话一传到他的耳朵里,乔松立刻就吓破了胆。
  不过乔松虽然一开始差点吓尿了裤子,可是他毕竟也是明朝官场中人,他跪在地上却一下子反应了过来。这吴守备好象没有权力处置自己吧!
  在明朝,或者说在任何封建王朝,任何官员的任免权力只能够归于皇帝一人所有,也就是说,就是首辅也不能够免去一名九品芝麻官,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皇权专制问题。因此,吴世恭根本也没有权力免去乔松的千户官职。
  更不用说杀官了。我们在戏剧中看到钦差拿着尚方宝剑杀贪官好象很过瘾,可是在实际情况中根本不会如此。
  在明朝,连杀个平民百姓都要皇帝勾决的,钦差随随便便杀官员,那更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之下,比如:有人造反或者在战场上不听号令当逃兵等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上司杀官员的情况。
  而在现在,乔松也只是口头向吴世恭提出不想出征。就算是吴世恭把乔松抓起来,到时候报了上去,乔松那还不会抵赖啊?反正吴世恭这里根本没有乔松不愿意出征的书面证据。
  到了那个时候,乔松最多带上自己千户所的军户,唱完几句高调以后,跟随着吴世恭出征。乔松也想明白了,只要到了辽东,乔松就象鼻涕虫一样粘在吴世恭身边,那自己的安全肯定有了保证吧。可不管怎么说,先应付过眼前吴世恭再说吧。
  于是乔松也感觉到自己的腿部又有了力气,他就想挣扎着站起身,向吴世恭继续狡辩一番。可就在这时,在大厅外护卫吴世恭的亲兵,在听到吴世恭的叱喝声以后,他们在杨如松的率领下,拔出了腰刀,冲了进来。
  在吴世恭遭遇到一次刺杀以后,吴世恭身边的护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所以今天听到了吴世恭叱喝的声音,杨如松毫不犹豫地带着护卫闯进了大厅。
  杨如松这些亲兵,都是在战场上滚打过的人,那气场也就是很厉害的。所以当他们对乔松怒目相对,明晃晃的尖刀又在乔松面前晃着的时候,那乔松又一次腿一软,甚至脊梁骨都好象被抽调了一样,象一滩烂泥一样趴在地上,带着哭音不断向吴世恭求饶道:“吴守备!吴大人!卑职……小人也是忠君爱国的啊!小人愿意出征,求大人饶命啊!”
  吴世恭挥挥手,阻止了杨如松他们的举动,接着悠悠地问道:“哦?那么乔千户准备带多少人马和本官一起出征啊?”
  听到了吴世恭语气中似乎有了商量的余地,乔松也感到身上有了些力气,他抬起了头,对着吴世恭说道:“小人可以凑出三百人……”
  没等到乔松把话讲完,吴世恭又一拍桌子,大声怒骂道:“你就是这么忠君爱国的啊?你就是这么和本官敷衍了事的啊?”
  乔松吓得眼泪鼻涕满脸,连忙磕头说道:“那就五百人。不能够再多啦!这已经是小人千户所所有的军户了,望大人明鉴啊!”
  “那你说说看,你这个千户所到底有多少军户?多少屯田?”
  被吴世恭再次怒骂,乔松吓得趴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其实吴世恭这样恐吓乔松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让乔松的千户所的军户出征,也不是要敲诈乔松多少银子。
  吴世恭自己也是做过千户所千户的人,知道明朝的卫所那种衰样,知道根本也不可能从千户所里搞到多少好处。吴世恭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要完全控制住乔松的千户所。
  在吴世恭现在控制的两府两县之中,汝宁府的中部和北部地区,是被吴世恭自己的汝宁营完全控制住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担心。
  而归德府因为吴世恭掌握了归德卫的核心武力,再加上吴世恭和归德卫各级武官的良好关系和亲戚关系(就是吴世恭的徒弟陶辛和归德卫武官亲戚关系引申出来的,还有吴世恭很多武官都是归德卫军户出身的关系)。另外在归德府官绅中,最有影响力的侯府和吴世恭成为了同盟(当然,侯府以为自己是吴世恭的靠山)。所以,吴世恭在归德卫的控制也是很紧密的。
  至于南阳府那两个县,凭着吴世恭和李禄的亲戚关系,还有吴世恭驻扎在那里的兵丁,那控制力也是很强劲的。
  要说吴世恭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也就是乔松那个千户所驻扎的汝宁府南部地区了。在以前,吴世恭为了防止和乔松这个千户所引起什么摩擦,也为了不引起自己上司和文官们的注意,所以在汝宁府的南部,除了设置了几个庄子以外,并没有派遣任何的兵丁。
  可是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吴世恭就决定要把乔松的千户所置于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在自己北上出征之前,在自己的控制区里,完成这最后一张拼图。
  另外对于吴世恭来说,有了乔松那个千户所一千多名兵丁的名额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现在吴世恭的兵丁人数已经超过自己额定兵员人数太多,如果能够这样稀释一下,也能够起到一些遮掩的作用。
  吴世恭估算了一下,在乔松的千户所里增加几百名自己的兵丁,再在乔松的千户所招收一些军户,凭着自己现在的财力,还可以勉强支撑下去。
  不过现在的吴世恭,也没有了再扩充地盘,再增加兵丁的能力了。除非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变化,否则的话,吴世恭在现阶段也就只能够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于是吴世恭再次一拍桌子,对着乔松骂道:“千户所能够出多少兵丁,不用本官对乔千户多说了吧?你怎么才能够出五百人啊?到了现在,你还想欺骗本官啊?”
  “没有!没有!”乔松连忙否认道,“吴大人明鉴啊!”接着乔松连忙介绍了自己千户所的情况。
  其实那些情况,吴世恭也基本上都知道,什么民间士绅强占卫所土地啦!军户逃亡啦!大旱歉收啦!……
  吴世恭当然只是关心乔松介绍自己千户所的情况。从乔松的介绍中吴世恭得知:现在乔松的千户所中,也只有了五百多户军户,二万多亩土地了。
  了解完所有的情况以后,吴世恭又一次在桌子上练起了铁砂掌,他教训乔松道:“国有危难,就是尔等辜于皇恩,疏于职守。”
  “来人啊!”吴世恭吩咐杨如松道,“把乔千户安排下去看紧了。再派人到乔千户的千户所去,好好地把这个千户所整顿一下。”
  
  第258章
拥有人和
  
  乔松被亲兵们连拖带拽拖下去了,他的惨叫声是如此高亢,以致于过了好一会儿,吴世恭还在大厅中能够听闻得到。
  估计那个乔松根本没有听明白吴世恭话中的意思,他可能以为,吴世恭是要把他拖下去问斩了,所以才会惨叫连连。
  吴世恭当然不会关心乔松是否会被吓得大小便失禁,就算是乔松大小便失禁了,吴世恭也不会安排什么人给乔松洗内裤的。吴世恭现在就是考虑着,采取什么最好的方法,怎么样完全控制住乔松的那个千户所。
  这时候,躲在屏风后旁听吴世恭谈话的邓启帆也转出了屏风,来到了吴世恭的面前。他笑着拱手向吴世恭施礼说道:“恭喜大人啊!大人现在确实就是汝宁府的守备啦!”
  对于吴世恭要控制住汝宁府南部地区的想法,作为吴世恭的首席幕僚的邓启帆肯定是早就心知肚明了。见这次吴世恭兵不刃血的达到了目的,邓启帆当然要祝贺吴世恭一下。
  听了邓启帆的恭维,吴世恭立刻得意地笑出声来。在接见乔松之前,吴世恭根本不知道乔松的来意,可是在接见的时候,吴世恭却即兴发挥,一下子有理有据地强行管理了乔松的千户所。吴世恭确实对自己这次的妙手之举有些自我骄傲了起来。
  俩人笑了一阵,邓启帆接着问吴世恭道:“那大人该如何安排乔千户那里的事呢?”
  “把那里的军田都组成屯田庄子,那里的军户也都按照兵丁训练。我们汝宁营再派过去一些武官和几百名兵丁。加上军户中抽调的兵丁,再组成一个千人队,驻扎在那里吧。”
  邓启帆听了是眉头一皱,他没想到吴世恭的处理是那么的激进。于是邓启帆又问道:“大人,把千户所那些武官都免了职,又抢去了他们在千户所拥有的土地,那大人不怕他们上告吗?”
  “怕什么啊?”吴世恭一摆手道,“我们有刀有枪的,他们这些把军户当佃农的地主还敢和我们拼命吗?”
  “再说,本官也看不上他们那些破烂家当。千户所里的武官,愿意从军的,在训练以后照样可以还做武官;不愿意从军的,发一笔遣散费给他们补偿一下。他们在千户所里的土地,也会在本官的其他庄子中给他们补偿的,横竖不会让他们吃亏。”
  邓启帆点点头,不过他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次大人北上出征,如果事后朝廷把大人调任了,大人现在的基业又该如何处理呢?”
  吴世恭是一呲牙,这个麻烦事确实让吴世恭是十分的棘手:“走一步看一步吧!最多到时候本官告老还乡,到这里来养老。只要本官待在这里,手下的那些儿郎也不会散去吧。”
  邓启帆想了一会儿,也发现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无奈地也就点头同意了吴世恭的说法。不过吴世恭这个年纪就要告老还乡,邓启帆也是越琢磨越感到有些好笑。
  不过邓启帆对吴世恭控制手下兵丁的能力倒没有什么怀疑。一般来说,吴世恭没有了官职,手下的那些兵丁肯定就会散去。可是吴世恭利用军饷养兵,识字洗脑,还有控制兵丁家属等方法来掌握手下的兵丁,所以现在就算是没有了这个守备的官职,对于吴世恭能不能够控制手下的兵丁的影响力已经是很小了。
  当然,没有了官职,吴世恭做些什么事可能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所以,如果能够保住这个官职那还是最好的啊。
  见到已经没有什么事了,吴世恭吩咐邓启帆道:“邓先生,现在你就到乔千户那里去一次,和他谈妥千户所处理的方案来。就算是让他们占些便宜,也要让乔千户他们知道本官不是一个吃独食的人。”
  听到了吴世恭的安排,邓启帆又行了一礼向吴世恭告辞出去了。在走出去的时候,邓启帆对吴世恭的处理方法是很满意。
  这么长的时间相处下来,吴世恭的表现已经是完全颠覆了邓启帆对吴世恭的看法。邓启帆发现吴世恭做事相当的有条理,相当的稳重,一点也没有年轻人莽撞和冲动的行事作风。要知道,现在的吴世恭才二十一岁啊!
  让邓启帆尤为欣赏的是,吴世恭做事讲究利益均摊,这也最大限度的扩展了吴世恭的同盟,减少了吴世恭做事的阻力。这让吴世恭起码占到了“人和”这个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