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0

  更难能可贵的是,吴世恭对于郭曾庵的示好举动,立刻做出了极其丰厚的奖赏。投靠这样的人物,总比投靠林家,被林家作为马前卒,当个炮灰的前途好很多吧。
  因此,这时候的郭曾庵也为自己这次英明的举动,有些飘飘然起来。
  不提那郭曾庵在马车里感觉到自己美梦成真。送走了郭曾庵以后,邓启帆回到了衙门后堂,一眼就看到吴世恭瘫软在自己的位置上,脸上是一片灰白。
  吴世恭的心中是一片心灰意冷。刚才听到了郭曾庵的消息以后,要不是吴世恭做出了,自己身上遗留前世那种可以克制住自己心理波动,显示出处变不惊表情的能力,吴世恭也许早就坐不住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这块基业,自己辛辛苦苦练出的这支精兵,可是随着首辅周延儒的这道调兵命令,这转眼之间就要烟消云散了。
  不用说抗命不尊了,相对于首辅周延儒代表的明朝朝廷,吴世恭知道自己现在有几斤几两重,那结果肯定就是鸡蛋碰石头,除非是自己立刻造反。可是造反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吴世恭心中盘算了一下,还是……鸡蛋碰石头。
  那也只有乖乖地听命令到辽东去打仗了。可这仗打得又有什么意义呢?打败了当然一切休提。可打胜了那又怎么样呢?给自己提上一官半职,接着让自己南征北战,不把自己练出的精兵消耗殆尽,那朝廷也绝对不会罢休的。
  而且不管怎么样,自己肯定也回不到这河南来了,对于首辅周延儒来说,把自己一名小小的守备调动一个驻区,那会很难吗?
  吴世恭深深地有些自责。当时自己订出的收取盐货例银的规矩,确实也明白有着调动自己驻区的这个弱点。可是自己还是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在两、三年之内,总没有人敢碰自己的这个位置吧。
  可现在的情况就是,扬州盐运使和祈家的那位新家主立刻发现了这个弱点,他们利用首辅周延儒的关系,马上就向着自己的要害招呼了。
  吴世恭深深地感叹道:“不可以小瞧古人,小瞧他人啊!那盐运使和祈家新家主既然可以称霸一方,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怎么会比自己小呢?”
  邓启帆看到吴世恭神色很不正常,虽然他也知道原因,可是邓启帆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您怎么样啦?”
  吴世恭呆呆地又坐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有些丧气地说道:“我在想着我过去的事呢。”在不知不觉中,吴世恭对邓启帆也不再自称为“本官”了,他现在的心情,就想要找个朋友聊聊天。
  “哦?那大人想起自己过去什么事了呢?”邓启帆也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基本上也了解吴世恭现在的心情,于是就顺着吴世恭的话说了下去,想着找机会排解一下吴世恭的烦恼。
  
  第248章
男人的手
  
  吴世恭的眼神聚焦在远处,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我总是很奇怪一件事,我的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为什么和我的兄弟姐妹都会说说笑笑的,可是为什么不喜欢和我说话呢?”
  “可到了我长大了一点我才知道:我一直认为的母亲大人,也就是我一直叫着的夫人,她原来是我父亲大人的正妻。并不是我的生母。而我的生母在生我的时候难产故世了。”说到这里,吴世恭自嘲地笑了笑。
  “子不言父过!对于父亲大人对我的态度,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可是我小的时候,就是盼望着父亲大人夸奖我几句,就是和我多说几句话也行。可是,从小到大,唉——!”说到这里,吴世恭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在我的记忆中,好象父亲大人,在我小时候就夸奖了我一次。那次是我的一位姑母回侯府,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向姑母磕头行礼。姑母给我们每一个人红包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道:‘世恭的手倒是肉鼓鼓的,很可爱啊!’”
  “父亲大人就在一旁说道:‘这孩子就是这双肉手还不错了,长得象个女孩子一样。’听了父亲大人的这句夸奖话,我暗地里高兴了好长时间。”
  “我知道我是其貌不扬。所以得到了这个夸奖以后,我为自己的这双手骄傲了好长时间。真的,骄傲了好长时间。”吴世恭一边说着,一边抬起自己的双手来回看着。
  “一直到了现在,我的双手都是肉手,这手背上也一直有着嫩肉。一到了冬天,一不注意,我的双手就会生冻疮。”
  “可是当我稍稍明白了我的父亲大人话中的含义以后,我才知道,说一个男人生了一双肉手,就是说明那个男人不会做事,那不是一句好话。那完全不是象说一个女人生了一双肉手一样,说明那个女人能够有少奶奶的命,有福气。”
  “而知道了那话的含义以后,我竟然担心了。我害怕自己有了这双肉手以后,就会长的和女人一样,将来会讨不到老婆的。哈哈哈……!”
  说到这里,吴世恭忍不住大笑起来,眼角都笑出了眼泪来。可是邓启帆看着吴世恭,只是感到有些心酸。邓启帆从吴世恭身边的人的口中,也依稀知道了吴世恭的来历,可是他根本没想到,这位出身在侯府,在众人面前威风八面的大人,孩提的时候竟然过的如此辛酸。
  “所以后来我就一直想着,要活出个出息给父亲大人瞧瞧。可是我确实顽劣,做什么事都不行。文不成武不就的。我虽然长得人高马大的,可是和别人打架,竟然会被打破了脑袋。到了国子监去读书,时文经义的水平,在国子监那是倒着数的。就是我那个秀才的功名,还是托了父亲大人的面子拿到手的。”
  “还有,如果办事不行倒也算了,可我为人处世也不行。长了这么大,也就是在国子监有了一位好友。他叫孙呈秀,也就是他愿意和我说说话。”
  “后来听说孙呈秀在崇祯元年的恩科上中了进士,外放到好象湖广做官去了。邓先生知道我的薛府是有魏党的身份的。为了不连累孙呈秀,这些年我连信都没有和他通过一封。可是我现在一直再想他,真的很想念他啊!”
  “不过父亲大人还是没有把我不管不顾,他给我找了个好差事,让我到阳武侯府去当个赘婿。”说到了这里,吴世恭又是自嘲地笑了笑。
  “那当赘婿,被别人看冷眼的感觉也还是罢了。所幸的是,泰山和泰水把我视若亲子,又有位十分恩爱的夫人,后来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当时我就想着:这样幸福的日子,如果永远不要到了尽头那该多好啊!”
  “可是好景不长,皇上清算魏党,泰山大人也闭门思过丢了差事。那时候的我也为了避祸离开了京城,来到了河南归德府。”
  “可到了归德府以后,我励精图治,安稳了这块地方。卧薪尝胆,开创了这块基业。到了今天为止,我拥有精兵五千,治民数万。”
  “除此之外,我剿灭了圣灵会乱民造反,又北上勤王,配合着我的干妈秦将军收复了永平四城。不管怎么说,我都对得起自己的官职,对得起这大明朝。”
  “可是我面对的又是些什么啊?使绊子!不断地使绊子!地方士绅使绊子!同僚上司使绊子!到了今天,我竟然荣幸地被首辅大人使绊子了。我真是好大的面子哟!”
  “我真的好累。邓先生刚才也知道了我儿时的事了,我不算是个有本事的人。为了练兵,为了弄军饷。我长年累月地劳心劳力,可做什么事都是事倍功半啊!”
  “现在我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啊?就是想着让大明朝安稳啊!做这些事,我都贴上了自家的银子了。邓先生,说实在话,我现在真的不想做了。抛开这一切,回我的阳武侯府去过个富贵日子去吧!这大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我吃饱了撑得操这份心去管他的死活啊?”
  见吴世恭发得牢骚越来越不象话,邓启帆开口劝道:“大人慎言,您也自视过低也。学生对大人过往虽不甚了了,不过见大人今日之所为,可称得上是大丈夫。”
  “今日里大人自然能撒手而去,回阳武侯府去享福。可汝宁营这么大的基业,大人又如何处置呢?没了大人,这汝宁营也就立即烟消云散了。难道大人愿意看着那些忠勇的儿郎成为马匪山寇不成?难道大人愿意看着治下的百姓在这大灾之年流离失所,易子相食不成?非学生小看大人,大人狠不了这份心。”
  “大人,学生也就相劝一句。这朝廷调兵虽为死局,可只要我们汝宁营上下一心,这死局中,未必不能走出一条活路来。大人!这上天百般磨难,那是要天降大任啊!”
  吴世恭被邓启帆的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刚才的牢骚话确实有些过分了,没有考虑到邓启帆这些下属的心情。于是吴世恭也就笑着说道:“我刚才也就是心情激荡了一些。感叹一下现在做事太难了一些而已,邓先生可不要在意啊!”
  “要为大事!又有何事不难?”邓启帆立刻反驳道,“如大人畏难避险,如今可愿再回国子监为一书生耳?”
  吴世恭哑然失笑,没想到邓启帆建议自己再来个重生,让自己来个重生穿越二合一。于是吴世恭连忙表态:“今日多亏先生开导。本官先前的话有些孟浪了。在这里,本官也就多谢先生了。”
  说完以后,吴世恭抱拳向邓启帆行了一礼。在不知不觉中,吴世恭又恢复了“本官”的自称,他也就又回到了现在自己的角色中去了。
  邓启帆也笑着连忙回礼说道:“大人,您才二十出头,正应该朝气蓬勃。那种悲秋赋古之事,还是等大人您功成名就,公侯万代以后再说吧。”
  文人说的话确实有奥妙,邓启帆还是很隐讳地批评了刚才吴世恭的那种牢骚,就象现代退休的老头子一样在回忆往事呢。
  吴世恭当然听出了邓启帆话中的含义。他放声大笑,接着重重地一拍椅子靠手后,站起身来。吴世恭对着门外大声说道:“邓先生说的好!这男人就是要干大事的。只要干出了大事,谁管这个男人有没有了双手?”
  见到了吴世恭恢复了往日里的意气风发,邓启帆在吴世恭的背后也暗暗地长嘘了一口气。现在汝宁营所有人的前途,都捆绑在吴世恭的身上了,连邓启帆也不例外。所以在任何时候,吴世恭这个汝宁营的主心骨可千万不能够丧失了信心啊!
  
  第249章
阴差阳错
  
  吴世恭摆了一阵指点江山的Pose以后,接着回头问邓启帆道:“邓先生,还是言归正传吧!目前这局面,本官该采取何方略呢?邓先生可否教我?”
  恢复自己的信心是一回事,解决眼前的问题那才是正事。吴世恭希望邓启帆这个首席幕僚来个奇策,希望他能够有办法把自己从眼前的这个困境中解脱出来。
  “并无良策。”邓启帆摇摇头回答道。邓启帆的回答打破了吴世恭的希望,但也不出吴世恭的意料,所以吴世恭对邓启帆的回答也没有多大的失望。
  邓启帆接着考虑了一下。对吴世恭说道:“大人,也只有‘拖’这一法了,望时日长久以待变吧。”
  吴世恭也思考了一下,也点点头回答道:“也只有如此了。”
  说到这里,邓启帆却走到了吴世恭身边,拱手行礼说道:“大人,这次我们汝宁营威武啊!短短一、两天,就把南阳府铁矿给抢夺了回来。学生本以为这剿匪依然会旷日持久,真没想到大人练出的精兵如此神勇啊!”
  “自家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吧。”吴世恭笑着回答道。不过他的笑容里有着一丝苦笑。吴世恭和邓启帆也接触良久了,他也知道邓启帆说话的习惯了。
  邓启帆这人,并没有一直拍吴世恭马屁的习惯,当他向着吴世恭说好话的时候,往往会在结尾的时候来个神转折,说出些逆耳的规劝话来。说实话,现在的吴世恭已经焦头烂额了,他讨厌再听到什么神转折的话。
  果然不出吴世恭的意料,邓启帆接着就说了一个“但是!”吴世恭苦笑着摇摇头,听着邓启帆说下去,“大人此次出兵,可否算帐否?从粮饷来说,可谓得不偿失啊!”
  “大人虽然得了南阳士绅三千两的劳军费,可去除出征兵丁的双饷和伤亡兵丁的抚恤,并无所入。虽获一铁矿、一硝石矿和两县盐货例银,可把铁矿和硝石矿建造完毕,再加上修造炼铁工坊,等大人有所获利前,也要投入一大笔银子。并不能解眼前之饥渴。”
  “如若这样也就罢了,那总算能够增加汝宁营的收入。可是大人却又建一南阳营,那建造南阳营大营的银子和南阳营新增兵丁的粮饷,那可又是一笔花销。”
  “还有,大人将要薛强建立的内务司,开办和人员的花销也是少不了的。本来学生以为内务司的建立可以缓一缓,等银子周转过来再说。可是这次大人就要出兵辽东了,为了保证这两府两县的秩序,这内务司的设置还真的不能放缓啊。”
  吴世恭把薛强负责的那个类似现代武警的那支部队,命名为内务司,按照吴世恭的构想,内务司的头目也将会领粮饷的,他的队员也多多少少会免去一些缴纳给吴世恭的粮税,所以这个部门人员的粮饷虽然没有同样数量的军队兵丁的粮饷为多,但总的粮饷数量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吴世恭皱起了眉头,他的心情也从南阳府胜利的喜悦中跳了出来。吴世恭问道:“那么我们汝宁营还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学生也和账房仔细地计算了一下,按照汝宁营目前所得和所出,能够支撑到崇祯六年年中到年尾。不过不能够有任何其他的意外开销。可我们汝宁营面前就有一关,那出征辽东的粮饷和花销还无处所出呢!”
  吴世恭在心中是暗暗叹气:“要说自己穿越过来的身份也不算太差,运气也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可是才建立了这么小的一个基业,所花费的气力,却有七成以上用在了搞银子这里。”
  “怪不得其他的那些穿越众都会开金手指,原来他们可以少了赚银子的烦恼,一门心思争霸打仗或者背诗泡妞啊!”
  反正这事羡慕也羡慕不来,吴世恭深深有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于是他对邓启帆说道:“这汝宁营的账目要列为最高机密。除了你我和账房算帐的那几位先生,所有人都不能够知道我们汝宁营的具体账目。就是那些账房先生的家人也要控制起来。至于银子的问题嘛!我们也要集思广义,多和其他几位先生商议一下,能够多拖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吧!”
  结束了和邓启帆的谈话以后,吴世恭立刻吧薛志农给叫了过来。他安排薛志农的山川司要不惜一切代价,早日打听到朝廷命令吴世恭调兵的确切时间。
  吴世恭虽然已经从郭曾庵这里了解到了,首辅周延儒已经要把自己调到辽东去和鞑子打仗,可按照明朝那拖拉的行政手续,这调兵命令从内阁送到兵部,再从兵部下发公文到河南巡抚衙门,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对于现在的吴世恭来说,自己越早知道这调兵的时间越好,这也可以让自己早做准备,不会来个措手不及。
  而既然这已经是关于汝宁营生死存亡的大事了,吴世恭也就不再考虑薛志农山川司的苦衷了,他也向薛志农也下达了死命令,要薛志农要绝对完成自己所交待的任务。
  可薛志农接受了这个死命令以后,却是愁眉不展。那山川司的成立又没有多久,也只是在汝宁府和归德府有些势力,根本就没有在河南省会开封城打开局面,更不用说在京城中枢那里了。
  而这一时三刻的,就是花费银子,到河南各个衙门收买些官吏和下人都来不及。想来想去,薛志农也只想出了一个方法,推出那位还没有培训好的唐媚,想方法把她送进河南巡抚的家里,让唐媚去了解那道调动吴世恭的命令吧。
  说干就干,这“美人计”的操作虽然有些复杂,可是说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薛志农利用李妈妈在风月界的关系,把唐媚送到了开封城的一家青楼里去挂牌。
  然后薛志农在那家青楼里大许好处,让那家青楼的老鸨把唐媚送到了一次官员的聚会场所,并抛出了唐媚想从良,委身为在座官员的想法。
  对于当时青楼里的姑娘来说,这种想法倒也是常态,所以薛志农的这次安排,也没有造成任何人的怀疑。这唐媚也有着南国姑娘的千娇百媚,又有扬州花牌的名声。在这个时代,真是花牌里的名牌。要贴上谨防假冒的标签的。
  所以很顺利的,唐媚就被在场的一位官员看中了。可是薛志农安排得了过程,却控制不了结果。看中唐媚的,竟然就是河南监军大人——肖月桂肖公公!?
  知道唐媚竟然把美人计用到了一位太监身上,薛志农直感到秋风凛冽,浑身发寒。可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薛志农也只好硬着头皮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他的姑爷——吴世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