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470

  “大人,卑职还发觉一点,那些矿工过的日子很苦。那些俘虏就吃了我们汝宁营几天的干粮,就感觉到自己已经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如果大人把他们收为兵丁,那军费的开支也绝对不会大。卑职算了一下,在这里绝对可以挑选出两千兵丁出头的。”
  “哦?”吴世恭看着周巡那兴奋的眼神反问道:“那这些矿工平日里的日子是什么状况啊?”
  “虽然在那些马匪占据了铁矿以后,那些矿工也可以吃糠吃菜吃饱了,但是基本上家中都无余财,很多矿工家中连一套完整的衣服都拿不出来,只有出门的人才有裤子穿。而且他们下井的时候,都不知道能不能够看得到明天的太阳。过的都不是人过的日子。所以那些马匪来些小恩小惠,就让那些矿工死心塌地了。”
  吴世恭点点头,仔细地考虑了一下。这些矿工作为有组织的工人,在兵源素质来说,肯定是会超过农民出身的兵丁的。更不要说那些矿工还接受过军事训练呢。
  可是自己如果立刻把这些俘虏转化为自己的兵丁,这风险很大,自己的兵丁也肯定会有一些抵触情绪的,那更是违反了自己所制订的俘虏处理的规定。
  于是吴世恭在考虑了以后说道:“还是暂时不在矿工中招收兵丁了。缓一缓,等半年以后再说。本官就在这里留下五百名兵丁吧,赫飞为统领,书墨为副统领。你们俩再在南阳府本地招收四百名兵丁,凑足了九百人,先挂靠在李守备这里吧。”
  “不过你们俩要记住了。要把那些矿工组织起来,还是要让他们经常接受我们的军事训练。等到半年以后,你们再从接受训练的矿工中招收六百名兵丁,凑足一千五百人,都归你们指挥。”
  “一定不负大人。”赫飞是大喜过望。旁边的那些武官也是一阵羡慕。赫飞因为这次的表现,成为了除汝宁营本部以外,掌握兵丁人数最多的一名统领,这个鲤鱼翻身也翻得太猛烈了一些吧。
  而书墨虽然也有些高兴,不过他还是想动些小脑筋。他仗着和吴世恭的关系就开口问道:“少爷,那小人的家人可不可以带到这里来啊?”
  “胡闹!”吴世恭立刻训斥道,“你有些出息好不好啊?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抱老婆。还有,早就告诉了你了,在军中称呼要规范,不要一直‘少爷’,‘少爷’的,要称呼本官守备大人。当然,你们可以带个随身服侍的小妾或者婢女,但家人绝对不允许带到南阳府来。”
  吴世恭在勤王回来以后就定出了规矩,所有驻外武官的家人,都要在汝宁府集中起来居住。美其名曰:那是为了保护这些武官的家人,但实际情况,每位武官的心中都十分清楚。可那书墨别出心裁地想来个破例,这不是自己往吴世恭的枪口上撞嘛?
  那书墨的抗击打能力确实强,被吴世恭这么骂了以后,他也只是低下头,脸上依然是无动于衷。对于书墨来说,来个小妾,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他的下半身目的已经是达到了。被自己的少爷骂几句有什么关系呢?在以前,又不是没有被少爷骂过啦!
  现在的书墨就在心中盘算着:“这到底是把小妾带来好呢?还是在南阳府本地再找个女人好呢?就这么办!两步并排走,什么都不放过!”
  
  第244章
建立南阳营
  
  接下来就讨论该如何控制住铁矿和硝石矿这两个矿区,还有李禄所驻守的那两个县的问题了。
  而为了控制住这些地区,吴世恭的兵丁当然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大营。所以自然而然的,吴世恭和手下的武官就把驻守在这里的军队称做了南阳营,他们就根本没有理睬,在现在的南阳府中,其实就有一位参将设立了大营,而那位参将的大营在朝廷中,才是真正的南阳营(李禄如何在南阳府成为守备的原因,详细请看前文)。
  至于设立大营,把这个大营建造成为吴世恭的军队在南阳府中的一个要塞,这事对吴世恭和他手下的武官来说,那就是驾轻就熟的事。唯一需要商量的,就是要把大营设立在哪一个合适的地点?
  把可能设立大营的地点一罗列,总共有四个地方可以选择:首先就是李禄守备衙门所在的县城里和这个县城周围的地区。可是这地点一提出来以后,就被吴世恭给否决了。虽然这个县城的地理位置是很好,辐射的区域也可以控制住包括这两个矿区的绝大部分区域,可是对于军队来说,把军队的大营摆放在城市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为在城市里,民居的建造是由居民居住和生活方便为主的,根本就难以考虑军事上的要求。所以万一军队居住在城市中,在紧急情况下,难以相互联络,不能够很快地组织起来形成战斗力,这样就会丧失军队最主要的功能。
  再加上,军民混杂,肯定会形成军民矛盾。而且从现代的城市兵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在灯红酒绿之下,军队蜕化的速度也将是相当地快的。所以从古到今,就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会驻扎在城市中的,除了特殊情况,那些兵丁也不会随随便便地进入城市的。
  第二个选择就是大槐村。但是吴世恭和他的手下商量了以后,也否决了这个提议。把大槐村作为大营,确实可以完全控制住这两个矿区,可是大槐村虽然在这山区内是四通八达的,但是那些通道都是些山道,调动兵丁很不方便,同样的援军支援也很不方便。
  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吴世恭的南阳营毕竟是挂靠在李禄属下的,如果南阳营只管着这两个矿区,而对李禄的防区内的县城不管不顾的话,那么李禄对吴世恭的支持也将会大打折扣的。这并不有利于吴世恭联合李禄这个本地武官的想法。
  而第三、第四个地点就让在座的武官分成两派了。应该说,这两个地点各有优劣,让人也难以取舍。而因为吴世恭最多也就是在南阳府驻扎一千五百名兵丁,那设置两个大营的想法并不能够成立。因为只要这一分兵,就形成了处处防备,处处稀松的防御局面了。
  听着手下的武官在争辩,吴世恭也反复考虑着这两个地点的优劣,想挑选一个比较好的设置大营的地点。可就在这时,楚格却对吴世恭说道:“大人,小人倒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以说?”
  吴世恭笑道:“都是自家弟兄,又是为了我们汝宁营的事,有什么事不好说的呢?”
  “大人,小人刚才听了一下,发觉各位大人的说法都有道理。可是小人就想着,大人出兵南阳府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两个矿区对不对啊?”
  “嗯!”吴世恭点点头,面对着这些自家人,吴世恭没有必要隐瞒自己这次出兵的目的。
  “大人,小人现在就有个想法。这两个矿区,东面是我们汝宁营的地盘,毫无敌袭顾虑。东北面是开封府,河南的官军也大多数在此,敌人从此方向过来也比较难。南面是湖广,有着中都凤阳,那里也有着朝廷大军。如果遇敌,那来袭的方向基本上是西面和西北面。”
  “如果从西面和西北面来敌,他们是正规军队的话,那我们依托南阳营大营作为要塞,主动出击打击敌军的方法还有些效果。可如果那些敌人是土匪和乱民呢?”
  吴世恭在以前竭力扩军的想法,在座武官也基本上知道,而吴世恭关于“三年天下大乱”的判断,在座的武官更是明白。而现在最接近吴世恭防区的敌人,就是在陕西和山西活动的陕匪,因此,当楚格提出这个敌人是土匪和乱民的看法以后,在座的所有人都深以为然。
  “大人,您也知道小人是土匪出身。那土匪和乱民打仗,可与正规军队不同,他们基本上不会和军队硬碰硬,往往会绕过一些坚固的防御城池,去袭击一些防御薄弱的地方。”
  “而我们要完全看守住这么大的一个地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四个地区都建造起要塞,并且还要在这四个要塞中放置相当数量的军队。还有,我们还需要翻修在这四个要塞之间的道路,以达到我们快速用兵的要求。”
  “要不然,只要有一小股土匪和乱民绕过了我们的防御,来到这两个矿区做些破坏,我们在南阳府驻扎兵丁的目的就完全失败了。”
  “那怎么可能?”周巡立刻反驳道,周围的武官也一阵骚动,“你说的道理我们都懂,可现在我们汝宁营根本没有这么多银子和兵丁来达到你这个提议啊?”
  吴世恭做了个手势让武官们安静下来。楚格的提议,无非是在南阳府再修造一条“千里长城”,可吴世恭是了解楚格的精明的。而楚格之所以会提出来,这么明显不可能实现的提议,那楚格必定有其它的解决办法。所以吴世恭接着对楚格说道:“你往下说!”
  “大人,小的就想,这南阳营大营,无非是我们汝宁营在南阳府的一个要塞和落脚点,建造在一个相对合适的地方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出太多争论。因为这个大营对于将来防御土匪和乱民的作战中,作用并不是特别大的。”
  “而这个大营的主要作用,就是依托这个大营,派出去一支机动力强的军队,打垮任何聚集在一起的来袭敌军,以达到主动防御的效果。”
  “那你是怎么样设想这支机动性强的军队呢?”吴世恭接着问道。
  “就是骑兵,配合一些大人创建的用大车运输的步兵。至于人数嘛,在现阶段,小人想着有个五百名左右就可以了。”
  吴世恭听了以后是哑然一笑,自己建军的思想就是“乌龟流”,到了河南以后,自己也是大造要塞,大抓军队防守的训练,所以这次设立南阳营,吴世恭也把自己手下防御数据最高的武官——书墨给派了出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那些武官都是些进攻狂人,就想着主动进攻给予敌人致命打击,尤其是象楚格这些骑兵出身的武官们。
  吴世恭又看了看楚格那希翼的眼神,知道楚格对这个机动军队的统领位置是动了心。不过楚格有这个想法也很正常,跟着自己混的那些武官,如果得不到什么前途的话,那又怎么会对自己忠心呢?如果没有什么野心,那又会办好什么事情呢?
  自己的手下有野心不怕,关键自己要有驾驭这些有野心的武官的能力。而现在的吴世恭,对自己的驾驭能力怎么会没有信心呢?
  于是吴世恭笑着立刻做出了决定:“就按照你说的办。楚格!现在就提升你为把总,成为南阳营的副统领和这支南阳机动军的统领。这支南阳机动军暂定五百人。”
  楚格立刻裂开大嘴笑了出来。楚格进入吴世恭的军队比较晚,所以当所有的武官,都跟着吴世恭的思路,要建造要塞保卫这个地区的时候,楚格就能够跳出了这个盲点,及时提出了以主动进攻替代防御的观点。而这个观点也给予了楚格丰厚的回报。
  吴世恭看着傻笑着的楚格,接着笑着说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了!你那支南阳机动军,本官就给你二十名军官和五十匹马,其他的兵丁、马匹和大车等,都要由你自己想办法解决。本官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但是半年以后,你的南阳机动军到汝宁营本部集训的时候,如果达不到训练的要求,那下场你可知道?”吴世恭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看了看赫飞。
  “一定不负大人所望!”楚格立刻挺胸回答道。
  这个问题一解决,那南阳营大营的建造地点也就很快确定了。最后确定的是个名叫“罗家镇”的地方。选择那地方的原因无非是那里离李禄那个县城的距离比较近,建造大营时招募人手和购买材料也比较方便,建造费用也比较低。还有就是离李禄的县城近了,那对李禄也有个交待,可以增加李禄的安全感。
  吴世恭不知道的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当陕西农民造反军队进入河南以后,他们在南阳府收罗的那些矿工,在以后这些农民造反军队的战斗和攻城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吴世恭这次抢占矿区的行为,变相地削弱了原来历史上农民造反军队的实力。这历史的进程,终于在吴世恭实力不断提高以后,开始有些改变了。虽然在现阶段,这改变的幅度是微乎其微的。
  结束了军议,在武官散去以前,吴世恭就向杨如松交待道:“你去大营外面和那些士绅说一下,就说本官明天要去县城拜访李守备,让他们现在就不要再在大营外等候了。”
  “还有,让那些士绅也准备的充分一些。明天你们这些人就和本官一起去县城吧。那打仗也辛苦了,现在也应该放松一下。”听到吴世恭带着他们一同去玩乐,那些武官的脸上都笑出了花来。
  那些武官见吴世恭没有了其他的安排,他们纷纷行礼就要告退。可这时候的吴世恭却突然好象想到了什么,他接着对杨如松吩咐道:“好象本官记得楚把总还没有成亲吧。你这次回去以后,就和你母亲说一声,让她给楚把总找个合适的夫人吧。”
  “让楚把总先成亲,再到南阳营来上任。只有早日成亲,那成家以后才能够立业吧。”
  
  第245章
境界还不到啊
  
  面对着吴世恭的拜访,万文东这些士绅早就做好了准备,甚至万文东带着几名士绅在清晨早早地来到了大槐村的大营,以一路陪同吴世恭到县城。
  这一路无话。到了县城以后,李禄亲自站在衙门口把吴世恭一行人迎接了进去,而李禄身后也站满了本地的士绅,这些士绅也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私矿老板。
  在昨天李禄和万文东回到了县城以后,其实那些私矿老板已经知道了和吴世恭达成的协议内容。相对于已经夺回的铁矿,他们也都认为,吴世恭的条件一点儿也不高。
  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人因为夺回铁矿的过程太容易了,就妄想着撕毁这协议,毕竟吴世恭那种强悍的武力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
  而今天这些私矿老板之所以要和吴世恭见面,无非是确认一下协议的内容,害怕着吴世恭再增加条件罢了。
  所以等宾主入座,李禄向吴世恭介绍了众人,大家寒暄了一番以后,李禄就开口对吴世恭说道:“今天众位乡老来见妹夫,就是要看看妹夫的雄姿的。本官也在这里说了,今天晚上可是无醉不归啊!”
  大厅里的众人都是哄然叫好:“这次也都是多亏了吴守备出马啊!”大厅里响起了一片感激吹捧声。
  等到大厅里的声音逐渐变小,万文东感觉到在座的私矿老板的眼光都看向了自己,万文东也只能够无奈地咳嗽了几声,感觉到吴世恭的目光也转向了自己,于是万文东就问道:“将军,那我们今后将如何安排这铁矿的事呢?”
  吴世恭一扬眉毛说道:“不是已经达成协议了吗?就按照这协议来办啊!”
  吴世恭的话,倒让在座的私矿老板都愣住了。在他们的想法中,吴世恭多少都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可吴世恭却一副遵守合同的模样,这倒让这些私矿老板有些手足无措了。
  万文东只好接着问道:“将军,这次您的兵丁也辛苦了,我们这些乡老多少总得表示一下心意吧。将军也就说个数目,让我们也准备一下吧。”
  “不用了!本官该拿多少就拿多少,这劳军费的事,也不麻烦大家了。”对于现在的吴世恭来说,已经得到了两个矿区,还有未来李禄这两个县城盐货的生意,所以吴世恭感觉到自己所得的已经够多了,所以并不想做出一副贪得无厌的模样。
  可是吴世恭的这种表态,却让万文东这些私矿老板更不放心了。他们担心这只是吴世恭的故作姿态,其实却想着大捞一笔。万一他们真的按照吴世恭所说的,不给任何劳军费用的话,那以后吴世恭还不得变本加厉地从铁矿的收益中捞回来啊?
  这就看出来了,明朝官员贪得无厌的形象,在这些地方士绅眼里可谓是刻骨铭心的。不过这也是万文东这些人不怎么了解吴世恭的本性,如果碰到象归德府姚员外那些和吴世恭打惯了交道,知道吴世恭言出必行本性的士绅,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节省下这么一笔银子来。
  没办法,谁让当时是万文东和吴世恭谈的协议的呢。于是万文东只能够硬着头皮接着问道:“将军,您多少也说个数字嘛!”
  吴世恭听了以后是哈哈大笑。难道这节气不对,还有人紧巴着给自己送银子,送不出去还不高兴啊?不过这时候的吴世恭也隐约明白了万文东这些私矿老板的想法。在笑了一阵以后,吴世恭说道:“你们呀!都是乡亲父老的,还担心本官说话不算数了!就这么吧,拿个三千两银子吧。这次本官的兵丁也伤亡了几十个,就把这些银子作为那些兵丁的抚恤吧。”
  见到吴世恭终于开出了条件,又听了吴世恭的话,那些私矿老板都笑了出来。这里有十几个私矿老板,这三千两银子,分到每人这里也只要出二百多两,完全可以承受。
  这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可是吴世恭又接着说道:“这次要重建一个大铁矿,还要建造一个硝石矿,这本官的人手很缺啊!如果各位乡老有什么子弟的话,可以到本官和李守备这里从军。这只要敢打敢拼,搏个前程总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本官这里还很缺识字的人,这公文杂务也需要人手,还需要众位乡老帮衬一二啊。”
  吴世恭的话,让场面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吴世恭的举动,给予了那些地方士绅的子弟一条出路。虽然这不是正途,可那毕竟是有了当官的希望。
  再加上,吴世恭既然吸收了那些士绅的子弟,那么也就证明了吴世恭是想真心和这些士绅合作的。所以立刻得到了那些士绅的踊跃支持。
  在座的,也只有李禄一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吴世恭和李禄是平级,可是看到今天的谈话,又看到了那些士绅的表现,李禄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和吴世恭成为了从属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