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妃名动天下(校对)第8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1506

  温暖看向两人:“有事?”
  温玉扯了扯嘴角,让自己笑着道:“我们可以坐你的马车吗?黄姑娘的马车被她兄长用了!”
  黄恒曦趁机看了一眼马车内桌子上的几个精美的木匣子。
  “抱歉,不顺路!”温暖放下了马车帘子。
  “我们就在安亲王府门外下马车就行了!”
  然,这时陈欢已经驱赶了一下马儿,马车动了起来。
  温玉见此什么也顾不上了,直接扑了上去。
  手不小心撞在桌子上的那些木匣子上,掉了一地。
  温暖眉眼一冷,大长腿一伸,直接一脚将她踹了下去!
  她真的一点都不想和这人废话!
  马车迅速扬长而去!
  黄恒曦看着散开的木匣子,只看了一些精美的珠宝,而安亲王之前手中拿着的那个木匣子也打开了,里面装的是一个精美的镯子。
  她的心放下来了!
  她低下头,扶起被踢下马车,直接以狗啃屎的姿势趴在地上的温玉。
  “温姑娘,你没事吧?”
  温玉抬起了头,眼泪汪汪的看着她,一嘴是血。
  就像一只吸血僵尸一样!
  黄恒曦:“……”
  温玉直接被温暖踢得趴在地上,下巴磕在坚硬的青石板上。
  牙齿将舌头都咬破了,一嘴是血!
  门牙都磕破了一个口子!
  黄恒曦心里一阵后怕,幸好刚才扑上去的不是自己!
  ……
  温暖回到了安国公府,陈欢将安亲王和安亲王妃送的东西,放在她屋子里的圆桌上。
  紫嫣是负责打理温暖衣物和首饰的。
  “郡主,这些东西都放库房里面吗?”
  “我先看看,挑两样出来,放在平日用的首饰匣子里,其他的收好吧。”
  “是!”
  安亲王妃送的东西,总得挑一两样出来戴戴,如此她下次见了才会高兴。
  温暖先拿起了安亲王送给自己的黑色的木匣子。
第八百三十一章
空心镯子,出发
  温暖打量着这个木匣子。
  一个东方神木雕刻而成的精美木匣子。
  古语有云:“家有神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这一个小小的木匣子已经价值不菲了。
  用这么贵的万年沉香木做成的盒子,里面装着的镯子竟然是空心的?
  刚才温玉扑上来的时候,那些匣子都掉在地上。
  然后黑色木匣子里的镯子也掉了出来,她从镯子落在木板上的声音里,听出了它是空心的。
  按说皇家的饰品,很少做成空心的。
  反正她收到了皇上,太后,纳兰瑾年那么多珠宝首饰,没有一样是空心的。
  温暖打开了木匣子,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那镯子,纳兰瑾年这时大步走了进来:“小黑来消息,温叔和王将军他们觉得原定的水路有点不妥当,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改走第二条备用计划路线。”
  温暖马上站了起来,随手拿起那条黑色的鞭子,站了起来:“那他们会提前出海?我们必须现在就出发去接应他们吧?”
  第二条路线要经过东陵一处山谷,那里比较路难走,而且容易遇袭,但是路程会比较短,能节省两天时间。
  陆路还是不怕的,已经安排了足够的兵力。
  水路的危险大很多,所以也安排了许多兵力四处巡逻。
  突然改变原路线,应该是发现原计划水路埋伏太多了。
  纳兰瑾年点了点头:“嗯,我已经和皇兄说了。”
  温暖对紫嫣道:“这些东西都先收好!你和娘亲说一声,马上就要万寿节了,我和十七哥要去军营训练士兵一段时间,两个月左右,忙完就回来了。”
  吴氏和王氏今天也出门了,去零食作坊里巡查。
  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马虎,两人只要有空就会不定期的过去看一下。
  所以温暖现在来不及亲口和她们说一声了。
  而避免吴氏和王氏担心,温暖早就提过,过几天要去军营一段时间,准备万寿节的事宜。只不过时间提前了。
  但既然打过预防针,她们自然就不会多想。
  毕竟温暖除了是一个郡主,还是一个将军。
  人家林庭轩一个月才能回府一趟,温暖一个月去军营没几次,已经很不尽职了!
  “姑娘放心,夫人回来后,我知道怎么说的。”
  温暖和纳兰瑾年直接翻墙去了瑾王府,然后从瑾王府的密道直接出了城。
  城外林风已经等在那了。
  现在出发,他们都要连夜赶路才能到。
  紫嫣将圆桌上的木匣子都收好,锁在库房里,想着等温暖回来,再拿出来给她挑几样喜欢的佩戴。
  ……
  大半个月后东陵国边境,信阳城。
  信阳马头
  “爹,暖姐儿他们今天就能到?”温淳问道。
  温家瑞看了一眼天上的盘旋的小黑对温淳道“你二姐他们到了!好了,我们上船!舅舅,淳哥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王骁点了点头:“放心,新年见!”
  温淳:“爹,一路顺风。”
  温家瑞摆了摆手,然后便上了大船,前去和温暖汇合。
  其它人早就上船做好回程准备了。
  船开动后,王骁一手搭上温淳的肩膀:“走吧!回去还有许多事忙!”
  温淳点了点头,两人走到了马儿身边,翻身上马,直接离开。
  温淳是马头县的县令,本在马头县干得好好的,却直接被一名上官抽调过来了,处理刚从东陵手中拿到的两座城池。
  理由是温淳上任期间将马头县管理得好,能力卓越,所以派他过来了。
  一同调过来的,还有几个邻县的县令或者同知。
  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寒门出身的官员。
  马头县的所有官员,包括温淳的上官洛洲府的知府都不知道他的背景。
  毕竟家里若是有背景,温淳状元及第,怎么可能会被调派到马头县这种鸟不拉屎地方,而不是当京官?
  一定是不会做人,又没有背景,才会被下派到地方,还是偏僻的小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15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