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妃名动天下(校对)第1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6/1506

  不过,北溟国君这么快增收赋税,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好事。
  队伍不快不慢的前进着,没隔多久,便轮到他们接受检查进城了。
  夏玄拿出了户贴。
  守城的士兵看了一眼:“吕家米铺?”
  吕家米铺在城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米铺,没什么人在意。
  他又看了一眼后面的马车,果然只有几辆!
  收粮食都收得不多!
  “都是粮食?”
  夏玄姿态放得很低,非常低声下气的道:“是的,官爷!还有一些四处买回来杂货,官爷可以检查一下。”
  守城的士兵又检查了一下他们后面的几马车货物,发现大多数都是粮食,便放行了。
  现在运送粮食出城比较严格,担心粮食卖给敌国,运送粮食进城,还是没有限制的。
  温暖几人顺利进了城。
  然后在安峰城平民区,一家铺子的后院停了下来。
  这后院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
  这家米铺位于安峰城的平民区。
  北溟国的城池和纳兰国的差不多,每个城池居住区域都有画分权贵区,富人区,平民区,贫民区的。
  在北溟国更甚,这些区域泾渭分明,贫富分化很悬殊。
  权贵和富人居住的府邸占地都非常之大。
  而贫民区的百姓房子低矮,而且都是土坯房,一般都是一家几代,几兄弟姐妹一共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小院里。
  平民区的比较好一点,介于富人和平民之间,都是在城里开间小店铺,做些小生意的人。
  院子也大多数都是一进到两进的院子。
  当然在这里能住上两进的院子的人家都是不愁吃喝的小富之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夏玄上前,很有节奏的在已经脱漆的木门上敲了敲门。
  里面的人听见这有节奏的敲门声,赶紧问道:“谁呀?”
  “吕树,是我,两位少爷收粮食回来了,赶紧开门!”
  门吱呀一声便打开了。
  里面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走了出来,站在第一辆马车边上恭敬的道:“小的见过少爷,少夫人。”
  吕树又看了一眼八公主和安布尔,已经知道他们的身份,按照约定好的,他恭敬的行礼:“小的见过姑爷,小姐!”
  纳兰瑾年正扶着温暖下了马车,对着吕树点了点头:“将粮食拉进来吧!”
  他交代了一句,然后便扶着温暖走进了院子。
  八公主和安布尔两人跟在后面走了进去。
  吕树赶紧招呼两个小伙计和马车车夫一起帮忙将几辆马车里的粮食拉进来。
  温暖走进了院子,四周打量了一眼。
  小院子不大,但是打扫得很干净。
  院子的两边种了一棵柿子树和一棵银杏树用来夏日遮阳。
  这个时节都是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雪。
  墙角还种了一株梅花,凌寒独自开。
  银杏树下还有一张石桌和几石凳,麻石打磨的,一切都尽显朴素,低调。
  八公主也打量了一眼,笑道:“这个院子倒是简朴,清净。挺好的!”
  她还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小的院子。
  温暖笑了笑:“嗯。”
  如此低调内敛的院子,很适合他们现在要干的事。
  四人来到了正厅坐下。
  厅里的家具,也是用松木做的,但胜在雕工和做工精细。
  一个非常年轻的梳了妇人发髻的女子,给他们上了茶,是纳兰瑾年喝惯的六安瓜片。
  这女子是吕树的媳妇,梁氏,两人成亲一年多了。
  梁氏也是暗卫营出身,有武功在身。
  梁氏恭敬的道:“少爷,少夫人,姑爷,小姐请用茶。”
  纳兰瑾年对她道:“给少夫人上一碗白开水便行了。”
  梁氏心中微微诧异,但也不敢打量温暖,微微低着头恭敬的道:“是。”
  然后她重新给温暖上了一杯白开水。
  这时吕树带着铺子里的一个账房,两个活计,还有梁氏,几人一起跪了下来:“属下参见主子,王妃,八公主,驸马爷!”
  “免礼。”
  几人站了起来。
  纳兰瑾年看了几人一眼,然后道:“吕树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
  “是!”其他三人应了一声便退出去了。
  八公主和安布尔知道纳兰瑾年有事和吕树说,也站了起。
  八公主对纳兰瑾年道:“十七皇叔,我有点累,先去休息一下。”
  吕树忙叫自己的娘子带二人下去。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十两一斤
  等到众人离开后,纳兰瑾年才道:“现在北溟国的粮食价格是多少?”
  吕树:“精米已经去到了四十文一斤,普通的米也要三十文,糙米要二十文,精白面要四十二文,普通的要三十二文,黑面要二十二文,现在各国的粮食价格飙升,北溟国的大米和白面,更是天天升价,每天价格都不一样。而且朝廷管得很严,又因为赋税增加了,又有战乱,普通老百姓已经不敢卖粮了。非常难收购。”
  吕树是吕业的儿子,从十二岁开始,便跟着吕业来到了北溟国,开米铺,这些年,在北溟国不同的城池,已经开了五间小米铺。
  每一间米铺都是以不愠不火的方式经营。
  赚的银子不多,当然目的也不是赚银子,而是屯粮。
  所以顾客群体很明确,平民。
  因此店铺价格定得不高,粮食的品质也不算最好,没有精米,所以来买米的,都是住在平民区和贫民区的,还有城外村子里的农户,一点都不引人注目。
  不仅仅是北峰县,还有好几个县,都有这么一间不愠不火的米铺,目的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收购粮食。
  虽然不敢收购太多,而且要卖出去,但几年下来暗中其实已经屯了不少粮食,足够十万大军在北溟国吃上一个月。
  但也只是一个月而已,远远不够!
  他心里正着急,怎样尽量多收购一些粮食,现在北溟国赋税增加,而且官府对粮食的管理更加严格了,想屯多一点粮食,非常难,需要的银子也是越来越多了。
  纳兰瑾年再次开口道:“明日开始,你放出风声,我们手中有一批亩产千斤的粮种要卖。”
  吕树闻言愣了一下,有一批亩产千斤的粮种要卖?
  吕树以为自己听错了。
  或者纳兰瑾年说错了。
  纳兰瑾年继续道:“不是卖银子,而是用粮种换粮食。一斤粮种换两百斤粮食。若是换银子的话,一斤粮种,要十两银子。你散布一些消息出去,这事要做得隐蔽一些,偷偷摸摸的做。”
  只有偷偷摸摸的做,做得越是小心翼翼,才能消除北溟国国君的怀疑。
  温暖在心里若是按普通米价三十文一斤,两百斤粮食也只需要六两银子,粮种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当然会选择两百斤粮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6/15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