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931

  晓儿也是看上了他们原来住的的那一带的房屋小,但院子很大,房屋盖得不规律,东一家,西一家,有许多夹角的三角带就这样用来丢垃圾,有些勤快的人家倒是开出来种菜了,不过因为离水源远,菜也种不好,还有好几处土坡,都荒着太可惜了。
  现在这一带房子都拆了,土坡也挖平了,现在正处于挖地基阶段。
  沈承耀给皇上看了看效果图。
  “这一排,这一排都是面向路边的,都是用作铺子,有二十多间,有些铺子带有独立的小院。”沈承耀指着图纸解释。
  “里面这些都是像我家里那样的三层花园小别墅。每户既有独立的小院子,又有共用的大花园。”
  “这五栋则是像回迁房一样格式的楼房。只是都是六层高的。”
  “这种房子卖多少银子一栋,这种又卖多少银子一间?这有银子的人不缺房子住,没银子的也买不起房子啊!”赵佑威不像皇上听说过晓儿的计划,觉得未必有人会买,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铺子是不用说的,那是可以生财的,不愁没人买。
第二百零一章
又震惊了
  “其实有许多人在城里谋生都是租一个小院住的。一个小院每个月都需要几百文,或一至两两银子的租金不等。而买一套带小院的房子即便是破旧的,最少也要五十两。”
  “我们这些别墅卖二百两一套,但是你可以分期付款,别墅只要你交了首期四十两,剩下的一百六十两,你可以先择分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还清。”
  “十年分期付款每个月交一两七百文,十五年的则每个月一两二百文,二十年的每个月只需一两。只要你交够了,房子便永远属于你了。”
  “套房就更便宜了,六十两一套,也是可以分期付款,首期只需要十二两,……”
  “这可是许多城里租房子住的人承担得起的,更何况住的环境又干净又舒适,对吧?”
  多少人一辈子拼搏就是为了这么一间屋子。
  事实是,广告打出去,已经有很多人打听消息了。
  赵佑威计算了一下,分期付款虽然听上去每个月拿出的银子不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却又是比原来要多赚好几十两。
  这府城的铺子,没有五百两以上拿不下一间,越大更是越贵,再加上好些铺子可不仅仅是一层而已。
  单是铺子就有好几万两了,再加上二十栋花园小别墅,还有三十套套房。
  也就是单是这三十套套房就足够赚回赔偿出去的银子,而且有余。
  这还真是不可小看这买卖……
  如果房子建好了,真的是图纸上的样子,那么这一带区域可以说是府城最美住宅区了。
  “等这些铺子成功开张后,将又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至少几十个就业机会。”沈承耀最后说道。
  反正单是他们家的茶楼,超市,旅馆开张,便最少需要请五十人来做工,这还是保守估计。
  现在冯主管已经开始着手招工和员工培训的事情了。
  皇上听了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
  天气晴好了三两天,麦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熟。
  皇帝一行人站在麦田边上看着沈承耀家的长工收割麦子。
  “这麦子收完了赶得上再种一季水稻吗?”皇上用手拿着一串沉甸甸的麦穗问道。
  “来得及的,因为已经育好秧苗了,所以插秧后到收获时只需三个多月左右,正常来说九月就能将水稻收完,然后再整理田地,改种小麦了。”
  “这季小麦便是去年收割完水稻种下的,谁曾想这小麦居然不怕冰天雪地。”
  “还是怕的,只是咱们这里还不是极寒地区,小麦过冬还是可以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日麦田的雪被子盖得越厚,越能给土壤起到保温作用,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这时候需要从土壤里吸收很多热量,土壤变得很冻,又能冻死土壤里的害虫,雪水融化到土壤中又给麦子进行了一次灌溉,瑞雪兆丰年嘛!”
  “好!好一个瑞雪兆丰年,升平侯,这次你又立大功了!”哪怕只有这个县能多种一季,那也是好的,更何况全国,和升平县气侯相似的地方还多了去了。
  “听说南方某些地区一年四季都不见雪的,那些地区倒是可以考虑一年种两季水稻,那样便能顿顿白米干饭了!我还曾在书上看到过,椰子生长在一个长年无冬,四季花开的岛屿上,想来那样温暖的地方水稻种植三季也不是没可能的。”晓儿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这一世,受落后的交通限制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那些地区,不知道闵泽皇朝有没有这样的领土存在,反正她将自己知道的暗示出来,让皇帝自己想办法去吧。
  反正天下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
  皇上听了这话,心思果然活动起来。
  作为一个全国最高统治者,他未必会全国各地都去过,但是全国各地的环境气侯他还是了解的,这是帝王必修课。
  睿安县主说的地方还真存在。一年两季,一年三季,不管是否真的能成,总得要试过才知道。
  一年两季,一年三季,尽管不是每一季都高产,但是怎么说只要不是颗粒无收,那便是收获!
  这样利国利民的事,自然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这一季小麦,村里很多人跟着种了,都是去晓儿家买的种子,晓儿出发去帝都前交待过,村里有想种的人找过来问,便都卖种子给他们,并教他们种。
  所以这一次收获小麦,村里甚是热闹,甚至将其它村的村民都吸引过来了。
  甚至他们比本村的村民心里还着急。
  一亩地的小麦很快收割出来了,邻村的村民便催着他们称重。
  各家的产量,不尽相同,但相差也就一百几十斤。
  可是,
  既便是亩产最少的那一家,也是以前产量的三倍!
  虽然是湿重,但干重也相差无己了,绝对又是三倍!
  村民又震惊了。
  “三倍,又是三倍!”村长失声道。
  “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啦!”有村民听了大声呼喊。
  “可以敞开肚皮来吃饭喽!”又有人叫了起来。
  “我要用馒头做枕头!”
  “我以后天天白米白面换着吃!”
  ……
  “三倍,三倍,三倍……”有个村民一边喊一边围着田梗跑了起来。
  皇上何曾见过百姓这样激动喜悦的画面!
  他硬生生被感动了!
  有个老村民站在皇帝不远处,激动地掰着手指自言自语:
  “水稻三倍,麦子三倍,以前是一年要么种水稻,要么种麦子,现在一年可以既收小麦又收稻谷,这是一年收了往年两年的粮。然后每样产量又是以前的三倍,……这究竟是一年种了多少年的粮出来?我都算糊涂了……”
  “老人家,这是相当于一年种了六年的粮出来。”皇帝和霭地向他解释。
  “六年?”老村民激动得柺杖都几乎握不稳。
  “对,六年!”皇上不厌其烦的重复一次。
  “天,这是,这是以后连续遇上两三年的灾年都不怕了,这是想饿肚子都难了……”老人高兴又伤心得眼泪都滴到田梗上。他的女儿便是活活饿死的,以后不会了,不会有人饿死了。
第二百零二章
怎样赏
  “灾年还是怕的,只是不会死那么多人就是真的。以后许多百姓都能吃饱饭。”皇帝感叹。
  “一亩地一年下来便亩产差不多两千斤,我家有三亩地,就是一年下来最少有五千斤粮,我家一共十口人,呃,谁帮我算算,我家一天能吃多少粮食?这数大复杂我算不出来。”
  “每天最少能吃十三斤六两的粮。”晓儿笑容满脸道,这还是往少里算。
  皇上听了这话看了晓儿一眼,这睿安县主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都不带想的?
  不仅仅皇上,提督府两位公子和黄卫都惊讶地看着晓儿,然后忙在心里算起来,看她有没有算错。
  “十三斤六两,这,这都够一大家子吃上十几天了!”
  “下一年不用这么省了,叔公敞开肚皮,慢慢吃。”晓儿笑道。
  “要的,要的……”
  这次村里大部分人都跟着种冬小麦,只有几户人家觉得不可能不被冻死,再加上人懒,便没有种,现在这几户人都围上沈承耀,让他记得给他们家留些麦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9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