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88

  试试再说。
  众人相互看看,不约而同笑了起来,脸色稍稍有些平和。
  都是纵横政坛数十年的老兵,今天差点被个青毛头给吓死了。
  丢人,太丢人了!
  “当然没问题,你如果没骑过摩托车,不如先从这两款自行车样式的开始,慢慢熟悉。”杜炜逸巴不得有人站出来,实际感受一下,当即热情地为他介绍道。
  嘴上说得再天花乱坠,不如亲眼一见。
  “没关系,我会骑。”陈乐文怕他指定的电动车,经过特意改装,偏选了一辆女式的摩托款式电动车。
  脚架,如同摩托车一样,位于车身中央。
  他握住把手,熟练地蹬掉脚撑,跨坐上去,臀下一软,深深地陷入了座椅之中。
  “这座位很舒服!”陈乐文赞赏道。
  “为了骑乘者长时间骑乘舒适,我们用的是软式座垫,表面包的真皮。”杜炜逸得意地自夸道。
  在白云天的协助下,陈乐文扭动钥匙,打开电源开关,匆匆看了一遍仪表盘,然后像骑摩托车一样,扭动把手。
  电动自行车猛然窜了出去。
  陈乐文猝不及防,身子后仰,差点没从车上摔下来,吓得他赶紧用力一捏刹车。
  吱!
  电动自行车前后轮同时制动,迅速停顿下来。在惯性作用下,他后仰的身子又猛往前扑,下巴差点没磕在仪表盘上。
  “这车,带劲!”
  这种强劲的动力,让陈乐文不以为惊,反而兴奋了起来。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刚才杜炜逸说得再多,什么从零加速到最高速,只需三秒钟,大家不过是听听而已,都没放在心上。
  但现在,众位领导亲眼看到陈乐文只是轻轻扭动了一下把手,车子就冲了出去,然后又迅速制动,所有人对他说的都开始慢慢接受。
  这个加速度,实在名副其实!
  白云天在旁保护,指导他尝试了加速、爬坡、急刹车、绕弯等等一系列测试。
  所有测试结果,都证明杜炜逸没有夸大其词。
  电动车的实际骑乘效果,不但没有水分,甚至比他夸的还要好!
  一众领导,在震撼之余,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天天说国货当自强。
  可说得多了,又有哪个真的实现了?
  久而久之,大家的心,早就冷了。
  但此刻,就在他们眼前,却实实在在有一项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电动自行车,用活生生的事实,打破了他们头脑中的既有观念。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国货的骄傲?
  这就是!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白云天策划的这起报捷行动,大获成功!
  市委一众领导,从不相信到兴奋,最后到对中华制造赞不绝口,只用了不到十分钟。
  尤其是葛书记,在测试过后,听说还有员工等在外面,立即让人将所有前来报捷的员工招了进来,并推掉了几个预定安排,兴致勃勃地会见了大家。
  会见中,他情绪激动,说了很多。
  他特意指示陪同的市委领导,要求市里工商、消防、税务等各行政部门,一定要做好为企业保驾护航的服务工作,务必让这些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于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领导也纷纷表态,表示将竭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苏城的经济发展,一尽所能。
  葛书记又全程听取了中华制造,这次合资的全过程,对徐书记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让最近焦头烂额于国企的徐书记得以长出了一口气。
  杜炜逸在汇报过程中,没有谈及马向阳的刁难。
  按照白云天的说法,如果葛书记有心要了解,这些自然逃不过他的调查。但若是对方只是泛泛而谈,那么将这事汇报上去,也没有意义。
  况且航仪厂的人事管理权,是在兵器工业总公司,葛书记对马向阳再不喜,也只能看着。
  所以会见中,杜炜逸只说好的,领导喜欢听的,没有做任何抱怨。
  这让了解经过的徐书记若有所思,心里暗暗点头。
  是个会做人的年轻人!
  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视情况提携他一下。
  葛书记性质很浓,在会上多次明里暗里点击,表示以电动自行车技术上的先进性,完全可以申请国家技术进步奖。并且表示如果中华制造不熟悉申请流程,苏城方面可以协助他们,向国家提出申请。
  这可是一项真正国际领先的技术,怎能深藏闺中,自然应该昭告天下!
  杜炜逸一时没有明白过来,在白云天暗示下,迅速反应过来,当即一口应承下来。
  会见在友好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在葛书记离开后,他的秘书于淼专程过来,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这是我的电话,你们在申报科技进步奖的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这个号码联系到我。不过平时没什么事的话,最好不要打这个号码。”
  “知道知道,谢谢葛书记关心,我们会尽快提出申报。对了,我听说苏城新修了一个高尔夫球场,不知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打两场?”结交贵人,正是杜炜逸所擅长,他立即顺杆向上爬,提出邀请。
  “有机会再说吧……”于淼笑笑,便匆匆离去。
  杜炜逸耸耸肩,郑重地将这张名片,放进了特制的镶钻名片夹。
  名片夹中,只有寥寥几张名片。
  从市委回来,杜炜逸就迫不及待,拉着高明成商讨起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事宜。
  听说电动自行车,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肯定,高明成等原航仪厂的干部,比他还要激动。转眼之间,这个消息就在厂区不胫而走。
  走在家属区,中华制造的工人全都是昂首挺胸,骄傲无比。
  他们感觉,仿佛重又回到了航仪厂曾经最辉煌的时候,所有人都分外珍惜眼前这份工作。
  他们明白,如今的中华制造正处于上升期。
  只要能够跟上企业发展节奏,不被淘汰,未来他们这批人就是企业的创业功臣,必将得到更多的回报。
  公司、全厂上下,工作热情再次高涨。
  ……
  在杜炜逸等人,商量着如何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时候,白云天正在给袁处长打电话。
  “您好,我是袁应泰。”电话中,响起略有些失真的袁处长声音。
  长途电话要经过多次中继,信号多次放大,难免有些失真。
  “袁处长,我是白云天啊,就是中华制造……”
  白云天话还没说完,就被对面爽朗的笑声给打断了:“知道知道!和航仪厂合资的那个中华制造么,我亲自来主持的怎么会不知道。”
  “您还记得我?”白云天有些意外。
  中华制造,他一直是躲在杜炜逸后面,而且杜炜逸老爸又是隆和银行的董事长。明面上,谁都以为杜炜逸这个太子爷,才是公司老板。
  “那当然,你不就是那个港商的首席技术顾问吗?你的名字太有特色了,我只听了一次,就马上记住了。”袁处长似乎心情不错,说话很是诙谐,彼此寒暄了几句,他才问道,“白顾问找我,是不是厂里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研发的电动自行车,已经正式下线了。您可是促成我们投资落地的红娘,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通知您一声。”白云天笑道。
  “已经下线了?好,好,很快呀!”袁处长语气听来很是高兴。
  但也仅是高兴而已。
  航仪厂本就是甩掉的包袱,总公司基本上都不再视它为军工体系的一员。合资后,航仪厂所占股份只有百分之三十,几乎没有话语权,袁处长就更懒得花心思在上面。
  在他看来,双方以后,不会再有交集。
  能在电话中表示一下高兴,已经是他最大的善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