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88

  “哈哈,第一天上班么。现在厂子归港商管了,早点来,免得挨领导骂。”
  “你还别说,我还真有当青工时,第一天上班的感觉……”
  “哈哈哈哈!”
  相熟的工人三五成群,聚集在厂门前,一边向门卫出示新发的工作牌,一边抬头看着重新涂装后的厂部办公楼。
  楼还是那个楼。
  老式的苏式建筑,方方正正。
  可是在重新抹刮腻子以后,毛糙的外墙显得非常细腻了许多。在保留了大楼严谨庄重的内涵之余,浅色调的外墙漆,增大了反光,让整栋楼都显得亮堂了起来。
  原来黄色的木制窗框,全部被替换为铝合金,配合镀了反光膜的玻璃,把办公楼的格调猛然提升了一个档次,像是那些涉外酒店一般充满了科技气息。
  与办公楼一同改变的,还有大门。
  原本空旷的厂门前方,多了一座写着“中华制造苏城总厂”字样的朱红色卧式大理石碑,既美观,又挡住了外人偷窥的目光,可谓一举两得。
  来自两侧的高倍数聚光灯,将门前照得亮如白昼。
  土里土气的铁皮门,现在被一道银光闪闪的伸缩式自动门代替。
  就连原来灰头土脸的门卫室,都变得漂亮了许多。
  工人们大都不懂得优美的企业环境,可以增强职工自豪感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在看到大变样之后的工厂,仍然觉得眼前一亮,脸上不自觉就露出了一丝笑容。
  特别是这批新定制的工装,更是让他们喜欢不已。
  和原来满是油污的工装相比,现在的工装计厚实耐用,又好看,哪怕下班以后穿上街,也不显得不合时宜。
  工装背后,“中华制造”四个大字,莫名就让他们有了一种归属感。
  而摆在门卫室旁边的打卡机,冷冰冰、单调的打卡声响,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生出自己是在一个严格、公正的企业中工作的感觉。
  冬日的寒风中,工人们却自发地排起了队,一个个有序地通过门岗检查,然后上前打卡。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能够感到的情绪,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
  ……
  办公楼五楼,开放式走廊上,几个人正手扶着栏杆,静静地看着下方一个个工人从家属区方向赶来,汇聚在厂门口,通过检查,又分散到各个办公室、车间。
  “云天,你的这些小手段……,我真是佩服!”
  远在楼上,杜炜逸也能感到工人们情绪的变化,从好奇、漫不经心,到惊讶、喜欢,然后回到严肃,奔赴各自岗位,就像是经过了一次从外到内的洗礼。
  只不过花了一点小钱,对人心士气的提升,却立竿见影。
  白云天轻笑出声:“你都说了是小手段。我这些小手段,也就能起这点作用了,真正要让工人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企业,光靠手段是没用的,最终还是要用业绩、前景来说话。”
  “没错!那就走吧,我们开会!”
  杜炜逸振作了精神,大跨步向刚装修好的会议室走去。
  办公楼不光是外墙做了装饰,内部各办公室也进行了一番紧急装修。
  老式的带顶窗木门,被实木包门所代替。
  由于时间不够,内部墙壁只抹了一层腻子,涂了一层亮光漆。来不及做完整吊顶,只有大型圆盘状顶灯、周边一圈用于调节亮度的小灯处,做了简单的装饰。
  贴墙的小型射灯就直接装在墙壁上、墙上挂的只是一张廉价的印刷版徐悲鸿奔马图、装饰画框只来得及涂了一层清漆、窗帘导轨还是手动、柜式空调的连线就摆在外面、椭圆形实木会议桌上还贴着厂家商标、会议桌中间凹槽里摆的花盆一看就是普通的家用土陶盆、软式办公椅外的塑料护套也还没来的撕,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
  可即便如此,也让房间格调大增。
  进来开会的干部,眼前不由得为之一亮。
  如果不是房间格局、位置没变,打死他们也不敢相信,这就是二厂的办公楼。
  变化太大了!
  别的不说,起码在这样的企业上班,心情都要舒畅几分。
  他们听从高明成的劝说,留下来,看来这个选择从目前来说没有错。
  来开会的干部、技术人员,带着笑容,在几名漂亮的后勤女文员带领下,进入会议室。
  各部门的负责人,被请到会议桌边,依次入座。
  部门参加会议的其他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则分别在靠墙的一圈矮靠背座椅上坐了下来。在座椅之间,还间隔放置有一张木几,以便摆放茶杯。
  杜炜逸坐在主持人位置,白云天在他左手边,高明成居右,包文山、严季和跟在白云天后面。
  看着整整齐齐一屋子人,他们对高明成的本事,深深为之震撼。
  重新振作起来的高明成,竟然成功说服了绝大多数干部,和他一起提交了辞呈,彻底脱离了航仪厂,义无反顾投身中华制造。
  服从总厂调令,坚决离去的,只有六个人!
  这份影响力和号召力,就算是白云天也为之惊叹。
  他不光说服了这些骨干,甚至不辞辛劳,一家家拜访,连厂里的普通职工家也全都去过。并竟然说服了四百多人,在中华制造跟他们签订了终身雇佣合同以后,立即向航仪厂提出了停薪留职的申请。
  据说这段时间,总厂人事处都快疯了。
  几百人涌到人事处,众口一词提出停薪留职,这在航仪厂、乃至苏城,都堪称首例。
  其场面之壮观,让整个航仪厂都为之震动,所有人扶老携幼前去看热闹。
  听说,马向阳在办公室,又摔了几个杯子。
  白云天坐在首席,视线缓缓扫过那一张张还显陌生的面孔,面上依旧保持着沉稳,内心却激动万分。
  这就是我们的队伍!
  这些,就是我们未来必将震惊全世界,中华制造的元老重臣!
  如今这一刻,就连他,也忍不住心情激荡。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朝杜炜逸以目相视,杜炜逸会意地双手撑桌,用竭力保持沉稳的语气,略许颤抖地开口道:“下面我宣布,中华制造第一次会议,现在开会!”
第一百零八章
严季和升官记
  第一次开会,相当于是个见面会。
  公司的主要干部在会上彼此认识对方,了解各自所负责的工作范畴,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配合。
  公司的干部,现在由三部分来源所构成。
  这三部分来源,分别为原航仪厂干部、杜炜逸老爸为他调派来的协助他工作的隆和银行干部、白云天校园招聘的大学新人。
  航仪厂干部主要是在总厂,负责工厂的生产管理。同时为了充实总公司的技术部门,也将原二厂的技术科科长、车间主任,上调至总公司技术、生产部门,负责上令下达,协调组织工作。
  隆和银行干部,基本集中在总公司这一块。
  他们存在的目的,一是杜坤对儿子事业的支持,通过这些忠心臣子,维护杜炜逸的利益。二来,也是通过他们,将完善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集团公司管理模式,教会给内地员工。
  至于白云天校园招聘的大学新人,则全部下放工作,实习三个月。
  他们要在这三个月中,不断轮岗,了解工厂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
  当实习结束之后,他们将全部被充实到总公司,组建总公司各个部门。其中一名叫钟海峰的原苏城工业专科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在这次招聘会中被白云天说动,毅然辞职跳槽来到中华制造,被任命为科技规划部部长。
  同时还有两名应聘的硕士研究生,也被任命为政策研究室室长、生产部副部长。
  通过一番自我介绍,与会众人对公司的组织架构、部门构成、负责人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同时大家也对被任命为首席技术顾问、技术总监的白云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最初大家对这么一个小年轻,居然被任命为首席技术顾问、技术总监感到诧异。但在听过杜炜逸的介绍后,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年轻人,居然不靠任何支持,拉着几个同寝室的室友,就白手起家,用做外卖的方式在两个月内挣到了第一笔起家资本。
  随后又不顾外卖生意的火爆,带着两名创业伙伴包文山、严季和,毅然离开,承包了商机厂精工车间。
  通过吃透国外山地车变速系统,仿制了国产变速自行车,仅仅两个月时间,就行销各地。但是上个月一月,创造的利润,就达到了八十余万元!
  听到这个数字,在座的干部全都惊叹不已。
  几个原隆和银行的女干部,更是面泛桃花,眼睛里充满了小星星。
  便是几个负责会场端茶倒水的大学女生,也忍不住目光如水,在白云天身上流连忘返。
  月利润八十余万,年利润上千万。
  而且还是不靠父母,一个人白手起家,长得英俊又有才有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