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88

  你见过政府部门作为警卫的离子炮塔么?你见过全副武装的机甲战士么?你见过头顶随时待命的太空堡垒么?
  这也算森严?
  武警战士快步过来,杜炜逸迅速降下车窗,脸上露出和善地笑容:“我是中华制造的总经理杜炜逸,应市委徐书记邀请过来,你可以向陈秘书查询一下。”
  “请稍候!”
  武警快速返回,通过内线向上汇报,一分钟不到就升起横杆,示意可以进入。
  市委市府办公地,位于城内第三横河的拐角处,办公楼不是面朝人民路方向,而是向下,面南背北的老旧苏式建筑,方方正正。
  里面道路非常宽敞,近似于一个小型广场。
  司机跟着带路的武警,以步行的速度缓慢绕驶,然后在他指定的停车场停下。
  此时已经有几人在此等候。
  车门打开,何长盛率先从副驾驶里钻出来。
  因为是市委接见,杜炜逸、白云天两人都太年轻,故此特意将他也带了过来。
  “欢迎欢迎,我是徐书记秘书陈乐文。”等候的众人中,一名二十七八左右、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青年主动迎上前来,向他伸出手。
  “您好,我是中华制造的财务总监何长盛,”何长盛在官府面前不敢托大,连忙热情地伸出双手,艰难地用港式普通话说道,然后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中华制造的总经理杜炜逸先生,这是香港隆和银行的董事长杜坤先生的公子。这位是杜总经理的秘书,兼首席技术顾问白云天,白先生!”
  陈乐文看到后面出来的两人,都如此年轻,正在诧异,一听他介绍,恍然大悟。
  原来是银行世家的公子哥,难怪这么年轻就当总经理了!
  他不敢怠慢,脸上堆欢,双手伸出:“原来是杜总经理!”随即向他介绍了身后的几人,分别是市委办公室主任朱伟、市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葛艺淳、市侨联主任张辉等等,来头都不小。
  可见市委的重视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一直是个大问题。十多年来,总体招商引资规模、金额都不太理想,大多都是中小规模投资,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深广一带。
  八十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国受到以欧美为首的西方世界制裁,投资规模、数量更是大幅衰减。
  在此形势下,招商引资成为市委市府关注的重点。
  也正因为如此,一得知有香港商人前来考察投资,在市委市府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由外贸、侨联牵头,主管工业的副书记徐庆新亲自出面接见,这才有了此次市委之行。
  好在杜炜逸是真正的富家公子,自小随着父亲也见过不少的港内富豪、政府高官,虽然第一次是以主宾的身份被接见,心中略有些忐忑,但还撑得住场面,并不慌乱。
  落座以后,杜炜逸面对徐副书记,有何长盛在旁帮衬,度过了初始的紧张,很快就适应过来,应答得体、谈吐斯文,虽稍显拘谨,却也落落大方。
  徐副书记从陈秘书那里得知,杜炜逸的父亲是银行董事长,便以此打开话题,从香港银行、金融业谈起。
  杜炜逸没在家里银行待过,但自小从父辈那里耳濡目染,许多还是外界所不知的内幕消息,自然轻松应对,说得头头是道。
  比如岛内的楼市兴衰、比如股灾、比如金融风暴等等,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内地对香港的情况,大都流于表面,许多情况只是模模糊糊有所了解,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今听他一番高谈阔论,众人竟是听得津津有味,颇有大开眼界之感。
  何长盛是杜坤手下的老臣子,兴之所至,卖弄起来,各种秘闻、各种趣谈更是随口而出,听得徐书记微笑不止,很是满意。
  中国人在谈正事之前通常会先闲聊一番。
  这闲聊,一是拉近双方关系,二来也是借此盘根,了解对方的身份真假、对己方的态度、个人兴趣、此行目的等等,继而为接下来的正式交谈做预先铺垫。
  改革开放以后,内地人人梦想发财,骗子横行。这些骗子胆子极大,有冒充满清皇室的、有冒充军阀后人的,甚至敢打着中央部委旗号行骗。
  冒充港商,在各地骗吃骗喝的更是不在少数,许多急于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就屡屡被骗,成为政坛笑料。
  徐书记很希望借着这一机会,招商破局,从而捞取政绩。但他更不想成为骗子的有一个目标,招商不成反被骗,在履历上留下抹不去的污点。
  经过一番交谈,徐书记等人确认,这个中华制造的总经理对于香港金融业确实了如指掌,由此可见,这的确是正儿八经的港资公司!
  面谈合格,他们终于卸下心防,可以进入正题了。
  “我听市机械电子工业局汇报说,贵公司有意在我市投资建厂?”待上一话题结束,徐书记仿似随意地引出新的话题,询问道。
  “没错!我这次之所以来,是源于白云天先生,也就是我的首席技术顾问……”杜炜逸跟一群中老人兜了半天圈子,要绞尽脑汁跟上对方思路,也有些疲倦了,听到徐书记询问,立即见缝插针,向市委一干领导道,“当时他来港游玩,和我偶遇。白先生谈及他吃透了国外的变速自行车技术,弥补了国内空缺,研发出了第一款国产变速车,并且深受市场好评。我就是受他的鼓励,决定来大陆发展……”
  徐书记,以及其他的市委领导,闻听全都眼前一亮。
  吃透了国外先进技术?
  弥补了国内空缺?
  研发出第一款国产变速车?
  还是我们本市的产品?
  这是真的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其政治意义,远大于招来一个海外投资,这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他们刷一下,全都看向了杜炜逸身边那个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小伙子,就像看到了一盘美食。
第九十章
这才是爱国港商
  开放的最初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十多年实行下来,进来的投资几乎全部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国内提升科技并无多少补益。
  反而是国内信心,逐渐低落。
  领导干部也是人,也同样有自尊心,国家衰弱,领导当得再大,也没什么滋味。
  在这种落差悬殊的现状下,他们尤其希望看到国家强大,哪怕只是的象征。
  其心情,与普通群众并无两样。
  “小白同志是我们苏城人?”徐书记看着白云天,笑眯眯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白云天苦笑着,将他被人打晕、失忆、在派出所帮助下重新拿到身份证的经过,简单叙述了一遍,然后道,“不管我以前是哪里人,但现在,我肯定是苏城人!”
  “说得好!”徐书记听得两眼放光,拍掌赞叹。
  他没想到白云天竟然有如此曲折的一段经历,而且对方叙述中,对派出所闫所长以下诸多警察全是正面描述,这让他这个苏城市委副书记充满自豪感。
  人长得好看,说话得体,对苏城充满感情,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呃,不管这技术重不重要,至少象征意义很重大,他对这位年轻人是越看越满意。
  “那你为何又成了杜总经理的首席技术顾问?”他好奇道。
  白云天叹了口气:“我也是没办法。我承包了虎丘商业机械厂精工车间,推出变速自行车,市场反响很好,从而让三十几名回家待岗的职工,得以重新返厂复工。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我们无法继续做大。为了让更多在家待岗的职工,可以重返岗位,我在遇到了杜总以后,就毅然决定将宝马商标直接卖给中华制造,从而吸引资金,扩充产能,帮助尽可能多的职工,能够回到工作岗位……”
  他这一番话,说得沉痛而又大义凛然。
  实质上,却是将商标卖给中华制造一事轻轻带过。
  如果是在后世,旁人听了会觉得他太过浮夸,纯粹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
  但在此时,同样面临着数以十万计工人待业的严峻局面,徐书记等人听来,却是感动至深。
  听完他的话,徐书记默然许久,方才叹息道:“……你也是不容易!”
  他能说什么?
  那么多工厂开不了工,银行自身都摇摇欲坠,根本不可能贷款给白云天扩大生产。既然正规途径解决不了,那就别怪人家将这项利润丰厚的产品,卖给港商。
  至少人家这么做,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企业!
  国事艰难啊……
  他深深地看了白云天一眼,心中记下了他的名字。
  “这么说,中华制造是想继续扩大那个变……变速自行车的制造喽?”放下遗憾,徐书记将目光重新投向杜炜逸,勉强堆起和善的笑容,和气道。
  “变速自行车项目,我们自然是会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不过,我们来苏城,也带来了自己开发的另外一个项目。”之前徐书记在询问白云天时,杜炜逸安静地在旁倾听,不急不躁,态度谦和,此时听徐书记垂询,方才微微欠身,朗声答道。
  果然是显贵家庭出身,极有教养。
  徐书记暗暗点头,闻听惊喜道:“哦?你们还有另外一个项目?”
  “对!我们本身打算开发的产品,才是未来在内地投资的重点。不过因为白先生的缘故,我们发现两个产品有很多共通之处,这才首先前来苏城考察。”杜炜逸表现越发自然,面对苏城一干领导不卑不亢,显得既谦逊,又独立,不会轻易受外来影响所干扰。
  “是什么项目?”
  “我们自己开发的项目,是电动自行车!”杜炜逸声音清朗,显得对这个项目胸有成竹。
  “电动自行车,变速自行车,呵呵,果然有共通之处。我对这个电动自行车不太了解,不知道杜先生是否方便给我们介绍一下?”徐书记听完,哑然失笑道。
  “当然可以!”
  杜炜逸对技术只是略知一二,但口才很好,将白云天事先教的内容用普通人也能听明白的方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一遍,让徐书记等人,对于这个项目有了明晰的认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