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88

  他不再痛苦、不再绝望、不再彷徨,商机厂的未来,已经不再是一片漆黑,甚至在此时,他已经看到了天边那一丝曙光,是那么的明亮而又温暖。
  给人以力量!
  我这个书记,是称职的!
  “王师傅,在发工资之前,有些话我需要先说明一下。首先,我们是私人承包,所以和在国企时不同,工龄、职称、职务固然要考虑,但更重视的是效益,也就是谁能创造更多利润,谁就能获得更高报酬。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则不得!”白云天温言轻声解释道。
  王永轩狠狠点头:“我懂!”
  大锅饭吃了几十年,锅里的饭越来越少。虽说大家都饿不死,但也都吃不饱。
  有时候,负责分饭的人、传菜的人,还会趁机偷偷往自己碗里多刨一点,导致大家吃得更少。
  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车工师傅,最难的活从来都是他来干,可是得到的,并不比别人多多少。很多时候,他心里也是愤愤不平的。
  既然干多干少都一个样,那我何必累着自己。
  于是,本来老实本分的他,也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偷奸耍滑、磨洋工,得过且过。
  事后想想,厂里的加工能力确实薄弱,可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如果拿出全部本事,努把力,也不是不能将设备造得更好一些。
  也许,那样厂里的产品就不会卖不出去,也就不会垮了。
  这也就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他无法回头,只能向前看。
  白云天说私人承包讲效益,他认同,并且举双手赞成。如果按照这个章程,他应该能得到更多。
  白云天看他理解,继续讲下去:“但是这样一来,工资高低肯定有较大差异,高的可能很高,低的可能很低。钱拿得多的,自然是很高兴,但钱拿得少的,看别人肯定会不顺眼。这样,职工之间就会有矛盾,厂里的气氛也会变得很糟糕,人事冲突加大,既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管理。所以,我们以后发工资,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工资的数额,不能看别人的,并且禁止你们私下相互透露,你明白吗?”
  不用白云天说,这个道理他太懂了!
  八十年代初,搞过奖金激励机制。那时候奖励其实很少,干得最好的人,最多也只能比别人多拿五块钱。
  可即便是这点奖励,也刺激得全厂职工玩了命地工作。
  迟到早退近乎绝迹;每个人都不需要上级分派工作,主动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干起活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材料浪费降低到了最低。
  那段时间,商机厂的产品质量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青工努力向老师傅请教,下班后不是去玩,而是捧着车工、钳工手册埋头钻研,想尽快把自己的技能提升起来。
  那段时间,是商机厂最为红火的时刻,整个厂上上下下充满了干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如果一直继续下去,商机厂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田地的。
  然而很可惜,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半年。
  因为奖金。
  五块钱不多,却分出了高低等次。
  拿到的人骄傲,觉得是对自己的认可,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但是没拿到的,却很愤怒。
  然后说怪话的,背后骂娘的,甚至向上级单位告状,宣称是资产阶级复辟,帽子扣得很大很狠。
  于是,就没有于是了。
  一切,又回到了既有的轨道,所有的一切犹如昙花一现,商机厂重又沉沦下来。
  白云天表示,以后都是匿名领取工资,不准私下打听,他完全赞同。
  在国企,这套执行不下去。
  那是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一不注意就会触线。
  也只有白云天这样的私人老板,才能在不受各种约束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规则。
  王永轩喜欢这样的规则,这套规则,可以让他这样老实本分,不靠吹牛拍马,而是靠技术吃饭的人,真正如鱼得水,活得更开心,更有前途。
  在不知不觉间,他感觉待在白云天这个团队,比以前在商机厂,更加合适自己。
  或许,就在他手下一直干下去,也挺好。
第六十章
人力成本
  王永轩出门的时候,满脸通红,脚下如醉酒一般踉踉跄跄。
  一张窄长的工资条被他死死捏在掌心。
  一千八百五十六块三毛。
  这就是他上月的工资!
  作为商机厂技术最好的车工,他以前的工资是一百七十二块四,比其他工人多了七、八块钱。
  就这么点收入差距,他没少被别人暗地里嫉恨。
  可是现在,他只在白云天手下干了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一千八百多块!
  也就是说,他现在一个月,就相当于以前十个月的收入还有多!
  从领到钱那一刻起,他的脑子就完全晕了。
  出了办公室门,他还觉得大脑缺氧,傻愣愣地在门口站了好久,手摸到胸口那厚实的感觉,方才悠悠回到现实,嘿嘿地笑了起来。
  郭平山那个混蛋,说什么加工一个给五千块,那表情,就好像他多大方一样。
  可是看看人家白老板,年纪比他小那么多,做事却远比他大气太多了。
  不算订单,上月一共销售出去两百四十六辆变速车。
  也就是两百是十六套变速器。
  人家给了多少?
  一千八百五十多块钱!
  你狗日的还想拉人,想挖白老板的墙角,你丫出得起这个价么!
  傻比!
  王永轩仰起头,他从没发现,原来天是这么的辽阔,这么的干净透明,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
  好想飞……
  “云天,你给的工资太多了!”
  南书记一脸肃穆地说道。
  他没想到,这次发工资白云天给他也发了一份——两千一!
  比王永轩还高两百多!
  他惶恐。
  他推辞不要,可是白云天硬把钱塞进他兜里,然后,他也舍不得再把钱掏出来。
  这可是两千块钱啊!
  等于是十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现在只能发放百分之三十的标准,实际相当于三四十个人的总收入!
  他不好意思要,可他又舍不得掏出来还给对方。
  于是,他的立场不由自主,慢慢转到了白云天一边,不是为商机厂,而是实实在在为对方考虑起来。
  上月实收销售收入九万三,白云天编列的工资奖金就高达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三。
  而承包团队就这么几个人。
  于是人人都拿到了一千五六以上,就连新加入不到十天的几个老工人,也领到了两百来块。
  他觉得白云天花钱太大手大脚了,这样下去怎么能够长久,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但白云天不这么认为。
  “这钱是大家应得的,这段时间您也帮着出了不少力:帮着调车、开介绍信、联系设备、向订货客商解释,没有您,我们走得不会这么顺!”白云天先尽力打消他的不安,然后开始给他解释开列这么高工资标准的缘由。
  他给的工资,其实真不算高。
  建国后,国内人口暴涨,以及改革初期大批知青返城,国企肩负的使命,已经从创造社会价值,逐渐转变为养活尽可能多的人。
  就如同原来的商机厂。
  一个年产值八十万不到的小厂,就有三百多名干部职工,比起七十年代的六十余人,整整膨胀了六倍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