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大国工业)(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88

  纵然对白云天有种种期待,乍一听到这个消息,袁处长还是失去了语言能力。
  他有过猜测,认为当白云天脱去束缚之后,一定会有一个研发成果的高产期。
  但也没猜到会高产到如此程度。
  这哪是高产,根本就是喷泉好吧,一项又一项国内渴求而不可得的好东西,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蹦了出来。
  中间根本没有研发期。
  就好像白云天早就完成了研发过程,甚至实现了实验室转化,就连全套图纸都已经准备妥当。一旦有需要,就将其拿出来按图索骥,变为实物。
  给他的感觉,白云天似乎就没有不懂的。
  所有科技都在他脑子里,什么时候拿出来全看他心情。只要他想拿出来了,那么其他人不需要焦急,只需耐心等待就好了。
  要不了多久,这个东西就会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袁处长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也不想深究根源。他只需要知道,白云天对国内怀有善意,愿意将一些他不太看重,但对国内却极端重要的科技,与国家分享。
  这就够了!
  有时候,糊涂是福。
  好奇心太重不见得是好事。真要将对方的底牌都掀起来,只会让人家无路可退。最后闹到双方关系崩掉,失去这个最重要的技术来源,这不是愚蠢吗?
  袁处长收拾了心情,对司机小吴道:“你等在这里。”然后就和秘书赵亮一起,熟门熟路地搭乘电梯,上了南二楼,来到白云天秘书办公楼层。
  “袁总,白总在上面等您!”
  无需通报,接待秘书就主动向他问好,引导他们步行来到白云天办公室。
  “袁处长!”
  应该是得到了下面通知,白云天在他那间大的夸张的办公室楼梯口,微笑地等着,一见面就非常友好地跟他们握手,请他们在会客区坐下。
  接待秘书为他们到了饮品,就自觉地离开了。
  大家认识已久,袁处长对白云天的脾气非常了解,知道他不喜欢无意义地客套,因此开门见山很直接就问出一连串问题:“你们的光刻机研制成功了?据说工艺线宽可以达到0.31微米,集成度最高600万?还有你们那个处理器是怎么回事?”
  他的问题不出意外。
  白云天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平静地回答道:“没错,光刻机的性能的确如你了解的一样。而且除了这些,还有些你不知道的数据……”
  “哪方面?”袁处长示意赵亮赶快记录。
  白云天静静等了一下,等赵亮掏出笔记本,拧开笔帽,然后抬起头等他说话,才开口道:“我们研制的这台光刻机,采用了双工作台模式,工作效率比原来单工作台的光刻机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七。同时运动部件的反应速度也比当前主流光刻机更快。经过这一系列改进,光刻机的月产能可以达到三万片常规尺寸集成电路!”
  “三万片!”袁处长表情有些按捺不住的喜色。
  国内也在积极引进国外生产线,比如首钢、比如刚刚通过审批的华晶,投资二十多个亿购买生产线、光刻机,月产能也仅有一万片。
  而且这两条线,只能处理150mm,也就是六英寸晶圆片,线宽仅有1微米,这个技术只相当于欧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
  这样的工艺技术,就算建成投产,一来产能有限,二来技术水平低,根本无力制造高性能芯片,只能承接低技术含量、利润率极低的电视机、音响等低端集成电路。而且由于设计能力不高,自行研发音响、显示集成或其他专业电路缺乏经验,唯一的用处,就是替欧美日韩代工,做他们不愿做的低利润芯片。
  若是找不到国际代工,国家还要费力为他们寻找业务,以免生产线闲置。
  这种厂,建得再多,对国家又有什么价值!
  如果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国家吃饱了撑的,才会从紧张的资金里,再挤出几十个亿来,就是为了建这么一条高端无能、低端无力的生产线?
  现在有了别的选择,国内已经紧急叫停了908工程,让全体人员待命,等待力波这边给出准确消息。
  一旦确认属实,华晶就会被立即撤销。
  所有资金、人力,都会全部调过来,开展一个全新的集成电路程!
  “三万片只是光刻机的工作效率!”白云天好心地提醒他,“全套的生产线我们还没搞出来,现在是靠实验室少量制作的方式,来完成前期工序、后期测试封装,距离整条生产线还有相当距离!”
  “我当然知道!不过我更相信你,就算完善整条生产线,也不会太久吧?”袁处长笑意盎然,紧紧地望着白云天,等待他的答复。
  白云天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微笑着,微微沉吟了一下,坦率地承认道:“没错!其他的相关设备我们也会很快制造出来,总的来说,大概还要八个月到一年吧!”
  “就等你这一句!”袁处长发出爽朗的笑声,“给我们也做一套!我们给钱!”
  “开门哪有不做生意的。可以,反正一套是做、两套也是做!”白云天没让他失望,幽默地给了他肯定的答复,就连价格都没说。
  当然不是他大方,而是这样的小事,自有业务部前去与劳务公司详细洽谈。他身为堂堂中华制造大BOSS,哪有赤膊上阵,去跟袁处长毫厘必争的道理。
  老板只决定方向。
  就像电视里国家达成协议,也是各个部委在下面早已谈好,该争的利益都已经面红耳赤争完了,国家元首只管在镜头前微笑着签字就好。
  袁处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看向白云天,眼中满是感激。
  国内的企业家多了,可是能给国家带来这样大帮助的,只有白云天一个。
  而相对来说,国内给他的,就太少了。
  要不是限制太多,他又何必远走国外,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另起炉灶,建什么钢铁厂。
  虽说后来国内也尽可能做了补救,给了力所能及的全部支持,可是当初要是能正确判断白云天的价值,把他留在国内,岂不是更好?
  又何必提心吊胆,又是搞什么劳务公司,努力把他的心留在国内,又是派精英战士就近保护,又是让舰艇秘密潜伏,给他预留一条逃生的通道,搞得这么麻烦。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也只能尽量尽量密切双边联系,让白云天还能看在祖国的情分上,继续维持与国内的友善关系。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语重心长地开口道:“云天啊,我知道你的志向远大,所想的不是我们这些凡人可以揣测,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错误判断,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
  不过科研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
  我知道你们赚钱多,光是一个纯平显示屏的专利,就能给你们每年带来十几个亿的利润。其他的电动车、彩电、显卡,这一块那一块,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亿。
  但是你现在摊子也大了,未来要开展的研究项目想来也会越来越多,所需的研发投入也会越来越大。靠着眼前这点钱,坐吃山空总是不够的。
  不如你在国内再搞个什么项目吧,什么都可以!
  这样多少可以赚点钱,然后才有余力投入科技研发,你说是不是?”
  白云天一下瞪大了眼睛。
  “什么都可以?”他重复了对方最后那句话。
  “当然!”袁处长苦笑地摇摇头,“当初是我们想差了。我们搞改革开放是为了什么?不光光是为了与全世界做生意,搞活经济。最根本的,不还是希望能用我们的市场作为诱饵,引诱全球资本家来华投资,他们赚钱,我们学会他们的先进技术,皆大欢喜。
  可是开放快二十年了,我们市场开放了不少,外国人赚钱也不少,但他们带来了什么?
  淘汰的产能、落后的技术,稍微好一点的东西,都防着、藏着,打死也不给我们看。
  钱被他们赚走了、环境被污染了、人心被腐蚀了,结果我们什么都没得到!
  论对国家的贡献,他们加起来,都没有你多!
  你说,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对他们慷慨以待,却对我们自己人那么苛刻?
  国内也想通了。
  所以,云天哪,你就大胆地放手去做吧。目前来说,除了军工、能源、金融、通讯等少数几个部门对你暂时还有限制,其他的我们都对你全部开放!
  与其让外国人赚了我们的钱,屁股一拍就跑了,还不如让你来赚!至少,你赚了钱最终还是用在国内,激活了市场,其他的也都是投入科研,我们也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啊!”
  听完他一番长篇大论,白云天是真的震惊了。
  他没想到现在国内对他会这么看重,竟然对他开放了除军工、金融等寥寥数个部门之外,其他的所有业务。
  他不由得甚是遗憾。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是当初他有这个待遇,那又何必远涉重洋,劳心费力弄这么一块地盘,就在国内多好。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市场有市场,要政策有政策,这不比自己另搞一套要好多了?
  可惜……
  不过此刻回头想想,他要在国内就这么大张旗鼓,搞出一项又一项成果,就一定会有这样超高的待遇吗?
  他在心里摇摇头。
  真要是那样,国家肯定会更早认识到他的价值,但接踵而来的可能并非他所期待。
  小儿持金,不是好事。
  他心中少许遗憾,很快就平复下来。
  相对于相信他人的诚信,他还是更愿意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徳汶虽小,但作为未来事业的基业,够了。
  当然,对于袁处长此刻代表国内表达出来的善意,他也不会视而不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